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
被引量:
5
1
作者
丁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85-89,94,共6页
人们惯于将“五四”以后的“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写实派小说”进行分类(或者是按分期来进行归类)。其实,这种分类似乎不甚科学,因为“人生派”的许多作家一开始创作就是致力于“乡土小说”的。和鲁迅一样,“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是从...
人们惯于将“五四”以后的“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写实派小说”进行分类(或者是按分期来进行归类)。其实,这种分类似乎不甚科学,因为“人生派”的许多作家一开始创作就是致力于“乡土小说”的。和鲁迅一样,“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是从广袤的农业社区进入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在封闭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光怪陆离的现代文明之冲突中,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差迫使他们拿起笔来描写“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鲁迅语)但就“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的创作实绩来看,似乎他们更关注“下层社会的不幸”。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孔乙己》、《药》,无一不是对乡土社区中下层农民的深切关注。继鲁迅之后的乡土小说作家中较突出的有“新潮”作家杨振声等,他的《渔家》和《磨面的老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鲁迅
小说
乡土
文学派
长篇
小说
小说
流派
狂人日记
作家
作品
文化批判
封建宗法制度
彭家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土小说:多元化之下的危机
被引量:
5
2
作者
丁帆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无可置疑,新时期的中国乡土小说逐渐走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这种开放格局也无疑给乡土小说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在整个小说领域内是作为一个主流体系而存在的,它几乎在左右着小说发展的走向。从莫...
无可置疑,新时期的中国乡土小说逐渐走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这种开放格局也无疑给乡土小说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在整个小说领域内是作为一个主流体系而存在的,它几乎在左右着小说发展的走向。从莫言的“三红”(《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到《丰乳肥臀》,从刘震云的《塔铺》到《天下故乡黄花》,从贾平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风俗画
新时期
中国
乡土
小说
乡土
文学
小说
创作
九十年代
贾平凹
“山药蛋派”
主体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
被引量:
7
3
作者
朱晓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94-99,共6页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朱晓进将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共同的文化命题,[1]而且可以找寻到它们在审美倾向和文体形式等方面的共通之处。而后者对于整体把握三十年代文学特征...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朱晓进将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共同的文化命题,[1]而且可以找寻到它们在审美倾向和文体形式等方面的共通之处。而后者对于整体把握三十年代文学特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三十年代的“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三十年代
审美倾向
沈从文
作品
“京派”
客观化
文体特征
二十年代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土小说创作的新收获──刘玉堂新乡土小说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
2
4
作者
易木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文学评论
语言
新收获
赵树理
乡土
文学
作品
农民文学
研讨会
主流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土小说悲喜剧转换的历程
被引量:
1
5
作者
丁帆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2年第4期36-41,共6页
一“乡土小说流派”作家们虽和鲁迅一样具有“五四”人道主义胸怀,但没有达到鲁迅乡土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高度,这除了哲学文化意识的强弱深浅之外,主要还应归因于小说的悲剧艺术观的相异。鲁迅先生是融悲剧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一“乡土小说流派”作家们虽和鲁迅一样具有“五四”人道主义胸怀,但没有达到鲁迅乡土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高度,这除了哲学文化意识的强弱深浅之外,主要还应归因于小说的悲剧艺术观的相异。鲁迅先生是融悲剧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为一炉,在充分地肯定个体人生和个体生命由痛苦的毁灭而达到的“形而上”的意志永恒升华的过程中,表达了超越常人的与痛苦相嬉戏的悲剧审美意识,是对生命本体的经验性描述,具有生命宇宙观的意义观照;“乡土小说流派”的众多作家,只是站在普泛的人道主义视角上,对苦难和人生的毁灭作常态的描述,来揭示社会的罪恶和阶级的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沈从文
小说
流派
悲剧精神
悲喜剧
鲁迅
审美特征
文化意识
审美意识
悲剧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转型
被引量:
1
6
作者
丁帆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拟从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某些现象入手,着重阐述中国乡土小说在“变调”后,又复归于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模式的事实。同时,力图揭示出这种“风景画”和“风俗画”的平面回归给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带来的初步繁荣景观...
本文拟从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某些现象入手,着重阐述中国乡土小说在“变调”后,又复归于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模式的事实。同时,力图揭示出这种“风景画”和“风俗画”的平面回归给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带来的初步繁荣景观,以及这些作家作品现象背后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风俗画
小说
创作
新时期
中国当代
八十年代
风景画
汪曾棋
美学特征
七十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晓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17-131,共15页
本文对包括台湾在内的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意蕴,分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讨论'土地'的文化内涵,侧重分析随时代变化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乡土作为精神家园对于作家的意义;第三部分讨论乡土中的自然和生命...
