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的风险省思与调适进路 被引量:4
1
作者 卢光辉 周福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随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政策架构和治理体系基本确立,以“机会均等”和“差异补偿”为表征的积极差别待遇格局产生了良好的政策效应。作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元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要适时走出“差异补偿”的... 随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政策架构和治理体系基本确立,以“机会均等”和“差异补偿”为表征的积极差别待遇格局产生了良好的政策效应。作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元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要适时走出“差异补偿”的路径依赖等非意图性后果,锚定“机会均等”的调适进路,加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中的发展性、支持性政策工具,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培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新生长点,开辟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可持续发展的新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机会均等 差异补偿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均衡发展
下载PDF
赋能、负能与使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审思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基德 李博 +1 位作者 朱书慧 王雨霏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6,96,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变革,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基于“赋能—负能—使能”的逻辑理路进行审思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专业理念重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进阶和专业情意滋养的机遇...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变革,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基于“赋能—负能—使能”的逻辑理路进行审思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专业理念重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进阶和专业情意滋养的机遇。机遇背后暗含“人机共存”颠覆“以人为师”育人理念、“知识生产异化偏移”挑战知识创生、“高阶应用”挑战“高阶能力”、“主体身份遮蔽、降格”挑战主体情意等挑战。为把握机遇,化解挑战,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从理念认同、知识共创、能力提升、情意升华四个方面“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下载PDF
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桑国元 温丽梅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银龄教师是对“老龄化”时代退休教师优势资源开发的结果表现,是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力量。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具有补充、帮扶、优化等价值,能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水平发力,助推教育强... 银龄教师是对“老龄化”时代退休教师优势资源开发的结果表现,是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力量。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具有补充、帮扶、优化等价值,能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水平发力,助推教育强国目标实现。当前由于相关政策实施处于经验积累阶段,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面临供需匹配之困、动力激发之困、差异跨越之困、优势利用之困和成效保障之困,阻碍了预期成效实现。为突破困境,可从利用数字技术、提供服务支持保障、完善招募与培训体系、“输血”与“造血”并举、构建服务成效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推动供需侧无缝对接、合理调适主体矛盾的同时,充分发挥优势、持续维系帮扶成效,借助银龄教师之力打造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龄教师 乡村学校教育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定位及路径选择——基于政策工具视角
4
作者 赵福君 孙立华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5期62-69,共8页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破解义务教育“乡村弱”的关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巩固已有建设成果,进一步改善及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专项政策。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建设要素”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破解义务教育“乡村弱”的关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巩固已有建设成果,进一步改善及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专项政策。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建设要素”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0份省域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建设路径多维,建设内容多元,但同时也存在政策执行方式失衡,内容定位分散,建设定位与发展路径适配度欠佳等问题。建议省级政府优化政策执行方式,充分释放政策效能;精准要素定位,避免建设短板;调适建设定位与发展路径的有机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红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5,共7页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甘肃天祝县339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数字社会责任维度得分最高,数字化应用维度得分最低;教师年龄越小,数字素养水平越高;教龄6~10年教师素养...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甘肃天祝县339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数字社会责任维度得分最高,数字化应用维度得分最低;教师年龄越小,数字素养水平越高;教龄6~10年教师素养水平最高,教龄30年以上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最低;小规模学校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学校;小学教师职称与数字素养水平呈负相关。针对此现状,探索了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主要策略:加强乡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合理构建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团队,打造数字化教学共同体;建立适合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的分层培训制度;调整乡村学校编制,吸引年轻教师“下去,留住”;引入与数字化相关专业的教师,促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的实施成效与完善之策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正斌 李昊敏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地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该政策实施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促进...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地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该政策实施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促进了城乡教师交流,提升了乡村教师培训效果,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有效提升了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管《支持计划》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存在政策文本缺乏科学合理性、政策制度体系不完善、政策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持计划》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督查机制等,以确保《支持计划》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实施的成效 进一步完善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意蕴、现实问题及破解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正德 谢宜珍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3期89-96,共8页
