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乡村旅游形象塑造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
1
作者
杨征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4期262-264,275,共4页
在乡村旅游场域中旅游形象与乡风文明是两个独立但又彼此耦合的动态系统。旅游形象塑造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包括主体耦合、要素耦合、价值耦合、制度耦合等维度,双方通过某种媒介或条件彼此影响。这种耦合机理决定乡村旅游场域中...
在乡村旅游场域中旅游形象与乡风文明是两个独立但又彼此耦合的动态系统。旅游形象塑造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包括主体耦合、要素耦合、价值耦合、制度耦合等维度,双方通过某种媒介或条件彼此影响。这种耦合机理决定乡村旅游场域中乡风文明的建设应该同步规划基础设施,避免要素重复建设;推行社区本位型乡村旅游模式,激发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加强乡村文化生态的保护,夯实乡风文明的文化根基;通过普及旅游伦理教育让乡风文明建设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场
域
旅游
形象
乡风文明
耦合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一个质的分析
2
作者
徐英
车静怡
乌铁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190,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引发了学界对乡村旅游研究的高度关注。文中从微观情境的视角出发,将对乡村旅游者体验的研究转向对当地居民幸福感问题的关注。文章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和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驿为调研地,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引发了学界对乡村旅游研究的高度关注。文中从微观情境的视角出发,将对乡村旅游者体验的研究转向对当地居民幸福感问题的关注。文章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和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驿为调研地,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揭示出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生成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场、互动仪式、真实性获得、认同和恋乡情结构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形成的主要范畴。2)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的产生受乡村旅游场、互动仪式和真实性获得三大环节共同影响,每个环节都伴随不同层面的认同与恋乡情结,进而促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的形成。3)乡村旅游地居民在面对不同主体时会存在认同差异,且这种差异与认同主体的社交距离和对其交往主体的尊敬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场
幸福感
互动仪式
认同
恋乡情结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乡村旅游形象塑造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
1
作者
杨征权
机构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4期262-264,275,共4页
基金
四川省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课题(SCXF201621)。
文摘
在乡村旅游场域中旅游形象与乡风文明是两个独立但又彼此耦合的动态系统。旅游形象塑造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包括主体耦合、要素耦合、价值耦合、制度耦合等维度,双方通过某种媒介或条件彼此影响。这种耦合机理决定乡村旅游场域中乡风文明的建设应该同步规划基础设施,避免要素重复建设;推行社区本位型乡村旅游模式,激发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加强乡村文化生态的保护,夯实乡风文明的文化根基;通过普及旅游伦理教育让乡风文明建设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场
域
旅游
形象
乡风文明
耦合机理
Keywords
Rural tourism field
Destination images
Rural civilization
Coupling mechanism
分类号
D422.6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一个质的分析
2
作者
徐英
车静怡
乌铁红
机构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出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190,共8页
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MS04008)
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500-5490604)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NMGIRT2206)资助。
文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引发了学界对乡村旅游研究的高度关注。文中从微观情境的视角出发,将对乡村旅游者体验的研究转向对当地居民幸福感问题的关注。文章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和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驿为调研地,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揭示出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生成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场、互动仪式、真实性获得、认同和恋乡情结构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形成的主要范畴。2)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的产生受乡村旅游场、互动仪式和真实性获得三大环节共同影响,每个环节都伴随不同层面的认同与恋乡情结,进而促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的形成。3)乡村旅游地居民在面对不同主体时会存在认同差异,且这种差异与认同主体的社交距离和对其交往主体的尊敬程度相关。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场
幸福感
互动仪式
认同
恋乡情结
Keywords
rural tourism field
well-being
interaction ritual
identification
topophilia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乡村旅游形象塑造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
杨征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一个质的分析
徐英
车静怡
乌铁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