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海拔汉族生源大学生高原习服过程追踪调查研究
1
作者 边巴 彭玥 +2 位作者 党瑞 觉阿拉姆 杨洪浩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追踪调查初入高原的低海拔汉族大学生高原习服相关生理指标并探究其变化规律。方法:于2023年3月9日至9月21日追踪记录西藏大学2022年春季入学的107名汉族大学生的生理指标,并以同年入学的149名世居高原藏族学生,以及2023年秋季入学... 目的:追踪调查初入高原的低海拔汉族大学生高原习服相关生理指标并探究其变化规律。方法:于2023年3月9日至9月21日追踪记录西藏大学2022年春季入学的107名汉族大学生的生理指标,并以同年入学的149名世居高原藏族学生,以及2023年秋季入学的74名汉族学生为对照。结果:初入高原低海拔汉族大学生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显著高于世居高原藏族大学生,而血红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血红蛋白浓度、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在进入高原后分别呈现上升、下降及上升趋势且在两个月后均出现转折点。结论:初入高原低海拔汉族大学生的血红蛋白浓度、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均呈现趋于习服的一致性变化趋势且具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移居高原人群在进入高原低氧环境约两个月后出现习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 汉族学生 高原习服 追踪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热习服相关代谢产物及通路特征
2
作者 张雄宝 陈佳晖 +3 位作者 傅亚婷 沈昊 胡雪菲 常文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9-577,共9页
目的分析热习服与未习服人员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揭示人体热习服相关血清小分子代谢物特征。方法选择70例由温到热跨域作业的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以跨域后暴露于自然高温高湿环境作业或人工空调舒适环境作业为标准,分为热习服组(n... 目的分析热习服与未习服人员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揭示人体热习服相关血清小分子代谢物特征。方法选择70例由温到热跨域作业的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以跨域后暴露于自然高温高湿环境作业或人工空调舒适环境作业为标准,分为热习服组(n=40)和未习服组(n=30)。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跨域后2个月时的清晨空腹血液样本,经标准处理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用Progenesis QI软件和R 1.6.2软件ropls包筛选两组人员的差异小分子代谢物,对差异小分子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代谢组学检测共发现小分子代谢物1320个,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热习服组和未习服组样本表现出良好的组间区分和组内聚集。两组血清样本间浓度差异在1.5倍(P<0.05)以上的小分子代谢物有89个,其中57个在热习服组升高、32个在热习服组降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小分子代谢物主要富集于氨基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等13条代谢通路,涉及色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等通路。结论热环境暴露下的热习服训练改变了人体血清小分子代谢物的组学特征,表现为氨基酸代谢水平增强,其可能与热耐力的维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服 热耐力 跨域训练 血清代谢组 氨基酸代谢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下器械训练可有效促成热习服
3
作者 王丽萍 于立华 +7 位作者 张慧变 施维茹 张岩 温冬青 王桂友 顾昭 涂磊 薛利豪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监测训练过程中的人体生理指标,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器械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热习服方法是否能有效应对热应激。方法24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器械组、HIIT组和对照组。器械组连续10 ... 目的本研究通过监测训练过程中的人体生理指标,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器械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热习服方法是否能有效应对热应激。方法24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器械组、HIIT组和对照组。器械组连续10 d完成9次器械训练(90 min/次),HIIT组连续10 d完成9次HIIT训练(40 min/次),2组均在第6天休息。所有志愿者在习服前和习服后分别在环境为35℃、相对湿度70%的舱室内完成热应激测试。在热习服训练和热应激测试过程中,全程记录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心率。结果在习服后的热应激测试中器械组和HIIT组的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和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和习服前热应激测试(P<0.05);在热习服训练中,器械组的直肠温度在第3天开始下降,第5~10天基本下降到一定水平(38.1℃~38.2℃)后保持不变,而HIIT组的直肠温度在第8天下降,第8~10天维持在38.4℃~38.5℃;HIIT组出汗率高于器械组(t=2.289~4.795,P≤0.001~0.038),但组内出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T_(2)=0.301+0.984 T1+0.01 HRmax(R^(2)=0.578,P<0.001)。结论器械训练可有效提高人体对热应激的耐受性,为进一步提高飞行员耐热能力提供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服 器械训练 高强度间歇训练 热耐受力