本文对包括台湾在内的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意蕴,分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讨论'土地'的文化内涵,侧重分析随时代变化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乡土作为精神家园对于作家的意义;第三部分讨论乡土中的自然和生命意识;第四部分揭示了乡风民俗的文化意义。作者认为,只有跳出作家群体或单个作家研究的圈子,才能真正把握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
小说
乡土小说作家
土地
农民
劳动者
三十年代
京派
作家
文化意蕴
原文传递
马子华与“左联”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思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08-113,共6页
马子华是三十年代参加“左联”的屈指可数的云南作家之一。他对左翼文艺运动作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在创作方面取得了为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优秀乡土小说作家的称号。本文多侧面地阐述了马子华与“左联”的关系,旨在对马子华的创作道路...
马子华是三十年代参加“左联”的屈指可数的云南作家之一。他对左翼文艺运动作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在创作方面取得了为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优秀乡土小说作家的称号。本文多侧面地阐述了马子华与“左联”的关系,旨在对马子华的创作道路进行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联”
乡土
文学
乡土小说作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地神话与家园之梦——论张炜近作的农业文化策略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清华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30,共5页
在社会与文化氛围急骤的转折中,在文学日益被市场所冲击、选择而面目全非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更加关注张炜。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曾注意到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文学(同时又是文化意义上的)现象,但遗憾的是它们中的许多在热闹一时之后早已...
在社会与文化氛围急骤的转折中,在文学日益被市场所冲击、选择而面目全非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更加关注张炜。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曾注意到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文学(同时又是文化意义上的)现象,但遗憾的是它们中的许多在热闹一时之后早已成为昨日黄花。凝视张炜,我不能不感到,他正在用他的不懈的创作、始终如一的精神努力完成一个新的现象。当然,这样说绝不意味着是张炜在有意为之,要出什么风头,而是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
《九月寓言》
张炜
《古船》
文化批判
生存方式
乡土小说作家
文化策略
现代工业文明
农业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地神话与家园之梦──论张炜近作的农业文化策略
被引量:
4
10
作者
张清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66-70,共5页
野地神话与家园之梦──论张炜近作的农业文化策略张清华在社会与文化氛围急骤的转折中,在文学日益被市场所冲击、选择而面目全非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更加关注张伟。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曾注意到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文学(同时又是文...
野地神话与家园之梦──论张炜近作的农业文化策略张清华在社会与文化氛围急骤的转折中,在文学日益被市场所冲击、选择而面目全非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更加关注张伟。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曾注意到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文学(同时又是文化意义上的)现象,但遗憾的是它们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
《九月寓言》
《古船》
文化批判
乡土小说作家
生存方式
文化策略
张炜
现代工业文明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体扫描与深层透视——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
11
作者
王爱松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47-150,共4页
新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愈来愈走向以宏观综合为特征的整体研究。从一度热衷于作家作品的抉幽发微与价值重估,到着意于二十世纪文学史和体裁史,流派史等专门史的撰著,人们越来越倾向以宏放眼光和独特视角,对文学发...
新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愈来愈走向以宏观综合为特征的整体研究。从一度热衷于作家作品的抉幽发微与价值重估,到着意于二十世纪文学史和体裁史,流派史等专门史的撰著,人们越来越倾向以宏放眼光和独特视角,对文学发展的历史和某些重要文学现象做出综合描述和总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中国
乡土
小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新时期
深层透视
作家
作品
文学类型
小说
创作
文学发展
文学现象
原文传递
《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次
12
《安康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安康城区
陕西
外语教学
乡土小说作家
安康学院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
被引量:
5
1
作者
丁帆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85-89,94,共6页
文摘
人们惯于将“五四”以后的“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写实派小说”进行分类(或者是按分期来进行归类)。其实,这种分类似乎不甚科学,因为“人生派”的许多作家一开始创作就是致力于“乡土小说”的。和鲁迅一样,“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是从广袤的农业社区进入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在封闭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光怪陆离的现代文明之冲突中,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差迫使他们拿起笔来描写“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鲁迅语)但就“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的创作实绩来看,似乎他们更关注“下层社会的不幸”。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孔乙己》、《药》,无一不是对乡土社区中下层农民的深切关注。继鲁迅之后的乡土小说作家中较突出的有“新潮”作家杨振声等,他的《渔家》和《磨面的老王》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鲁迅
小说
乡土
文学派
长篇
小说
小说
流派
狂人日记
作家
作品
文化批判
封建宗法制度
彭家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土小说:多元化之下的危机
被引量:
5
2
作者
丁帆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文摘
无可置疑,新时期的中国乡土小说逐渐走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这种开放格局也无疑给乡土小说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在整个小说领域内是作为一个主流体系而存在的,它几乎在左右着小说发展的走向。从莫言的“三红”(《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到《丰乳肥臀》,从刘震云的《塔铺》到《天下故乡黄花》,从贾平凹的“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风俗画
新时期
中国
乡土
小说
乡土
文学
小说
创作
九十年代
贾平凹
“山药蛋派”
主体意识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
被引量:
7
3
作者
朱晓进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94-99,共6页
文摘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朱晓进将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共同的文化命题,[1]而且可以找寻到它们在审美倾向和文体形式等方面的共通之处。而后者对于整体把握三十年代文学特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三十年代的“文...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三十年代
