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小李 谢涵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乡村定向师范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的新对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研究主要集中于培养主体、培养定位、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培养效果五大板块。现有研究明确了系列理论问题: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主要院校,乡村... 乡村定向师范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的新对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研究主要集中于培养主体、培养定位、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培养效果五大板块。现有研究明确了系列理论问题: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主要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以“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为根本指向,“本土化培养”和“全科教师培养”是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核心任务,等等。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研究还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如研究内容和理论深度需要拓展,研究方法不应限于理论思辨为主,应形成多学科研究范式等。未来研究应注重拓展研究内容、深化研究层次,强化实证研究取向、提倡研究方法多元化,确立多学科研究范式、开展多学科和多视角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 乡村教师研究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留乡任教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基于ERG理论的视角
2
作者 赵瑞 李茂森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0-14,共5页
定向师范生作为乡村教师的预备军,承担着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乡村定向师范生离乡离职现象较为普遍。基于ERG理论的分析,发现乡村定向师范生面临着生存需要难以满足、相互关系需要常有矛盾,以及成长需要满足... 定向师范生作为乡村教师的预备军,承担着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乡村定向师范生离乡离职现象较为普遍。基于ERG理论的分析,发现乡村定向师范生面临着生存需要难以满足、相互关系需要常有矛盾,以及成长需要满足困难等现实困境。因此,建议完善待遇保障体系,认清多种需要之间的共存与转化;改善人际交往环境,重视需要提升;搭建职后发展平台,避免需要降级,以期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G理论 乡村定向师范生 留乡任教核心需要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及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3
作者 黄以乐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9期80-83,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培养是乡村振兴能否推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内涵与价值,并层层深入,剖析了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培养是乡村振兴能否推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内涵与价值,并层层深入,剖析了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提出了培育乡村小学师范生乡土情怀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通过准确定位定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完善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乡土情怀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使定向师范生提升获得感和职业认同感,使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服务,激发定向师范生们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土情怀 培养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审思与改进——基于IEO模型框架与类型分析
4
作者 朱燕菲 陈彩霞 吴东照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是地方充实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政策,其培养质量关乎乡村整体师资水平提升。研究基于IEO模型、调查了981名乡村定向师范生,发现:报考动机具有“内外兼顾”的融合特性、培养过程存在“高低不一”的两重境况、任教意愿呈...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是地方充实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政策,其培养质量关乎乡村整体师资水平提升。研究基于IEO模型、调查了981名乡村定向师范生,发现:报考动机具有“内外兼顾”的融合特性、培养过程存在“高低不一”的两重境况、任教意愿呈现“留或流”的两极分化,自由与发展是政策满意与否的两大支点;依据报考动机、学习方法与学习投入,乡村定向师范生可分为理想奋进、左右权衡和现实应付三种类型;理想奋进型任教意愿、学业表现优于左右权衡和现实应付型,左右权衡型政策满意度最高。为此,需重视报考动机由外而内的转变,鼓励采用深层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习投入尤其是师生互动的密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培养质量 IEO模型 类型分析
下载PDF
地方高师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 返乡教育实习的优化策略
5
作者 邬春芹 韩典荣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0-36,124,共8页
返乡教育实习是我国多个省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教育实习有助于提高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能力,缓解其职业焦虑,培育其乡村教育情怀,建构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存在以下问题:... 返乡教育实习是我国多个省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教育实习有助于提高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能力,缓解其职业焦虑,培育其乡村教育情怀,建构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存在以下问题:实习的目标不明确,实习的协同指导不足,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与培训缺失,实习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为了提升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的质量,可以从明确乡村定向生实习的目标,完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乡村学校的协作模式,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与培训机制,优化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乡村定向师范生 返乡教育实习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课程开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郑洁 庞柯 《文教资料》 2024年第3期142-146,共5页