下载PDF
耦合热危险环境下消防员的热习服热湿传递的数值研究
4
作者 孙伟雄 《水上安全》 2024年第2期22-24,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消防员的热习服训练中防护服的耐热性及实用性,研究耦合热危险环境下的消防员防护服热湿传递,利用科姆索尔(COMSOL)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消防员热习服训练中防护服、气隙和消防员皮肤组织中气相和固/液相的温度... 为进一步提高消防员的热习服训练中防护服的耐热性及实用性,研究耦合热危险环境下的消防员防护服热湿传递,利用科姆索尔(COMSOL)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消防员热习服训练中防护服、气隙和消防员皮肤组织中气相和固/液相的温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冷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消防员运动前身体的核心温度、提高热储备能力和运动能力。且消防员防护服织物温度在20 s内迅速升至100℃,气相温度的上升速度大于固/液相温度的上升速度。外层最高温度为112℃,防潮层最高温度为110℃。加热100 s后,消防员防护服织物温度逐渐保持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消防员的热习服训练中的防护服热湿传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热 危险环境 消防员 习服 热湿传递
下载PDF
东莨菪碱与前庭习服训练防治晕动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尧 马小琦 +3 位作者 曹晓攀 徐冰 任莉 隋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 研究东莨菪碱与前庭习服训练防治晕动病(MS)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参照组使用东莨菪碱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前庭习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症状评分及不良事件发... 目的 研究东莨菪碱与前庭习服训练防治晕动病(MS)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参照组使用东莨菪碱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前庭习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症状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当天、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参照组总症状评分分别为(15.56±5.31)、(9.16±5.89)、(14.72±4.36)、(15.83±4.41)分,实验组分别为(16.41±10.03)、(4.27±3.11)、(4.13±2.63)、(3.76±2.85)分。参照组治疗当天总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当天、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治疗后1周及1个月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1.11%低于参照组的2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MS,前庭习服训练与东莨菪碱相比具有更明显的防治效果,可使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东莨菪碱 前庭习服训练
下载PDF
杂交娟姗牛低氧习服的血液生理与生产性能(DHI)指标研究
6
作者 倪彬 巴桑珠扎 +4 位作者 次仁罗布 索朗曲吉 孔小艳 苟潇 旦增洛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4-57,共4页
试验旨在评估杂交娟姗牛低氧习服的血液生理和泌乳性能改良效果。选取纯种娟姗牛60头(海拔3800 m左右)、杂交娟姗牛58头(海拔3860 m左右)、西藏黄牛56头(海拔3871 m左右),测定DHI指标、血液生理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杂交娟姗牛血... 试验旨在评估杂交娟姗牛低氧习服的血液生理和泌乳性能改良效果。选取纯种娟姗牛60头(海拔3800 m左右)、杂交娟姗牛58头(海拔3860 m左右)、西藏黄牛56头(海拔3871 m左右),测定DHI指标、血液生理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杂交娟姗牛血常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标,血流变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系数、低切流阻、屈服应力指标显著高于纯种娟姗牛(P<0.05),而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数(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指标及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内黏度显著低于纯种娟姗牛(P<0.05)。与西藏黄牛相比,杂交娟姗牛血液RBC、RDW指标显著降低(P<0.05)。杂交娟姗牛的乳蛋白率和非乳脂固体显著高于纯种娟姗牛(P<0.05),乳脂率显著低于西藏黄牛(P<0.05),泌乳总量高于纯种娟姗牛及西藏黄牛。研究表明,杂交娟姗牛相比纯种娟姗牛更能适应低氧环境,且泌乳量相对较高,改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娟姗牛 低氧习服 奶牛生产性能 血液生理
下载PDF
基于Olink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高原习服和平原人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研究
7
作者 潘镜余 谷天艳 +2 位作者 陈玲 马筱洁 史清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2439-2446,共8页
