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转型社会中乡土纠纷的变迁
被引量:
2
1
作者
栗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3-60,共8页
转型期中国乡村的传统秩序正在经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呈现为机制观念的转变、人际交往的疏离、权力关系的演变与独立个体的崛起。城乡的巨大流动使得独立的个体在纠纷处理上具有足够的自由与话语权,不再受制于乡土秩序的约束。乡村纠纷...
转型期中国乡村的传统秩序正在经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呈现为机制观念的转变、人际交往的疏离、权力关系的演变与独立个体的崛起。城乡的巨大流动使得独立的个体在纠纷处理上具有足够的自由与话语权,不再受制于乡土秩序的约束。乡村纠纷因流动而出现了解决上的"无主地带",进而刺激了乡村"混混"的"暴力救济"与纠纷解决上的"丛林法则"。乡村基层组织"悬浮"于乡土之上,不再具有支配乡村个体的机制与力量。"调解"失去了其固着的乡村组织结构与秩序保障,随之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原有的"实质性调解"被弱化成了"表象性调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
乡土纠纷
乡村调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土纠纷解决机制之思考
2
作者
谭和平
皮修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前,我国乡土纠纷解决机制严重影响了乡土纠纷的顺利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因素的影响及诉讼自身的局限性。然而,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尽管早已为中国乡土社会所接受,但也受到市民社会的影响,其解纷的功能正在日渐削弱,加之其权威性与公...
目前,我国乡土纠纷解决机制严重影响了乡土纠纷的顺利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因素的影响及诉讼自身的局限性。然而,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尽管早已为中国乡土社会所接受,但也受到市民社会的影响,其解纷的功能正在日渐削弱,加之其权威性与公正性难免受到质疑。故而,乡土纠纷解决机制宜走多元化道路,应在发挥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吸收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纠纷
解决机制
现实分析
纠纷
解决机制的多元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乡土纠纷的特点及法律适用
3
作者
韦林静
《消费导刊》
2010年第8期133-133,共1页
人们在交往中难免因为利益的差异引起纠纷。本文主要分析乡土纠纷的特点进而说明在民间适用法律时应充分考虑民间的具体情况,要做到"灵活司法",在规则之治和纠纷解决的天平下,基层的司法人员应侧重于纠纷解决。
关键词
乡土纠纷
特点
纠纷
解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土纠纷的解决与正义供给——来自赣南宋村的田野经验
被引量:
12
4
作者
印子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104,共20页
乡土纠纷研究的既有进路对纠纷事实的阐释有力所不及之处,视纠纷本体为社会事实的"村庄的纠纷研究"成为可取的探究路径。从常人方法学的认识论出发,村庄社会关系的差序均衡构成了村庄内生秩序的微观机制,村庄客居主体社会关...
乡土纠纷研究的既有进路对纠纷事实的阐释有力所不及之处,视纠纷本体为社会事实的"村庄的纠纷研究"成为可取的探究路径。从常人方法学的认识论出发,村庄社会关系的差序均衡构成了村庄内生秩序的微观机制,村庄客居主体社会关系失衡后,村庄边缘人对其进行具有反制意涵的公然侵犯的原因,在于客居主体的依附性生存结构、乡土社会变迁中民间权威的消失与乡村治理转型背景下村庄体制权威的式微,由此引发的主体安全感危机系侵犯性纠纷所产生出的社会心理事实。在正义供给体系无法有效回应乡土社会秩序需求的前提下,纠纷主体借助国家法律机关的出场来维护自身生活利益的实质是对"社会一法律"系统张力的能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纠纷
索引事实
差序均衡
选择性越轨
正义供给
纠纷
本体论
原文传递
纠纷主体的能动性与纠纷解决的社会场域——一起乡土纠纷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
2
5
作者
印子
《民间法》
CSSCI
2014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既有乡土纠纷理论对纠纷解决中纠纷主体的能动者行为缺乏足够的关注。赣南农村的纠纷经验表明,纠纷主体在纠纷解决中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在乡土纠纷解决中,纠纷主体通过公共空间的语言游戏来完成纠纷性质的公私转化,并在纠纷发生的过程...
既有乡土纠纷理论对纠纷解决中纠纷主体的能动者行为缺乏足够的关注。赣南农村的纠纷经验表明,纠纷主体在纠纷解决中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在乡土纠纷解决中,纠纷主体通过公共空间的语言游戏来完成纠纷性质的公私转化,并在纠纷发生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增强纠纷的公共属性来逼迫民间权威的出场以促成纠纷的场域性解决。纠纷主体在纠纷解决中能动性的可能在于与之具有同构性的村庄社会场域的存在,纠纷解决的主导型方式成为维系乡土社会秩序的'判例法',它与社会场域构成相互强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纠纷
能动性
公私转化
社会场域
“判例法”
原文传递
乡土背景下的基层民事司法
6
作者
贾春仙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75-77,共3页
乡土背景下生成的基层民事审判要求基层法官必须在规则稳定与适法灵活二者之间衡平。其实二者绝非非此即彼关系,若能在司法克制基础上探求有限能动的审判立场和裁决技能,将会达致更多的个案正义。基层法官生于乡土,长于基层,裁决乡土纠...
