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生视域下乡村文化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以湴湖村乡村文化空间设计为例
1
作者 李凤华 潘学斐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乡村文化空间形态的作用与价值,分析了当下乡村文化空间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的不同类型与特征,并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湴湖村乡村文化空间的更新设...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乡村文化空间形态的作用与价值,分析了当下乡村文化空间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的不同类型与特征,并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湴湖村乡村文化空间的更新设计为案例,提出了共生视域下乡村文化空间形态更新的适应性策略,旨在为乡村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视域 乡村文化空间 形态更新 设计策略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乡村文化空间的生产逻辑与发展策略——基于浙江十五县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访谈研究
2
作者 毛婕 陆艳 丁若时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精神动力,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文章将乡村文化空间置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下,以浙江省11市15名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关于乡村文化空间的深度访谈内容为研...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精神动力,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文章将乡村文化空间置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下,以浙江省11市15名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关于乡村文化空间的深度访谈内容为研究对象,建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理论模型,研究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要素与逻辑关系,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空间建设要以调节生产关系、升级物理场馆、丰富服务场景为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空间 空间生产逻辑
下载PDF
乡村青年数字劳动中的社会认同建构与乡村文化空间重塑——基于浙江省L村青年群体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奚路阳 王管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0,共8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型的劳动形式和内容,乡村青年群体已经构成现阶段中国数字劳动的主力军。本研究尝试跳脱“剥削”框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浙江省L村的青年群体为研究个案,在分析乡村青年数字劳动的组织与内... 数字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型的劳动形式和内容,乡村青年群体已经构成现阶段中国数字劳动的主力军。本研究尝试跳脱“剥削”框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浙江省L村的青年群体为研究个案,在分析乡村青年数字劳动的组织与内容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青年数字劳动中的社会认同建构与乡村文化空间重塑展开讨论。研究发现:(1)个人社会资本增值构成数字劳动中乡村青年社会认同的底层逻辑,数字劳动使得乡村青年在职业向度实现由“农民”向“新农人”的个体认同转变,并通过乡村可见性的提升带来群体情感链接的强化,进而促进群体认同;(2)乡村青年数字劳动对乡村文化空间的塑造,对外表现为通过回归“真实”表达实现对城市话语体系下作为“景观”的乡村文化抵抗,对内表现为在数字劳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以多维在场的方式促进乡村交往空间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青年 数字劳动 社会认同 乡村文化空间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空间的重塑路径探析——基于贵州“村BA”的经验启示
4
作者 张军 刘伍苹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建构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贵州“村BA”以其特定的乡村文化场域、普通的文化主体、本真的文化形态,通过多样的文化载体推进多元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了底蕴深厚、生机勃勃的乡村文化空间。凸显人民群... 建构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贵州“村BA”以其特定的乡村文化场域、普通的文化主体、本真的文化形态,通过多样的文化载体推进多元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了底蕴深厚、生机勃勃的乡村文化空间。凸显人民群众文化主体地位与尊重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以文化联合发展的形式保持文化样态的本真纯粹,以乡村文化振兴牵引乡村产业兴旺,是“村BA”的成功经验。基于乡村文化式微的现实,必须对乡村文化空间加以重塑。借鉴“村BA”的成功经验,可从党建引领、主体回归、传承创新、文化交融、科技赋能等方面探索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空间重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BA” 经验启示 乡村文化空间 建构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空间生产与设计的路径研究
5
作者 朱春旺 《艺术科技》 2023年第8期199-201,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建设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乡村振兴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一环。但目前乡村文化存在诸多问...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建设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乡村振兴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一环。但目前乡村文化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缺失、没有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以及无法满足村民现有文化需求等,导致乡村文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文章认为,乡村文化功能的发挥得益于乡村文化空间的生产和设计。因此,文章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围绕内在激活、整体塑造、局部优化、独立设计四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探讨乡村文化空间生产和设计的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空间 生产与设计 村民认同
