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乡村振兴题材电影的叙事特色与文化价值
1
作者 高雨欣 王文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0,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造就了“乡村振兴题材电影”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叙事特色上,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采取摹写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思路,努力营造年轻化的表达方式,突出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造就了“乡村振兴题材电影”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叙事特色上,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采取摹写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思路,努力营造年轻化的表达方式,突出新时代女性的精神风貌并融合了喜剧电影的类型特质。在文化价值上,乡村振兴题材电影传达了官方政治话语,留存了时代珍贵影像,深化了农村美学意蕴,并与旅游业、电子商务业等深层联动,不断拓宽着电影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 叙事特色 文化价值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的劳动呈现及其思想意涵
2
作者 张振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中,以具身性的劳动行为构建乡村主体嵌入乡村振兴、实现脱贫致富的实践话语成为常见的影像书写策略,以对乡土社会中游离个体的征召与唤询,实现帮扶政策的落实、秩序话语的重整成为电影劳动演绎的重要面向。在此,电影... 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中,以具身性的劳动行为构建乡村主体嵌入乡村振兴、实现脱贫致富的实践话语成为常见的影像书写策略,以对乡土社会中游离个体的征召与唤询,实现帮扶政策的落实、秩序话语的重整成为电影劳动演绎的重要面向。在此,电影往往通过去苦难化的乡村劳作进行图景化展演,显现出一种“弱苦难、强幸福”的文本策略。乡民们通过在乡村振兴中具身性的劳动参与和共同体验获取来自劳动的劳动尊严和伦理确认,实现由被动接受者向主观能动者的价值转向。电影的劳动路径和劳动表达是对人民电影中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承继和确认,是对社会主义劳动观念及其劳动价值进行的有意识的影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 劳动呈现 思想意涵
下载PDF
新世纪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女党员村干部”形象试论
3
作者 张经武 彭金蓉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9-84,共6页
“女党员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和组织者,相对于男性,她们能发挥出许多独特的作用。新世纪以来,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中,“女党员村干部”形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刻画,这一形象呈现出女性美、个性美和知性美。相关电影塑造“女党员村... “女党员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和组织者,相对于男性,她们能发挥出许多独特的作用。新世纪以来,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中,“女党员村干部”形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刻画,这一形象呈现出女性美、个性美和知性美。相关电影塑造“女党员村干部”形象,往往突出人物关系的二元对立,同时注重高度纪实的风格。值得警惕的是,人们对主旋律电影容易形成刻板印象。作为一种主旋律电影,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应该采用“去标签化”的原则讲好“女党员村干部”故事,超越刻板印象,刻画出丰富、立体、复调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 主旋律电影 女党员电影 村干部电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