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平衡性逻辑:乡村社会组织成长路径的中国模式——以渝东北Y村“乐和家园”为考察对象 |
王栋
郭学军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14 |
1
|
|
2
|
利益、信念与动员——革命年代中共乡村社会组织化效应分析 |
赵泉民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2016 |
1
|
|
3
|
组织管理理论视角下新型乡村社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培育新型乡村社会组织”一文商榷 |
陈祥敏
|
《北方经贸》
|
2019 |
0 |
|
4
|
东晋南朝乡村社会组织与管理的变迁 |
吴海燕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
2003 |
0 |
|
5
|
民国湖南乡村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发展 |
王继平
孙延青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6
|
新时代乡村社会组织发展创新的意义与路径选择 |
朱余斌
|
《经济师》
|
2019 |
0 |
|
7
|
协同治理中的乡村社会组织生长——以磐安县h村老年协会为例 |
邹学铖
|
《西部学刊》
|
2020 |
0 |
|
8
|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及路径分析 |
张晓玉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过疏化视域下农村自组织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机制研究 |
张笑菡
钟夏
|
《农村农业农民》
|
2024 |
0 |
|
10
|
时间银行培力乡村社区社会组织的机理及路径思考 |
周鹏飞
喻河川
|
《农业与技术》
|
2023 |
0 |
|
11
|
在县官与“蚁民”之间——《清代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管理》评介 |
吕兴邦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22 |
0 |
|
12
|
东晋南朝乡村社会基层组织的变迁 |
吴海燕
|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3
|
乡村社会力量何以可为——基于晋南地区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考察 |
柴书毓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4
|
党建引领的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的再组织 |
孙柏瑛
胡盼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5
|
乡村非正式组织与新型权力文化网络建构 |
傅琼
曹国庆
孙可敬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16
|
谁来填平沟壑?——黔东南南江河流域侗族“款组织”的“再组织” |
孙旭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