乡土背景下生成的基层民事审判要求基层法官必须在规则稳定与适法灵活二者之间衡平。其实二者绝非非此即彼关系,若能在司法克制基础上探求有限能动的审判立场和裁决技能,将会达致更多的个案正义。基层法官生于乡土,长于基层,裁决乡土纠纷过程中会进入法律规则与乡土民情耦合并共同作用的逻辑场景,生成乡土痕迹的价值取向,并达致更具亲和力的裁决结果,有学者将之称为以实用为目的的良心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纠纷
基层民事司法
司法能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型社会中乡土纠纷的变迁
被引量:
2
1
作者
栗峥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3-60,共8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转型乡村的纠纷解决"(12JHQ016)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转型期中国乡村的传统秩序正在经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呈现为机制观念的转变、人际交往的疏离、权力关系的演变与独立个体的崛起。城乡的巨大流动使得独立的个体在纠纷处理上具有足够的自由与话语权,不再受制于乡土秩序的约束。乡村纠纷因流动而出现了解决上的"无主地带",进而刺激了乡村"混混"的"暴力救济"与纠纷解决上的"丛林法则"。乡村基层组织"悬浮"于乡土之上,不再具有支配乡村个体的机制与力量。"调解"失去了其固着的乡村组织结构与秩序保障,随之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原有的"实质性调解"被弱化成了"表象性调解"。
关键词
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
乡土纠纷
乡村调解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土纠纷解决机制之思考
2
作者
谭和平
皮修平
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律系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6-50,共5页
基金
衡阳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2006-HYSKJJ-ZHONGDIAN-011)
文摘
目前,我国乡土纠纷解决机制严重影响了乡土纠纷的顺利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因素的影响及诉讼自身的局限性。然而,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尽管早已为中国乡土社会所接受,但也受到市民社会的影响,其解纷的功能正在日渐削弱,加之其权威性与公正性难免受到质疑。故而,乡土纠纷解决机制宜走多元化道路,应在发挥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吸收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点。
关键词
乡土纠纷
解决机制
现实分析
纠纷
解决机制的多元化
Keywords
local dispute
solution mechanism
practical analysis
pluralism of dispute-solving mechanism
分类号
D923.8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乡土纠纷的特点及法律适用
3
作者
韦林静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消费导刊》
2010年第8期133-133,共1页
文摘
人们在交往中难免因为利益的差异引起纠纷。本文主要分析乡土纠纷的特点进而说明在民间适用法律时应充分考虑民间的具体情况,要做到"灵活司法",在规则之治和纠纷解决的天平下,基层的司法人员应侧重于纠纷解决。
关键词
乡土纠纷
特点
纠纷
解决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土纠纷的解决与正义供给——来自赣南宋村的田野经验
被引量:
12
4
作者
印子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出处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104,共20页
文摘
乡土纠纷研究的既有进路对纠纷事实的阐释有力所不及之处,视纠纷本体为社会事实的"村庄的纠纷研究"成为可取的探究路径。从常人方法学的认识论出发,村庄社会关系的差序均衡构成了村庄内生秩序的微观机制,村庄客居主体社会关系失衡后,村庄边缘人对其进行具有反制意涵的公然侵犯的原因,在于客居主体的依附性生存结构、乡土社会变迁中民间权威的消失与乡村治理转型背景下村庄体制权威的式微,由此引发的主体安全感危机系侵犯性纠纷所产生出的社会心理事实。在正义供给体系无法有效回应乡土社会秩序需求的前提下,纠纷主体借助国家法律机关的出场来维护自身生活利益的实质是对"社会一法律"系统张力的能动整合。
关键词
乡土纠纷
索引事实
差序均衡
选择性越轨
正义供给
纠纷
本体论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
C91-03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纠纷主体的能动性与纠纷解决的社会场域——一起乡土纠纷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
2
5
作者
印子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出处
《民间法》
CSSCI
2014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文摘
既有乡土纠纷理论对纠纷解决中纠纷主体的能动者行为缺乏足够的关注。赣南农村的纠纷经验表明,纠纷主体在纠纷解决中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在乡土纠纷解决中,纠纷主体通过公共空间的语言游戏来完成纠纷性质的公私转化,并在纠纷发生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增强纠纷的公共属性来逼迫民间权威的出场以促成纠纷的场域性解决。纠纷主体在纠纷解决中能动性的可能在于与之具有同构性的村庄社会场域的存在,纠纷解决的主导型方式成为维系乡土社会秩序的'判例法',它与社会场域构成相互强化的关系。
关键词
乡土纠纷
能动性
公私转化
社会场域
“判例法”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乡土背景下的基层民事司法
6
作者
贾春仙
机构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出处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75-77,共3页
文摘
乡土背景下生成的基层民事审判要求基层法官必须在规则稳定与适法灵活二者之间衡平。其实二者绝非非此即彼关系,若能在司法克制基础上探求有限能动的审判立场和裁决技能,将会达致更多的个案正义。基层法官生于乡土,长于基层,裁决乡土纠纷过程中会进入法律规则与乡土民情耦合并共同作用的逻辑场景,生成乡土痕迹的价值取向,并达致更具亲和力的裁决结果,有学者将之称为以实用为目的的良心判决。
关键词
乡土纠纷
基层民事司法
司法能动
分类号
D926.1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转型社会中乡土纠纷的变迁
栗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土纠纷解决机制之思考
谭和平
皮修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析乡土纠纷的特点及法律适用
韦林静
《消费导刊》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土纠纷的解决与正义供给——来自赣南宋村的田野经验
印子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2
原文传递
5
纠纷主体的能动性与纠纷解决的社会场域——一起乡土纠纷的田野考察
印子
《民间法》
CSSCI
2014
2
原文传递
6
乡土背景下的基层民事司法
贾春仙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