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玲延安书写的空间想象与话语重构
1
作者 魏巍 李静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6-64,共9页
主体改造、精神转向是伴随丁玲创作始终的两个关键词,折射出她随地域空间的变化不断调整写作方式的倾向。在延安这一新的空间中,丁玲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变以往的写作方式、审美习性和主体想象,她不断地调整视角,仍会受惯性书写经验支配... 主体改造、精神转向是伴随丁玲创作始终的两个关键词,折射出她随地域空间的变化不断调整写作方式的倾向。在延安这一新的空间中,丁玲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变以往的写作方式、审美习性和主体想象,她不断地调整视角,仍会受惯性书写经验支配想象乡村、构形延安,由此形成了一种混杂式的书写模式,“五四”国民性批判、浪漫理想化的革命想象不同程度地干预、掺杂进她的延安叙事,造成种种叙事困境和情感冲突。可以说,一直到延安文艺座谈会、整风运动之前,丁玲都没能绕过“经验”的范式,直到写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时期,丁玲才找到书写延安的在场理想状态。从整体上追溯丁玲的延安书写,可以更加确切地理解丁玲在延安这一新的空间下精神转向和话语重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延安书写 空间想象 话语重构
下载PDF
跨族际的书写——以美国记者的延安文本为例
2
作者 王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延安的精神内涵由身居延安的中国共产党员、到访延安的国统区记者与奔赴延安采访的外国记者三者共同建构。美国记者访问延安、亲历延安、记录延安、传承延安的延安书写是本文的考察对象。美国记者的延安书写从日常生活、精神内涵与文化... 延安的精神内涵由身居延安的中国共产党员、到访延安的国统区记者与奔赴延安采访的外国记者三者共同建构。美国记者访问延安、亲历延安、记录延安、传承延安的延安书写是本文的考察对象。美国记者的延安书写从日常生活、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入手,建构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的国际形象。通过美国记者对延安精神的介绍与宣传,延安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以延安风貌为内核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进而影响了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记者 延安精神 书写延安 建构延安
下载PDF
陆地小说的延安书写--以《叶红》《故人》《一支金笔--浪漫的诱惑》为中心
3
作者 程志军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8-35,共8页
陆地的延安书写多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并以知识青年奔赴延安后的成长历程为叙述重心,力求描绘出在革命氛围下解放区青年群体精神变迁和思想蜕变的多重映像。在《叶红》《故人》和《一支金笔——浪漫的诱惑》这三个典型文本中,陆地以较... 陆地的延安书写多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并以知识青年奔赴延安后的成长历程为叙述重心,力求描绘出在革命氛围下解放区青年群体精神变迁和思想蜕变的多重映像。在《叶红》《故人》和《一支金笔——浪漫的诱惑》这三个典型文本中,陆地以较为开放的观察视角和叙述手法展现了青年人的命运变化,写出了富有张力的延安印象,并呈现出革命叙事主题与艺术探索的有效结合,进而建构起了符合自身表意追求的文本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 延安书写 叙述策略
下载PDF
文学史中延安文艺书写的演变——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撰写与修订为例
4
作者 田文兵 麻于宁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9-74,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高校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学史教材之一,从1987年的初版后,又经过了1997年和2016年两次较大幅度的修订。三个版本对延安文艺部分的编写与修订,无论在结构编排还是内容撰写,都有着很大的改动。对延安文艺中的重要作...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高校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学史教材之一,从1987年的初版后,又经过了1997年和2016年两次较大幅度的修订。三个版本对延安文艺部分的编写与修订,无论在结构编排还是内容撰写,都有着很大的改动。对延安文艺中的重要作家,如赵树理的评价也作了较大的修订。文学史中延安文艺评价的演变,不仅体现了学界对延安文艺研究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构建的不断丰富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延安文艺书写 文学史重写
下载PDF
空间转换与艺术主体的精神嬗变——论卞之琳的延安书写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161,共8页
卞之琳的"延安书写"是其走出自我世界、参与现实抗战的创作实践,也是他创作生涯的转捩。"延安书写"的发生和卞之琳奔赴延安后的空间体验有着直接的关联。在从成都至延安再到晋东南等地的空间转换中,卞之琳在诗歌创... 卞之琳的"延安书写"是其走出自我世界、参与现实抗战的创作实践,也是他创作生涯的转捩。"延安书写"的发生和卞之琳奔赴延安后的空间体验有着直接的关联。在从成都至延安再到晋东南等地的空间转换中,卞之琳在诗歌创作上突破和改变了惯常的智性和平静冷淡的风格,并主动改换创作方向,开始致力于小说、战地报告等的写作。在这"另一个世界"里,原本就对空间颇为敏感的卞之琳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空间体验,这促使他将目光从自身投向外部世界,并转向现实而寻求新路,最终体认了"同一个方向"。并且在"延安书写"之后,卞之琳的创作中仍然有着"延安印迹"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延安书写 空间体验 创作嬗变
下载PDF
西方记者延安叙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中望 朱费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93,共9页
