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整体论进路与乡土共同体——论“儒法合流”的成立基础
被引量:
3
1
作者
申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8-111,127-128,共6页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基本模式的“儒法合流”,其成立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它们共同具有的整体论进路,在儒家是强调“家族本位”,并通过“孝”的中介而连接到国家;在法家是赤裸裸的国家本位,其实质是强调君主私利。它们在操作层...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基本模式的“儒法合流”,其成立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它们共同具有的整体论进路,在儒家是强调“家族本位”,并通过“孝”的中介而连接到国家;在法家是赤裸裸的国家本位,其实质是强调君主私利。它们在操作层面的关联是通过儒学的意识形态化来实现的。二是国家与乡土共同体之间的张力,即由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在秦汉地域制国家产生以后,乡村社会基于血缘关系的乡土共同体并没有随之消解,国家政权力量还不能在长期内有效延伸到乡村,这些地域的社会整合必须借助儒学的教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法合流
整体论
乡土共同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不去的故乡——《祝福》与1920年代的乡愁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晓霞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07,共7页
鲁迅小说《祝福》是借助"我"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新的知识者的回乡故事。在"我"的讲述中,故乡成为不变的、残酷的、驱逐异类的乡土共同体,必须被告别。无家的体验是这个回乡故事的核心。这种无家的体验既是1920年代新...
鲁迅小说《祝福》是借助"我"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新的知识者的回乡故事。在"我"的讲述中,故乡成为不变的、残酷的、驱逐异类的乡土共同体,必须被告别。无家的体验是这个回乡故事的核心。这种无家的体验既是1920年代新的知识者的普遍感受,也有鲁迅本人在兄弟失和之后"已没有家"的切肤之痛在其中。由此,1920年代的乡愁诞生,它终结了传统的乡愁。它不是对昔日田园乌托邦的怀旧,而是重归故里的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的心理投射。对鲁迅来说,通过故乡和乡愁的书写,他也完成了对故乡和乡土中国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启蒙现实的再确认,"回乡"验证的是"没有家","回乡"成了更坚定地告别故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故乡
乡土共同体
乡愁
原文传递
题名
整体论进路与乡土共同体——论“儒法合流”的成立基础
被引量:
3
1
作者
申波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8-111,127-128,共6页
文摘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基本模式的“儒法合流”,其成立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它们共同具有的整体论进路,在儒家是强调“家族本位”,并通过“孝”的中介而连接到国家;在法家是赤裸裸的国家本位,其实质是强调君主私利。它们在操作层面的关联是通过儒学的意识形态化来实现的。二是国家与乡土共同体之间的张力,即由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在秦汉地域制国家产生以后,乡村社会基于血缘关系的乡土共同体并没有随之消解,国家政权力量还不能在长期内有效延伸到乡村,这些地域的社会整合必须借助儒学的教化作用。
关键词
儒法合流
整体论
乡土共同体
Keywords
the converg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m
tendency towards entirety
rural community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不去的故乡——《祝福》与1920年代的乡愁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晓霞
机构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07,共7页
文摘
鲁迅小说《祝福》是借助"我"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新的知识者的回乡故事。在"我"的讲述中,故乡成为不变的、残酷的、驱逐异类的乡土共同体,必须被告别。无家的体验是这个回乡故事的核心。这种无家的体验既是1920年代新的知识者的普遍感受,也有鲁迅本人在兄弟失和之后"已没有家"的切肤之痛在其中。由此,1920年代的乡愁诞生,它终结了传统的乡愁。它不是对昔日田园乌托邦的怀旧,而是重归故里的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的心理投射。对鲁迅来说,通过故乡和乡愁的书写,他也完成了对故乡和乡土中国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启蒙现实的再确认,"回乡"验证的是"没有家","回乡"成了更坚定地告别故乡。
关键词
《祝福》
故乡
乡土共同体
乡愁
Keywords
“New Year Sacrifice”
hometown
rural community
homesickness
分类号
I210.97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整体论进路与乡土共同体——论“儒法合流”的成立基础
申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回不去的故乡——《祝福》与1920年代的乡愁
谢晓霞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