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书“韵”论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世剑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91-95,共5页
"韵"是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其运行轨迹,大致是衍化于唐前,成型于宋,深化于元明清。书"韵"生成,源发自书法主体有雅量、气度、神采、高格;对于书法客体来说,即书作要能有"余意"、"态度... "韵"是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其运行轨迹,大致是衍化于唐前,成型于宋,深化于元明清。书"韵"生成,源发自书法主体有雅量、气度、神采、高格;对于书法客体来说,即书作要能有"余意"、"态度"、"书外意"、"幽趣";创作方法上,"和"是要领,多用"卧笔"、"圆笔"、"提笔"、"飘笔",须"藏锋"、"虚和取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美学 书“韵” 渊源流变 生成机制
下载PDF
从《五方元音》到子弟书韵母系统的演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坤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75-79,共5页
子弟书是清代流传于北京地区的一种通俗的说唱艺术 ,对于研究清代的语音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把子弟书中的押韵字进行归类整理 ,用它所反应的情况和《五方元音》的韵母系统进行比较 ,发现从康熙到清末二百多年中 ,韵母系统保持... 子弟书是清代流传于北京地区的一种通俗的说唱艺术 ,对于研究清代的语音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把子弟书中的押韵字进行归类整理 ,用它所反应的情况和《五方元音》的韵母系统进行比较 ,发现从康熙到清末二百多年中 ,韵母系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但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如入声的消失、 的产生、ei的产生、iai到iε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方元音》 子弟 说唱艺术 母系统 语音演变 清代
下载PDF
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方言韵书研究的“锋利武器”
3
作者 李春晓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306-311,共6页
《六音字典》成书于1515年,是鲜为学界所知而新发现的闽北方言韵书,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福建方言韵书,反映了数百年前福建闽北政和方言音系。马重奇先生的《明清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音系研究》通过通语史与方言史互相结合,... 《六音字典》成书于1515年,是鲜为学界所知而新发现的闽北方言韵书,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福建方言韵书,反映了数百年前福建闽北政和方言音系。马重奇先生的《明清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音系研究》通过通语史与方言史互相结合,传世文献与鲜活方言互相印证,为学界展示了最为可信的文献考证研究法,同时采用历史比较法,真正实现共时(横向)研究和历时(纵向)研究的互补。可以说,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是方言韵书研究的"锋利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闽北方言手抄本音系研究》 《六音字典》 文献考证法 历史比较法
下载PDF
江有诰《音学十书·韵读》体例研究
4
作者 齐晓燕 邵永海 《长江学术》 201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本文以中华书局1993年版《音学十书》为主要参考书,从三个方面来研究江有诰《音学十书》中"韵读部分"。第一是对江氏韵读进行校勘,第二是考察江氏确认韵脚字的情况,第三,也是本论文最主要的部分,是比较江书中"通韵"... 本文以中华书局1993年版《音学十书》为主要参考书,从三个方面来研究江有诰《音学十书》中"韵读部分"。第一是对江氏韵读进行校勘,第二是考察江氏确认韵脚字的情况,第三,也是本论文最主要的部分,是比较江书中"通韵"、"合韵"、"借韵"以及"借用"几个术语的异同。借韵,两韵部之间至少相隔两个韵部,两个以上韵部之间则至少相隔一个韵部。合韵,两韵部之间有且只能相隔一个韵部,三个韵部之间必须是紧紧相连的。通韵,只能用于紧挨在一起的两个韵部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有诰 《音学十 读体例
下载PDF
《音韵六书指南》音系与温县方音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志波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50,共7页
《音韵六书指南》的音韵系统与现代温县方言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与现代温县方言相比,可以探寻出温县方言百余年来发生的变化。《音韵六书指南》对于温县方音史及豫北晋语语音史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音指南》 温县方言 语音 演变
原文传递
从晋尚“韵”看王羲之书法的中和美 被引量:2
6
作者 梁达涛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2年第6期226-226,共1页
晋朝是思想开放的时代,促进了各门艺术的发展。在书法上,尚"韵"书风流行。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家,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创了新妍书风,影响久远。王书体现一种"中和美",不激不厉,淡雅平和。
关键词 “韵 王羲之 中和美
原文传递
段玉裁的古音体系及其对方音的态度
7
作者 乔全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4-43,共10页
段玉裁古音体系体大思精,《六书音均表》即是段氏潜心商订的古音学力作,形成了段氏古音学的完整体系,但是书中几乎不提方言,而是用合韵说解释异部相押。事实上,段氏并非没有方音观念,其拒斥方音完全是出于维护同质性理想化古音体系的考... 段玉裁古音体系体大思精,《六书音均表》即是段氏潜心商订的古音学力作,形成了段氏古音学的完整体系,但是书中几乎不提方言,而是用合韵说解释异部相押。事实上,段氏并非没有方音观念,其拒斥方音完全是出于维护同质性理想化古音体系的考虑,"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就是其同质性理想化古音体系的重要显现。然而,同质性理想化的语音体系会导致古音体系的严重缺陷,如:韵类关系古今无变、在今音中寻求古音音值、拒斥以个别字的流变审取古音的方音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学研究 段玉裁 古音体系 方音 《六音均表》
下载PDF
萧该《汉书音义》音切考辨 被引量:1
8
作者 万献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4,共8页
隋代的萧该是《切韵》"多所决定"者之一,他著的《汉书音义》今存228条342个音注,其中一半以上是反切。所注音切主要在辨析同义异音和音变构词方面,引用前人音读在70%以上,音变内容相对较古,显示其音切的传承性、多维性和泛时... 隋代的萧该是《切韵》"多所决定"者之一,他著的《汉书音义》今存228条342个音注,其中一半以上是反切。所注音切主要在辨析同义异音和音变构词方面,引用前人音读在70%以上,音变内容相对较古,显示其音切的传承性、多维性和泛时性特点。由分析可推知,《切韵》音系应该具有综合性读书音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该 音义 音变构词 同义异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