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关何处水云间——黄铁山水彩艺术展”举办
1
作者 张泽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9期7-7,共1页
不久前,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乡关何处水云间——黄铁山水彩艺术展”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共展出黄铁山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创作的水彩作品一百二十余件(套),其中71件(套)捐赠给国家,由中国... 不久前,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乡关何处水云间——黄铁山水彩艺术展”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共展出黄铁山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创作的水彩作品一百二十余件(套),其中71件(套)捐赠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家协会 水彩艺术 水彩作品 黄铁山 乡关何处 捐赠 收藏
下载PDF
梦萦魂绕处,最恋是乡关——苏轼咏嘉州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瑛 《电影评介》 2009年第4期99-100,共2页
从幼年出蜀到晚年病逝,诗人苏东坡的人生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虽然对人生的每一个经历之地,苏东坡都不乏称许、赞美之辞。但遍检其所有诗文,我们则不难发现,故园乡关,才最是他梦萦魂绕,永难舍弃之地。
关键词 嘉州 乡关 苏轼
下载PDF
一路行歌 缘物思游——读黄立新散文集《日暮乡关》
3
作者 昂自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6-159,共4页
黄立新的散文集《日暮乡关》,表现了作者对"地理乡关"和"心灵乡关"的怀恋和浓烈情感,发掘了乡关事、物、景中蕴涵的意理。作者营造的意趣、意味是融合于散文所描写的事、物、景中的,是一种内在的神韵,而不是游离于... 黄立新的散文集《日暮乡关》,表现了作者对"地理乡关"和"心灵乡关"的怀恋和浓烈情感,发掘了乡关事、物、景中蕴涵的意理。作者营造的意趣、意味是融合于散文所描写的事、物、景中的,是一种内在的神韵,而不是游离于事、物、景之外,空穴来风,徒发咏叹,故作奇巧。作者善于设置"文眼",能巧妙地驾驭"飞动"的文思,用诗化和意化的笔法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立新 《日暮乡关 散文 表现手法
下载PDF
关怀文化精神,开拓散文研究新视界──简评王尧《乡关何处》 被引量:1
4
作者 江舸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精神 散文研究 新视界 学术理想 乡关 文化视角 散文发展史 中国散文 散文理论 作家作品
下载PDF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远与中国古代思乡文学主题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立 《文史杂志》 1999年第4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登高望远 文学主题 九月九日 巫术仪式 动作行为 乡关 《老子》 《登楼赋》
下载PDF
乡关何处——对广东珠江三角洲两代移民的记录及文化思考
6
作者 辛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8-29,137-138,共2页
改革开放后迁居广东珠江三角洲的第一代外地移民,在语言、饮食等民俗文化方面经历了初期的磕磕绊绊,逐渐与本地居民相互接纳、包容共生。而其第二代移民的融入则更显自然,他们通过融入排斥者的社会和群体来获得认可并且满足自己的希望,... 改革开放后迁居广东珠江三角洲的第一代外地移民,在语言、饮食等民俗文化方面经历了初期的磕磕绊绊,逐渐与本地居民相互接纳、包容共生。而其第二代移民的融入则更显自然,他们通过融入排斥者的社会和群体来获得认可并且满足自己的希望,在自觉不自觉之间开始主动扮演"广东人"。"乡关"对于这些移民将不再是一块牢牢圈起的地,一道在心上卡得死死的关卡,而具有了更加强化的文化意味,其牵制性则被大大削弱,而人群的流动性则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广东人 乡关
下载PDF
乡关何处
7
作者 王曼玲 《中国西部》 2002年第2期66-67,共2页
每当别人谈到故乡、以及有关故乡的话题时,我就无法插话,心里也是一片茫然、惆怅.我不知道怎样来进入这个话题,又怎样来讲述我的故乡.故乡这个词汇总是有一种离开的含义.一个人曾经在某一块土地上出生、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大多是青年... 每当别人谈到故乡、以及有关故乡的话题时,我就无法插话,心里也是一片茫然、惆怅.我不知道怎样来进入这个话题,又怎样来讲述我的故乡.故乡这个词汇总是有一种离开的含义.一个人曾经在某一块土地上出生、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大多是青年的时候,离开了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被称作故乡.也有从出生到青年、老年都没有离开过那块土地的人,也把那个地方叫做故乡.我常常羡慕那些有明确故乡的人,他们在讲到故乡的时候,就好像在搬动一棵巨大而古老的树一样,不仅枝叶茂盛、盘根错节,使这颗树生出许多惊险来,而且还会搅动出一种气味,那是一种泥土、树叶和烟草等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我还羡慕他们与故乡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个人的荣辱总是与故乡紧密相连的,他们的成就总是让故乡振奋.他们荣归故里的时候,是故乡的节日.我经常自个在心里问自己,我的故乡到底算哪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关何处