下载PDF
儿童福祉视角下乡村文化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6
作者 林晓昕 朱小军 王玉轩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12期95-97,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文化空间建设由单一性设计转向面向居民福祉提升,其中儿童福祉的实现愈加引发关注。基于儿童安全性保障不足、儿童教育性空间缺乏、儿童对乡村的归属感较弱、对儿童活动的探索性引导不足等问题,从乡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文化空间建设由单一性设计转向面向居民福祉提升,其中儿童福祉的实现愈加引发关注。基于儿童安全性保障不足、儿童教育性空间缺乏、儿童对乡村的归属感较弱、对儿童活动的探索性引导不足等问题,从乡村儿童福祉视角,构建乡村文化空间优化路径,提出营造良好的建筑环境、挖掘乡村在地性资源、构建复合型功能场所、展示多样化空间层次的乡村文化空间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儿童福祉 乡村文化空间 空间优化
下载PDF
空间转型背景下乡村文化空间的演化过程与作用——以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二佛村为例
7
作者 朱洋 张晓琳 《农经》 2023年第10期20-22,共3页
在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乡村文化空间包含传统乡村布局、村规民约、生产生活方式三部分内容.文章以入选我国第一批传统村落的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二佛村为例,通过三元辩证法探讨了物质空间、制度空间以及社会空间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 在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乡村文化空间包含传统乡村布局、村规民约、生产生活方式三部分内容.文章以入选我国第一批传统村落的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二佛村为例,通过三元辩证法探讨了物质空间、制度空间以及社会空间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乡村空间转型的视角,解构乡村文化空间演进及其驱动机制,旨在为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以及规划政策的落实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辩证法 空间转型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空间
下载PDF
现代视阈中乡村文化空间的危机与再生产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璐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02-110,共9页
乡村空间是不同种类空间的聚合形态,发生于其中的具有文化学意义的一切创造和存在行为均蕴含着丰富的建构性力量。乡村空间具有生存性、体验性与审美性的美学意蕴,其文化空间的生产与重塑应以乡民自身的生存体验和生活需求为中心。现代... 乡村空间是不同种类空间的聚合形态,发生于其中的具有文化学意义的一切创造和存在行为均蕴含着丰富的建构性力量。乡村空间具有生存性、体验性与审美性的美学意蕴,其文化空间的生产与重塑应以乡民自身的生存体验和生活需求为中心。现代性的矛盾和冲突使乡村原始文化环境走向解体,造成了生态空间的消逝、空间权利的缺失、空间意识的焦虑以及体验空间的疏离,并暗含着乡民的生存危机及意义迷失。基于乡村空间“三性”的价值回归和空间生产的理论视角,须重新确立资本在乡村空间的规范和准则、维护乡民的差异权利、重建乡村带有审美意味的“家园感”,方能建立一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空间 空间生产 整体性 乡村现代性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空间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傅瑶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61,共3页
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和有力保障,是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满足乡村多元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要准确把握乡村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提高重视程度,找... 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和有力保障,是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满足乡村多元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要准确把握乡村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提高重视程度,找准实现路径,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乡村文化空间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空间 乡村振兴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空间优化研究——以山西街村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冬冬 夏安桃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文化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功能转型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双重压力。以泰安市传统村落山西街村为例,提出乡村文化空间的概念,并依据景观生态学中"缀块-廊道-基底模式"将文化空间结构概括为文化节点、文化...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文化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功能转型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双重压力。以泰安市传统村落山西街村为例,提出乡村文化空间的概念,并依据景观生态学中"缀块-廊道-基底模式"将文化空间结构概括为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域面三种形态,探索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结构变化过程以及空间优化,山西街村的文化空间在发展中存在弱联系、碎片化、内涵不足及过度开发等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注重整体规划、加强文化节点保护、强化文化廊道建设、整治文化空间风貌、深挖文化内涵等优化措施,以期对山西街村为例的乡村文化空间优化提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空间 传统村落 文化空间结构 山西街村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空间重构逻辑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杰 潘悦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6期203-208,共6页
