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应论视阈下《天堂蒜薹之歌》的乡土话语建构研究
1
作者 李宝虎 李广伟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本研究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以《天堂蒜薹之歌》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乡土文学话语建构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文学话语的构建一方面要从语境入手,实现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顺应,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以及篇... 本研究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以《天堂蒜薹之歌》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乡土文学话语建构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文学话语的构建一方面要从语境入手,实现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顺应,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以及篇内衔接、互文性和线性序列的顺应;另一方面要从语言结构入手,实现四个方面的顺应:语言、语码、语体的顺应;话语构建成分的顺应;话语和语段类型的顺应;话语构建原则的顺应。本研究对乡土文学话语的构建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天堂蒜薹之歌》 乡土文学 乡土话语
下载PDF
“交叉地带”的乡土话语——路遥方言写作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素 梁道礼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新时期”以来的陕西作家,在最能标志作家艺术个性的作品的语言组织上存在某些共同的取向,那就是对秦地方言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使用,路遥也不例外。路遥看重的并非是方言在文学叙述中的“修辞”意义,也不仅仅是其作为地域文化符码... “新时期”以来的陕西作家,在最能标志作家艺术个性的作品的语言组织上存在某些共同的取向,那就是对秦地方言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使用,路遥也不例外。路遥看重的并非是方言在文学叙述中的“修辞”意义,也不仅仅是其作为地域文化符码有助于表现地域民情风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写作 路遥 乡土话语 陕西作家 “新时期” 语言组织 艺术个性 文学叙述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课程变革中“乡土话语”诠解 被引量:5
3
作者 路宝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4-22,共9页
改革开放40年,依据基本样态,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经历"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与"理实一体化"三个阶段的演进,其间虽偶有"乡土话语"生发出来,但由于长期在CBE、MES、学习领域课程等"西方话... 改革开放40年,依据基本样态,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经历"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与"理实一体化"三个阶段的演进,其间虽偶有"乡土话语"生发出来,但由于长期在CBE、MES、学习领域课程等"西方话语"主导下,遂将该领域置于"基因"困境、"依附"困境与"范式"困境之中。基于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的"民族性""复杂性"与"局域通约性"逻辑,通过培育"启蒙群体"、搭建"争鸣平台"、补给"学术养料"与贯彻"回归范式"等基本策略,构建"乡土话语"并最终转向课程"原创"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职业教育 课程变革 乡土话语
下载PDF
乡土话语的女性言说——论萧红和迟子建的地缘小说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华 《求索》 CSSCI 2004年第6期232-234,共3页
在地缘文学中的乡村想象与现实世界中的乡村真实的言说上 ,萧红和迟子建采取了不同的女性言说策略。萧红通过民族、性别话语建构了深刻而真实的乡土东北 ,而迟子建借助童话与神话建构了想象中的北国温情乡村。
关键词 萧红 迟子建 乡土话语 女性言说 地缘小说
下载PDF
现代审美视野中的新景观——刘醒龙“新乡土话语”的叙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程世洲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10,共4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刘醒龙 "新乡土话语" 小说 叙事
下载PDF
简析李文求与胡学文小说中的戏剧性叙事和乡土话语的美学
6
作者 李美善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6年第1期139-146,共8页
中国和韩国在各自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的过程中涌现了不少的农村作家与作品,在洞察他们的现状时应把文学想象力和社会针对性融合在一起。本论文主要比较了李文求与胡学文的戏剧性叙述方法、文体、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首先李文求与胡学... 中国和韩国在各自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的过程中涌现了不少的农村作家与作品,在洞察他们的现状时应把文学想象力和社会针对性融合在一起。本论文主要比较了李文求与胡学文的戏剧性叙述方法、文体、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首先李文求与胡学文在写小说的时候喜欢使用俗语和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具有韩国特点的忠清道方言、中国河北坝上草原的方言和"说唱",表达了中韩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作家对被渐渐遗忘的富有乡土气息语言的浓浓情感。其次,通过研究叙事结构和文体的使用可以看出李文求使用诙谐性文体,胡学文采用了戏剧性叙事方式,来体现中韩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和农民的意识世界与作家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性 乡土话语 比较研究 农村小说
下载PDF
乡土话语的女性言说——论萧红和迟子建的地缘小说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14-120,共7页
在地缘文学中的乡村想象与现实世界中的乡村真实的言说上 ,萧红和迟子建采取了不同的女性言说策略。萧红通过民族、性别话语建构了深刻而真实的乡土东北 ,而迟子建借助童话与神话建构了想象中的北国温情乡村。
关键词 萧红 迟子建 乡土话语 女性言说 地缘小说
原文传递
新生代陕西作家范墩子小说的“抒情”进路
8
作者 王淼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9-102,共4页
陕西文学继承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生发出饱含秦人赳赳之势的抒情传统。新生代陕西作家范墩子以原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抒情焦点,以抒情话语、反抒情话语、乡土魔幻现实话语介入小说抒情抵牾,以丰富的阅读经验与写作实践,孤独、忧郁与冒... 陕西文学继承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生发出饱含秦人赳赳之势的抒情传统。新生代陕西作家范墩子以原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抒情焦点,以抒情话语、反抒情话语、乡土魔幻现实话语介入小说抒情抵牾,以丰富的阅读经验与写作实践,孤独、忧郁与冒险的个人气质建构抒情矩阵,为新生代陕西作家开拓了可能的抒情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墩子 原乡 中国式现代化 抒情抵牾 乡土魔幻现实话语
下载PDF
民族志视野与战时中国文学乡土叙事研究
9
作者 杨位俭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6-42,共7页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乡土和农民往往承载了沉重的民族、历史想象,尤其是在血与火的战争时期和激烈的文化转型期,乡土文学通过其深切的生存母题、隐喻模式、强烈的现实相关性和在文化表述中的重复使用,而成为一种具有高度修辞功能的情感力量...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乡土和农民往往承载了沉重的民族、历史想象,尤其是在血与火的战争时期和激烈的文化转型期,乡土文学通过其深切的生存母题、隐喻模式、强烈的现实相关性和在文化表述中的重复使用,而成为一种具有高度修辞功能的情感力量,也是现代中国人接续文化传统、连通集体意识、呈现现代困境和政治忧患的重要途径。将文学性的乡土叙事与民族志联系起来考察的方法,基于"写文化"层面的跨学科凸显和"修辞"研究获得的科学性地位,通过清理乡土诗学与文化政治、乡土叙事与民间经验及"民族-国家"想象的细微关系,有助于理解、解释现代民族共同体建构过程中的"修辞幻象"及其"诗性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文学 民族志 乡土诗学话语
下载PDF
论迟子建对萧红的继承和超越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0-24,共5页
迟子建和萧红同是东北女作家,在创作风格和题材选择上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在当代语境中,迟子建无论是在女性话语、乡土话语或文本结构上都对萧红有不同程度的超越。
关键词 继承 超越 女性话语 乡土话语 文本结构
下载PDF
刘庆邦小说的语言特色
11
作者 方学武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2-83,共2页
刘庆邦作为近年来蜚声文坛的作家,他从民间角度创作,其作品或酷烈粗放,或柔美细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生活话语、性格话语、乡土话语等是构成刘庆邦小说语言特色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刘庆邦 小说 生活话语 性格话语 乡土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