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社会化理论下流动儿童社会化的三种倾向与乡土回归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志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3,33,共6页
流动中国的到来伴随着流动儿童的规模增长。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父母和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儿童社会化主要是在同伴群体的同化过程中实现的。流动儿童群体与父母远离家乡熟人社区,流浪在乡土文化之外,在陌生的城市... 流动中国的到来伴随着流动儿童的规模增长。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父母和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儿童社会化主要是在同伴群体的同化过程中实现的。流动儿童群体与父母远离家乡熟人社区,流浪在乡土文化之外,在陌生的城市具有缺乏同伴群体的特点。作为弱势群体,他们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现实问题。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审视流动儿童,发现其社会化的过程伴随着乡土文化的断裂、畸形人格的形成和个体角色的模糊的三种倾向。营建一个具有同伴群体现象和稳定社会文化交流传递机制的社会环境是引导流动儿童群体健康社会化的现实路径。本文把这一过程称为"乡土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化 群体社会化理论 乡土回归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外出精英的乡土回归——以河南省C县实施“回归工程”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崔山磊 李睿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0-52,共3页
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乡村外出精英的乡土回归,又是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思路。文章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在界定乡村外出精英和乡土回归概念的基础上,以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都获得较大发展的河南省C县实... 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乡村外出精英的乡土回归,又是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思路。文章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在界定乡村外出精英和乡土回归概念的基础上,以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都获得较大发展的河南省C县实施的“回归工程”为例,分别从乡村外出精英由于乡土情结愿意回归与乡土由于发展需要积极吸引回归两个两方面谈乡村外出精英回归乡土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工程 乡土回归 乡村外出精英 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
下载PDF
乡土回归与农村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被引量:10
3
作者 苗睿岚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4-27,共4页
农村基础教育在基础性上的城市化可能意味着一种进步,但在文化性上的一体化却可能是一种危机。那种将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转化为所谓"留农教育"与"离农教育"的争论和冲突,是一种错误的、不明智的判断。农村基础教育的... 农村基础教育在基础性上的城市化可能意味着一种进步,但在文化性上的一体化却可能是一种危机。那种将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转化为所谓"留农教育"与"离农教育"的争论和冲突,是一种错误的、不明智的判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保持开放性,既包含保持与城市化教育同步的基础性,又具有体现乡村伦理信仰的价值性,并把重塑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作为主要目标。农村基础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文化与信仰的问题,以及乡村社会伦理体系的重建问题,这是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和应有的教育定位,应把守护乡村文明和坚定文化自信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回归 农村基础教育 逃离与留守 文化与信仰 留农与离农 乡村社会伦理
下载PDF
明清之际知识精英的乡土回归与秩序重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松梅 王洪兵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5-167,192,共14页
明清之际,知识精英从城市大规模出走,或迈入山野,或回归乡土。知识精英的乡土回归为明清之际的乡村社会带来了诸多新变化。明清变革,归乡知识精英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在探寻实现儒者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归隐并非唯一出路。故国渐行... 明清之际,知识精英从城市大规模出走,或迈入山野,或回归乡土。知识精英的乡土回归为明清之际的乡村社会带来了诸多新变化。明清变革,归乡知识精英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在探寻实现儒者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归隐并非唯一出路。故国渐行渐远,知识精英们目睹乡村的凋敝,重新燃起救世的理想,乡村成为他们实现儒者理想的试验场。知识精英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加深了对乡村社会问题的认知,推动他们致力于乡村社会建设。面对归乡知识精英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清王朝通过尊崇儒学、重建科举等举措,将其纳入清王朝统治秩序体系。明清之际知识精英的乡土回归,为清初乡村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秩序重构和价值引领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知识精英 乡土回归 乡村治理