通过宏观经济背景与国家战略的内在性关联分析,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与必然性。在此视域下,文化振兴作为其精神内核,对乡村系统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积极效应。基于乡村文化空间的3重属性,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乡村文化空间的要... 通过宏观经济背景与国家战略的内在性关联分析,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与必然性。在此视域下,文化振兴作为其精神内核,对乡村系统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积极效应。基于乡村文化空间的3重属性,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乡村文化空间的要素构成,进而提出了乡村文化空间体系的宏观架构。基于此架构,分析了乡村文化空间的发展困境,提出相应重构路径选择,在多元“文化场域”的矛盾下以期构建“现代性乡愁+山水田园”模式的凝聚当代乡土价值认同与归属感的“文化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空间 重构 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的实践与启示——以南京市栖霞区桦墅凤凰农家书屋为例
12
作者 何一珍 《华章》 2024年第5期0006-0008,共3页
如何构建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更好地发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以南京市栖霞区桦墅凤凰农家书屋为研究样板,剖析其构建实践,并总结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的经验,提出通过坚持人民本位的理念... 如何构建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更好地发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以南京市栖霞区桦墅凤凰农家书屋为研究样板,剖析其构建实践,并总结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的经验,提出通过坚持人民本位的理念,激发乡村文化供给的内生动力;通过优化空间设计,打造交互空间来增强空间服务效能,提升空间使用体验;根植本土文化,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鼓励多方协同,实现优势互补等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桦墅凤凰农家书屋 构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若星 《人文地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3,共9页
文化振兴是近年来乡村振兴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从乡村文化的概念内涵、文化振兴意义、治理逻辑、转型困境、再生产机制及乡村文化空间重构路径等方面深入剖析2000—2022年乡村文化空间转型重构的研究内容及进展,评述前人研究成果... 文化振兴是近年来乡村振兴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从乡村文化的概念内涵、文化振兴意义、治理逻辑、转型困境、再生产机制及乡村文化空间重构路径等方面深入剖析2000—2022年乡村文化空间转型重构的研究内容及进展,评述前人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文化重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于乡村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文化再生产机制研究与文化空间重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研究主线及核心研究框架,揭示了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的动因、过程以及表现。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提出空间实证与应用性研究中要运用交叉学科方法突出人在乡村文化动态延续与创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今后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转型 乡村文化再生产 乡村文化空间重塑
原文传递
吉祥符号与乡村文化空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东风 《民艺》 2020年第3期33-36,共4页
乡村文化空间是具有系统化、整体化和生态化的综合体,乡村文化的构成要素由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部类组成,作为非物质形态的吉祥符号是乡村文化空间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具体表现为文化景观、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中的吉祥符号三个方面,... 乡村文化空间是具有系统化、整体化和生态化的综合体,乡村文化的构成要素由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部类组成,作为非物质形态的吉祥符号是乡村文化空间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具体表现为文化景观、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中的吉祥符号三个方面,因其具有的规律化、秩序化、程式化和审美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乡村文化空间之中,并在民俗文化活动中形成了具有活化意义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空间 吉祥符号 文化景观 文化场所 文化活动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空间的困境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慧慧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9年第4期74-80,共7页
乡村文化空间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村民文化认同、构建文化记忆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乡村文化空间发展水平关乎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进程,直接影响着文化振兴的成效。当前乡村文化空间面临着公共文化阵地萎缩、文化行动... 乡村文化空间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村民文化认同、构建文化记忆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乡村文化空间发展水平关乎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进程,直接影响着文化振兴的成效。当前乡村文化空间面临着公共文化阵地萎缩、文化行动主体缺席、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等困境,围绕文化磁场、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三个纬度发展乡村文化空间,通过利用文化磁场拓展文化阵地、凭借文化传播吸引文化主体、依靠文化传承丰富文化活动,最终实现文化空间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空间 文化磁场 文化传播 文化传承
原文传递