乡土课程是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载体,教师是乡土课程开发的主体。乡村定向师范生是乡村师资重要且优质的储备力量。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考察已入职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课程开发水平。受个体求学经历、专业发展内... 乡土课程是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载体,教师是乡土课程开发的主体。乡村定向师范生是乡村师资重要且优质的储备力量。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考察已入职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课程开发水平。受个体求学经历、专业发展内驱力和职前职后培养等内外部因素影响,该群体虽普遍认同乡土课程开发意义,但存在乡土资源意识缺失、开发行动滞后、开发过程较随意、深度广度不够、开发效果随机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外部支持系统的建设和定向师范生内生力量的唤醒两个维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土课程开发 乡土课程资源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真的愿意定向乡村吗?——一个焦点团体访谈的研究
7
作者 周继良 匡永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183,共10页
乡村定向师范生在职业选择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内心矛盾与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他们定向乡村的意愿程度。高考成绩劣势、父母干预、政策利惠与低成本预期四大因素导致乡村定向师范生对定向培养计划政策界定产生“目标错位”;乡村定向... 乡村定向师范生在职业选择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内心矛盾与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他们定向乡村的意愿程度。高考成绩劣势、父母干预、政策利惠与低成本预期四大因素导致乡村定向师范生对定向培养计划政策界定产生“目标错位”;乡村定向师范生大多处在由“高学习平台追逐”与“低选择忠诚度”组成的“强错位”情境中;“强错位”情境与作为中介干预的政策约束相结合,一方面使得乡村定向师范生的行为选择由主动谋划变为被动适应,另一方面也将自己带入未来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困惑与矛盾情境中,这必然导致其本就不高的定向意愿愈加式微。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乡村定向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促成专业志愿选择的自觉;深入解读定向培养计划的政策规定,极力消除学生与教育管理部门、培养院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高校应增强学生培养过程的乡村元素,促成乡村教育内涵和乡土情怀的培育。此外,政府还应通过政策调整增强对定向师范生的职后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定向意愿 乡村教育 职业选择 焦点团体访谈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8
作者 刘文霞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86-92,共7页
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制度的有效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共生价值。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实践既是在积极践行产教融合、校校共生的精神,也是在主动构建“引校入教”的“U-G-S”人才培养共同体。现实中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共同体的构建面临着共生... 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制度的有效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共生价值。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实践既是在积极践行产教融合、校校共生的精神,也是在主动构建“引校入教”的“U-G-S”人才培养共同体。现实中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共同体的构建面临着共生单元认知不足、共生环境存在短板、共生模式不成熟以及共生界面欠缺的实践困境。扎根乡村教育实践需求的“以生为本”的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增强多元主体间的共生度,营造人才培养的共生环境,优化人才培养的共生模式,完善人才培养的共生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共生理论 共同体 以生为本
下载PDF
解构与重构:乡村定向师范生教学胜任力的优化理路
9
作者 李思文 向天成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乡村定向师范生是乡村教师的重要补充来源,教学胜任力作为衡量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指征,是其专业素养的本真体现,也是其基于乡村教育的专业表达。乡村定向师范生教学胜任力包含教学认知、教学能力、教学品格3个方面,但当前存在乡... 乡村定向师范生是乡村教师的重要补充来源,教学胜任力作为衡量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指征,是其专业素养的本真体现,也是其基于乡村教育的专业表达。乡村定向师范生教学胜任力包含教学认知、教学能力、教学品格3个方面,但当前存在乡性退场下教学认知失衡、技术裹挟下教学能力失准、理性规约下教学品格式微等问题。进一步剖析问题产生根源发现:条件性原因在于教学认知与文化割裂的冲突、直接性原因在于教学能力与制度预期的摩擦、本体性原因在于教学品格与工具理性的博弈。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胜任力,打造高质量、专业化的乡村教师队伍,需注重教学认知——唤醒文化自信,实现精准化培养;提高教学能力——融通学践场域,提供针对性指导;培育教学品格——构筑共治格局,强化持续性激励。只有全面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的教学胜任力,才能以高质量乡村教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村教师 教学胜任力 教学认知 教学品格
下载PDF
专科乡村定向幼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研究
10
作者 王谢祎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为有效开展乡村幼儿园保教工作,乡村定向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是重要条件,直接影响乡村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及幼儿的健康发展。采用问卷法,对112名专科层次乡村定向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专... 为有效开展乡村幼儿园保教工作,乡村定向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是重要条件,直接影响乡村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及幼儿的健康发展。采用问卷法,对112名专科层次乡村定向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专科层次乡村定向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年级和所学相关科目数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揭示影响乡村定向幼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发展的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幼师生 心理健康教育 胜任力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 对乡村从教意愿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孙雪连 李茜 +1 位作者 侯泽琪 万晴 《教育导刊》 2024年第6期87-96,共10页
