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土社区文化——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晟赟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前中国进行的社区建设是舶来品,然而社区文化不能完全也是舶来品。中西方社区建设的发端及文化传统不同,加之中国传统乡土社区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顽强生命力,都决定了中国现代社区文化需要根植于传统社区文化。只有积极发掘乡土社区文... 目前中国进行的社区建设是舶来品,然而社区文化不能完全也是舶来品。中西方社区建设的发端及文化传统不同,加之中国传统乡土社区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顽强生命力,都决定了中国现代社区文化需要根植于传统社区文化。只有积极发掘乡土社区文化的当代作用,兼收并蓄多种营养成分,中国现代社区文化才能茁壮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社区 社区建设 社区文化
下载PDF
涵化视角下乡土社区旅游开发文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谌世龙 《旅游论坛》 CSSCI 2011年第4期158-163,共6页
当下乡土社区旅游开发现象显著增多。旅游的发展,使得大量旅游者进入乡土社区,社区乡民可能面临较复杂的文化适应过程,社区文化也面临着变迁与发展的问题。人类学有关文化变迁的涵化研究,关注文化接触中不同群体持续双向互动对个体适应... 当下乡土社区旅游开发现象显著增多。旅游的发展,使得大量旅游者进入乡土社区,社区乡民可能面临较复杂的文化适应过程,社区文化也面临着变迁与发展的问题。人类学有关文化变迁的涵化研究,关注文化接触中不同群体持续双向互动对个体适应和文化变迁的影响,其概念和方法值得在研究旅游开发导致乡土社区文化效应问题上借鉴。涵化视角可以深化我国乡土社区旅游开发的文化效应问题研究,涵化研究对旅游学科发展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国内关于该问题涵化视角的研究较为薄弱。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乡土社区在旅游开发之后,文化效应和社会影响多呈正面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接受和适应的涵化过程,但调适的机制尚待完善。未来研究要关注涵化与乡民发展的关系,重视涵化的互动性,注意同一场境中游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社区 旅游者 乡民 涵化 文化效应 旅游开发
下载PDF
用教育缔结乡土社区的精神纽带
3
作者 张妍琳 《教育家》 2021年第37期18-20,共3页
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传出喜讯,泉州申遗成功,昔日马可·波罗笔下的光明之城获得"加冕",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向世界展示了闽南文化的风采和底蕴。为守护传统文化,有一群人将脚步从城市延伸至乡... 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传出喜讯,泉州申遗成功,昔日马可·波罗笔下的光明之城获得"加冕",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向世界展示了闽南文化的风采和底蕴。为守护传统文化,有一群人将脚步从城市延伸至乡村,怀揣乡土情怀驻扎在隐于园林的千年古厝,探寻美丽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为响应中央生态文明转型的国家战略,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研究院——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探索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大学 乡土文化 乡土社会 精神纽带 乡土社区
下载PDF
乡土性与现代化的融合:县域社区业主自治的行动逻辑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肖泽磊 常轲 李怡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6,共11页
作为伴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而出现并壮大的一种社区类型,县城商品房社区虽然外观上已经具备现代城市社区的模样,但其内在却呈现出一种浓厚的“乡土本色”。通过深入研究江西省S小区业主自治的个案,发现“乡土性”资源的激活对小区业主的... 作为伴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而出现并壮大的一种社区类型,县城商品房社区虽然外观上已经具备现代城市社区的模样,但其内在却呈现出一种浓厚的“乡土本色”。通过深入研究江西省S小区业主自治的个案,发现“乡土性”资源的激活对小区业主的联结起着关键作用,并在维权运动的持续互动中,增进了小区邻里认同,重塑了小区邻里情感,构建起了“乡土与现代融合”特征的邻里秩序。通过小区邻里体系的乡土性重建,推进业主自治,明显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治理效能。这也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社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业主自治 乡土社区 邻里认同 邻里重建 半熟人社会
下载PDF
中国乡土小说创作审美观念的蜕变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帆 《当代文坛》 1988年第2期26-29,共4页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人们对于“乡土文学”流派的存在一直是抱肯定态度的。由于鲁迅和茅盾对“乡土文学”阈限和时限的界定;也由于半个多世纪来人们对“乡土文学”的狭隘理解,乡土小说便沿着一条从广阔到逐渐狭窄的道路前行。 从创作的...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人们对于“乡土文学”流派的存在一直是抱肯定态度的。由于鲁迅和茅盾对“乡土文学”阈限和时限的界定;也由于半个多世纪来人们对“乡土文学”的狭隘理解,乡土小说便沿着一条从广阔到逐渐狭窄的道路前行。 从创作的主体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鲁迅、茅盾等一代知识分子从广袤的乡土社区进入了繁华的都市社会,各种新的思想潮流在推动着他们的哲学思想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土小说 乡土文学” 审美观念 肯定态度 救国救民 新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小说史 乡土社区 哲学思想 鲁迅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社区伦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婷 《怀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根据"社区"的概念分析,一般可以概括为这四个特征: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关系、社会情感、社会互动。"城市社区"是在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伦理意蕴的新型实体。城市社区的形成,是人们从"... 根据"社区"的概念分析,一般可以概括为这四个特征: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关系、社会情感、社会互动。"城市社区"是在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伦理意蕴的新型实体。城市社区的形成,是人们从"熟人社会"迁移到"陌生人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依附于乡土社会的伦理关系、伦理规则、伦理秩序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一系列变化在社会过渡时期必然会引发道德情感疏远、道德冷漠、道德失范等伦理问题,针对这些伦理问题相应地构建"城市社区"的伦理策略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城市社区 乡土社区 社区伦理