下载PDF
故人,故事 即故乡——读野夫《乡关何处》
8
作者 王巍 《统计与管理》 2014年第3期98-98,共1页
笔者在高考前素材刊物上看到一篇名为《江上的母亲》的文章,看过后的感觉大体是这人是个经历过事情的人,看作者名字,野夫,恩,"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果然是有故事的人,文章中隐含的苦痛在那本素材书中显得格格不入... 笔者在高考前素材刊物上看到一篇名为《江上的母亲》的文章,看过后的感觉大体是这人是个经历过事情的人,看作者名字,野夫,恩,"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果然是有故事的人,文章中隐含的苦痛在那本素材书中显得格格不入,因为毕竟是卖给高考考生的,多一些篇幅,能多用于应试作文的素材在人看来才更讨巧吧。印象很深刻。在上了大学后才有机会将收有《江上的母亲》的野夫的书《乡关何处》逐字读过,他写的是大时代洪流中流淌的故事,是在故事中挣扎的人,是他的故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关何处 高考考生 作者名字 时代洪流 赶尸 大水井 著名景区 镇西 商潮 思归
下载PDF
何以为家,处处乡关处处情——评王安忆小说《乡关处处》
9
作者 郑思宇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19-I0020,共2页
王安忆的短篇小说《乡关处处》收录在小说集《红豆生南国》(2017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写的是一位从故乡绍兴乡下去上海做钟点工的女性。主人公月娥大约六十岁,小说集里三个中篇写的都是人生辗转、乡愁氤氲,但是与其他两篇身处... 王安忆的短篇小说《乡关处处》收录在小说集《红豆生南国》(2017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写的是一位从故乡绍兴乡下去上海做钟点工的女性。主人公月娥大约六十岁,小说集里三个中篇写的都是人生辗转、乡愁氤氲,但是与其他两篇身处香港和美国的主人公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小说 乡关 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短篇小说 中篇
下载PDF
日暮乡关何处是──鲁迅为何提及“日暮里”
10
作者 戴林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27,共1页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代表作。长期以来,有识者在赏析时慧眼独具,从诸多方面去领略它的风采。然而唯独无人关注鲁迅为何要在这篇文章中提及“日暮里”这个不起眼的地名。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参》对此阐释道:“因为‘日暮’两...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代表作。长期以来,有识者在赏析时慧眼独具,从诸多方面去领略它的风采。然而唯独无人关注鲁迅为何要在这篇文章中提及“日暮里”这个不起眼的地名。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参》对此阐释道:“因为‘日暮’两字触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笔者在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朱舜水 乡关 《藤野先生》 职业高级中学 江苏泗洪 反清复明 “合拍” 海峡西岸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PDF
读《乡关何处》随笔
11
作者 赵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64-66,5,共4页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日子里,重读了艾煊同志的《乡关何处》,倍感真切。作者生活底子的浑厚,艺术功力的高超,我也深感钦佩。本想写点象样的文字,把作品赞美一番,终因底气不足,只能随读随记些感想式文字而已,故名“随笔”。一、...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日子里,重读了艾煊同志的《乡关何处》,倍感真切。作者生活底子的浑厚,艺术功力的高超,我也深感钦佩。本想写点象样的文字,把作品赞美一番,终因底气不足,只能随读随记些感想式文字而已,故名“随笔”。一、清新、隽永的命题有人说,小说的题目要新颖,勿与别人雷同;有人说,要耐人寻味,有丰富的内蕴;有人说,要简明,能揭示主题;……如合起来说,正好表达了对《乡关何处》这个题目的评价。人所共知,“乡关何处”出自(唐)崔颢《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关”本意指故乡,这里可引申为“前途”、“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关何处 崔颢 使人 人物形象 艺术功力 人物画廊 《青春之歌》 《水浒》 人物塑造 林道静
下载PDF
《乡关何处》艺术三题
12
作者 黄炽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7-92,共6页