乡村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钙”,才能认同并根植于乡土文化,才能扎根乡村立德树人。然而,新时代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内容偏差、方法陈旧、机制不善等现实问题。为此,必须重视乡村教师理... 乡村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钙”,才能认同并根植于乡土文化,才能扎根乡村立德树人。然而,新时代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内容偏差、方法陈旧、机制不善等现实问题。为此,必须重视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匡正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变革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完善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机制,从而夯实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育家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认同的现实表现及基本动因——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深度访谈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正德 张琦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乡村教师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担当新乡贤角色。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乡村教师认同自己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协助乡村治理等... 乡村教师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担当新乡贤角色。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乡村教师认同自己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协助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乡土情怀的内部驱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和乡民的认可服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认同的基本动力来源。因此,要内外因素共同发力,促使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发挥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 新乡贤 角色认同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实阻力与实践路向——基于“AGIL”模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方红 张天雅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9,共9页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力量。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全新内涵和有利契机,同时对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出更迫切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效果,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体系实现高效和标准化...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力量。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全新内涵和有利契机,同时对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出更迫切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效果,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体系实现高效和标准化发展,运用帕森斯AGIL模型解析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现实阻力,发现存在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数字行动进展迟缓;研修培训存在偏差,教师角色难以转变;共建主体参与有限,支持体系保障乏力;数字价值认同缺失,数字责任有待强化等困境。基于AGIL模型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向包括激活专业发展自觉,确保数字行动落地;创新教师培育方式,明确数字行动策略;释放主体支持活力,畅通资源支持体系;形塑数字价值认同,践行数字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AGIL”模型 社会行动理论
下载PDF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理性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锡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2,共4页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师是根本。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跟乡村振兴及乡村文化传承密切相联,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选择。首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自信、教学文化和素养文化揭示其价值选...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师是根本。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跟乡村振兴及乡村文化传承密切相联,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选择。首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自信、教学文化和素养文化揭示其价值选择、专业追求和职业涵养;其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延文化保障体系建设,通过政策文化、组织管理文化、信息技术文化和乡村文化揭示其内在动力、机制环境、教育能力和乡土情怀。重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因素建设,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深远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内涵文化 外延文化 文化使命 文化素养 乡村文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资源建设的优势与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卫东 杨雅雯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2期84-87,共4页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对促进乡村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满足乡村教师职后培训需求和适应乡村教师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数字教育资源多样性不足、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过程脱节、资...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对促进乡村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满足乡村教师职后培训需求和适应乡村教师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数字教育资源多样性不足、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过程脱节、资源互用效果差、乡村教师数字素养不高和资源常态化应用频次低等现实问题。为此,特提出:多主体协同创新,构建丰富的数字资源库;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化职后培训模式,促进数字资源常态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乡村教师 职前职后一体化 数字资源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变迁背景下乡村教师职前教育治理探析
12
作者 李慧 孙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48,共7页
知识生产模式作为背景框架对现代教师教育的知识制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乡村教师教育具有实践回应性和知识生产性,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受到普遍重视。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型使职前教育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作为乡村教师教育的起始环节,它奠定... 知识生产模式作为背景框架对现代教师教育的知识制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乡村教师教育具有实践回应性和知识生产性,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受到普遍重视。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型使职前教育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作为乡村教师教育的起始环节,它奠定了整个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结合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的背景,对其治理进行系统探析。承担教师教育的院校是知识生产的场域和主体,它们与外部知识生产主体“互动”形成对乡村教师职前教育的治理。从这一视角出发,当前乡村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教育目标设定视角窄化”“课程质量治理水平不高”“认证标准体系话语失衡”。将问题代入不同知识生产模式后发现,问题的成因在于治理逻辑存在路径依赖、复杂课程面对着知识生产的风险以及治理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偏差。乡村教师职前教育治理不断动态吸纳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的最新成果,可以从创新治理逻辑、打造课程共同体和完善职前教育政策体系等三个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变迁 乡村教师职前教育 治理
下载PDF
乡村教师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责任伦理及风险应对
13
作者 龚洪 陈恩伦 唐旭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09,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里,确保乡村教师坚守数字与信息责任伦理,已成为合理运用数字资源提升高质量教学的职业操守。当乡村教师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失去责任伦理的规约与限制,易造成数字化信息茧房行为蔓延,致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偏离乡土... 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里,确保乡村教师坚守数字与信息责任伦理,已成为合理运用数字资源提升高质量教学的职业操守。当乡村教师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失去责任伦理的规约与限制,易造成数字化信息茧房行为蔓延,致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偏离乡土教情,损害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可信生态链。为提升乡村教师合理开发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要明确数字责任伦理的特定取旨,从强化主体责任伦理意识、紧扣乡村教学实际、恪守求真务实底线向度,纾解“信息茧房”行为泛化隐忧,提升“数实融合”尽责能力水平,夯实“可信尚善”责任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化教学资源 高质量教学 数字责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运行机制、现实挑战与策略——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