目的应用Olink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高原习服和平原人血清中细胞代谢相关差异表达蛋白,了解其在机体组织或细胞缺氧适应性代谢中的功能。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移居平均海拔4500 m、居住时间为6~12个月的高原习服男性40例(高... 目的应用Olink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高原习服和平原人血清中细胞代谢相关差异表达蛋白,了解其在机体组织或细胞缺氧适应性代谢中的功能。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移居平均海拔4500 m、居住时间为6~12个月的高原习服男性40例(高原习服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久居平原的健康汉族男性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基础资料和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采用Olink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血清中92种细胞代谢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与平原对照组相比,高原习服组舒张压、心率较高,血氧饱和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细胞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有34个,其中上调16个(P<0.05),下调18个(P<0.05);差异表达蛋白在阿米巴病、嘧啶代谢、溶酶体、细胞凋亡、胰岛素代谢、细胞黏附分子等通路显著富集,还有一些为氮素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烟酸盐和烟酰胺代谢、磷酸戊糖途径等通路中的关键蛋白。结论高原习服人群血清中多种与细胞缺氧代谢相关的蛋白表达发生变化,表明机体组织或细胞发生缺氧适应性代谢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蛋白质组学 缺氧 代谢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热习服对热射病康复后军人的热耐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何龙平 钟林翠 +4 位作者 余永春 窦建林 林青伟 罗竹青 宋景春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热习服对热射病康复后军人的热耐力重建的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我科收治的10名热射病军人患者,康复后在人工热室内进行为期5 d的热习服训练,并与10名健康军人对照,比较两组热习服训练第1 d和第5 ... 目的探讨热习服对热射病康复后军人的热耐力重建的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我科收治的10名热射病军人患者,康复后在人工热室内进行为期5 d的热习服训练,并与10名健康军人对照,比较两组热习服训练第1 d和第5 d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耳鼓膜温度上升速度、脉率上升速度、生理应激指数(PSI)、常规凝血项目、血栓弹力图(TEG)指标、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水平。结果两组军人热习服训练第5 d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均较训练第1 d显著延长,耳鼓膜温度上升速度、脉率上升速度、PSI均较训练第1 d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射病军人训练第5 d的PSI高于健康军人训练第5 d的P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健康军人训练第1 d的PSI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热射病军人热习服训练前后的血小板计数、PT、APTT、TT、FIG、FDP、D⁃D、抗凝血酶、TM、TAT、PIC、t⁃PAIC和TEG的R时间、K时间、α角、MA、CI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热室内主动热习服训练对军人热射病后热耐力重建效果显著,且在该运动条件下不会导致凝血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服 热耐力 热射病 重建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高原脱习服大鼠脑损伤中的作用
9
作者 罗欢欢 黄东昕 +5 位作者 吴俊 且华吉 王张鹏 文艺 孙红玉 汤礼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1029,共9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在高原暴露后返回平原大鼠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抗氧化剂维生素C(vitamin C,VitC)的治疗效果。方法: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高原组(8只)和高原脱习服(high-altitude de-accl...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在高原暴露后返回平原大鼠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抗氧化剂维生素C(vitamin C,VitC)的治疗效果。方法: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高原组(8只)和高原脱习服(high-altitude de-acclimatization,HADA)组(24只);另40只再随机分为对照组、VitC治疗3 d组、VitC治疗7 d组、安慰剂治疗3 d组和安慰剂治疗7 d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在平原环境(500 m)中饲养30 d,高原组和HADA组大鼠于高原环境模拟舱(5000 m)内饲养30 d后,高原组结束造模,HADA组分成3个亚组,每组8只,再在平原(500 m)环境中分别饲养3、7和30 d;VitC治疗3 d组、VitC治疗7 d组按100 mg/kg剂量经尾静脉注射VitC溶液干预高原脱习服的大鼠,每日1次,自返回平原日起分别连续给药3和7 d,安慰剂治疗组则采用相同给药方式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所有实验动物于造模结束后立即采集血清及脑组织,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大脑的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脑组织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AOPP)表达水平,生化法测定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脑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和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leaved 