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脉的大尺度乡村地区发展空间对策研究——以湖州市南太湖特色村庄带发展规划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霞 陶诗琦 汤芳菲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9,共11页
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阶段,城乡关系正在从城市主导向城乡互动、城乡统筹转型。乡村地区发展需要新的思路引领和新的技术工具支撑。本文以湖州市南太湖特色村庄带规划实践为例,初步探索了跨越县域行政单元、保留有较为完整的乡村历... 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阶段,城乡关系正在从城市主导向城乡互动、城乡统筹转型。乡村地区发展需要新的思路引领和新的技术工具支撑。本文以湖州市南太湖特色村庄带规划实践为例,初步探索了跨越县域行政单元、保留有较为完整的乡村历史聚落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大尺度乡村地区整体性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文脉传承为主线,提出空间内涵认知和识别、空间魅力传承和复兴、空间布局统筹和管理三大核心对策。强调大尺度乡村地区的空间价值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整体空间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关联、以及其自身各类空间要素的内在组织关系上。因此既要基于文脉传承开展有效的全域空间管理和特色呈现,又需要引导新的发展动力有序嵌入特色空间载体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 尺度乡村地区 空间对策 南太湖 溇港
下载PDF
多要素影响下大尺度乡村地区历史演进规律探究——以南太湖特色村庄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文竹 徐晗婧 +1 位作者 牛琳 王越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我国乡村地区类型多元、内涵丰富,其中有些乡村地区跨越县域行政单元、大尺度集中成片,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化,形成较为完整的乡村聚落和地域文化特征。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特色村庄带为例,通过实地踏勘、历史考据、空间图解等方法,... 我国乡村地区类型多元、内涵丰富,其中有些乡村地区跨越县域行政单元、大尺度集中成片,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化,形成较为完整的乡村聚落和地域文化特征。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特色村庄带为例,通过实地踏勘、历史考据、空间图解等方法,重点梳理和揭示了大尺度乡村地带演化阶段划分、影响要素的提取、各要素内在的演化特征规律和动因机制。研究可为这些乡村地区特色要素内涵与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发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乡村地区 历史演化 动因 南太湖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乐昌市8个乡村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熊鹰 孙维筠 +4 位作者 魏晓 何杰旭 赵丹丹 孙冰 陈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505-6521,共17页
生态系统服务是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基础,农村社区作为乡村社会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以及小尺度复合生态系统,其经济活动将直接扰动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南方丘陵山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带,生态保护的意义重大。... 生态系统服务是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基础,农村社区作为乡村社会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以及小尺度复合生态系统,其经济活动将直接扰动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南方丘陵山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带,生态保护的意义重大。以该地带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广东乐昌市的8个地形地貌相似、但发展存有较大差异的乡村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各村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国际通用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标准和评估方法,构建乡村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对各村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评估,并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典型模式。研究表明:(1)从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来看,浆源村最高,为16585.173万元/a,前村次之,为13152.621万元/a,车头园村最低,为1611.611万元/a;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总体呈相似的格局,但局部略有差异。前村、上丛村较高,分别为8.739万元hm^-2 a^-1、8.080万元hm^-2 a^-1。(2)土地利用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持、维护及利用,各村农户经济收入与从生态系统服务获得的福利,以及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的特征。(3)基于发展基础、生态条件等,适度发展乡村特色种植和生态旅游等低影响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降低对生态系统服务,尤其是调节、支持类等功能的影响,并促进生态系统服务非商业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变,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结果以期为维护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优化乡村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及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经济发展模式 乡村尺度 协同发展 南方丘陵山地
下载PDF
经济发展模式对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育和利用的影响——以鲁中山区三个村庄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丁彬 李学明 +2 位作者 孙学晖 王仁卿 张淑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42-3052,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空间尺度支持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活动也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行政村作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以行政村为单位研...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空间尺度支持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活动也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行政村作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以行政村为单位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育和利用的影响,可为优化乡村经济结构,提升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决策支持。