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书法势理论的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对比
1
作者 亓汉友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3期102-104,110,共4页
书法势理论是笔者在《书法势》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如何构建书法中势的理论,书法势是指书法作品的墨迹效果以及这一墨迹效果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思维和联想,是通过书法取势、书法攻势、书法收势而形成的,包括笔法、字法和章法的取势、攻势... 书法势理论是笔者在《书法势》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如何构建书法中势的理论,书法势是指书法作品的墨迹效果以及这一墨迹效果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思维和联想,是通过书法取势、书法攻势、书法收势而形成的,包括笔法、字法和章法的取势、攻势和收势等。而这一过程是通过主动利用书法势因素来完成的,书法势因素包括客观书法势因素和主观书法势因素,其中包括笔法势因素、字法势因素、章法势因素,如果进一步细分又能分为客观笔法势因素、主观笔法势因素,客观字法势因素、主观字法势因素,客观章法势因素、主观章法势因素等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刻本《十七帖》为王羲之草书之集大成者,鸿篇巨幅字数众多,一卷在手便能得窥书圣草书全貌”。文章从“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王羲之草书的起收笔方式入手,利用书法势原理分析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墨迹效果(即书法势)的不同,特别是其起笔和收笔的笔墨效果(即笔法势),不同的原因是应用了不同的书法势因素,最终得出刻本《十七帖》的书风不能代表王羲之草书本来面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势理论 王羲之 摹本 刻本 书法 《十七帖》
下载PDF
利用书法势理论分析古人对《书谱》褒贬评论的缘由
2
作者 亓汉友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1期138-140,共3页
随着当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人们对中华书法艺术越来越喜爱,掀起了学习书法的“旋风”,同时人们开始溯本求源,学习先贤书法经典,也对“古人论书”更加关注。但许多书法爱好者对“古人论书”中对同一书法名帖褒贬不一的评价感到疑惑。为... 随着当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人们对中华书法艺术越来越喜爱,掀起了学习书法的“旋风”,同时人们开始溯本求源,学习先贤书法经典,也对“古人论书”更加关注。但许多书法爱好者对“古人论书”中对同一书法名帖褒贬不一的评价感到疑惑。为解答这一问题,文章利用书法势理论分析古人评价孙过庭《书谱》的不同声音,发现古人的评价或褒或贬,均有其依据。但如果评论者对其风格成因分析不够全面,形成的结论就会有疏漏甚至错误。所以,今人对古人的评价要有自己的分析,不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看清名家名帖的本来面目,为自己的书法学习、创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势理论 《书谱》 古人评论 缘由
下载PDF
书法势理论在结字中的应用研究--以《张迁碑》为例
3
作者 亓汉友 《艺术科技》 2023年第7期103-105,共3页
书法势是指怎样构建某种书势,内容包括利用的书法因素、构建方法、书势的形态等,所以被称为书法势,如果用这种思路来构建字的结构那就是字法势。文章基于书势和书法势内涵的不同,提出构建字法势的过程,即字法布势、字法攻势、书法守势,... 书法势是指怎样构建某种书势,内容包括利用的书法因素、构建方法、书势的形态等,所以被称为书法势,如果用这种思路来构建字的结构那就是字法势。文章基于书势和书法势内涵的不同,提出构建字法势的过程,即字法布势、字法攻势、书法守势,并总结两种字法势分析方法,即松紧字法势因素分析方法和几何线条字法势因素分析方法。首先,在松紧字法势因素分析法中,总结出了紧势因素和松势因素,提出了字法势的布势法则,总结了松紧字法势的几种常见的形式,并选取隶书《张迁碑》中的例字进行松紧势字法势因素分析。其次,在几何线条字法势因素分析中,总结了常见的几何线条字法势因素,分析了不同几何线条字法势可能包含的意义,进一步总结了几何线条字法势因素分析法的概念,并对隶书《张迁碑》中的例字进行几何线条字法势因素分析。最后,指出利用松紧字法势因素和几何线条字法势因素构建的字法势的不同特点,以及两种不同字法势因素在字法势中的不同作用,为当代书法创作特别是字法势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势 字法 松紧因素 几何线条因素
下载PDF
书法之“势”浅议 被引量:4
4
作者 亓汉友 《江苏教育》 2020年第13期12-16,共5页
我们要想了解书法之"势",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势。什么是势?《孙子兵法·兵势篇》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 我们要想了解书法之"势",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势。什么是势?《孙子兵法·兵势篇》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何为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见图1示意:从"势"的分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球、A1球是静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发展 书法势 发展趋
下载PDF
浅谈书法的发展趋势
5
作者 亓汉友 《江苏教育》 2020年第5期23-29,共7页
清翁方纲《跋汉朱君长题字》:“书势自定时代。”意思是书法的发展趋势取决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书法的发展趋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了的,有客观发展趋势和主观发展趋势,背后有相应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关键词 书法发展 书法势 发展趋
下载PDF
浅谈字法势和笔法势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亓汉友 《江苏教育》 2021年第22期22-26,共5页
要谈好这个话题,须先理顺一下几个基本概念:笔法势因素、笔法势、字法势因素、字法势。由笔法势因素的运用形成了笔法势,笔法势的效果就是笔道的笔墨效果即笔迹,但这个笔迹的形成不是单有笔法势因素一个原因,它是由笔法势因素和笔墨纸... 要谈好这个话题,须先理顺一下几个基本概念:笔法势因素、笔法势、字法势因素、字法势。由笔法势因素的运用形成了笔法势,笔法势的效果就是笔道的笔墨效果即笔迹,但这个笔迹的形成不是单有笔法势因素一个原因,它是由笔法势因素和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共同形成的,如“折笔”笔法势因素的应用效果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笔迹:用毛笔铺毫(相对较浓墨汁)运用“折笔”笔法势因素在熟宣上书写,形成的墨迹效果(即笔法势)是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法 笔法 书法势
下载PDF
论笔法势的作用
7
作者 亓汉友 《江苏教育》 2020年第21期15-18,22,共5页
一、笔法势的概念笔法势包括笔法取势(布势)、笔法攻势、笔法收势。取势、攻势、收势是动态过程,由取势形成的笔法势是静态的。攻势是攻“取势所形成之势”,攻势完成即形成收势。一方面,有什么样的取势,就有什么样的攻势;另一方面,攻势... 一、笔法势的概念笔法势包括笔法取势(布势)、笔法攻势、笔法收势。取势、攻势、收势是动态过程,由取势形成的笔法势是静态的。攻势是攻“取势所形成之势”,攻势完成即形成收势。一方面,有什么样的取势,就有什么样的攻势;另一方面,攻势方式决定收势,收势完成形成笔法势。就像京剧中演员亮相一样,是一个从起势、运动过程到动作完成后的定格姿势,武术、舞蹈、杂技表演中经常用到。唐太宗《论笔法》中“得势而出”就是这个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势 笔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