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选》册(策)书源流探赜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唯一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6-60,共5页
对于册(策)书源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既有精审的论述,也有疏漏的地方,其精审处,主要得之于他的宗经思想和所掌握的材料;其疏漏的地方,就是忽视了先秦册(策)书的存在。对此本文逐一进行了考证,认为册(策)书是一种出现于商周、... 对于册(策)书源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既有精审的论述,也有疏漏的地方,其精审处,主要得之于他的宗经思想和所掌握的材料;其疏漏的地方,就是忽视了先秦册(策)书的存在。对此本文逐一进行了考证,认为册(策)书是一种出现于商周、且与誓诰并行的重要文书。两汉册(策)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渊源相仍,然又有区别。文章亦分别从使用范围、自身发展规律和体制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同时对潘勖的《册魏公九锡文》的源流及册(策)书体制建构定型的时间进行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册() 源流
下载PDF
探源红色村落——赵书策
2
作者 徐进章 《山东档案》 2023年第4期25-26,共2页
赵书策村,招远市金岭镇辖村,位于市区西南12千米的石脚山东麓,距镇驻地8.8千米。明万历年间,赵姓由城区赵家庵迁此定居,因地处沟旁,被石脚山、好汉等山丘包围,故取名赵家沟。1945年,当时的招远、招北两县县委县政府联合在该村召开大会,... 赵书策村,招远市金岭镇辖村,位于市区西南12千米的石脚山东麓,距镇驻地8.8千米。明万历年间,赵姓由城区赵家庵迁此定居,因地处沟旁,被石脚山、好汉等山丘包围,故取名赵家沟。1945年,当时的招远、招北两县县委县政府联合在该村召开大会,为褒扬抗日殉国的村民兵自卫团团长赵书策烈士,将赵家沟易名为赵书策,成为招远第一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村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远 金岭镇 万历年间 赵姓 书策
原文传递
汉代策书体式考述
3
作者 魏昕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91-95,共5页
汉代策书可分为册封、策免、吊唁三种体式。册封体式与策免体式的区别在于:前者句式多以四言为主,体现出古奥典雅的风格,一些语句形成模式化套语;后者的句式则没那么严整,也未形成固定的套语。究其原因,策书本源于周代的册命,在形制上... 汉代策书可分为册封、策免、吊唁三种体式。册封体式与策免体式的区别在于:前者句式多以四言为主,体现出古奥典雅的风格,一些语句形成模式化套语;后者的句式则没那么严整,也未形成固定的套语。究其原因,策书本源于周代的册命,在形制上已具备悠久的传统,册封策书正是符合册封仪式庄重、整肃的要求,适合在仪式上宣读。相较而言,策免策书更侧重于策免三公的功能性与实效性。吊唁策书则是对哀悼对象个人德行、经历或功绩的彰表,其功能决定了吊唁之辞不能一概而论,此类策书体式也并未形成固定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册封 吊唁
下载PDF
作新與修舊--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中的“經承史策”説
4
作者 肖瀟 《中国经学》 2024年第1期167-190,共24页
“經承史策”,是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中關於《春秋經》之形成與性質的學説,與《左氏》先儒立場有别。在經承史策的認識下,杜預將《春秋經》區分爲性質不同的兩層,分别係屬於魯史策書書寫與孔子筆削示義的環節,又在《左傳》中提出凡例... “經承史策”,是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中關於《春秋經》之形成與性質的學説,與《左氏》先儒立場有别。在經承史策的認識下,杜預將《春秋經》區分爲性質不同的兩層,分别係屬於魯史策書書寫與孔子筆削示義的環節,又在《左傳》中提出凡例、變例與之相應,從而在以傳解經之時,形成從《左傳》到魯史策書,再到《春秋經》的理解進路,這是《春秋經傳集解》尤其是其中經注部分展開的基本框架與依據。由“經承史策”之説所導致的對於《春秋經》中“修舊”因素的凸顯,以及對孔子“作新”之義的淡化,在《左氏》學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經承史 魯史 舊典禮經 孔子新意
下载PDF
试论西汉诏书的独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明华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120-124,共5页