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在大鼠海马CA3区域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ADA(3 d)组血清NSE水平显著升高,T-AOC水平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中AOPP、TBARS和GSSG水平显著升高且SOD和GSH活性显著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呈现染色质凝聚、胞体核膜皱缩等典型凋亡改变;经VitC干预3 d后,与安慰剂3天组相比,大鼠血清NSE水平显著降低,T-AOC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中AOPP和GSSG水平显著降低,GSH和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海马CA3区cleaved caspase-3和Cyt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氧化应激改变参与低压低氧大鼠脱习服期脑损伤发生,该作用可能通过介导神经元凋亡而实现,抗氧化剂VitC能够增强大鼠抗氧化能力,抑制神经元凋亡,减轻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脱习服 脑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高原习服的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49
10
作者 高钰琪 罗德成 +3 位作者 牛文忠 黄缄 黄庆愿 刘福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53-1454,共2页
目的 研究制定适合我军高原部队使用的评价高原习服的国家军用标准和方法。方法 遵照国家军用标准制定规范 ,系统回顾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广泛征求高原医学有关专家的意见 ,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 ,本着科学、简便、易行的原则 ,制定... 目的 研究制定适合我军高原部队使用的评价高原习服的国家军用标准和方法。方法 遵照国家军用标准制定规范 ,系统回顾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广泛征求高原医学有关专家的意见 ,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 ,本着科学、简便、易行的原则 ,制定出本标准。结果 将高原习服分为初步习服、基本习服和完全习服 ,其判断指标和依据为习服时间、基础生理指标 (呼吸次数、血压、脉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和体能评价指标 (VO2 max和 1 0 0 0m跑成绩 )。结论 制定了对我军高原部队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评价高原习服的标准和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习服评价 军用标准
下载PDF
高压氧预适应对高原脱习服的保护作用研究
11
作者 秦天 王文岚 +1 位作者 谭嘉懿 李娅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6期587-590,共4页
高原脱习服严重影响高原驻防官兵的身心健康,然而该问题还未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对于高原脱习服的发病机制和预防与治疗方法的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压氧预适应是当今高原医学的研究热点,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特点,理... 高原脱习服严重影响高原驻防官兵的身心健康,然而该问题还未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对于高原脱习服的发病机制和预防与治疗方法的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压氧预适应是当今高原医学的研究热点,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特点,理论上可以预防高原脱习服症的发生。本文将从高原脱习服和高压氧预适应的机制出发,对于高压氧预适应对高原脱习服的保护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预适应 高原脱习服 氧化应激
下载PDF
Brandt-Daroff习服法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孙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Brandt-Daroff习服法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就诊的106例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Brandt-Daroff习服法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就诊的106例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给予观察组Brandt-Daroff习服法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量表(VSS-SF)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及病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2周及3周后,观察组的VSS-SF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及3周后,观察组的HADS评分和DH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的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randt-Daroff习服法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负面情绪,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情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dt-Daroff习服 甲磺酸倍他司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下载PDF