原文传递
尊重地域、回归乡土的乡建策略思考——以折家梁村实践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戎文 王宇 齐斯洋 《小城镇建设》 2017年第10期39-44,49,共7页
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往往忽视了乡村建设问题的复杂性、地域性。模式化的乡建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缺少乡村生活体验,对乡村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位,往往使得乡村的地域文化逐渐失去根基和载体,不接地气。在国家大... 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往往忽视了乡村建设问题的复杂性、地域性。模式化的乡建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缺少乡村生活体验,对乡村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位,往往使得乡村的地域文化逐渐失去根基和载体,不接地气。在国家大力倡导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泊江海镇折家梁村的实践试图以系统性方式来回应乡村社会问题,通过尊重地域特色、回归乡土、关注民生的方式实现建筑的社会价值;以因地制宜的乡建策略回应乡村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提升乡土文化价值,增强乡村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地域 回归乡土 系统性 因地制宜 乡建策略
下载PDF
回归乡土:乡村课程与教学理念重构的思考
6
作者 张雄锋 《文教资料》 2015年第25期153-154,共2页
农村教育备受关注,但是大部分的教育研究者在"富有"和"贫困"中纠缠,仅仅把农村教育当做"落后的问题"看待,因此开出的"药方"大都是城市和经济取向的,并没有真正重视其内在的自有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和"乡村"的辨清... 农村教育备受关注,但是大部分的教育研究者在"富有"和"贫困"中纠缠,仅仅把农村教育当做"落后的问题"看待,因此开出的"药方"大都是城市和经济取向的,并没有真正重视其内在的自有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和"乡村"的辨清审视既往乡村农村教学革新实践,站在为乡村儿童"立根"和接续乡村文化的人文立场重构乡村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乡土 乡村教育 课程与教学 重构
下载PDF
回归乡土 倚山织布
7
作者 雷虎 《旅游世界》 2022年第4期115-121,共7页
提到故乡,经常会提到一句话“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城市文明、工业化在让我们享受丰厚物质的同时,也让我们成为被困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囚徒。故乡,真的那么难融入吗?手工真的一无是处吗?两年前,在贵州榕江县有个名叫丰登的... 提到故乡,经常会提到一句话“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城市文明、工业化在让我们享受丰厚物质的同时,也让我们成为被困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囚徒。故乡,真的那么难融入吗?手工真的一无是处吗?两年前,在贵州榕江县有个名叫丰登的小村庄,有一对名叫杨成兰和方俊的侗族夫妇结束城市生活回到侗寨倚山而居,把一间猪圈改建成土布作坊,在网上开了一个名为“倚山人”的小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榕江 回归乡土 工业化
下载PDF
论萧红的都市意识与乡土归宿——从《小城三月》开始的阅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红翠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作为上世纪30、4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重要成员,萧红不仅用自己细腻、大胆而又充满顽皮童真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从旧家庭中逃脱出来的柔弱女性内心的坚强成长,也以女性特有的生存经历见证了文学人生在那个不平静年代中的特有景象。萧红的写... 作为上世纪30、4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重要成员,萧红不仅用自己细腻、大胆而又充满顽皮童真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从旧家庭中逃脱出来的柔弱女性内心的坚强成长,也以女性特有的生存经历见证了文学人生在那个不平静年代中的特有景象。萧红的写作中有着坚实的乡土元素,乡土气息是萧红生命及其文学世界中最浓烈的品质。但同时,萧红又有对都市更深层次的纠结与矛盾,这与萧红在都市中经历的战争、流亡、饥寒等生存体验紧密关联。所以在萧红的生命视野中,既有顽强的乡土意识,又有敏感而矛盾的都市意识。并且,在矛盾的都市意识中,萧红最终选择以乡土为最后归宿。本文以《小城三月》为阅读起点,从文学与人生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梳理萧红文学中矛盾的都市意识,及其乡土回归的最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都市意识 乡土回归
下载PDF
像种子一样回归乡土
9
作者 钱国宏 《乡镇论坛》 2024年第6期44-44,共1页
年少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很广阔,便一门心思想逃离乡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踏入社会后,两只眼睛目不暇接地打量新事物,恨不得一口气将这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吞下肚去!迈进中年的门槛后,突然间厌倦了繁华喧器的都市生活,反而由衷地... 年少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很广阔,便一门心思想逃离乡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踏入社会后,两只眼睛目不暇接地打量新事物,恨不得一口气将这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吞下肚去!迈进中年的门槛后,突然间厌倦了繁华喧器的都市生活,反而由衷地倾慕起儿时的田园生活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生活 回归乡土 都市生活 大千世界