乡村教师在建设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乡村教育中起到基础支撑作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乡村定向师范生政策是补充乡村教师的有效举措,为明确乡村定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与乡村从教意愿的关系,通过对J大学的274名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村教师在建设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乡村教育中起到基础支撑作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乡村定向师范生政策是补充乡村教师的有效举措,为明确乡村定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与乡村从教意愿的关系,通过对J大学的274名乡村定向师范生开展实证调查,发现乡村定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乡村从教意愿处于中上水平,大一学生的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和合约到期后乡村从教意愿显著高于大二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不同维度分别对不同阶段的乡村从教意愿起作用:内在价值认同和意志行为认同对毕业后从教意愿起正向预测作用,意志行为认同对合约到期后从教意愿起正向预测作用,外在价值认同对乡村从教长期意愿起正向预测作用。基于此,建议师范生培养院校、乡村学校及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定向培养培训模式、关心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待遇等多方面措施,有效激发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内生动力,增强他们对乡村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教师职业认同 乡村从教意愿
下载PDF
乡村定向全科师范生科学素养提升策略
12
作者 李华 《科教导刊》 2024年第6期57-60,共4页
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目前存在诸如专职科学教师占比小、师资专业化水平低、课程开设不达标等问题。“强教必先强师”,为了更好地改善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现状,需要培养一批专业化水平高、“下得去、留得住”的乡村小学科学教师。文章通过分析... 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目前存在诸如专职科学教师占比小、师资专业化水平低、课程开设不达标等问题。“强教必先强师”,为了更好地改善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现状,需要培养一批专业化水平高、“下得去、留得住”的乡村小学科学教师。文章通过分析认为乡村定向全科师范生可以作为小学科学教师的补充来源,并提出了提升师范生科学素养的策略,如设置科学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融合“高校—小学”课程内容、注重实验教学、提升科学综合实践能力等,以期乡村定向全科师范生职后能承担起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的重任,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 全科师范生 科学素养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未来取向对其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自我概念和专业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帆 刘佳 李静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72-78,共7页
通过对1045名初中起点的专科层次乡村定向师范生进行调查,探讨其未来取向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概念和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存在年级差异,且年级可以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概念;乡村定向师范生的... 通过对1045名初中起点的专科层次乡村定向师范生进行调查,探讨其未来取向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概念和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存在年级差异,且年级可以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概念;乡村定向师范生的未来取向与其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概念和专业认同在乡村定向师范生未来取向对其学习投入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强化未来取向,促进学业自我概念的积极发展,提高专业认同是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取向 学业自我概念 专业认同 学习投入 乡村定向师范生 中介作用 链式中介作用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教育情怀培养的伦理内涵与实践模式--基于南京晓庄学院的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霞 张波 严开宏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5-29,123,共6页
“晓庄是从爱里走出来的”,晓庄师范的创办、复建与发展,都是爱的传承和爱的表达。95年来,晓庄师范培养出一大批热爱乡村教育、具有扎根乡村的理想信念和扎实学识的乡村教师。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背景下,晓庄以爱为核... “晓庄是从爱里走出来的”,晓庄师范的创办、复建与发展,都是爱的传承和爱的表达。95年来,晓庄师范培养出一大批热爱乡村教育、具有扎根乡村的理想信念和扎实学识的乡村教师。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背景下,晓庄以爱为核心,以“教育情怀”为主线,设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形成了标识性很强的晓庄模式。乡村定向师范生教育情怀培养的晓庄模式,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大爱精神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转化,能够为新时代培养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卓越教师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教育情怀 晓庄模式
下载PDF
OBE理念下乡村定向音乐学师范生培养思考——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会玲 《北方音乐》 2020年第22期51-53,共3页
成果导向教育(简称OBE)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也是我国实施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导向。如何基于OBE理念,针对乡村定向音乐学师范生培养中的问题,完善培养策略,为乡村中小学输送师德修养高、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 成果导向教育(简称OBE)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也是我国实施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导向。如何基于OBE理念,针对乡村定向音乐学师范生培养中的问题,完善培养策略,为乡村中小学输送师德修养高、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乡村定向师范生 培养 思考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感的教育意蕴及其培育路径
16
