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作为媒介的社会组织对乡村生活共同体建构的影响——基于苏州市M村的个案研究
1
作者
杨风云
马中红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8,共16页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型,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传统的乡土团结逐渐瓦解。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引发的人口外流,导致乡村社区空心化和人际关系淡化,进而加剧了乡村的原子化趋势。在此背景下,...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型,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传统的乡土团结逐渐瓦解。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引发的人口外流,导致乡村社区空心化和人际关系淡化,进而加剧了乡村的原子化趋势。在此背景下,重建乡土团结成为乡村治理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以苏州市的一个乡村为案例,以媒介交转性为理论视角,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探讨作为外源型力量的社工组织进入乡村后如何成为媒介,并建构人与人、人与村庄的新型关系,从而促进乡村社会再团结。之所以选择社工组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社工组织作为一种公益、半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在社区营造、便民服务供给、社会关系调解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乡村社会的团结建构意义非凡。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发达地区的村庄而言,其公共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备,通过集体修路、铺桥、造公厕等“事件团结”的方式凝聚人心、培养互助友爱精神,已变得收效甚微。而社工组织这种通过社会支持来培养群众公共性和主体性的外源型力量,恰好能弥补此类村庄团结机制缺失的问题。研究发现:作为媒介的社工组织首先通过便民服务供给的方式,将村民、村干部等多元主体连接起来,以此密切村庄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其次,在连接的基础上,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经由交往实践,建构了一种彼此交融的整体化生活方式,展现出社工组织的媒介“交互”作用;再者,借由交互实践,社工组织与村庄之间共同编织出一张新的社交网络,使得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村庄的社会关系格局;最终,在社工组织促成的关系再生产后,村民的公共性和主体性得到强化,在村庄公共事务参与中体现出强烈的互助友爱精神,建构出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美好图景。总体来看,作为媒介的社工组织对乡村生活共同体的塑造,经历了一个“建立连接—展开互动—再生关系—建构意义”的递进式动态过程,其所构建的社会关系,重塑了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性,为乡村治理的媒介化转向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媒介
交转性
乡村生活共同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媒介的社会组织对乡村生活共同体建构的影响——基于苏州市M村的个案研究
1
作者
杨风云
马中红
机构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8,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319)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3_3214)。
文摘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型,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传统的乡土团结逐渐瓦解。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引发的人口外流,导致乡村社区空心化和人际关系淡化,进而加剧了乡村的原子化趋势。在此背景下,重建乡土团结成为乡村治理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以苏州市的一个乡村为案例,以媒介交转性为理论视角,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探讨作为外源型力量的社工组织进入乡村后如何成为媒介,并建构人与人、人与村庄的新型关系,从而促进乡村社会再团结。之所以选择社工组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社工组织作为一种公益、半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在社区营造、便民服务供给、社会关系调解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乡村社会的团结建构意义非凡。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发达地区的村庄而言,其公共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备,通过集体修路、铺桥、造公厕等“事件团结”的方式凝聚人心、培养互助友爱精神,已变得收效甚微。而社工组织这种通过社会支持来培养群众公共性和主体性的外源型力量,恰好能弥补此类村庄团结机制缺失的问题。研究发现:作为媒介的社工组织首先通过便民服务供给的方式,将村民、村干部等多元主体连接起来,以此密切村庄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其次,在连接的基础上,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经由交往实践,建构了一种彼此交融的整体化生活方式,展现出社工组织的媒介“交互”作用;再者,借由交互实践,社工组织与村庄之间共同编织出一张新的社交网络,使得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村庄的社会关系格局;最终,在社工组织促成的关系再生产后,村民的公共性和主体性得到强化,在村庄公共事务参与中体现出强烈的互助友爱精神,建构出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美好图景。总体来看,作为媒介的社工组织对乡村生活共同体的塑造,经历了一个“建立连接—展开互动—再生关系—建构意义”的递进式动态过程,其所构建的社会关系,重塑了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性,为乡村治理的媒介化转向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媒介
交转性
乡村生活共同体
Keywords
social organization
medium
transposivity
rural living community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作为媒介的社会组织对乡村生活共同体建构的影响——基于苏州市M村的个案研究
杨风云
马中红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