审美倾向
沈从文
作品
“京派”
客观化
文体特征
二十年代
人物形象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土小说创作的新收获──刘玉堂新乡土小说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
2
4
作者
易木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文学评论
语言
新收获
赵树理
乡土
文学
作品
农民文学
研讨会
主流文化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土小说悲喜剧转换的历程
被引量:
1
5
作者
丁帆
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2年第4期36-41,共6页
文摘
一“乡土小说流派”作家们虽和鲁迅一样具有“五四”人道主义胸怀,但没有达到鲁迅乡土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高度,这除了哲学文化意识的强弱深浅之外,主要还应归因于小说的悲剧艺术观的相异。鲁迅先生是融悲剧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为一炉,在充分地肯定个体人生和个体生命由痛苦的毁灭而达到的“形而上”的意志永恒升华的过程中,表达了超越常人的与痛苦相嬉戏的悲剧审美意识,是对生命本体的经验性描述,具有生命宇宙观的意义观照;“乡土小说流派”的众多作家,只是站在普泛的人道主义视角上,对苦难和人生的毁灭作常态的描述,来揭示社会的罪恶和阶级的压迫。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沈从文
小说
流派
悲剧精神
悲喜剧
鲁迅
审美特征
文化意识
审美意识
悲剧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转型
被引量:
1
6
作者
丁帆
出处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27-30,共4页
文摘
本文拟从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某些现象入手,着重阐述中国乡土小说在“变调”后,又复归于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模式的事实。同时,力图揭示出这种“风景画”和“风俗画”的平面回归给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带来的初步繁荣景观,以及这些作家作品现象背后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风俗画
小说
创作
新时期
中国当代
八十年代
风景画
汪曾棋
美学特征
七十年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晓进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17-131,共15页
文摘
本文对包括台湾在内的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意蕴,分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讨论'土地'的文化内涵,侧重分析随时代变化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乡土作为精神家园对于作家的意义;第三部分讨论乡土中的自然和生命意识;第四部分揭示了乡风民俗的文化意义。作者认为,只有跳出作家群体或单个作家研究的圈子,才能真正把握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内容。
关键词
乡土
小说
乡土小说作家
土地
农民
劳动者
三十年代
京派
作家
文化意蕴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子华与“左联”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思清
机构
云南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文摘
马子华是三十年代参加“左联”的屈指可数的云南作家之一。他对左翼文艺运动作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在创作方面取得了为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优秀乡土小说作家的称号。本文多侧面地阐述了马子华与“左联”的关系,旨在对马子华的创作道路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
“左联”
乡土
文学
乡土小说作家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地神话与家园之梦——论张炜近作的农业文化策略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清华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30,共5页
文摘
在社会与文化氛围急骤的转折中,在文学日益被市场所冲击、选择而面目全非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更加关注张炜。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曾注意到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文学(同时又是文化意义上的)现象,但遗憾的是它们中的许多在热闹一时之后早已成为昨日黄花。凝视张炜,我不能不感到,他正在用他的不懈的创作、始终如一的精神努力完成一个新的现象。当然,这样说绝不意味着是张炜在有意为之,要出什么风头,而是时代。
关键词
农业文化
《九月寓言》
张炜
《古船》
文化批判
生存方式
乡土小说作家
文化策略
现代工业文明
农业社会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地神话与家园之梦──论张炜近作的农业文化策略
被引量:
4
10
作者
张清华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66-70,共5页
文摘
野地神话与家园之梦──论张炜近作的农业文化策略张清华在社会与文化氛围急骤的转折中,在文学日益被市场所冲击、选择而面目全非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更加关注张伟。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曾注意到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文学(同时又是文化意义上的)现象,但遗憾的是它们中...
关键词
农业文化
《九月寓言》
《古船》
文化批判
乡土小说作家
生存方式
文化策略
张炜
现代工业文明
传统文化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体扫描与深层透视——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
11
作者
王爱松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47-150,共4页
文摘
新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愈来愈走向以宏观综合为特征的整体研究。从一度热衷于作家作品的抉幽发微与价值重估,到着意于二十世纪文学史和体裁史,流派史等专门史的撰著,人们越来越倾向以宏放眼光和独特视角,对文学发展的历史和某些重要文学现象做出综合描述和总体评价。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中国
乡土
小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新时期
深层透视
作家
作品
文学类型
小说
创作
文学发展
文学现象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次
12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安康城区
陕西
外语教学
乡土小说作家
安康学院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次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
丁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土小说:多元化之下的危机
丁帆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
朱晓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土小说创作的新收获──刘玉堂新乡土小说研讨会纪要
易木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乡土小说悲喜剧转换的历程
丁帆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转型
丁帆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意蕴
朱晓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
原文传递
8
马子华与“左联”
陈思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野地神话与家园之梦——论张炜近作的农业文化策略
张清华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野地神话与家园之梦──论张炜近作的农业文化策略
张清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整体扫描与深层透视——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
王爱松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原文传递
12
《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次
《安康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