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原油的超声波脱水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孙宝江 颜大椿 乔文孝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7-331,共5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油中的水滴粒子在超声波辐射下的位移效应,给出了超声波分离油水的理论根据.针对其它物理化学方法不能有效破乳的污水回收油进行了实验,证实了超声波分离乳化原油中油和水的可行性、得到了超声波破乳脱水的声学参数.
关键词 脱水 油水分离 乳化原油 超声波 水滴位移效应
下载PDF
利用声化方法对复杂乳化原油的破乳脱水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永红 卢明昌 孙宝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2,65,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波和化学方法联合破乳的可行性 ,并用实验方法验证了联合破乳脱水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 ,化学破乳剂和超声波联合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的破乳脱水效率。在破乳剂最优用量的实验条件下 ,对乳化原油进行超声处理 30mi... 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波和化学方法联合破乳的可行性 ,并用实验方法验证了联合破乳脱水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 ,化学破乳剂和超声波联合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的破乳脱水效率。在破乳剂最优用量的实验条件下 ,对乳化原油进行超声处理 30min ,沉降 3h ,脱水率可以达到 90 %以上。模拟现场脱水流程条件 ,利用该方法对常规方法不能有效破乳的聚合物驱及化学驱出液掺混稠油形成的复杂乳状液进行了破乳脱水试验。结果表明 ,声化联合破乳具有较高的脱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化方法 乳化原油 化学破乳剂 脱水效率 超声波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胜坨油田乳化原油选择性堵水室内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桂勋 高国强 +1 位作者 柴德民 张桂意 《试采技术》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通过对乳化稠油堵水技术的分析,针对胜坨油田的油藏温度较高、原油粘度较低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了适合胜坨油田原油的高效乳化剂SCA和稳定剂SCB,得出了温度、矿化度对堵剂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堵剂配方为:96%的原油+3%的活性剂SCA+1... 通过对乳化稠油堵水技术的分析,针对胜坨油田的油藏温度较高、原油粘度较低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了适合胜坨油田原油的高效乳化剂SCA和稳定剂SCB,得出了温度、矿化度对堵剂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堵剂配方为:96%的原油+3%的活性剂SCA+1%的稳定剂SCB。并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实验证明该堵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封堵性能,堵水率达98%以上,堵油率小于5%,在胜坨油田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坨油田 乳化原油 选择性堵水 室内研究 配方 堵水剂 乳化
下载PDF
渤海海域乳化原油破乳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勇 杨俊敏 +3 位作者 董长友 郝叶红 王月红 兰英 《新疆石油科技》 2009年第2期44-46,共3页
简要介绍了渤海地区乳化原油破乳剂室内研究及科研生产动态。自1996年3月至今,某些油田原油含水由少量增加到40%,甚至更高。渤海地区最初使用的乳化原油的破乳剂RP-3562和POI-2420,脱水效果不好,自行研发了专用破乳剂AP-05(SZ36-1油田用... 简要介绍了渤海地区乳化原油破乳剂室内研究及科研生产动态。自1996年3月至今,某些油田原油含水由少量增加到40%,甚至更高。渤海地区最初使用的乳化原油的破乳剂RP-3562和POI-2420,脱水效果不好,自行研发了专用破乳剂AP-05(SZ36-1油田用)和SP169(埕北油田用),脱水效果有所提高。随着原油含水上升,AP-05及SP169的脱水性能也下降。近几年,一直研究使用的STFD破乳剂适用于各种原油破乳,且脱水效果显著。详细阐述乳化原油所用破乳剂类型、代号、用量、脱水温度及最适合室内科研生产的破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技术 乳化原油 破乳剂 化学破乳 渤海地区
下载PDF
奥里乳化原油制取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究
5
作者 姚德宏 张田英 +1 位作者 李洪波 张立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7-23,共7页
在实验室内对脱水后的奥里乳化原油及其与孤岛减压渣油调合油,采用减压蒸馏工艺,制取重交通道路沥青,并全面分析评价了所制取的重交通道路沥青性质。试验证明,脱水奥里乳化原油减压蒸馏制取的沥青除薄膜烘箱试验后质量变化外,其它... 在实验室内对脱水后的奥里乳化原油及其与孤岛减压渣油调合油,采用减压蒸馏工艺,制取重交通道路沥青,并全面分析评价了所制取的重交通道路沥青性质。试验证明,脱水奥里乳化原油减压蒸馏制取的沥青除薄膜烘箱试验后质量变化外,其它所有指标均符合重交通道路沥青质量要求,完全符合交通部“八五”攻关建议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脱水奥里乳化原油与孤岛减压渣油调合,在一定的减压蒸馏工艺条件下,制取的沥青不仅符合GB/T15180-94及GB50092-96沥青质量要求,也符合交通部“八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沥青 乳化原油 沥青
下载PDF
乳化原油破乳剂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福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A00期104-113,共10页