浙江乡村书院的建筑空间结构研究——一种可持续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
16
作者 王艺彭 王洁 张焕 《城市建筑》 2022年第5期1-6,78,共7页
乡村书院是中国乡村中的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乡村书院自唐代创立以来,随着时代不断演变,成为一种持续了一千多年的乡村文化场所。在今天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的文化空间日益缩减,乡村书院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乡村文化空间,有许多值... 乡村书院是中国乡村中的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乡村书院自唐代创立以来,随着时代不断演变,成为一种持续了一千多年的乡村文化场所。在今天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的文化空间日益缩减,乡村书院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乡村文化空间,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学习的优点。本文基于考古学和建筑学的视角,借鉴了建筑类型学和结构主义的相关方法,对浙江省的乡村书院进行了研究和解读,旨在从中汲取当下乡村文化公共空间营造的经验。从功能结构、与村庄的空间关系、书院自身的空间结构三个层面解读乡村书院,分析得出了乡村书院可持续的功能体系、乡村书院与村庄的共生关系及乡村书院的空间结构要素,以期为当下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建设提供一些历史性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场所精神 建筑类型学 考古学 乡村文化空间
下载PDF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大寨村为例
17
作者 邓敏 原云芬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10,87,共7页
以广西龙胜大寨村为研究对象,运用AMOS22.0软件构建游客关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空间总体认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合居民访谈验证物质旅游文化空间、精神旅游文化空间与社会旅游文化空间中各要素对居民和游客整体认可度的影响。结... 以广西龙胜大寨村为研究对象,运用AMOS22.0软件构建游客关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空间总体认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合居民访谈验证物质旅游文化空间、精神旅游文化空间与社会旅游文化空间中各要素对居民和游客整体认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旅游文化空间对乡村旅游文化空间的影响最大,物质旅游文化空间次之;民居建筑、民族饮食、民间手工艺品、节庆、体育和歌舞、农耕生产、民间习俗的影响非常显著。最后指出提高大寨村乡村旅游文化空间整体感知,需要从物质旅游文化空间的再现、精神旅游文化空间的开发和社会旅游文化空间的归真三个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文化空间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素 大寨村
下载PDF
“主客”对乡村文化记忆空间的感知维度及影响效应——以苏州金庭镇为例 被引量:26
18
作者 吕龙 吴悠 +1 位作者 黄睿 黄震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77,84,共10页
乡村旅游地的文化认同是重塑和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前提。基于文化记忆和地方感构建居民和游客对乡村文化记忆空间的感知模型,以苏州金庭镇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时间、空间、文化和情感维度上主、客存在差异,时间维度上游客高于居民... 乡村旅游地的文化认同是重塑和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前提。基于文化记忆和地方感构建居民和游客对乡村文化记忆空间的感知模型,以苏州金庭镇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时间、空间、文化和情感维度上主、客存在差异,时间维度上游客高于居民,其余维度居民表现更为强烈。感知效应主、客在时间上表现出令自己回想起过去的人和事,了解文化延续性;空间上为游客旅行带来深刻印象,与居民生活关系不紧密;文化上承载着地方历史文化,提升乡村旅游文化氛围;情感上在归属感、自豪感、文化自信及价值追求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乡村文化记忆空间 感知维度 影响效应 金庭镇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空间文化重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远 安罡毅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46-151,共6页
乡村振兴需要在“产业兴旺”的基础上做好“乡风文明”,构筑乡村空间文化。乡村空间文化是相对于城市的以乡村为主体,围绕人的生存方式进行的包括生活和生产的人化空间。乡村空间文化是承载“乡愁”之地,“乡愁”是精神形态的乡村空间... 乡村振兴需要在“产业兴旺”的基础上做好“乡风文明”,构筑乡村空间文化。乡村空间文化是相对于城市的以乡村为主体,围绕人的生存方式进行的包括生活和生产的人化空间。乡村空间文化是承载“乡愁”之地,“乡愁”是精神形态的乡村空间文化。在实践层面,中国改革的实践经验表明,消除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的思想问题,重构乡村空间文化是重要的途径;在理论方面,离开以城市为主体的空间构建,转向乡村空间文化,是一次必要的理论重构。共时异在的城乡空间文化使乡村的形势愈加复杂;生存空间的“精神形塑”诱发了“城市病”,却对发展缓慢的乡村影响甚微,乡村反而成了关键的药方。未来乡村文化有一个共同原则,以人为本的人化空间。根据乡村是否具备种养、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的条件,分别提出构建田园乡村空间文化和游戏乡村空间文化,前者是表征山林草地耕作的农耕文化的传承,后者是供人游览的安乐闲适之地的逸园文化的接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文化 乡村振兴 精神形塑 人化空间 逸园文化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下乡村居住文化空间重构研究——以广东省仁化县“三村”为例
20
作者 叶斯亭 许树辉 纪林洵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第27期32-36,共5页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乡村居住文化空间的发展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以广东省仁化县石塘村、夏富村和牛鼻村的居住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乡村居...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乡村居住文化空间的发展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以广东省仁化县石塘村、夏富村和牛鼻村的居住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乡村居住空间的文化特征进行解构、重构,并根据所提出的四个重构原则,给出相关居住文化空间的重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居住文化空间 空间重构 仁化县 广东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