西汉诏书代表了诏书的初步形成 ,因此具有一些独特之处。从体制上看 ,诏书继承了命令的功能 ,其题材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其名称也最终得到确定 ,到武、宣之世 ,形成“命有四品”的局面。从艺术水平看 ,西汉诏书带有形成期的特点 ,具有... 西汉诏书代表了诏书的初步形成 ,因此具有一些独特之处。从体制上看 ,诏书继承了命令的功能 ,其题材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其名称也最终得到确定 ,到武、宣之世 ,形成“命有四品”的局面。从艺术水平看 ,西汉诏书带有形成期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作者方面看 ,西汉诏书多皇帝亲笔 ,故可反映出皇帝的生活和经历 ,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同时 ,西汉诏书与其它文体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独特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文体 语言
下载PDF
诏令范畴下的“策”体辨析——以汉代诏令为例
6
作者 魏昕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6-91,共6页
"策"体在汉诏中大抵可分为三类,即策书、策告和策问。策书通常用于人事的升降任免;策告是以简册相告于天地、宗庙、神明;策问则用于选拔贤良文学、博士弟子等人才。关于诏令类"策"体的辨析,在诸家评述中多有涉及,... "策"体在汉诏中大抵可分为三类,即策书、策告和策问。策书通常用于人事的升降任免;策告是以简册相告于天地、宗庙、神明;策问则用于选拔贤良文学、博士弟子等人才。关于诏令类"策"体的辨析,在诸家评述中多有涉及,其主要从考竟源流和分类辨析纵横两方面对"策"体加以梳理,既反映了"策"体功能的多样化,亦说明绝大多数功能早在汉代已经存在的事实。可以说,"策"体的细化,既是文体自身规范化的结果,而很大程度上更有赖于评述者的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诏令 汉代 辨体
下载PDF
漢代詔書用簡長度及形制補議
7
作者 孫梓辛 《简帛》 2022年第2期257-270,共14页
根據現有材料可以確認漢代的璽書和罷免三公所用的策書長爲尺一,至於其他類别的皇帝文書的長度尚不明確,其中批答臣下奏請形成的詔書可能長爲一尺。漢代詔書的書寫載體除編聯的簡册外,使用牘板(版)的普遍程度亦不容小覷。根據嶽麓秦簡... 根據現有材料可以確認漢代的璽書和罷免三公所用的策書長爲尺一,至於其他類别的皇帝文書的長度尚不明確,其中批答臣下奏請形成的詔書可能長爲一尺。漢代詔書的書寫載體除編聯的簡册外,使用牘板(版)的普遍程度亦不容小覷。根據嶽麓秦簡《卒令丙四》的記載,皇帝文書使用尺一牘應是秦代所立之制,由此看來,以往學者推測尺一詔成立於漢文帝初年以及尺一詔中多出的一寸是用來抬高“制”字的説法恐難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一詔 璽書 牘板 《卒令丙四》
下载PDF
赵汸《春秋》“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说论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建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40,共10页
在《春秋》学史上,元末《春秋》学家赵汸研治《春秋》的最大特点是以义例说经。他考论鲁史与《春秋》之别,明辨史"例"与经"义"之分,提出了系统的以"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为核心的《春秋》书... 在《春秋》学史上,元末《春秋》学家赵汸研治《春秋》的最大特点是以义例说经。他考论鲁史与《春秋》之别,明辨史"例"与经"义"之分,提出了系统的以"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为核心的《春秋》书法义例说。其《春秋》义例学说,是在依据《左传》及杜预注、融通三传史法经义说、批判继承诸家义例书法说基础上的发明,不仅体系颇为严密完整,而且在方法论层面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秋》诠释学系统。赵汸的《春秋》义例学所体现出的会通经史、据传求经,由《左传》到《春秋》、由考证史法而辨析经义的治经理路,以及力纠唐宋以来舍传求经、虚辞说经、附会穿凿之弊端的经学理念,是其《春秋》义例学说的主要价值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汸 之例 笔削之义 《春秋》义例 史法经义
原文传递
动量、机械能专题突破
9
作者 贾应军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一、选择题 1.有两个物体a和b,其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它们的初动能相同,若a和b分别受到不变的阻力Fa和Fb’的作用,经过相同时间停下来,它们的位移分别是Sa和Sb,则( ).
