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七氟烷对大鼠Formalin模型脊髓水平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浩 符兴武 +2 位作者 姚景 党玉婷 徐礼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旨在阐明不同剂量的乳化七氟烷在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50μl/kg(A1,A2)组,鞘内注射乳化七氟烷50μl/kg(B1,B2)组,鞘内乳化七氟烷25μl/kg(C1,C2)组。各组... 目的:旨在阐明不同剂量的乳化七氟烷在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50μl/kg(A1,A2)组,鞘内注射乳化七氟烷50μl/kg(B1,B2)组,鞘内乳化七氟烷25μl/kg(C1,C2)组。各组大鼠分别应用福尔马林足底注射致痛模型,通过鞘内置管至腰膨大(L4~L5)注射不同药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行为学方法,综合评价乳化七氟烷在脊髓水平的镇痛效果。结果:鞘内注射乳化七氟烷可明显减少福尔马林足底致痛大鼠缩足反射的次数(P〈0.05),明显延长缩足潜伏期(P〈0.05),明显提高疼痛阈值(P〈0.05),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光镜结果显示:鞘内注射乳化七氟烷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大鼠脊髓背角I-VI层Fos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鞘内注射乳化七氟醚在脊髓水平能够发挥抗伤害性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与减少大鼠脊髓背角Fos蛋白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七氟烷 脊髓 镇痛 鞘内给药 大鼠
下载PDF
乳化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莉琴 翟东 +5 位作者 蔡玲 陈昼琳 陈淑君 李志高 王超 周新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4-517,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乳化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只)、20%脂肪乳预处理组(FAT组,12只)和乳化七氟烷组(SEVO组,12只)。S组大鼠开... 目的研究乳化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只)、20%脂肪乳预处理组(FAT组,12只)和乳化七氟烷组(SEVO组,12只)。S组大鼠开腹后以温的0.9%氯化钠溶液纱布覆盖切口,1h后关腹。IR组大鼠开腹后予无损伤血管夹阻断左肝叶和中肝叶的门静脉及肝动脉血供,以温的0.9%氯化钠溶液纱布覆盖切口,持续1h后移去血管夹并关腹。FAT组和SEVO组大鼠麻醉后分别经微量静脉输液泵输注20%脂肪乳和体积分数为0.036的乳化七氟烷(均为10mL·kg-1·h-1),30min后开腹建立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具体操作同IR组。大鼠均在4h后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10水平。结果 IR组、FAT组和SEVO组大鼠的血清ALT、AST、TNF-α、IL-1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S组(P值均<0.05)。SEVO组大鼠的血清ALT、AST、TNF-α和IL-1水平均显著低于IR组(P值均<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S组(P<0.05)。IR组与FAT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理检查示,IR组和FAT组可见小叶中央肝细胞呈空泡样变性并聚集成簇,大量肝细胞细胞核浓缩并深染,呈坏死前改变,部分肝细胞坏死,肝血窦及小叶中央重度充血肿胀;SEVO组肝小叶结构尚存,肝细胞轻度水肿,小叶中央个别肝细胞呈坏死前改变,部分肝血窦狭窄,门管区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损伤程度较IR组轻。结论乳化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ALT和AST水平明显下降,肝细胞损伤减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及促进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七氟烷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下载PDF
不同麻前给药配合乳化七氟烷对矮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无创血压影响的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垣逸 ALANCIA CAROL Clifton +6 位作者 刘娜 范玉莹 贾昊天 葛瑞东 李秀云 邹希明 刘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3-771,共9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麻前给药方案配合乳化七氟烷进行麻醉时对矮马无创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以半野生矮马为研究对象,将10匹矮马随机分成KFXES组、KFDBES组两组,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KFXES组使用氯胺酮、静松...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麻前给药方案配合乳化七氟烷进行麻醉时对矮马无创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以半野生矮马为研究对象,将10匹矮马随机分成KFXES组、KFDBES组两组,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KFXES组使用氯胺酮、静松灵、芬太尼对矮马进行诱导麻醉,KFDBES组使用氯胺酮、布托啡诺、右旋美托咪定和芬太尼对矮马进行诱导麻醉。矮马保持自主呼吸,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恒速静脉滴注6%乳化七氟烷维持麻醉2 h。在给药前记录常态下试验动物基础体征,在麻醉后持续2 h记录矮马的生命体征,分别于0、30、60、90、120 min监测无创血压,并同步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因子的浓度。结果显示,在试验过程中,KFXES组矮马的血压与试验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0~60 min时,对RAAS的抑制性两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时间超过90 min时,KFXES组对RAAS的抑制显著弱于KFDBES组(P<0.05)。因此,氯胺酮、芬太尼、布托啡诺及右旋美托咪定复合乳化七氟烷相对于氯胺酮、静松灵及芬太尼复合乳化七氟烷对半野生矮马进行麻醉时血压稳定性更好,在麻醉90 min后对RAAS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结果可为矮马的麻醉方法或剂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马 麻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乳化七氟烷
下载PDF
乳化七氟烷选择性阻滞外周神经对骨骼肌松弛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叶菱 孙辛欣 +1 位作者 朱涛 杨平亮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2-526,540,共6页
目的探索七氟烷松弛骨骼肌作用的位点是否位于外周神经。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配到乳化七氟烷低浓度组〔4mL/(kg·h)〕、中浓度组〔6mL/(kg·h)〕、高浓度组〔10mL/(kg·h)〕及脂肪乳对照组〔以10mL/(kg·h... 目的探索七氟烷松弛骨骼肌作用的位点是否位于外周神经。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配到乳化七氟烷低浓度组〔4mL/(kg·h)〕、中浓度组〔6mL/(kg·h)〕、高浓度组〔10mL/(kg·h)〕及脂肪乳对照组〔以10mL/(kg·h)的速率泵入30%脂肪乳〕,每组9只。选择性麻醉下肢外周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及骨骼肌肌纤维;模型建立成功后,比较麻醉前后所测得胫骨前肌静息张力和肌肉收缩力的变化。结果七氟烷低、中、高浓度组七氟烷分压在股静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低、中浓度组的胫骨前肌的静息张力几乎没有发生改变,给予电流刺激时测得的单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与麻醉前的基础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组麻醉后兔胫骨前肌的单收缩力、强直收缩力有所减弱(P<0.05)。结论成功建立选择性外周神经阻滞模型。中、低浓度七氟烷松弛骨骼肌的作用位点不在外周神经,可能在脊髓或更高级别的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七氟烷 选择性麻醉模型 骨骼肌松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