原文传递
回归乡土精神的原乡
10
作者 王跃文 《时代邮刊》 2024年第3期5-5,共1页
我老家的手艺人,只有做衣服的喊作裁缝师傅,别的都叫匠人。剃头匠,补锅匠,漆匠,匠。小时候,我总觉得阉猪匠的称呼有些怪。我心目中的匠人,总是该做个什么东西出来的。阉猪匠只是把猪往地上一扑,一脚踩着猪头,一手取下咬在嘴里的刀子,切... 我老家的手艺人,只有做衣服的喊作裁缝师傅,别的都叫匠人。剃头匠,补锅匠,漆匠,匠。小时候,我总觉得阉猪匠的称呼有些怪。我心目中的匠人,总是该做个什么东西出来的。阉猪匠只是把猪往地上一扑,一脚踩着猪头,一手取下咬在嘴里的刀子,切开猪肚皮……阉猪匠进了村,通村人都知道。他必吹一个短竹哨,鸣啦鸣啦传得老远;肩上必斜挎一个长袋子,啪哒啪哒打着腿肚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乡 剃头匠 匠人 手艺人 回归乡土 小时候
原文传递
特岗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探析
11
作者 骆四铭 任丽红 李琼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30-33,共4页
通过对河北、河南、湖北和新疆四省区119名特岗教师的调查发现,婚姻稳定性、人际关系满意度、心理情感满意度、福利待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对特岗教师离职倾向存在显著影响,精神需求无法满足是特岗教师离职的关键因素。要关心特岗教... 通过对河北、河南、湖北和新疆四省区119名特岗教师的调查发现,婚姻稳定性、人际关系满意度、心理情感满意度、福利待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对特岗教师离职倾向存在显著影响,精神需求无法满足是特岗教师离职的关键因素。要关心特岗教师婚恋问题提升其归属感,加强人文关怀满足其“社会人”需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土回归,落实“城乡轮岗”式观摩学习和实效培训以提高专业化发展,提高福利待遇激励留人,降低特岗教师的离职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岗教师 离职倾向 乡土回归 激励留人 城乡轮岗
下载PDF
谈酒店设计理念的回归与超越——厦门悦华酒店设计的感悟 被引量:1
12
作者 兰文龙 《福建建筑》 2009年第7期30-32,共3页
结合厦门超白金五星级悦华酒店新楼设计,谈谈酒店设计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回归自然 回归乡土 回归传统 回归与超越
下载PDF
重归乡土——浅析景观设计的原点
13
作者 蒋小叶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44-45,共2页
在文化认同感相对缺失的当代,寻找文化上的本源及其积极意义是指导当今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风水学说可以作为中国景观设计的一个原点,中国的景观设计师应通过挖掘风水学中遵循自然、道法自然的积极因素,在设计上找寻文化身份和准... 在文化认同感相对缺失的当代,寻找文化上的本源及其积极意义是指导当今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风水学说可以作为中国景观设计的一个原点,中国的景观设计师应通过挖掘风水学中遵循自然、道法自然的积极因素,在设计上找寻文化身份和准确定位,从而改变当今社会在景观以及各种设计上的迷茫和盲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点 景观设计 回归乡土
下载PDF
乡村幼儿教师“归乡”:逻辑意蕴、现实困境、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福贞 钟雪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1-86,共6页
以乡土文化为中介的本土化回归,是当前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之举。经探析,提出乡村振兴以乡村教育振兴为共生式发展、乡村教育振兴以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为原点支撑、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以乡村幼儿教师“归乡”为依托的乡村幼儿教师回... 以乡土文化为中介的本土化回归,是当前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之举。经探析,提出乡村振兴以乡村教育振兴为共生式发展、乡村教育振兴以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为原点支撑、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以乡村幼儿教师“归乡”为依托的乡村幼儿教师回归乡土逻辑意蕴。针对当前乡村幼儿教师“归乡”仍面临观念维度上乡土文化附庸思维下的“向城性”、课程维度上乡土知识匮乏状态下的“单一性”、行为维度上功利主义取向诱导下的“离土性”的困境,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幼儿教师回归乡土的发展路径:乡土观念方面,文化自信下城乡二元对立观念的转变;乡土课程方面,地方知识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转化;乡土情怀方面,乡土文化里乡村幼儿教师情怀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文化 乡村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 回归乡土
下载PDF
一座城,即一所“学校”
15
《今日教育》 2023年第7期6-7,共2页
城市是文明成果的荟萃之地,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让城市成其为城市的,不仅仅是摩天大厦、购物中心或通信网络,还包括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因而,城市并非只能由其物质的或制度的形态来界定,同样也... 城市是文明成果的荟萃之地,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让城市成其为城市的,不仅仅是摩天大厦、购物中心或通信网络,还包括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因而,城市并非只能由其物质的或制度的形态来界定,同样也能由其文化的或生活的形态来界定。然而,在我们大力倡导教育要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主流趋势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习俗 通信网络 一所 购物中心 回归自然 主流趋势 回归乡土 文明成果
下载PDF