关键词 竖直平面 水平地面 填空题 压缩量 水平轨道 奖励工作 反向运动 最小速度 书策 弹性限度
下载PDF
谶纬与陈桥兵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后周显德六年,"点检做"谶纬的出现,使张永德被解除殿前都点检的要职,改由赵匡胤接任。由于张永德与李重进均是周世宗姻亲,且并没有在这次职位改变中获得实际好处,因此最有可能制造这一谶纬的当属赵匡胤。赵匡胤取得殿前都点... 后周显德六年,"点检做"谶纬的出现,使张永德被解除殿前都点检的要职,改由赵匡胤接任。由于张永德与李重进均是周世宗姻亲,且并没有在这次职位改变中获得实际好处,因此最有可能制造这一谶纬的当属赵匡胤。赵匡胤取得殿前都点检的禁军要职以后,又借助谶纬、天象、策书等蛊惑军心,发动了陈桥兵变。"点检做"这一谶纬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赵匡胤借散布谶纬达到其政治目的行为或许受到了刘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天象 点检做 赵匡胤
下载PDF
纸简并用考(续三)
11
作者 刘光裕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2-64,共3页
七、东汉末年政务中的纸简并用考察纸的早期应用以及纸如何取代简的过程,则可发现文化领域大体在东汉末年即完成以纸代简,其速度比政务领域要快。就文化领域而言主要有三项,就是书信、书籍、书法。书信和书籍中以纸代简的情况前面已... 七、东汉末年政务中的纸简并用考察纸的早期应用以及纸如何取代简的过程,则可发现文化领域大体在东汉末年即完成以纸代简,其速度比政务领域要快。就文化领域而言主要有三项,就是书信、书籍、书法。书信和书籍中以纸代简的情况前面已经谈过。现在考察政务领域中纸简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简并用 东汉末年 写材料 章表
下载PDF
祭告制度与《春秋》的生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过常宝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32,共15页
原始《春秋》是以"策"的形态存在的,源于鲁国史官告庙或诸侯国史官"来告",而"告"则与古已有之的祭告仪式相关。祭告内容须经史官事先书策,成为"岁典",于四时常祭集中告庙。当时,唯有周王和鲁... 原始《春秋》是以"策"的形态存在的,源于鲁国史官告庙或诸侯国史官"来告",而"告"则与古已有之的祭告仪式相关。祭告内容须经史官事先书策,成为"岁典",于四时常祭集中告庙。当时,唯有周王和鲁国建有太庙。诸侯国有事,祭告本国宗庙,形成"诸侯之策",重要事项还要到太庙祭告,形成"周策"或"鲁策"。因此,只有"周之《春秋》"和"鲁之《春秋》"可载列国之事。祭告书策不载原因、过程,不作评论,呈现出"简"的文体特征。"岁典"导致了史官于四季首月虽"无事"而书策。四时常祭在当时被习称为"春秋",这就是《春秋》名称的来源。在长期的书策和祭告实践中,史官发明了多种形式的"书法",以彰显自己维护礼制的权力和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命 书策 岁典 《春秋》
原文传递
我们在哪里?
13
作者 栗宪庭 《大艺术》 2010年第1期18-18,共1页
如果一定要回答"我们在哪里?"我更愿意说"我在我的心里。"我越来越倾向把艺术看成一种"宗教",即艺术只是一种自我拯救的方式和途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所有的外在标准,不在乎名利场的要求,以... 如果一定要回答"我们在哪里?"我更愿意说"我在我的心里。"我越来越倾向把艺术看成一种"宗教",即艺术只是一种自我拯救的方式和途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所有的外在标准,不在乎名利场的要求,以保持艺术家面对自我灵魂的纯洁和真诚。这一点其实很难,既然"我"是被各种教育和信息所塑造,那么什么是"我"?或者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我"没有本质,但是,"我"通过创造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孟东野序 时代精神 国家意识 大自在 现实功利 书策 选择机制 凡物 生存环境 冲突性
原文传递
筆削顯義與胡安國《春秋》詮釋學——《春秋》宋學詮釋方法之一 被引量:2
14
作者 張高評 《新宋学》 2016年第1期275-308,共34页
一、前言傳世之《春秋》,曾經孔子筆削,説見《史記·孔子世家》,所謂“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至於孔子作《春秋》,所據以參考之底本,究竟止限魯史策書?或者擴及百二國寶書?諸家皆各有其説辭。主張“孔子因魯史爲《... 一、前言傳世之《春秋》,曾經孔子筆削,説見《史記·孔子世家》,所謂“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至於孔子作《春秋》,所據以參考之底本,究竟止限魯史策書?或者擴及百二國寶書?諸家皆各有其説辭。主張“孔子因魯史爲《春秋》”者,如杜預、王皙、蘇軾、劉敞諸家;1深信“廣采百二十國寶書,然後筆削一經”者,如孫瑴、徐彦、章太炎等人。2無論本據魯史,或廣采百國,皆經孔子抉擇、簡約、去取、修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本 主張 史記 世家 傳世 所據 前言 筆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