缺氧习服大鼠骨骼肌葡萄糖代谢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缄 廖卫公 +4 位作者 陈建 范有明 黄庆愿 高钰琪 孙秉庸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 :探讨缺氧习服后组织物质代谢特点。方法 :将大鼠置模拟海拔 5 0 0 0m低压舱内 ,30d后取动脉血 ,测定血气、血糖等 ;取双后肢骨骼肌用3 H 脱氧葡萄糖测定葡萄糖摄取率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糖原含量 ;用酶法测定ATP、磷... 目的 :探讨缺氧习服后组织物质代谢特点。方法 :将大鼠置模拟海拔 5 0 0 0m低压舱内 ,30d后取动脉血 ,测定血气、血糖等 ;取双后肢骨骼肌用3 H 脱氧葡萄糖测定葡萄糖摄取率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糖原含量 ;用酶法测定ATP、磷酸肌酸、乳酸水平 ,并以平原动物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缺氧组血糖、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率、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 ,而糖原显著降低 ,骨骼肌ATP、磷酸肌酸、乳酸在缺氧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过缺氧习服之后 ,组织能量代谢能达到平衡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习服 大鼠 骨骼肌 葡萄糖代谢 高原缺氧 习服适应机制
下载PDF
冷热习服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仞之 朱受成 +1 位作者 华旭初 郭进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7-42,共6页
69名男性青年,分成冷,热锻炼和相关的对照4大组。冷,热锻炼分别为5和2周,获得了习服。冷习服后常温下代谢率降低,在Td—5.5℃ 40min增幅降低50%,80min较40min增高14.3~15.4%,并由负值变为正值,120min较80min又增高21.4~23.6%。冷... 69名男性青年,分成冷,热锻炼和相关的对照4大组。冷,热锻炼分别为5和2周,获得了习服。冷习服后常温下代谢率降低,在Td—5.5℃ 40min增幅降低50%,80min较40min增高14.3~15.4%,并由负值变为正值,120min较80min又增高21.4~23.6%。冷对照组初期增幅较大,中期和后期仅分别增高0.4%和16.3%。锻炼组寒颤迟。程度轻.热习服后常温下代谢率较高,在Td37℃和Td24℃分别踏车(100W)30min和力竭功量时,代谢率较锻练前增高6.9~10.6%和4.4~16.6%,力竭功量显著增加。热对照组在Td37℃时减少9%和15.3%,Td24℃时则增高4.1%和18.1%,力竭功量变化不显著。在越野或长跑锻炼过程中,后7.8天代谢率仅为头2.3天的80%和74%,锻炼组热行军代谢率降低3%,对照组仅降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服 习服 能量代谢
下载PDF
消防救援队伍热习服训练探索及分析
15
作者 傅杰 王尘 孙伟雄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第6期54-57,62,共5页
改革转制以来,在“大安全、大应急”的新时代要求下,消防救援队伍逐渐承担了更多种类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从任务的复杂程度、现场的危险程度上,都越来越有挑战,为了确保消防救援人员自身安全,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复... 改革转制以来,在“大安全、大应急”的新时代要求下,消防救援队伍逐渐承担了更多种类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从任务的复杂程度、现场的危险程度上,都越来越有挑战,为了确保消防救援人员自身安全,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核生化处置任务,需要长时间在气密性、液密性较高的防护等级下作业,工作环境较为极端,易造成消防员发生热失控、热损伤现象。为了应对此种情况,运用热习服训练的方法和理念,探索如何提升消防员在极端环境下遂行任务和确保自身安全的能力。本文介绍了热习服的概念,提出了消防队伍开展热习服训练的基本思路、组训方式和具体措施,从训练表现、作战时间、战斗状态三个方面分析了热习服训练的成效,并从消防队伍热习服训练推广前景、训练方式、评估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思考,以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救援 习服 训练
下载PDF
高原脱习服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16
作者 宋川 王风云 +1 位作者 刘俊 郝豆豆 《西藏医药》 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索西藏返回成都的高原脱习服症患者分布特点及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为防治高原脱习服症提供依据。方法对纳入研究对象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中医体质测评、高原脱习服症状量表调查,统计方法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logist... 目的探索西藏返回成都的高原脱习服症患者分布特点及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为防治高原脱习服症提供依据。方法对纳入研究对象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中医体质测评、高原脱习服症状量表调查,统计方法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归纳高原脱习服症患者的特点。结果(1)、分布特点:774例西藏返回成都的人群中发生高原脱习服反应者133例(占17.1%),符合高原脱习服症诊断者15例(19‰),平原移居的汉族者大于世居高原藏族者;(2)、体质特点:痰湿质的人发生高原脱习服反应的风险较高。(3)、症候特点:发生频数最多的症状是嗜睡(85次),其次是疲乏(22次)、头昏(15次),有脱习服反应的人群100%是在到达成都的第1~3天内发生症状,67.6%的人可在7天内自行缓解,85%的人可在14天内自行缓解,94%的人在30天内缓解。结论建议可考虑通过纠正痰湿体质方面预防高原脱习服反应,尤其在平原移居西藏的汉族中开展此项工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脱习服 危险因素 中医体质
