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评价——基于江口县3个典型村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 汪发勇 胡灿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218-221,224,共5页
本文以贵州省江口县的坝梅村、峰坝村、鱼粮溪村3个典型村域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2个方面区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农业生产功能、产业发展功能以及休闲旅游功能。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空间下的农业生产功能得分依次为坝梅村>... 本文以贵州省江口县的坝梅村、峰坝村、鱼粮溪村3个典型村域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2个方面区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农业生产功能、产业发展功能以及休闲旅游功能。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空间下的农业生产功能得分依次为坝梅村>峰坝村>鱼粮溪村,非农业生产空间下的产业发展功能得分依次为鱼粮溪村>坝梅村>峰坝村、休闲旅游功能得分依次为鱼粮溪村>坝梅村>峰坝村;乡村生态空间系统的功能数值大小与村域耕地分布关系明显,而耕地利用方式与功能指向有关,进一步表明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是人们利用耕地方式的间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乡村生产空间 功能评价 熵权法 贵州江口
下载PDF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视域下乡村旅游空间生产——基于安徽省肥东县黄张村的案例研究
2
作者 王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探究和发挥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是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安徽省肥东县黄张村为例,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方法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乡村旅游开发与生... 探究和发挥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是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安徽省肥东县黄张村为例,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方法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的耦合关系与互动机制,构建了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视角的乡村旅游空间生产分析框架。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间的耦合关系为“发展动力—价值感知—耦合协调—复合增益”,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渗透于乡村旅游空间生产并促进乡村“社会空间—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三种类型空间演化,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被游客和居民感知并被开发与利用,在实现农民增收和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黄张村旅游空间生产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表现出色,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发挥推动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乡村旅游 互动机理 空间生产 黄张村
下载PDF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评价与格局优化——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被引量:33
3
作者 何焱洲 王成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基于乡村空间系统功能的内涵解析,从农业生产功能、乡村工业发展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入手,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以2017年为研究时点,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区,以巴南区各镇(街)... 基于乡村空间系统功能的内涵解析,从农业生产功能、乡村工业发展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入手,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以2017年为研究时点,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区,以巴南区各镇(街)为研究单元,深入剖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厘定功能优化格局。结果表明:①农业生产功能"东高西低、局部突出",乡村工业发展功能与之相反、"西高东低",休闲旅游功能"东高西低、高值点缀分布",社会保障功能"中部高、南北低",生态保育功能"东高西低"。②厘定"以乡村工业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为主导的城郊工业保障区","以农业生产功能、乡村工业发展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导的三产融合发展区","以农业生产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导的远郊农业游憩区"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优化格局,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 乡村功能多元化 休闲旅游 生态保育 社会保障 三产融合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多功能的村域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小苏 王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6,共9页
在剖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多功能与新型经营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量表,并以重庆市凤凰镇7个行政村为实证,筛选出适合于村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新型经营主体类型.结果表明:胡南坝村(多功能性高值区)适合引进农业企业... 在剖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多功能与新型经营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量表,并以重庆市凤凰镇7个行政村为实证,筛选出适合于村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新型经营主体类型.结果表明:胡南坝村(多功能性高值区)适合引进农业企业,未来以打造农业企业示范片区为导向;皂桷树村、凤凰桥村和八字桥村(多功能性中值区)适合成立农民合作社,未来以农民合作社引导型为导向;杨家庙村、五福村和威灵寺村(多功能性低值区)适合扶持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未来适合营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集聚区.研究为村域尺度下新型经营主体的选择与培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功能评价 新型经营主体 培育 重庆市凤凰镇
下载PDF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及数理表达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成 龙卓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543,共9页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健康有序运行是实施乡村振兴、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精准控制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是关键。综合社会学、哲学、系统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建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概念模型,对...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健康有序运行是实施乡村振兴、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精准控制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是关键。综合社会学、哲学、系统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建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概念模型,对其演化的逻辑起点(人地关系)、逻辑顺序(时间、空间和流三维分析)以及流驱动机理进行质性研究,探寻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内在本质;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和熵变理论,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熵变模型并作出相关释义,为研究人地关系系统演化提供思路,以丰富和拓展乡村地理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 人地关系 逻辑认知概念模型 熵变模型
