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岗教师乡土情感的缺失表征、根源及文化形塑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玲 郝明君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22-31,共10页
基于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视域,轮岗教师的乡土情感具有深刻意蕴,具体体现于:轮岗教师是认同乡村生活方式的“局内人”、是推动乡村学校发展的“同行者”、是担负乡村社会责任的“新乡贤”。目前,在轮岗交流实践中,存在着部分轮岗教师对乡... 基于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视域,轮岗教师的乡土情感具有深刻意蕴,具体体现于:轮岗教师是认同乡村生活方式的“局内人”、是推动乡村学校发展的“同行者”、是担负乡村社会责任的“新乡贤”。目前,在轮岗交流实践中,存在着部分轮岗教师对乡村学校发展持“事不关己”态度、对乡村生活方式难以或不愿认同、乡村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薄弱等问题。其原因在于:轮岗教师的教学岗位变动较频繁,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吸引力不足,轮岗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到位。对此,需要通过以下举措形塑轮岗教师的乡土情感:健全乡村学校组织文化,增强轮岗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生活,提升轮岗教师的乡土认同感;明确乡村社会文化身份,引导轮岗教师的责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岗教师 乡土情感 文化形塑 情感结构 文化唯物主义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感的教育意蕴及其培育路径
2
作者 周春艳 林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43-50,共8页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是他们在认识和了解乡村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于乡村社会、乡村教育持久而稳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乡土热爱感、认同感和使命感。乡土情感能够激发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是他们在认识和了解乡村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于乡村社会、乡村教育持久而稳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乡土热爱感、认同感和使命感。乡土情感能够激发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乡村定向师范生服务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地方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完善招生选拔制度、确立“服务乡村”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培养乡土元素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及重构基于乡土素养的乡村定向师范生评价体系等多种路径培育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土情感 教育意蕴 培育路径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乡土情感的缺失与重塑 被引量:40
3
作者 赵鑫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50,共7页
乡土情感是乡村教师在认识、了解乡村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乡村"、"乡村生活"和"乡村教育"稳定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丰富的教育意蕴,它既是提升乡村教育品质的精神支柱,也是强化师... 乡土情感是乡村教师在认识、了解乡村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乡村"、"乡村生活"和"乡村教育"稳定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丰富的教育意蕴,它既是提升乡村教育品质的精神支柱,也是强化师生爱土兴乡的价值导向和推动乡村社会革新的重要力量。受当今时代社会巨变的冲击与影响,乡村教师存在对乡村教育的疏离、对乡村生活的陌生以及对自身角色的迷茫等乡土情感缺失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情感作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根基,其重塑需要有效发挥各方合力,即完善各级政府保障机制,增强乡村教师乡土安全感;健全乡村社会关爱机制,强化乡村教师乡土归属感;加强教师情感修养机制,激发自身乡土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教师 乡土情感 乡村教育
下载PDF
论乡村青年乡土情感的淡薄化现象——以安徽Q自然村落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邓遂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4-58,共5页
与父辈祖辈们相比,当代乡村青年的乡土情感呈现出了明显淡薄化现象。这种淡薄化根源于乡土情感赖以存在的以土地自由流转制为核心的社会物质基础、以礼俗社会为核心的社会形态基础、以城乡社会间自然区分为核心的社会自由基础、以传统... 与父辈祖辈们相比,当代乡村青年的乡土情感呈现出了明显淡薄化现象。这种淡薄化根源于乡土情感赖以存在的以土地自由流转制为核心的社会物质基础、以礼俗社会为核心的社会形态基础、以城乡社会间自然区分为核心的社会自由基础、以传统孝道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基础等四大社会基础的改变或丧失。乡村青年乡土情感淡薄化现象将对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青年 乡土情感 淡薄化现象 社会原因
下载PDF
“家”与“家乡”:流动者的乡土情感——“留洋流动”与“农民工流动”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怡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3-63,共11页
"家"的流动能否让流动者持续饱有"家乡"情愫?借鉴享廷顿对于移民研究的三种类型(旅居者、归附者和双重忠诚者)对两类流动(农民工、留洋流动)作了规模、结构及情感归属上的描述性比较;然后根据伯克的认同变动理论对... "家"的流动能否让流动者持续饱有"家乡"情愫?借鉴享廷顿对于移民研究的三种类型(旅居者、归附者和双重忠诚者)对两类流动(农民工、留洋流动)作了规模、结构及情感归属上的描述性比较;然后根据伯克的认同变动理论对三类型流动群像作归因解释,基本的研究结论有:(1)当"家"离开"家乡"时,流动者对家乡的情愫是分类型而异的;(2)就对家乡的眷念因素而言,农民工更侧重于土地,留洋者更依从文化;(3)流动者乡土情感的异质性分类,与流动者个体对认同标准、感知、比较及其行为的选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者 乡土情感 认同
下载PDF
