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乡村演剧之定额戏资体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爱华 《文化遗产》 CSSCI 2010年第2期95-104,共10页
明清乡村演剧,多实行定额戏资制度,乡民常常以人丁或财产数目为依据,按丁口或按财产支出固定数额资金,共同举办演剧。定额戏资体制具有组织严密、操作规范、保障有力等特点,乃民间演剧保持稳定的重要戏资体制之一。
关键词 明清 乡村演剧 定额戏资
下载PDF
清末岭南乡村演剧图像景观探微——以《时事画报》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甘子超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104,共10页
《时事画报》中关于清末岭南乡村演剧的图片共计20幅,基本采用写实主义绘画手法,均配文字说明。由此分析,清末岭南乡村演剧的特点:一是乡村演剧普遍,以酬神演剧为主,定期演剧为主;二是乡村剧场以广场式剧场为主,戏台以伸出式戏台为主;... 《时事画报》中关于清末岭南乡村演剧的图片共计20幅,基本采用写实主义绘画手法,均配文字说明。由此分析,清末岭南乡村演剧的特点:一是乡村演剧普遍,以酬神演剧为主,定期演剧为主;二是乡村剧场以广场式剧场为主,戏台以伸出式戏台为主;三是演剧基本是民间自行组织,组织者分为地缘集团、血缘集团、个人;四是官方对酬神演剧持禁止态度,但因民间强烈反对,一般难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岭南 乡村演剧 图像
原文传递
近代画报中佛山演剧情况考察——以《时事画报》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甘子超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时事画报》中关于清末佛山乡村演剧的图片共计11幅,基本采用写实主义绘画手法,均配文字说明。由此分析,清末佛山乡村演剧的特点:一是乡村演剧普遍,以酬神演剧为主,定期演剧为主;二是乡村剧场形制以广场式剧场为主,戏台以伸出式戏台为... 《时事画报》中关于清末佛山乡村演剧的图片共计11幅,基本采用写实主义绘画手法,均配文字说明。由此分析,清末佛山乡村演剧的特点:一是乡村演剧普遍,以酬神演剧为主,定期演剧为主;二是乡村剧场形制以广场式剧场为主,戏台以伸出式戏台为主;三是演剧基本是民间自行组织,组织者分为地缘集团、血缘集团、个人;四是官方对酬神演剧持禁止态度,但因民间强烈反对,一般难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佛山 乡村演剧 图像
下载PDF
壮族乡村仪式演剧与节日神话叙事 被引量:1
4
作者 金乾伟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壮族乡村仪式演剧起源于巫术法事,而节日神话成就了巫师作法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二者以民间信仰支撑的动态仪式升华为乡村特色戏剧,所呈现典型的民间叙事主体、惩恶扬善的思想情感、人之为人的职责价值;与时俱进是乡村仪式演剧创新指向... 壮族乡村仪式演剧起源于巫术法事,而节日神话成就了巫师作法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二者以民间信仰支撑的动态仪式升华为乡村特色戏剧,所呈现典型的民间叙事主体、惩恶扬善的思想情感、人之为人的职责价值;与时俱进是乡村仪式演剧创新指向所在,以生态和谐为旨归体现自然万物宜生、社会守法有序、人际友好信任的艺术美,是壮族乡村仪式演剧与节日神话叙事的内涵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乡村仪式演剧 节日 神话
原文传递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壮族花婆信仰与乡村仪式演剧共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乾伟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6,共6页
花婆圣母是壮族族群崇拜的的生育大神,可谓花婆信仰建构了神圣性的生育崇拜,而乡村仪式演剧与地方民间信仰在人神交往程式上拥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存在着共生的文化现象,花婆信仰等传统民间崇拜的存在就为乡村仪式演剧生存奠定了坚实的生... 花婆圣母是壮族族群崇拜的的生育大神,可谓花婆信仰建构了神圣性的生育崇拜,而乡村仪式演剧与地方民间信仰在人神交往程式上拥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存在着共生的文化现象,花婆信仰等传统民间崇拜的存在就为乡村仪式演剧生存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由文化生态视域察之,可为非遗语境下的乡村仪式演剧传承、保护以及创新提供有益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花婆信仰 乡村仪式演剧 共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