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水平、不稳定:人在高原睡眠时的氧合状态 被引量:1
1
作者 哈振德 潘肯林 +2 位作者 简新玲 吴佩峰 李秀锋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对比观察移居不同海拔高原不同时间青年脉氧饱和度(SpO_2)的分布区间及其波动情况,探讨移居者觉醒和睡眠期间机体的氧合水平和状态。方法:在海拔1 400m、3 700m和5 380m对63名男性健康青年志愿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分组逐秒记录受... 目的:对比观察移居不同海拔高原不同时间青年脉氧饱和度(SpO_2)的分布区间及其波动情况,探讨移居者觉醒和睡眠期间机体的氧合水平和状态。方法:在海拔1 400m、3 700m和5 380m对63名男性健康青年志愿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分组逐秒记录受试者静息清醒时SpO_2在1min内能稳定维持的时间长短、发生波动的次数和幅度作为觉醒状态下的氧合指标,以睡眠仪自动分析后导出的SpO_2及氧减饱和度指数为睡眠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海拔1 400m青年清醒静息时SpO_2为(95.85±0.99)%,(95.25~96.44)%,95%CI,移居高原后显著降低(P<0.001)。但不论是海拔3 700m还是5 380m地区,随着居留时间的延长,SpO_2并无"适应性回升"的迹象;(2)移居海拔5 380m初期青年清醒静息SpO_2的最长持续时间缩短,波动次数增加,波动幅度增大(P<0.05)。随居留时间的延长SpO_2有逐步稳定的趋势,至6个月或1年时基本恢复到平原组水平;(3)与1 400m平原组比较,移居海拔3 700m青年氧减饱和度指数的改变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移居海拔5 380m青年氧减饱和度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原移居青年长期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氧合状态,该特点可能与夜间频发的周期性呼吸有关,亦关系到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习服机制与能力。相对于低水平SpO_2的影响,频繁、大幅度波动的不稳定氧合状态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日间SpO_2稳定维持的时间长短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夜间的氧减饱和度指数进行预测:Y=53.354-0.972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高海拔 习服/适应 睡眠 脉氧饱和度 氧减饱和度指数 周期性呼吸 呼吸暂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