下载PDF
急性缺氧和缺氧习服对冻伤大鼠直肠温度和冻足皮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嘉瀛 李凤芝 +4 位作者 杨增仁 刘友梅 颜培华 张智勇 张是敬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48-352,共5页
本文报告了急性缺氧和缺氧习服对冻伤大鼠直肠温度和冻足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平原冻伤(FN)组在冷冻与复温过程中,大鼠直肠温度(Tr)不变或升高;冻足皮肤温度(Ts)在冻后1~2天升至高峰,随后降低,冻后6~7天降... 本文报告了急性缺氧和缺氧习服对冻伤大鼠直肠温度和冻足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平原冻伤(FN)组在冷冻与复温过程中,大鼠直肠温度(Tr)不变或升高;冻足皮肤温度(Ts)在冻后1~2天升至高峰,随后降低,冻后6~7天降至接近未冻足水平。在模拟6000m缺氧条件下,大鼠冷冻前、后的Tr均降低,但急性缺氧冻伤(FAH)组较4h/天连续4周缺氧习服大鼠的缺氧冻伤(FHAC)组降低更明显;复温过程中FAH组Tr继续降低,而FHAC组Tr不再下降。冻后冻足Ts变化:FAH组与FN组接近;FHAC组冻后2天内稍升高,随之快速降低,冻后7天仍低于未冻侧。上述结果表明,缺氧使大鼠呈现低体温,缺氧复合一定强度冷刺激使低体温加重;缺氧习服可相对减轻缺氧性低体温的程度,但冻足Ts减低,外周组织抗冻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伤 缺氧习服 习服 直肠温度 皮肤温度 大鼠
下载PDF
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耳石症的效果
18
作者 黄丽娜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3期0070-0072,共3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耳石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3月~2022年08月80例耳石症手法复位无效或耳石症手法复位不能配合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实验组行甲磺...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耳石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3月~2022年08月80例耳石症手法复位无效或耳石症手法复位不能配合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实验组行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前庭症状指数(VSI)为(18.65±2.17)分、眩晕障碍量表(DHI)为(28.15±3.15)分]、生活质量、总有效率(100.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0%)略高于对照组(2.50%)。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耳石症,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 甲磺酸倍他司汀 耳石症
下载PDF
平原个体进入高原后急性习服期机体血压变化情况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红 胡国柱 +4 位作者 郑必海 杨清海 周小波 林巨俭 刘利元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5期2302-2303,共2页
目的探讨平原个体进入高原后急性习服期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乘飞机进入高原者146例,采用台式水银柱标准制式血压计(XJ300/40-1型,由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有限公司生产)测量观察对象在平原(进入高原前1天)和进入高原第1、3、7、15、30... 目的探讨平原个体进入高原后急性习服期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乘飞机进入高原者146例,采用台式水银柱标准制式血压计(XJ300/40-1型,由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有限公司生产)测量观察对象在平原(进入高原前1天)和进入高原第1、3、7、15、30天的血压,标准判断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标准。结果平原个体进入高原第3、7天与在平原时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后逐渐下降,至第30天时血压已接近在平原时的水平。其中第3天舒张压(t=2.651 7、P=0.008 9)、收缩压(t=3.602 3、P=0.000 4),以及第7天舒张压(t=2.091 0、P=0.038 3)、收缩压(t=2.588 3、P=0.010 6)与在平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舒张压改变较收缩压更为明显。结论平原个体进入高原后在急性习服期即出现血压明显改变,应根据急性习服期血压的变化规律给予重视和预防,以避免出现血压异常升高而影响其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习服 应激 血压 平原 高原 平原个体 急性习服
下载PDF
不同锻炼方式对热习服和脱习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仞之 朱受成 +1 位作者 万为人 华旭初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6年第3期158-161,共4页
16名男战士,分成越野锻炼和行军、越野联合锻炼2组,每组8人,2周内分别锻炼10~12次(天).热应激踏车试验显示建立了热习服,联合锻炼比越野锻炼获得的热习服水平高.越野锻炼中断15天.心血管系统获得的热河服巳经消失... 16名男战士,分成越野锻炼和行军、越野联合锻炼2组,每组8人,2周内分别锻炼10~12次(天).热应激踏车试验显示建立了热习服,联合锻炼比越野锻炼获得的热习服水平高.越野锻炼中断15天.心血管系统获得的热河服巳经消失;中断30天,体温调节的热习服也完全消退。但联合锻炼中断30天,心血管系统对热应激的习服仍有部分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炼 习服 耐热能力 习服 行军 越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