下载PDF
熵视角下的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量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焱洲 王成 +3 位作者 唐宁 李颢颖 周明茗 马小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在一定时空特征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即时表现,既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结果,也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前提.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从乡村生产活动无序度和乡村生产空间承载力2个维度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 在一定时空特征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即时表现,既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结果,也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前提.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从乡村生产活动无序度和乡村生产空间承载力2个维度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量化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模型测度系统熵值,探析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并将该系统状态划分为3种类型.研究表明: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值为-0.431,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总体处于稳定状态,表现为各区(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的叠加;各区(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的稳定性在空间上以"T"字型为中心向四周递增,系统状态类型主要分为冲突矛盾型、临界警戒型与和谐共融型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状态 重庆市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与调控策略——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7
作者 李天华 林惠花 武国胜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4期80-89,104,共11页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作为人地耦合系统的多种存在形式之一,具有脆弱性。脆弱性是研究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选择泉州市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采用VSD评估框架构建泉州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其时...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作为人地耦合系统的多种存在形式之一,具有脆弱性。脆弱性是研究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选择泉州市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采用VSD评估框架构建泉州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对脆弱性类型进行划分,找出主要致脆因子,进而提出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泉州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暴露度呈“东南和西部高,北部和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波动上升趋势。敏感性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小幅上升趋势。适应能力呈“中部高,东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断上升趋势。脆弱性呈“东南和西部高,北部和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断下降趋势。2)脆弱性类型可划分为适应性脆弱型、暴露-敏感脆弱型、暴露-适应脆弱型、强综合脆弱型和弱综合脆弱型,并针对不同类型脆弱区找出其主要致脆因子。3)按照“绿色发展-重点突出-分区调控”的原则,提出降脆策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脆弱性 时空分异 调控策略 泉州市
下载PDF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构成机制及优化路径探究——以周至县为例
8
作者 冯盼盼 安泽浩 +1 位作者 杜雅星 惠怡安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乡村生产空间是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和功能组合的复杂空间集合体。文章从乡村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出发,探究了系统内部空间系统组成要素与非空间影响因素对于乡村生产空间的作用机制,进而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三... 乡村生产空间是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和功能组合的复杂空间集合体。文章从乡村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出发,探究了系统内部空间系统组成要素与非空间影响因素对于乡村生产空间的作用机制,进而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三个方面的影响出发挖掘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优化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优化路径。以周至县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其近五年来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发展概况,通过系统分析探究其内在要素变动的过程和结果,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各要素的发展方向,根据系统优化目标有针对性的研究周至县的发展动态,对优化缓慢或存在优化阻碍的系统要素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构成机制 优化目标 优化路径
下载PDF
资源枯竭地区乡村多功能分类及空间分异研究——以东北地区北票市(县)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青 郭曼曼 靳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41-547,共7页
在现有乡村多功能主流观点的基础上,以东北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地区北票市(县)的乡村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多功能的分类、空间分化及多功能复合问题。通过多渠道来源数据建立北票市(县)乡村数据库,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梳理... 在现有乡村多功能主流观点的基础上,以东北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地区北票市(县)的乡村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多功能的分类、空间分化及多功能复合问题。通过多渠道来源数据建立北票市(县)乡村数据库,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梳理乡村多功能的分类,筛选出由16项指标构成的农业生产功能、工业生产功能、旅游服务功能、生活环境功能4项功能类型,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和功能的权重,最终确定乡村多功能的具体分类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IS技术将多功能属性数据空间化,北票市(县)的乡村多功能水平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多功能复合化水平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域西北侧和东南侧,属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研究发现:综合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熵权法及GIS分析等方法,基于量化、空间化的前提,可快速有效地识别乡村主要产业功能类型及其复合化水平,有助于指导乡村产业发展及空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地区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乡村功能 空间分异
下载PDF
