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社学”之社会属性辨析——兼及“乡村教化”与社会软性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毅 刘晓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0,共7页
明代社学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官学”特征,但从其社会稳定性、经费来源、日常管理及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来看,还是属于“私学”范畴之内。不过,其于晚明着实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官学化倾向。在明代统治者利用“乡村教化”来实施对基层社会... 明代社学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官学”特征,但从其社会稳定性、经费来源、日常管理及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来看,还是属于“私学”范畴之内。不过,其于晚明着实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官学化倾向。在明代统治者利用“乡村教化”来实施对基层社会之软性控制的过程中,社学也被纳入其中,并形成了其相对特殊的性格特征。同时,这种特殊性格,也使社学成为明代国家与基层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现。晚明社学的官学化倾向,一方面表现出了国家社会软性控制的强化与社会政治氛围的相对开放;另一方面体现出了在基层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下,国家与基层社会关系的相对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社学 乡村教化 社会控制
下载PDF
乡村教化的果与因——论口述史在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媛 曲铁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9,共5页
口述史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治史方法,它能够将历史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和角落,能够走向大众,让曾经沉默的普通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自己的历史。这使得口述史在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能够探索到曾经的社会教育留... 口述史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治史方法,它能够将历史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和角落,能够走向大众,让曾经沉默的普通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自己的历史。这使得口述史在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能够探索到曾经的社会教育留给民众的记忆,从而映现其真正的教化之果何在;另一方面,能够从民众的角度出发,通过所掌握的口述史料、民众在访谈中的表现以及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差异,对今后农村社会教育发展完善所应依循的因素予以诠释,从而使其满足村民的"教化"之需,完成国家、社会发展所赋予的"教化"之责,达成其本身所应有的"教化"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化 口述史 价值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乡村教化的演进与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车丽娜 徐继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中国古代乡村教化经历了儒家教化思想形成、礼法规约的乡村渗透到礼法与乡约并行的历史进程。历代统治者都极其注重乡村教化,在乡村教化实践中呈现出化民成俗、礼仪范导、富民安邦、以校为本、政教合一、上行下效等共同特征。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乡村教化 思想 礼法 乡约
下载PDF
论明代乡村教化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2
4
作者 秦海滢 《北方论丛》 2004年第2期74-77,共4页
乡村是农业文明国家形态及其政治体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莫不把乡村教化作为其施政重点,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不同风俗习惯的人们对于封建伦理价值的认同。因此,了解封建社会的教化政策及其发展变化,将有助于全... 乡村是农业文明国家形态及其政治体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莫不把乡村教化作为其施政重点,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不同风俗习惯的人们对于封建伦理价值的认同。因此,了解封建社会的教化政策及其发展变化,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封建社会伦理本位的文化特征,揭示其合理因素,为构建现代文明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乡村教化 发展历程
下载PDF
儒家民间德教的现代启示——试以王阳明乡村教化思想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美玲 李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6-61,共6页
在传统社会,儒学不仅是读书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民间人伦教化的思想之源。王阳明在南赣地区任巡抚时,充分利用其心学思想,对乡民进行道德教育。通过推行南赣乡约、十家牌法、社学等具体措施,王阳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民族聚居地的社... 在传统社会,儒学不仅是读书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民间人伦教化的思想之源。王阳明在南赣地区任巡抚时,充分利用其心学思想,对乡民进行道德教育。通过推行南赣乡约、十家牌法、社学等具体措施,王阳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民族聚居地的社会治理。王阳明的乡村教化思想尤其可为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借鉴使用。从人心入手,通过宣传儒家伦理的基本含义和儒者身体力行的影响来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从而改善社会风气,正是当代农村急需补充或加以采纳的一种基层治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化 南赣乡约 道德