西方记者延安叙事方式主要是叙事聚焦和叙事结构。叙事聚焦从不同视角描述延安人物和事件,包括内聚焦、零聚焦、外聚焦三种形式:内聚焦表现为追溯往事与自我体验的“二我差”,零聚焦跨越时空和切换视角地解读大型历史事件,外聚焦含蓄冷... 西方记者延安叙事方式主要是叙事聚焦和叙事结构。叙事聚焦从不同视角描述延安人物和事件,包括内聚焦、零聚焦、外聚焦三种形式:内聚焦表现为追溯往事与自我体验的“二我差”,零聚焦跨越时空和切换视角地解读大型历史事件,外聚焦含蓄冷峻描绘深意场面和蹊跷事件。叙事结构强化延安书写的因果联系和比较意蕴,采用框架叙事和嵌入叙事两种方式,前者展示延安风貌和精神气质,后者拓展外延和深化主题。叙事聚焦和叙事结构交互作用,对历史赋形释义,彰显红色理想的政治隐喻和情感功能,凸显延安叙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记者 延安书写 叙事聚焦 叙事结构 红色理想
下载PDF
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1934—1949)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学勇 王鑫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176,共26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汇聚延安的域外作家,为中国的国际形象认知拉开了书写"红色圣地"的序幕。国际视野中的延安形象,是在历史与社会所交织的文化语境中,被域外作家、记者的延安文本"合力"塑造的。革命的个人意识与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汇聚延安的域外作家,为中国的国际形象认知拉开了书写"红色圣地"的序幕。国际视野中的延安形象,是在历史与社会所交织的文化语境中,被域外作家、记者的延安文本"合力"塑造的。革命的个人意识与较高的艺术创造力,使域外作家的延安叙述具有真实的在场感和超越时代的现实意义,也是他们"延安书写"突出的共性特点。对中国民间所孕育的革命力量的"发现",在"人民性"的追索中呼唤与塑形"大众英雄",是域外作家延安书写的精神向度,也是其有别于本土作家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创作实践与本土作家的创作经验相辉映,将中外的延安镜像并置,在现实与文学的互文中,推进了延安文学的现代性与世界性。域外作家和本土作家一道参与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创造,将个人话语汇入中国新时代的话语,完成了其文化身份的"重述"。延安的世界认同,历经自我历史创构的艰难过程,突破了国际形象的限定,实现了中国现代历史生成的自证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作家 延安书写 国际形象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Yan’an Writings by Writers from Abroad(1934-1949)
8
作者 Zhao Xueyong Wang X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0年第2期80-99,共20页
In the 1930s and 1940s,foreign writers gathered in Yan’an drew the curtain back on recogni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through their writings on the“red Mecca.”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image of ... In the 1930s and 1940s,foreign writers gathered in Yan’an drew the curtain back on recogni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through their writings on the“red Mecca.”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image of Yan’an was shaped by the combined efforts of Yan’an writings by foreign writers and journalists in the interlocking cultural context of history and society.With revolutionary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high artistic creativity,the Yan’an narration of foreign writers had striking shared characteristics:a real sense of presence and a realistic significance beyond their times.Their discovery of the revolutionary power genera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ir calling for and shaping of“heroes of the masses”and their pursuit of“the character of the people”represented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their Yan’an writings,a dimension that was distinct from that of local writers.The foreign writers’creative practice and the creative experience of local writers refracted off each other,juxtaposing mirror images of Yan’a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ty and cosmopolitanism of Yan’an literature in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reality and literature.Together with local writers,writers from abroad participated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culture,bringing their personal discourse into the discourse of China’s new era and completing the restatement of their cultural identity.The global identity of Yan’an went through a difficult process of historical self-creation,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realizing the self-proving natur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iters from abroad Yan’an writings international image cultural ident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