14
作者 姜敏 康海燕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2-44,共13页
数字素养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乡村教师顺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场域理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运行机制为:以数字化场域为基础力、以数字化资本为支持力、以数字化惯习为动力源;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数字... 数字素养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乡村教师顺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场域理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运行机制为:以数字化场域为基础力、以数字化资本为支持力、以数字化惯习为动力源;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数字化场域构建不足、数字化资本支持不足、数字化意识驱动不足。为促进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出以下策略:构建数字化生态场,改善培育环境;完善多元资本支持,丰富培育资源;形塑数字化惯习,提升培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场域理论
下载PDF
中部六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分析
15
作者 万爱莲 刘永存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部六省在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保障和培养等方面有很多共性政策,对提高乡村教师幸福感、留住乡村教师和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部六省在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保障和培养等方面有很多共性政策,对提高乡村教师幸福感、留住乡村教师和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加大对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师范生乡村教育实习过程监控、提高对非师范专业毕业人员的招聘要求、对“校联体”学校实行整体评价、实行乡村教师“鹊桥工程”、培训内容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复式教学等方面还可继续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六省 乡村教师 政策
下载PDF
基于知识转化的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
16
作者 乔晖 闫丽霞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97,共5页
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是卓越乡村教师成长的关键。当前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存在乡土人文浸润环境未能成型、知识类型结构有待优化、知识转化过程未获重视等问题。借鉴动态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应采取以下策略:构建乡土人... 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是卓越乡村教师成长的关键。当前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存在乡土人文浸润环境未能成型、知识类型结构有待优化、知识转化过程未获重视等问题。借鉴动态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应采取以下策略:构建乡土人文浸润环境,重视经验型知识资产的映射;建立深度交流沟通桥梁,推进概念型知识资产的获得;重视培养课程设置整体性,促进系统型知识资产的融合;认识乡村教育的复杂情境脉络,内化高层次惯例型知识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本土化 知识转化 知识资产 SECI模型
下载PDF
制造流动预期: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教师激励机制构建
17
作者 杨华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12,共15页
县域教育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乡村教师有着强烈的向城区学校流动的需求。那么,要对乡村教师进行有效激励,除了要在政策和待遇上向乡村教师倾斜外,关键是要主动回应乡村教师的流动需求。县级教育部门通过制定... 县域教育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乡村教师有着强烈的向城区学校流动的需求。那么,要对乡村教师进行有效激励,除了要在政策和待遇上向乡村教师倾斜外,关键是要主动回应乡村教师的流动需求。县级教育部门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规范乡村教师向城区学校流动的方向、规模、速度、条件、规则和程序,形成乡村教师流动的制度预期。流动预期给予了乡村教师群体较大激励,使他们对未来有期待和盼头,从而在工作中努力增强流动的竞争力,营造了乡村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乡村教师有序流动没有破坏城乡教师的均衡结构和乡村学校合理的师资结构,反而给乡村学校增添了新鲜血液,激活了教师群体,促进了年轻教师成长,形成了相对良性的教育教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教育 乡村教师 激励机制 流动预期 乡校 村小
下载PDF
在地化视角下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的生成机理与现实路径
18
作者 刘万海 李倩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1,共7页
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稳定且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推动,而乡村教师教育情怀是激励其坚守乡村育人事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从在地化视角审视其内涵与生成机理可知,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存在“教育之知”“教育之责”“教育之爱”三个... 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稳定且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推动,而乡村教师教育情怀是激励其坚守乡村育人事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从在地化视角审视其内涵与生成机理可知,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存在“教育之知”“教育之责”“教育之爱”三个维度,“教育之知”是根基和前提,“教育之责”是转化与过渡,“教育之爱”才是教育情怀的高级表达。乡村教师教育情怀产生与滋养于乡村教育的现实空间,当前却面临着“教育之知”的去情境化,“教育之责”的式微与“教育之爱”的迷失之困。纾困之策有两点:一方面应立足乡土社会与乡村教育环境,滋养乡村教师的“知-责-爱”;另一方面应强化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和在地化实践,使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在动态生成中获得稳固与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育情怀 生成机理 现实路径 在地化
下载PDF
在地化教育空间中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实然样态与突围路向
19
作者 崔英锦 徐亮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1,共7页
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特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教育数字化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基于在地化教育空间建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通过对H省2,662份教师问卷与90余名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整体... 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特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教育数字化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基于在地化教育空间建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通过对H省2,662份教师问卷与90余名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知识生成空间呈低阶化、育人实践空间存在不足、专业发展空间仍需提升、精神涵养空间较为欠缺、生活体验空间有待加强。对此,以知识生成空间的正义性为根,筑牢形成基础;以育人实践空间的情境性为本,打造应用场景;以专业发展空间的差异性为道,拓宽培育途径;以精神涵养空间的构想性为核,增强内在支撑;以生活体验空间的亲历性为魂,赋能在地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化 教育空间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乡村教师留任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
20
作者 张学敏 尹春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168,共11页
乡村教师是基础教育的脊梁,“留得住”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留不住”问题仍然是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通过梳理相关学术观点和实地调研分析,提炼出影响乡村教师留任意愿的16个关键因素,并依据ISM解释结... 乡村教师是基础教育的脊梁,“留得住”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留不住”问题仍然是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通过梳理相关学术观点和实地调研分析,提炼出影响乡村教师留任意愿的16个关键因素,并依据ISM解释结构模型构建影响因素层级关系图,厘清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留”还是“不留”受复杂因素的影响,各因素之间遵循多级递阶的逻辑关系:位于表层的教育情怀及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乡村教师留任的直接因素,影响作用路径最短;中间层由团队帮扶、教研平台、薪资待遇和教育热情等多因素构成,以多条路径作用于表层因素并对乡村教师留任产生影响;由物质保障、学科匹配、教学环境组成的根本因素,通过中间层逐步作用于表层的教育情怀和工作满意度,形成影响乡村教师留任的深层因素。因此,留住乡村教师应从夯实乡村教师留任保障基础、优化乡村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涵养乡村教师乡土教育情怀等方面发力,从而强化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助力乡村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留任因素 ISM解释结构模型 乡村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