下载PDF
略论清代的乡村教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瑞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28,共7页
略论清代的乡村教化张瑞泉教化乡民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并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就清代乡村教化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作一初步探讨。一明朝中后期社会生活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 略论清代的乡村教化张瑞泉教化乡民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并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就清代乡村教化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作一初步探讨。一明朝中后期社会生活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化 圣谕 华夷之分 传统政治文 雍正乾隆时期 地方官员 纲常名 程朱理学 十六条 雍乾时期
下载PDF
中国乡村教化的时代省思 被引量:3
7
作者 徐继存 高盼望 孙宽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91,共5页
在中国乡村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乡村教化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但在乡村社会的近现代转型过程中,传统乡村教化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式微和消解,而新的乡村教化尚未形成稳定清晰的机制和秩序。对此,需要在国家政府部门继续从外部... 在中国乡村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乡村教化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但在乡村社会的近现代转型过程中,传统乡村教化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式微和消解,而新的乡村教化尚未形成稳定清晰的机制和秩序。对此,需要在国家政府部门继续从外部施加影响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乡村内生的教化主体,构建多种形式、载体、效果等全面立体的多维时空,形成教化之网,给予乡村民众持续的熏陶和浸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化 乡村 现代 发展
下载PDF
教化的失落与寻找——评《中国乡村教化百年嬗变》
8
作者 李长吉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116,共2页
关于教化,比较早的事件大概算是舜时期设置司徒,布五教于四方,五教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此事件的深刻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华民族早期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伦理规则的教化,教育原本即教化。孔子所说的“不教而诛谓之虐。”“君子... 关于教化,比较早的事件大概算是舜时期设置司徒,布五教于四方,五教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此事件的深刻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华民族早期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伦理规则的教化,教育原本即教化。孔子所说的“不教而诛谓之虐。”“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讲得都是教育活动的教化意义。教化作为教育的根本追求,董仲舒在其《对贤良策》进行了明确的表达:“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因而,他建议统治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当时的统治者对于董仲舒的这些建议几乎是照单全收,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教化特征,或者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教化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早期 君子之德风 乡村教化 伦理规则 照单全收 意义 董仲舒
下载PDF
近代农会组织与乡村教化
9
作者 孙慧 黄诗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农会作为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组织,积极致力于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发展。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实施乡村教育、改善乡村道德状况是其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会开展教育活动的倡导,农会一方面开始积极建设乡村学校、图书馆等教育... 农会作为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组织,积极致力于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发展。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实施乡村教育、改善乡村道德状况是其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会开展教育活动的倡导,农会一方面开始积极建设乡村学校、图书馆等教育场所,并根据农民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课时;另一方面从乡村道德建设着手,旨在改善令人堪忧的乡村道德状况。农会的乡村教育活动、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实施了乡村教化,弥补了官方教育的不足,促进了乡村社会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会 乡村教化 道德建设
下载PDF
现代乡贤施行乡村社会教化的可能与限度
10