乡土情感:传统节庆现代转型的文化血脉——以粤西茂名年例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罗远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乡土情感是粤西年例在社会剧烈变迁中实现现代转型的心理动因,体现了作为情感主体的当地民众在传统节庆传承中的主体能动性。乡土情感是现代年例仪式传承的文化血脉,当地民众对于乡土情感的强烈诉求促成了年例新仪式的产生,同时也使得... 乡土情感是粤西年例在社会剧烈变迁中实现现代转型的心理动因,体现了作为情感主体的当地民众在传统节庆传承中的主体能动性。乡土情感是现代年例仪式传承的文化血脉,当地民众对于乡土情感的强烈诉求促成了年例新仪式的产生,同时也使得传统年例仪式得以延续。年例习俗在情感主体的主导下,不断地产生新的文化特征和情感意蕴,情感主体则在年例习俗传承中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归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感 现代转型 文化血脉 粤西年例
下载PDF
眷恋与隐忧——论刘醒龙的乡土情感 被引量:2
7
作者 庹飞 《职业圈》 2007年第19期60-60,87,共2页
刘醒龙的小说表现出了一种对比鲜明的审美向度:对传统乡村文明的歌颂和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批判。为乡土逐渐被现代都市文明所浸染而忧心忡忡,并试图用善心及爱的力量重建他的乡土生活理想。
关键词 刘醒龙 眷恋 隐忧 乡土情感
下载PDF
论乡土情感的变迁——以安徽Q自然村落为例
8
作者 邓遂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5,共4页
与传统乡村社会相比,现代乡村社会中的乡土情感发生了变迁。这种变迁根源于乡土情感赖以存在的以土地自由流转制为核心的社会物质基础、以礼俗社会为核心的社会形态基础、以城乡社会间自然区分为核心的社会自由基础、以传统孝道文化为... 与传统乡村社会相比,现代乡村社会中的乡土情感发生了变迁。这种变迁根源于乡土情感赖以存在的以土地自由流转制为核心的社会物质基础、以礼俗社会为核心的社会形态基础、以城乡社会间自然区分为核心的社会自由基础、以传统孝道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基础等四大社会基础的改变或丧失。乡土情感的变迁将对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乡土情感 变迁 社会原因
下载PDF
乌托邦冲动:返城知青的乡土情感
9
作者 巫勇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41-43,共3页
本文将返城知青的乡土情感归结为对乡土的乌托邦冲动,剖析了产生这份情感的缘由以及同传统型农民恋土情结的差别,并进一步探讨乌托邦冲动的消极意义,积极意义和超越性,最终在后现代的层面上理解其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 返城知青 乡土情感 乌托邦冲动 恋土情结 知情文学
下载PDF
乡土、乡土情感与二十年代乡土文学
10
作者 池国和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3-5,共3页
乡土文学的"乡土"不是地域实指而是一个具有文化意味指向的概念,依作家乡情所系它可以是乡村、小城,还可以是都市城郊、衰落的历史古城;乡土情感也不仅仅是怀恋故土,它在文化现代转型的语境中被重塑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其... 乡土文学的"乡土"不是地域实指而是一个具有文化意味指向的概念,依作家乡情所系它可以是乡村、小城,还可以是都市城郊、衰落的历史古城;乡土情感也不仅仅是怀恋故土,它在文化现代转型的语境中被重塑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其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感 二十年代乡土文学 重塑
下载PDF
小学音乐课中落实乡土情感目标的实践路径——以湖北省黄冈地区小学戏曲进课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骆丽丽 骆军英 《现代教学》 2018年第20期23-25,共3页
湖北省黄冈地区尝试创编教材,探索出一条在常规音乐课程中加入地方戏曲内容的实践新路,培养学生热爱乡音、融进乡情;学校尝试通过"黄梅戏艺术节"参演活动,让学生走进戏曲,耳闻目染,爱上传统戏曲文化。同时,利用专业引领突破教师专业... 湖北省黄冈地区尝试创编教材,探索出一条在常规音乐课程中加入地方戏曲内容的实践新路,培养学生热爱乡音、融进乡情;学校尝试通过"黄梅戏艺术节"参演活动,让学生走进戏曲,耳闻目染,爱上传统戏曲文化。同时,利用专业引领突破教师专业上的瓶颈;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创造出浓厚的地方戏曲学习氛围,从而有效落实小学音乐课中的情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感目标 小学音乐课 地方戏曲
下载PDF
从《故乡》到《梁庄》:知识分子变化的乡土情感
12
作者 白鹤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3-116,121,158,共6页
断裂感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中新近显现出来的一种强烈情感,这种情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积累,孕育在作者内心深处,在某一时刻受到外界刺激时则会完全展现出来。所谓断裂,是指作者自身主观情感的变化与不停改变的外部世界相互影响,多方面... 断裂感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中新近显现出来的一种强烈情感,这种情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积累,孕育在作者内心深处,在某一时刻受到外界刺激时则会完全展现出来。所谓断裂,是指作者自身主观情感的变化与不停改变的外部世界相互影响,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写作主体感受到与先前经验中完全不同的情感,进而出现陌生、不适应、逃避或离开等一系列看似违背原始情感的现代感受。本文在分析《故乡》与《梁庄》系列书籍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自文学大师鲁迅开始到当代作家梁鸿的作品中断裂乡土情感的继承与背离,从时代角度考虑了两者情感断裂的不同原因,为重新理解和探寻作者的写作情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为以后研究现当代作品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梁庄 知识分子 变化 乡土情感
下载PDF
培养乡土情感,激发写作兴趣
13
作者 杨薇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第15期33-33,共1页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的提倡,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笔者作为中学语文课教师,亦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的调整,在语文...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的提倡,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笔者作为中学语文课教师,亦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的调整,在语文课尤其是作文教学上有新的教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感 写作兴趣 培养 激发 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 素质教育 标准改革
下载PDF
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实习支教生乡土情感和教育情怀的建构与培养研究
14
作者 向丹 《科学咨询》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实习支教生是一支潜在的乡村教师队伍,在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加强对实习支教生的乡土情感与教育情怀的培养是为乡村教育培养卓越人才的关键环节。通过培养实习支教生的文化认同感、职业责任感、仁爱之心和专业情感,深化他们对乡土的热... 实习支教生是一支潜在的乡村教师队伍,在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加强对实习支教生的乡土情感与教育情怀的培养是为乡村教育培养卓越人才的关键环节。通过培养实习支教生的文化认同感、职业责任感、仁爱之心和专业情感,深化他们对乡土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支教生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乡土情感 教育情怀