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桥 张育灿 +5 位作者 李海峰 郑超 袁宇志 郭治兴 梁雪映 郭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目的】为合理利用不同耕地质量的土地,提高耕地的保护与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方法】以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生... 【目的】为合理利用不同耕地质量的土地,提高耕地的保护与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方法】以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耕地地力等级和土壤养分的基本状况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耕地地力等级以三等、四等和二等为主,土壤有机质以三级(54.87%)、二级(24.20%)和四级(17.03%)为主,土壤有效磷以二级(39.49%)、一级(31.16%)和三级(24.49%)为主,土壤速效钾以四级(42.21%)、五级(23.47%)和三级(14.99%)为主。【结论】一等地力等级耕地面积少且分布不均,二等地力等级耕地大面积分布在山区地区,三等和四等地力等级耕地空间分布较为均匀、遍布整个粮食生产功能区,五等地主要分布在山区,粤东、粤西和珠三角的肇庆,六等地在珠三角肇庆、广州、东翼揭阳、山区河源等地分布较多;土壤养分等级以三四级为主,不同养分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功能 地力等级 土壤养分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土地功能的乡村“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体系研究——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11
作者 吴碧兰 向冬蕾 陈运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5期90-97,102,共9页
为了实施土地利用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亟需进行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以乡村地域多功能理论为指导,运用InVEST模型、层次分析法、赋值法等方法构建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的空间分类评价体系,从... 为了实施土地利用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亟需进行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以乡村地域多功能理论为指导,运用InVEST模型、层次分析法、赋值法等方法构建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的空间分类评价体系,从土地利用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功能量化对乡村土地“三生空间”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三生空间”结构分异明显,呈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状态,生产、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县城区域,生态空间分布较广,西部更为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功能 乡村 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分类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下载PDF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理论在生态文明评价中的应用——以三亚市文门村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耿静 任丙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36-3246,共11页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育“文明生态村”、打造“美丽乡村”,海南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提质增效的生态产业化阶段,为乡村迎来了发展机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可以通过在乡村尺度上计算生态系统产品与...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育“文明生态村”、打造“美丽乡村”,海南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提质增效的生态产业化阶段,为乡村迎来了发展机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可以通过在乡村尺度上计算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起到监督、评价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探寻生态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为实现彼此增益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同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可以客观呈现当前乡村的生态价值,以此可以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文门村为例,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理论,对其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功能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文门村2017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10297.79万元,生态系统产品价值占24.93%,调节服务价值占75.07%,单位面积生态系统生态总值为5.06万元/hm^2。调节服务价值中,水源涵养、洪水调蓄、固碳释氧和空气净化价值分别为3287.44万元、1593.32万元、2815.31万元和34.72万元;林地对生态调节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达到5378.33万元,约占总间接价值的69.57%,其次为耕地和园地生态系统,约占总间接价值的14.86%和11.66%。今后随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健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等建设内容的推进,乡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文明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海南省
下载PDF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及其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力 杨晓慧 关瑞明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6期61-63,共3页
文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进行梳理、整合,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的概念,即自然、人工基质以及绿色设施、生态化的灰色设施共同组成的系统。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乡村的发展急需正确的指引。本文提出自然基质的保育策... 文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进行梳理、整合,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的概念,即自然、人工基质以及绿色设施、生态化的灰色设施共同组成的系统。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乡村的发展急需正确的指引。本文提出自然基质的保育策略、人工基质的生态化策略、绿色设施的渐进策略和灰色设施的绿色化策略,以期构建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为当今乡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困境提供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系统 开放空间网络 生命支撑 乡村建设 生态功能
下载PDF
吉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与耦合协调测度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尹婧博 李红 +1 位作者 王冬艳 霍子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73,共11页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明晰吉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为吉林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研究方法: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2009—2018年吉林...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明晰吉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为吉林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研究方法: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2009—2018年吉林省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耦合协调测度。研究结果:(1)吉林省乡村地域生产功能明显弱化,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逐渐提升;(2)乡村地域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空间集聚程度均有所提高,生产功能高值区向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中部集聚,生活功能高值区和低值区自西向东呈条带状分布,生态功能呈“中部高、东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将乡村地域多功能耦合协调类型划分为勉强协调型、初级协调型、中级协调型、良好协调型和优质协调型5种,研究期内吉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耦合协调度下降但整体为初级协调型,空间上呈“中部上升,东西下降”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吉林省亟需在乡村地域功能优化升级的同时促进多功能良性协调发展,针对不同的耦合协调类型区提出差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于遏制乡村地域功能退化、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时空演变 耦合协调度 吉林省