作者 容中逵 杜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90,共8页
乡村社会教化事关乡村内生力量的激活和内部秩序的建构。我国乡村社会教化在经历“政教合一”的强嵌入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双弱化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单嵌入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双悬浮式教化演变之后,逐步呈式微缺失之状。当前... 乡村社会教化事关乡村内生力量的激活和内部秩序的建构。我国乡村社会教化在经历“政教合一”的强嵌入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双弱化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单嵌入式教化、“政教分离”的双悬浮式教化演变之后,逐步呈式微缺失之状。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教化主体不明确、内容不系统、场所不固定,这一情形将会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瓦解、乡村内部秩序弱化、乡村本身更加边缘化等问题。乡村振兴需要乡村社会教化,乡村社会教化离不开承载主体,现代乡贤不仅能够成为乡村社会教化的承载主体,而且当前也具有现代乡贤实施乡村社会教化的基础,但此间需要防止现代乡贤本身的泛化、异化及其屈从化等不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乡贤 乡村社会 缺失
下载PDF
苏维埃地区的乡村教化及其历史镜鉴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盼望 于翠翠 徐继存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156,共8页
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地区开展的乡村教化附丽革命体系,在提升地方教育水平、破坏原有权力结构、建立新型农民组织、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成效明显。乡村教化的方式灵活多样,除了普通学校教育之外,还通过夜校、识字班、墙报、文艺宣传等方... 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地区开展的乡村教化附丽革命体系,在提升地方教育水平、破坏原有权力结构、建立新型农民组织、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成效明显。乡村教化的方式灵活多样,除了普通学校教育之外,还通过夜校、识字班、墙报、文艺宣传等方式进行。乡村教化的范围广泛,对象更为复杂,所以,构建目标统一、形式灵活、内容实用、方法生动的教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发扬勤俭办学的作风,利用多样的表达技巧与宣传策略,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成效明显,期间虽有波折但其历史镜鉴价值依然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苏维埃 乡村教化
原文传递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化的发展路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铁华 袁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197,共6页
"教化"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功效,是一块绮丽的瑰宝。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城镇化逐渐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前景,剧变中的民众表现出了仿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切的精神文... "教化"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功效,是一块绮丽的瑰宝。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城镇化逐渐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前景,剧变中的民众表现出了仿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切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农村发展无可回避的城镇化前景,乡村教化需要面对城镇化前景,立足于乡土民情这一不可拔离的土壤,担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乡村教化 发展路向
原文传递
明代亭建筑的乡村社会教化及其启示——以旌善亭的儒家道德劝诫为例
13
作者 陈春娇 李孟 《华中建筑》 2021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旌善亭是明代乡村社会教化的重要建筑载体与场所依托,促进了乡村社区的管理与淳良民风的培育。基于传统建筑、村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以儒家道德劝诫为切入口对明代旌善亭的乡村社会教化及其启示展开研究。从空间分布、选址特征入手... 旌善亭是明代乡村社会教化的重要建筑载体与场所依托,促进了乡村社区的管理与淳良民风的培育。基于传统建筑、村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以儒家道德劝诫为切入口对明代旌善亭的乡村社会教化及其启示展开研究。从空间分布、选址特征入手揭示其教化动因;通过对旌善亭孝亲美德、崇义重道、女性贞节观念宣教主题、旌表活动程序与里老人、地方官员的具体教化职责的分析,论述了旌善亭乡村社会教化职能的运作及其成效;并从传统村落的善文化教育与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再生两个维度提出其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所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亭建筑 旌善亭 乡村社会 儒家道德劝诫 景观
下载PDF
试论中华民族重思想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琦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道德 乡村教化 思想道德建设 华民族 传统思想 执政者 传统美德 刑罚 主要内容 董仲舒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约的时代价值与现代转化
15
作者 姜赟赟 《大众商务》 2022年第1期170-172,共3页