下载PDF
培育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感
15
《福建教育》 2019年第8期6-6,共1页
史志乐在《中小学管理》2019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除了从顶层设计层面来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文化上的营造也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充分挖掘乡村本土化资源,注重师范生的本土化培养,全面实施乡村全科教师本土化定向培养计划;有意识发掘乡... 史志乐在《中小学管理》2019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除了从顶层设计层面来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文化上的营造也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充分挖掘乡村本土化资源,注重师范生的本土化培养,全面实施乡村全科教师本土化定向培养计划;有意识发掘乡村文化的教育价值,让乡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让乡村教育融入更多本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土情感 本土化资源 《中小学管理》 培育 教师队伍建设 定向培养 乡村文化
下载PDF
地域风景、乡土情感与人类共同体自觉——从诗人群落现象说起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修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3,128,共5页
地方诗人群落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中国新诗发展尤其是当代诗歌文化的典型现象,其规定性因素是正常社会情态下的某一具体地理空间与地域性的诗人群,强调本乡本土的因素。地方诗歌群落和地域诗人的特性,在于把人... 地方诗人群落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中国新诗发展尤其是当代诗歌文化的典型现象,其规定性因素是正常社会情态下的某一具体地理空间与地域性的诗人群,强调本乡本土的因素。地方诗歌群落和地域诗人的特性,在于把人类认同、民族凝聚的自觉溶于潜意识的文化血脉中。无数地方诗歌群落与地方诗人的当下吟唱与书写,他们对自在自得的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自尊、自爱和对地方风景与乡土情感的自豪,是现代汉语诗歌奔涌不息、来自土地深层的潜流。这里面固然有现代性的普遍冲动与世界趋同,但来自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深处血浓于水的地域情感与群体认同是中国诗歌自觉、主动加入现代化进程中多声部合唱的民族心声和文化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群落 地域风景 乡土情感 人类共同体
原文传递
培养乡土情感,提高综合素养——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数说江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城红 《江西教育》 2023年第14期40-43,共4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设立跨学科主题项目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设立跨学科主题项目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 课程综合化 小学数学 乡土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 实际情境 感悟数学 综合素养
原文传递
乡土情感融入山水画创作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平沙落雁》组画创作指导为例
18
作者 翁志丹 《中国美术教育》 2023年第4期20-25,共6页
山水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培养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的理想切入点,对激活山水画的活性基因和创新性发展意义深远.在高校山水画创作教学中,通过唤起学生的乡愁,依托乡愁确定创作主题、积累创作素材、探索笔墨语言、研究画面意... 山水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培养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的理想切入点,对激活山水画的活性基因和创新性发展意义深远.在高校山水画创作教学中,通过唤起学生的乡愁,依托乡愁确定创作主题、积累创作素材、探索笔墨语言、研究画面意趣、营造画面意境,完成以家乡山水为主题的组画创作,能够深化乡土情感,培养家国情怀,传承笔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教学 乡愁 乡土情感 家国情怀 笔墨精神
原文传递
将乡土情感教育寓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启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加强大学生乡土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大学生的乡土情感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有效切入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 加强大学生乡土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大学生的乡土情感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有效切入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从乡土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思考
原文传递
乡土情感的形成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费建明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从难分难舍的故土情感、生死相依的血缘观念、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乡土情感的形成;同乡组织作为乡土情感的外在表现,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乡土情感的消退对国家认同产生一定影响,正确合... 本文从难分难舍的故土情感、生死相依的血缘观念、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乡土情感的形成;同乡组织作为乡土情感的外在表现,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乡土情感的消退对国家认同产生一定影响,正确合理地看待乡土情感,重视乡土教育可以培养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乡土教育中应避免乡土概念的狭隘化,防止乡土文化教育的符号化,同时,要注意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感 爱国主义 乡土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