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谈中国油画“书写性”——以吴大羽为例 |
王晶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
2024 |
0 |
|
2
|
不同的书写性——抽象表现主义与大写意文人画之比较 |
林海
|
《美术大观》
|
2015 |
1
|
|
3
|
中国画的书写性与制作性辨析 |
徐远斌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4 |
1
|
|
4
|
连贯书写性绘画引论——再现陆探微之“一笔画” |
律睿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5
|
山水画书卷味淡、书写性正在弱化——十二届美展山水画观后感 |
刘钎妤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6
|
“书画同源”与中国画的“书写性” |
范瑞芳
|
《集宁师专学报》
|
2010 |
0 |
|
7
|
书写性的价值 |
房俊焘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8
|
论水墨人物画中的书写性 |
安霜雁
|
《美术大观》
|
2011 |
1
|
|
9
|
谈中国画的以线造型和书写性用笔——以写意人物画为例 |
罗媛
|
《艺海》
|
2013 |
4
|
|
10
|
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关于中国画艺术中“书写性”的课题探究 |
王璐璐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7 |
2
|
|
11
|
从书法格律看当代文字设计的“书写性” |
高秦艳
黄光辉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临帖应重视书写性 |
魏维军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13
|
赵云龙水彩画的书写性与美学品格 |
宋相东
马骁骅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23 |
0 |
|
14
|
浅析书写性线条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
牛靓洲
|
《陶瓷研究》
|
2022 |
1
|
|
15
|
小议综合材料在写意绘画中的书写性 |
曹曙东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2 |
0 |
|
16
|
浅探中国画的书写性 |
王丹书
王迪
|
《艺术家》
|
2020 |
0 |
|
17
|
"画"字与"写"字——论书法教学中汉字书写性的提升 |
戴弦杰
|
《书法教育》
|
2019 |
1
|
|
18
|
吕宗平锈墨作品《中国笔画》:非书写性的当代再探 |
王晓明
|
《艺术评鉴》
|
2023 |
0 |
|
19
|
由“书写性”看综合性高校书法教育 |
朱竞生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3 |
0 |
|
20
|
乙丙橡胶改性聚丙烯合成纸的书写性和机械性能的研究 |
曹力
杨秀石
赵书兰
白风新
|
《应用科技》
CAS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