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在结果中检索
在结果中去除
年份
2020
1
2012
1
学科
经济管理
2
社会学
2
期刊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2
CSSCI
2
NSSD
2
武大RCCSE核心期刊
2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2
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2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
生物医学检索系统
1
主题
约会
1
弱势
1
社会排斥
1
同居
1
同居者
1
青年
1
未婚同居
1
流动人口
1
经济融入
1
性别
1
90后
1
期刊
人口研究
1
妇女研究论丛
1
作者
杨菊华
1
张亮
1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
1
中国人民大学
1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
被引量:
55
1
作者
杨菊华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83,共15页
在近二、三十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青年乡-城流动人口可能因户籍性质、户籍地点、年轻(故而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成为中国目前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文章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框架,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在近二、三十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青年乡-城流动人口可能因户籍性质、户籍地点、年轻(故而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成为中国目前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文章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框架,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探讨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模式、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其他相关人群相比,该群体的绝对经济社会地位和相对融入水平都是最低的,处于三重弱势地位。该现象说明,社会发展带来的潜在的积极后果可能被制度及结构性因素所抵消;同时,文章的发现也挑战了"市场经济在纵向上,一定会促进权利和法律平等"的观点,暗示社会融入的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呼唤打造一个更为包容、不同人群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青年
乡
-
城
流动
人口
经济融入
原文传递
从约会到同居:“他的”和“她的”同居决策比较--基于“90后”流动青年同居者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亮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4,共11页
未婚同居现象在中国日趋增多,但对于年轻人如何从约会发展到同居、性别是否以及怎样影响同居的动机与意义还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对94名正在同居和近期经历同居的"90后"乡-城流动青年的深入访谈,从性别视角探讨了影响年轻人从...
未婚同居现象在中国日趋增多,但对于年轻人如何从约会发展到同居、性别是否以及怎样影响同居的动机与意义还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对94名正在同居和近期经历同居的"90后"乡-城流动青年的深入访谈,从性别视角探讨了影响年轻人从恋爱交往向同居转变的因素。研究发现,流动青年受访者的同居,无论男女大部分发生在有结婚意图甚至是订婚之后,但在同居决定如何受结婚目标推动上出现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女性更多地因道德规范压力,男性更多地出于经济和时间成本。同时,一些流动青年的同居决策也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如为了相处或居住上的便利以及意外怀孕的发生,往往会推动男女加快向同居的转变;经济层面的考虑对同居决定的影响则因性别而异,女性更有可能出于经济需要而加快同居,而男性更多地因经济紧张而推迟同居。总之,传统性别文化规范和农村婚姻市场变动延伸到同居,并影响流动青年男女的同居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同居
乡-城流动青年
性别
同居决策
原文传递
题名
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
被引量:
55
1
作者
杨菊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83,共15页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30年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变动趋势研究"(项目批准号:11SHA004)
国家社科基金"农民工家庭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RK013)
文摘
在近二、三十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青年乡-城流动人口可能因户籍性质、户籍地点、年轻(故而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成为中国目前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文章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框架,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探讨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模式、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其他相关人群相比,该群体的绝对经济社会地位和相对融入水平都是最低的,处于三重弱势地位。该现象说明,社会发展带来的潜在的积极后果可能被制度及结构性因素所抵消;同时,文章的发现也挑战了"市场经济在纵向上,一定会促进权利和法律平等"的观点,暗示社会融入的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呼唤打造一个更为包容、不同人群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青年
乡
-
城
流动
人口
经济融入
Keywords
Social Exclusion,Young Rural
-
Urban Migrants,Socioeconomic Integration
分类号
C92-05 [社会学—人口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约会到同居:“他的”和“她的”同居决策比较--基于“90后”流动青年同居者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亮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流动人口未婚同居的成因、趋势及社会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6BSH06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未婚同居现象在中国日趋增多,但对于年轻人如何从约会发展到同居、性别是否以及怎样影响同居的动机与意义还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对94名正在同居和近期经历同居的"90后"乡-城流动青年的深入访谈,从性别视角探讨了影响年轻人从恋爱交往向同居转变的因素。研究发现,流动青年受访者的同居,无论男女大部分发生在有结婚意图甚至是订婚之后,但在同居决定如何受结婚目标推动上出现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女性更多地因道德规范压力,男性更多地出于经济和时间成本。同时,一些流动青年的同居决策也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如为了相处或居住上的便利以及意外怀孕的发生,往往会推动男女加快向同居的转变;经济层面的考虑对同居决定的影响则因性别而异,女性更有可能出于经济需要而加快同居,而男性更多地因经济紧张而推迟同居。总之,传统性别文化规范和农村婚姻市场变动延伸到同居,并影响流动青年男女的同居决策。
关键词
未婚同居
乡-城流动青年
性别
同居决策
Keywords
cohabitation
rural
-
urban floating young adults
gender
cohabitation decisions
分类号
C913.14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
杨菊华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5
原文传递
2
从约会到同居:“他的”和“她的”同居决策比较--基于“90后”流动青年同居者的质性研究
张亮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