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独具特色,乡约是其重要的凭借。乡村治理离不开乡约,乡约对古代农村地区社会治理具有高度价值,通过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道德伦理教化乡民、提升乡民综合素质与自治能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乡村治理有着进一步要求,传... 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独具特色,乡约是其重要的凭借。乡村治理离不开乡约,乡约对古代农村地区社会治理具有高度价值,通过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道德伦理教化乡民、提升乡民综合素质与自治能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乡村治理有着进一步要求,传统乡约的自治价值在探索乡村建设道路背景下备受瞩目。乡约现代化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升的要求,又是当下传统文化批判性发扬与传承的时代趋势,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约 乡村教化与治理 乡约的现代转
下载PDF
乡村教师的社会教化职责--现代乡贤的判定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容中逵 阴祖宝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4,共12页
在我国乡村社会教化相对式微的情状下,现代乡贤不仅能够成为乡村社会教化的承载主体,而且具有实施乡村社会教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由于对乡贤基本属性认识的偏差,造成了现代乡贤判定中的地域界定分歧性、标准依据多重性、人员构... 在我国乡村社会教化相对式微的情状下,现代乡贤不仅能够成为乡村社会教化的承载主体,而且具有实施乡村社会教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由于对乡贤基本属性认识的偏差,造成了现代乡贤判定中的地域界定分歧性、标准依据多重性、人员构成泛化性等问题,进而导致乡村振兴中的乡贤社会教化实践难以附体。为使现代乡贤切实承担乡村社会教化职责,需立足乡贤本质属性,将空间在地性、内容文化性、功能实效性作为乡贤判定的基本依据,从乡村社会教化的价值向度出发,明确在地行政官员、在地族老村贤、在地乡村教师三类乡贤主体的社会教化地位及其功用分殊,使其在侧重政治教化、道德教化、知识教化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同质同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乡贤 乡村社会 主体构成
原文传递
方孝孺的谱牒思想与乡村自治设计(下)
17
作者 赵映林 《文史杂志》 2022年第5期72-78,共7页
方孝孺(1357—1402)是明初一代大儒,杰出思想家,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重视。他的谱牒思想有着诸多创新,强调女子入谱,重视对族众的教育团结,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主张构筑和谐乡里;尤其是他的乡村自治设计更是提供了值得今人借鉴... 方孝孺(1357—1402)是明初一代大儒,杰出思想家,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重视。他的谱牒思想有着诸多创新,强调女子入谱,重视对族众的教育团结,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主张构筑和谐乡里;尤其是他的乡村自治设计更是提供了值得今人借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牒 妇女入谱 乡村教化 修谱收族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方孝孺的谱牒思想与乡村自治设计(上)
18
作者 赵映林 《文史杂志》 2022年第4期17-22,共6页
方孝孺(1357—1402)是明初一代大儒,杰出思想家,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重视。他的谱牒思想有着诸多创新,强调女子入谱,重视对族众的教育团结,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主张构筑和谐乡里,尤其是他的乡村自治设计更是提供了值得今人借鉴... 方孝孺(1357—1402)是明初一代大儒,杰出思想家,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重视。他的谱牒思想有着诸多创新,强调女子入谱,重视对族众的教育团结,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主张构筑和谐乡里,尤其是他的乡村自治设计更是提供了值得今人借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牒 妇女入谱 乡村教化 修谱收族 乡村治理
下载PDF
乡村社会教化的式微与再造 被引量:4
19
作者 容中逵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8-203,共6页
百年中国乡村社会教化历经"晚清的族长外控、民国的乡绅内化、新中国成立30年的村官外钳、改革开放30年的村民自律"之后,目前呈现"主体无明显承载性、内容多元分离性、功能相对削弱乃至丧失性"等特征,为使乡村社会... 百年中国乡村社会教化历经"晚清的族长外控、民国的乡绅内化、新中国成立30年的村官外钳、改革开放30年的村民自律"之后,目前呈现"主体无明显承载性、内容多元分离性、功能相对削弱乃至丧失性"等特征,为使乡村社会教化与乡村学校教学、家庭教养同质同构,当务之急应"明确教化主体、提供教化场所、组织教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式微 再造
原文传递
知县蓝鼎元与乡村社会的教化——乡村“治世”的历史追溯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亚民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7年第1期349-363,共15页
学界对县官社会教化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在个案方面。文章从县官职责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就言传身教、司法宣教、学校教育、绅耆的注重与妇女的教化四个方面,具体地探讨了知县蓝鼎元在乡村社会推行的教化实践,以增进人们对"县官传... 学界对县官社会教化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在个案方面。文章从县官职责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就言传身教、司法宣教、学校教育、绅耆的注重与妇女的教化四个方面,具体地探讨了知县蓝鼎元在乡村社会推行的教化实践,以增进人们对"县官传统乡村治理"的了解,尤其是古代"治世"的现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县 蓝鼎元 乡村社会的 现代启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