作者 周春艳 林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43-50,共8页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是他们在认识和了解乡村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于乡村社会、乡村教育持久而稳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乡土热爱感、认同感和使命感。乡土情感能够激发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是他们在认识和了解乡村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于乡村社会、乡村教育持久而稳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乡土热爱感、认同感和使命感。乡土情感能够激发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乡村定向师范生服务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地方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完善招生选拔制度、确立“服务乡村”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培养乡土元素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及重构基于乡土素养的乡村定向师范生评价体系等多种路径培育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土情感 教育意蕴 培育路径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关系的实证研判:合作学习的中介效应
17
作者 周鹏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第9期19-23,共5页
学业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学习质效高低。研究表明,无论是乡村定向师范生还是非定向师范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均保持较高水平,但是两类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判并优化这种关系既是乡村定向师范生从“生... 学业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学习质效高低。研究表明,无论是乡村定向师范生还是非定向师范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均保持较高水平,但是两类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判并优化这种关系既是乡村定向师范生从“生源优”向“质量优”内涵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诉求。将合作学习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模型检验合作学习在两者之间的影响效应,就中介效应而言,合作学习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投入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地方师范院校要从政策层面、培养层面和个体层面等来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学业效能感和学习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投入 合作学习
下载PDF
综合评价视域下地方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质量省思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燕菲 吴东照 王运来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90,共6页
地方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关乎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基于综合评价视阈和I-E-O模型,观测报考动机、学习投入、任教意愿三维质量要素发现:生源"结构"固化了学生寻求互惠的报考"行动";利... 地方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关乎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基于综合评价视阈和I-E-O模型,观测报考动机、学习投入、任教意愿三维质量要素发现:生源"结构"固化了学生寻求互惠的报考"行动";利益主体"共谋"将表浅的学习投入"合理化";推拉力量博弈致使任教意愿过度契约化。为此,完善本地推进、进退转换、激励配套和协同培养四方面机制是提升定向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可选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定向培养 地方乡村定向师范生 I-E-O模型 教师教育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职业承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守信 程天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31,共8页
研究基于江苏省五所定向师范生培养高校的问卷调查,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对乡村定向师范生职业承诺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教育行为态度对乡村定向师范生职业承诺具有正向影响;主观规范、感知行为... 研究基于江苏省五所定向师范生培养高校的问卷调查,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对乡村定向师范生职业承诺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教育行为态度对乡村定向师范生职业承诺具有正向影响;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乡村定向师范生的教育行为态度,还可以通过教育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影响其职业承诺;乡村定向师范生所属学科和学段对职业承诺影响机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高校和地方在乡村定向师范生合作培养过程中,需要提高定向生的契约意识和责任精神,强化定向师范生培养过程质量和乡村特色,培塑定向师范生本地情感和乡土情怀,从而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良好师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职业承诺 计划行为理论 影响机制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提升:内涵、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大众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6,共7页
“乡村”作为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心理空间的共构,对于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提升有着潜在且必要的规定性,表现在“亲和乡土”的人文素养、“志乡村教育之业”的情怀、“协同内外”的资源整合能力、“实践-反思-提升-表达”的行动... “乡村”作为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心理空间的共构,对于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提升有着潜在且必要的规定性,表现在“亲和乡土”的人文素养、“志乡村教育之业”的情怀、“协同内外”的资源整合能力、“实践-反思-提升-表达”的行动能力等四个方面,这突出展示了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提升的价值追求:促进其未来教书育人实践活动的最优化,帮助乡村少年精神成人,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健全的身心基础;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在未来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促成其个人价值实现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合流”。为达成上述目标,可采用如下方式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完善“四协同”的教育推力;统整“三阶段”的培养过程;落实“双导师”的全程引领;推行“一体化”的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乡村教育 教师教育 乡村定向师范生 卓越潜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