艾煊出版于一九六五年底的长篇小说《大江风雷》,还没来得及在读者中产生应有的影响,就赶上了那一场史无前例的动乱,倒是一位美国学者首先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九七三年伦敦赫斯特出版公司出版的美国Joe.C.Huang的著作《共产党中国文学作... 艾煊出版于一九六五年底的长篇小说《大江风雷》,还没来得及在读者中产生应有的影响,就赶上了那一场史无前例的动乱,倒是一位美国学者首先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九七三年伦敦赫斯特出版公司出版的美国Joe.C.Huang的著作《共产党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正反面人物》,把《大江风雷》誉为“一部卓越的小说”(梅汝恺摘译有关片断,载于《钟山》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当国际声誉通过译文在国内传播的时候,他的长篇新作《乡关何处》出版问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关何处 中国文学作品 《钟山》 国内传播 赫斯特 一九 国际声誉 艺术构思 九六 汤哲
下载PDF
乡关何处慰精魂
13
作者 淮茗 《文史杂志》 1999年第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古典小说 中国小说 《金瓶梅》 《西游记》 《红楼梦》 小说作者 乡关 《三国演义》 创作小说 笑笑生
下载PDF
伟人之初:孩儿立志出乡关——《七绝·呈父亲》解析
14
作者 汪建新 《党史文苑》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离家时,抄写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表...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离家时,抄写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表达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因为这首《七绝·呈父亲》是"抄写"的,多数关于毛泽东诗词的书籍不予编入。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赏析,侧重考证原诗的作者究竟是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小学堂 毛泽东诗词 乡关 编撰出版 七绝 立志 抄写
下载PDF
乡关何处
15
作者 祖士保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乡关 日黄昏 归巢 寒山 指算 声阵 醉倒 归程 唐人
下载PDF
“乡关何处”与“格格不入”——庞文梓小说中的乡土叙事
16
作者 杨静涛 王玮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38-40,共3页
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叙述中,故乡已然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庞文梓的小说都是关于乡土的叙述,乡村回忆的小说是他对故土深情且忧伤的回望,城市生存的小说是他对“农裔城籍”者在城市里的现实困顿和精神困境的观照。在庞文梓的作品中,我们... 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叙述中,故乡已然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庞文梓的小说都是关于乡土的叙述,乡村回忆的小说是他对故土深情且忧伤的回望,城市生存的小说是他对“农裔城籍”者在城市里的现实困顿和精神困境的观照。在庞文梓的作品中,我们不难读出背井离乡之后对故乡的怀念和在城市生活的现实中格格不入的情感错位与精神困境。笔者将从“格格不入”和“乡关何处”的精神困境、庞文梓的乡土叙述、“农裔城籍”者的精神割裂、“乡关何处”的逼问四个方面分析庞文梓小说中的乡土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文梓 空间 乡关何处 格格不入 精神困境
下载PDF
乡关何处
17
作者 徐骄杨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第12期38-38,共1页
一 在沉重的深夜里,织梦者张开十指,将每一个人对家乡残留的印象,编织进一张巨大的网里面.
关键词 乡关何处》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下载PDF
乡关何处
18
作者 朱学东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第8期60-60,共1页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1921年1月,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故乡》里,这样写下了对阔别二十年的故乡的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关何处 我自己 《故 无根之木 目力所及 十年 自然村落 念想 繁华热闹 来时路
下载PDF
选材严谨 布局精当 阐述出彩--《毛泽东传》“出乡关”阅读札记
19
作者 徐红艳 《品位·经典》 2022年第8期12-14,99,共4页
“出乡关”是《毛泽东传》的开篇第一部分,以不到整部传记千分之五的篇幅讲述传主近四分之一的人生历程,选材严谨、布局精当、阐述出彩。与1996年初版相比,修订版作了多处订正,但仍有残留错讹。
关键词 《毛泽东传》 “出乡关 特色 修订
下载PDF
乡关何处
20
作者 朱学东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第8期63-63,共1页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耍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耍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1921年1月,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故乡》里,这样写下了对阔别二十年的故乡的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关何处 我自己 繁华热闹 《故 无根之木 目力所及 十年 黍离之悲 念想 物理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