下载PDF
浅谈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7
作者 严羽枫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6期202-203,共2页
乡土建筑遗产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文物保护而言,对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文章首先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对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论述;随后介绍了乡土建筑遗产... 乡土建筑遗产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文物保护而言,对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文章首先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对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论述;随后介绍了乡土建筑遗产价值的评估方法,从可行性层面对乡土建筑遗产保护进行了探究;并针对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更多富有特色的乡土建筑能够得以留存和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乡土社区 遗产保护 价值评估
下载PDF
刍议民族民间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大华 朱灿平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1年第2期88-92,共5页
实施西部大开发、亟待法律保障。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法律供给不足法律资源相对贫乏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法律资源,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民族民间法的... 实施西部大开发、亟待法律保障。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法律供给不足法律资源相对贫乏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法律资源,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民族民间法的存在谈起,对其存在的依据,表现形式,执行制度,价值意义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法学 民间法 乡土社区 国家法
下载PDF
少数民族的婚姻特点及法律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龙庆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2期72-78,共7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民族56个,少数民族占55个,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居住在占全国总面积63%的广阔土地上。我国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多样、特点纷呈。所谓少数民族婚姻,是指少数民族男女双方按特定习俗结为夫妻的社...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民族56个,少数民族占55个,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居住在占全国总面积63%的广阔土地上。我国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多样、特点纷呈。所谓少数民族婚姻,是指少数民族男女双方按特定习俗结为夫妻的社会制度。 “婚姻形态是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诸多因素及由其而导致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来说具有相同或近似之处。在本质或形式上,各少数民族的婚姻形态具有某些相同的体现,而由其所决定的婚姻特点也具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那么,这些特点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它们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的婚姻法律制度有何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婚姻 少数民族地区 婚姻特点 婚姻习俗 社会主义 婚姻法律 乡土社区 婚姻习惯法 传统文化 一夫多妻
下载PDF
“香雪们”的学习时代:集体化开裂处的自我及其可能
10
作者 程加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7期100-102,共3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香雪们"通过学习从农村走了出去,在从集体化向"去集体化"转变的路上实现了个人意识的觉醒,但"觉醒之后怎样"的追问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去集体化"后中国乡村共同体的严重...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香雪们"通过学习从农村走了出去,在从集体化向"去集体化"转变的路上实现了个人意识的觉醒,但"觉醒之后怎样"的追问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去集体化"后中国乡村共同体的严重危机。我们或许应该返身回望集体化时代那种劳动中产生的"诗意",因为"个人意识"无论觉醒到何种程度,它只有根植于乡村文化之上才会具有成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雪 合作社 个人意识 乡土社区 共同体
下载PDF
浅谈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1
作者 牛天同 《中学课程资源》 2008年第12期85-85,共1页
本文从开发和利用教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老师与学生资源、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历史课程资源 教材资源 老师与学生资源 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 网络资源
下载PDF
论乡土建筑遗产的认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政伟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年第4期16-20,共5页
遗产认定是保护工作的前提,规范认定是遗产保护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更是如此。将乡土建筑与乡土建筑遗产等量齐观忽视了乡土建筑遗产的特殊性,不利于其规范认定,必然削弱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在基层的合法性、正当性,不利... 遗产认定是保护工作的前提,规范认定是遗产保护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更是如此。将乡土建筑与乡土建筑遗产等量齐观忽视了乡土建筑遗产的特殊性,不利于其规范认定,必然削弱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在基层的合法性、正当性,不利于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从乡土建筑遗产自身的特征分析入手,总结目前认定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规范乡土建筑遗产认定的基本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乡土社区 社区居民 认定标准 管理工作 合法性 保护对象 现实需要 正当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