论葛利高里的超越意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冬梅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世界文学中不朽的人物形象之一。在葛利高里人生道路的选择中,常常表现出一种倾向,这就是向土地、向纯朴的往日生活、向充满野性生命力的大自然之回归。对于葛利高里来说,生活中最大的梦...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世界文学中不朽的人物形象之一。在葛利高里人生道路的选择中,常常表现出一种倾向,这就是向土地、向纯朴的往日生活、向充满野性生命力的大自然之回归。对于葛利高里来说,生活中最大的梦想便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和平地生活、自由地劳作。这就是葛利高里超越意识。它既与作家的理想和美学思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意识 乡土回归 幻想现实主义 自我实现
下载PDF
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 被引量:58
17
作者 唐松林 丁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乡村教师之于乡村的知识分子身份,随着现代文明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而日渐式微:其"知识者"角色正在弱化,其"文化人"身份正在消失,其"政治精英"地位正在旁落;他们在追逐与城市教师趋同的专业化过程中,其创... 乡村教师之于乡村的知识分子身份,随着现代文明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而日渐式微:其"知识者"角色正在弱化,其"文化人"身份正在消失,其"政治精英"地位正在旁落;他们在追逐与城市教师趋同的专业化过程中,其创造力、判断力与反思力等均在发生全面退化。帮助乡村教师回归内心,融入生活,回归乡土,是回归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与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知识分子 回归内心 回归乡土
下载PDF
回归乡土: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65
18
作者 王艳玲 陈向明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9-36,共8页
近二十年来,伴随现代性的快速推进,我国乡村教师职业的乡土性日渐迷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遭遇多重危机。本文基于长期的田野研究指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强化专业取向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保留其乡土性。为此,... 近二十年来,伴随现代性的快速推进,我国乡村教师职业的乡土性日渐迷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遭遇多重危机。本文基于长期的田野研究指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强化专业取向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保留其乡土性。为此,需要重新审视乡村教师的专业性,即应把乡土情怀作为乡村教师最典型的专业特质,选拔和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这些教师应热爱乡村儿童和乡村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能够开展文化适切的教育,并具备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对乡土情怀的重视,强调对优秀乡村教师的关注,重视对本土经验的弘扬,强调对乡村教师工作条件的改善,以及关注乡村教育文化价值观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现代性与乡土 回归乡土 乡土情怀
原文传递
台湾新诗60年的历程及其特殊贡献 被引量:1
19
作者 古远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153,共7页
台湾新诗是一座重镇,在中国新诗乃至世界华文新诗地图上均占据重要地位。它在参与建构祖国新诗中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丰富了中国当代新诗表现生活的空间;在文革期间,台湾新诗更是填补了中国当代新诗的大片空白;在表现中西文化冲突等... 台湾新诗是一座重镇,在中国新诗乃至世界华文新诗地图上均占据重要地位。它在参与建构祖国新诗中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丰富了中国当代新诗表现生活的空间;在文革期间,台湾新诗更是填补了中国当代新诗的大片空白;在表现中西文化冲突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诗 现代诗 回归乡土 乱象丛生
下载PDF
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席梅红 《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第12期76-84,共9页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目前,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呈现乡土特色缺失的严峻问题。为了加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有效履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亟须追求一种回归,以“乡土性”...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目前,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呈现乡土特色缺失的严峻问题。为了加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有效履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亟须追求一种回归,以“乡土性”为基础,从专业发展理念确立、知识选择、能力培养和价值判断上重新建构回归乡土的专业发展框架。在实践层面,乡村教师通过积极履行乡土使命重塑乡村知识分子特有的乡土专业精神气质,通过传递乡土文化创造与弘扬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通过开发乡土课程丰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乡土内涵,通过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再现回归乡土的生命本色,立足乡土,体现乡土特色,从而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回归乡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