下载PDF
论历史文化村镇土地功能差异化保护与利用——以广东梅州侨乡村为案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万玲 李艳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6-53,共8页
土地空间的保护与利用依赖于自然与社会系统要素,由此产生不同区域土地功能的差异化;在其差异化定位的基础上,土地可以根据功能进行差异化分区,对于历史文化村镇而言就可以制定相应的土地功能差异化保护性政策,甚至可以进行创意改造利... 土地空间的保护与利用依赖于自然与社会系统要素,由此产生不同区域土地功能的差异化;在其差异化定位的基础上,土地可以根据功能进行差异化分区,对于历史文化村镇而言就可以制定相应的土地功能差异化保护性政策,甚至可以进行创意改造利用。广东梅州侨乡历史文化村镇根据自然与人文、社会历史与文教、经济产业与交通等土地空间系统因素,在政府重视、村民参与、发挥侨乡特色的同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差异化土地利用及文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空间系统要素 历史文化村镇 土地功能差异化 乡村
下载PDF
后生产主义视角下威尔士农业环境计划对我国乡村发展的启示
16
作者 肖张荣 张榕珊 张俊杰 《城乡规划》 2023年第1期13-20,共8页
在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成为应对粮食安全、环境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等问题的主要阵地,如何进一步完善乡村的相关政策机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而西欧各国也曾面临相似问题,社会中产阶层希望乡村提供更广泛的商品和服... 在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成为应对粮食安全、环境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等问题的主要阵地,如何进一步完善乡村的相关政策机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而西欧各国也曾面临相似问题,社会中产阶层希望乡村提供更广泛的商品和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休闲空间、生境管理以及环境服务等,但生产主义乡村范式在空间生产上难以响应社会需求。英国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威尔士农业环境计划”,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生境管理”关系、形成“政治—经济”双驱动的空间响应,以及从“形式—内容”上丰富创业活动等政策手段,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后生产主义乡村生产范式,并促使农户生产与生态兼顾的公众意识的觉醒。文章通过解析后生产主义语境下英国威尔士农业环境计划的动因、作用和机制,为推动我国广大乡村空间生产的多功能转型和乡村振兴政策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主义乡村 农业环境计划 乡村振兴 空间响应 功能转型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域功能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云靓 宋美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5期243-244,共2页
地域功能是特定地域在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时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域功能逐渐表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复合型、空间分异的特征。基于吴传钧院士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首先,分... 地域功能是特定地域在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时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域功能逐渐表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复合型、空间分异的特征。基于吴传钧院士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首先,分析乡村地域功能的研究背景;然后,对乡村地理学、现代地域功能理论进行梳理;最后,提出未来乡村地域功能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镇化进程 乡村地域功能 空间分异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下载PDF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概念性认知及其研究框架 被引量:55
18
作者 王成 李颢颖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3-923,共11页
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的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正经历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呈现出乡村多元主体利益竞合的空间博弈及乡村生产空间资源配置不匹配等新型矛盾。本文将系统论思想引入乡村生产空间... 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的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正经历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呈现出乡村多元主体利益竞合的空间博弈及乡村生产空间资源配置不匹配等新型矛盾。本文将系统论思想引入乡村生产空间,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念,并从地理学与空间、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空间的生产"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出发厘清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思想缘起,凝练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内涵;并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学理辨析、演化机制、形成机理、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界定、"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人地关系行为机制、探讨多学科融合多方法集成、辅以长时序数据支持的方法体系,旨在为乡村生产空间可持续发展由基础研究走向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思想缘起 研究框架 乡村地理学
原文传递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韧性的科学认知及其研究域 被引量:48
19
作者 王成 任梅菁 +1 位作者 胡秋云 李琴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4,共10页
韧性作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重要属性,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应对内外环境扰动时主动抵御(系统维持)、适应(系统演化)或者更新(系统突变)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基于国内外韧性研究成果和乡村生... 韧性作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重要属性,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应对内外环境扰动时主动抵御(系统维持)、适应(系统演化)或者更新(系统突变)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基于国内外韧性研究成果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内涵与本质,科学认知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韧性的内涵;基于认识论与本体论,从扰动、利益相关者、系统状态、系统目的与韧性能力5个方面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韧性进行质性研究,解构出扰动与脆弱性、脆弱性与韧性回馈、韧性评估与阈值效应、适应性治理等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韧性研究的基本研究域,以初步形成其研究框架;并从多学科理论融合与多方法集成、时空尺度关联和多维因素传导及利益相关者一体化适应性治理体系构建等方面厘定其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韧性 质性研究 研究域
原文传递
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主体地位的探讨 被引量:14
20
作者 闫志平 魏振 +2 位作者 李树人 侯桂英 张俊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7-173,共7页
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产力和生物量、物种和营养结构以及服务功能等方面阐述了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主体地位的健康及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主体地位 空间结构 生产 生物量 物种 营养结构 服务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