以鲁中山区3个地形地貌相似、经济发展模式迥异的毗邻行政村—房干村、富家庄村、安子湾村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通用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标准和评估方法,结合乡村生态系统小尺度特征,对各村9大类共15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进行了价值评估,并结合各村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特点,分析了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育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房干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最大,为10382.1万元/a;以养殖业为主导的富家庄村次之,为1203.1万元/a;以种植业为主导的安子湾村最低,为1191.9万元/a;单位面积(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也呈现相似的格局,房干村、富家庄村、安子湾村分别为8.8万元/a、5.9万元/a、3.7万元/a;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影响土地利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积累和利用,进而影响人均经济收入和从生态系统服务获得的福利。因此,在乡村尺度合理布局土地利用类型,适度发展乡村旅游等低影响产业,有利于保育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乡村经济收入,实现乡村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经济发展模式 乡村尺度 土地利用 产业结构 经济收入
下载PDF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平 彭重华 《绿色科技》 2017年第7期55-57,共3页
分析了乡村景观格局的特征,对我国实现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推本溯源,探讨了解决办法,总结了国外乡村景观规划优秀案例及其理论依据,引用并借鉴了理查德·福尔曼的由景观格局指数为出发点的"斑块-廊道... 分析了乡村景观格局的特征,对我国实现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推本溯源,探讨了解决办法,总结了国外乡村景观规划优秀案例及其理论依据,引用并借鉴了理查德·福尔曼的由景观格局指数为出发点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提出了根植于实际调查的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 当地实际调查 景观格局指数 乡村尺度特征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敏 王三 +1 位作者 刘秀华 王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2-97,共6页
将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结构按照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和村域性四级制同美国、英国、德国等土地利用规划先行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国(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特点.中国的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也同样自上而下逐级控制,且相互... 将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结构按照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和村域性四级制同美国、英国、德国等土地利用规划先行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国(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特点.中国的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也同样自上而下逐级控制,且相互制约和联系,但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从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乡村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体系 比较研究 乡村尺度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景观规划方法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发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10期1081-1084,共4页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农业景观的科学内涵进行界定,对农业景观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针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需要和我国农业景观特征,提出了一种乡村尺度的农业景观规划方法体系,从农业生产景观、农业服务设施景观、...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农业景观的科学内涵进行界定,对农业景观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针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需要和我国农业景观特征,提出了一种乡村尺度的农业景观规划方法体系,从农业生产景观、农业服务设施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和农业生态景观等分别进行统筹规划和总体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景观 规划方法 乡村尺度
下载PDF
基于SaTScan空间分析的人群血吸虫病乡村级尺度时空趋势研究——以湖北公安、江陵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红 吴家利 +10 位作者 肖瑛 涂珍 徐肇纲 张瑕 涂祖武 周晓蓉 李博 单晓伟 夏菁 孙凌聪 李石柱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0年第3期36-41,共6页
目的分析湖北省重点县人群血吸虫病乡村级尺度空间聚集性,为下阶段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湖北省公安县、江陵县为代表,以乡村级尺度为研究单元,选取两县2015年血吸虫病粪便检查阳性病例(粪阳)和2016—2018年血吸虫病血... 目的分析湖北省重点县人群血吸虫病乡村级尺度空间聚集性,为下阶段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湖北省公安县、江陵县为代表,以乡村级尺度为研究单元,选取两县2015年血吸虫病粪便检查阳性病例(粪阳)和2016—2018年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阳性抗体效价在1∶80及以上(血阳高)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Kulldorff圆形扫描统计量对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公安县2015年粪阳病例,2016—2018年血阳高病例均在乡村级尺度上存在空间聚集性,其中以公安县沿长江流域分布的东北区域麻豪口镇、闸口镇、杨家厂镇、夹竹园镇、斗湖堤镇等5个流行乡镇覆盖的86个流行村最为突出。江陵县2015年粪阳病例,2016、2018年血阳高病例在乡村级尺度上均存在空间聚集性,其中以江陵县沿长江流域分布的西南区域普济镇、熊河镇等2个流行乡镇覆盖的57个流行村最为突出。结论湖北省公安县、江陵县的人群血吸虫病病情在乡村级尺度上存在空间聚集性,与以往研究相比,人群病例聚集性呈现缩小与下降趋势。故疫情现况对各地在推进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程中实施精准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湖北省 空间聚集性分析 SaTScan 乡村尺度 人群
原文传递
多维感知分析视角下乡野景观总体设计框架 被引量:3
9
作者 葛大永 姜若磐 胡剑双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3,共8页
针对乡村地区独特的地理格局特征,在大尺度乡村片区开展对乡野景观总体设计框架的研究,对于展现新时代的乡村图景具有现实意义。从多维感知分析视角着手,选取若干典型乡村片区案例,通过景观资源感知、时空互动感知和人的行为感知3个感... 针对乡村地区独特的地理格局特征,在大尺度乡村片区开展对乡野景观总体设计框架的研究,对于展现新时代的乡村图景具有现实意义。从多维感知分析视角着手,选取若干典型乡村片区案例,通过景观资源感知、时空互动感知和人的行为感知3个感知视角,对乡村片区的乡野景观进行分析,并从乡野地景格局、乡野景观路径和乡野景观节点3个空间维度提出构建“感知—分析—设计”路径,形成大尺度乡村片区的乡野景观总体设计框架。该框架立足于片区总体生态格局和乡野原真性保护,通过对乡野地景格局、乡野景观路径和乡野景观节点的感知、分析与设计,修复景观“疤痕”,强化地域特色,使乡村的文化和精神通过乡野景观得以彰显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感知分析 尺度乡村片区 乡野景观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