综述了乳化原油破乳中使用的两类破乳剂,即油包水乳化原油破乳剂和水包油乳化原油破乳剂。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发展过程、重要的破乳剂、破乳机理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采出的乳化原油多是油包水乳化原油,其破乳剂主... 综述了乳化原油破乳中使用的两类破乳剂,即油包水乳化原油破乳剂和水包油乳化原油破乳剂。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发展过程、重要的破乳剂、破乳机理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采出的乳化原油多是油包水乳化原油,其破乳剂主要是高分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通过取代、聚结、增溶等机理起作用;三次采油采出的乳化原油多是水包油乳化原油,其破乳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通过反应、取代、抵消、聚结等机理起作用,这两类破乳剂发展的总趋势是多成分复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原油 破乳剂 原油 前处理
全文增补中
微波散射实验识别原油及乳化原油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晨琪 过杰 +3 位作者 杨启霞 张晰 刘根旺 张彦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1,共9页
海上原油泄漏在其风化迁移过程中会形成不同浓度的乳化物,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合成孔径雷达(SAR)因其不受雨、云影响,可昼夜监测的优势,在海上溢油监测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是它在原油乳化识别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本文利用C波... 海上原油泄漏在其风化迁移过程中会形成不同浓度的乳化物,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合成孔径雷达(SAR)因其不受雨、云影响,可昼夜监测的优势,在海上溢油监测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是它在原油乳化识别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本文利用C波段全极化散射计观测原油的自然乳化过程,并利用人工制备的不同含水率的乳化油品模拟原油乳化进程观测油膜后向散射系数(N_(RCS))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原油M_(RCS)高于未乳化原油,且油膜乳化程度越高相应的N_(RCS)越大。通过油水散射差值(Δσ~(0))与阻尼比(D_(R))发现能够识别乳化与未乳化原油,反映油膜乳化程度的变化,且在VV极化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原油识别 含水率 后向散射系数 阻尼比
下载PDF
乳化原油破乳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孟皓 《化工管理》 2015年第6期151-151,共1页
本文论述了乳化原油产生的原因,同时综述了乳化原油输送过程的危害,为了乳化原油集输前能更好的破乳,提出了破乳机理。
关键词 乳化原油 破乳剂 破乳机理
下载PDF
非离子乳化原油破乳剂油水界面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乔建江 詹敏 +2 位作者 徐心茹 张一安 李承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以油水界面张力为手段考察了破乳剂对界面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破乳剂的扩散速度、投加量、化学结构等都对破乳剂的界面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 原油 原油乳化 破乳 破乳剂
下载PDF
新疆油田某区块乳化原油集输系统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昕 马俊章 +2 位作者 曹生玉 韩丽艳 汤博 《石油石化节能》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新疆油田某区块原油由于其乳化性质,导致混输泵站集输压力高于软件模拟值,面临集输成本和能耗增加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结合该区块乳化原油转向点特性、黏壁温度特性及破乳剂破乳效果,利用PIPEPHASE水力热力学计算模型对加热降黏、破乳... 新疆油田某区块原油由于其乳化性质,导致混输泵站集输压力高于软件模拟值,面临集输成本和能耗增加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结合该区块乳化原油转向点特性、黏壁温度特性及破乳剂破乳效果,利用PIPEPHASE水力热力学计算模型对加热降黏、破乳降黏和掺水降黏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掺水降黏工艺,并在现场成功应用。掺水至含水率达80%以上,原油黏度降低82%,外输压力下降44%,节约加热耗气37.8×10^(4)m^(3)/a、耗电25.5×10^(4)kWh/a,可实现节约费用49.635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原油 集输系统 水力热力学模型 掺水降黏
下载PDF
乳化原油破乳剂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敏 《今日科苑》 2009年第6期68-68,共1页
乳化原油是指以原油作分散介质或分散相的乳状液。以原油作分散介质的乳状液叫W/O型乳化原油;以原油作分散相的乳状液叫O/W型乳化原油本文介绍了破乳剂的国内外现状,破乳剂的类型及破乳机理,综述了破乳剂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乳化原油 破乳剂 W/O型破乳剂 O/W型破乳剂 破乳机理
下载PDF
O/W乳化原油转型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
12
作者 赵利军 赵修太 张慧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7期133-135,139,共4页
考察了原油组份、水质、环境条件等对O/W(水包油型)乳化原油转型的影响:沥青质和胶质对O/W乳化原油的转型起促进作用,芳香分起抑制作用;在1000~4000mg/L的NaCl和10.0~12.0的pH值范围内,O/W乳化原油较稳定,CaCl2浓度大于0.6×103 m... 考察了原油组份、水质、环境条件等对O/W(水包油型)乳化原油转型的影响:沥青质和胶质对O/W乳化原油的转型起促进作用,芳香分起抑制作用;在1000~4000mg/L的NaCl和10.0~12.0的pH值范围内,O/W乳化原油较稳定,CaCl2浓度大于0.6×103 mg/L后,O/W乳化原油极易转型;低于临界剪切速率(8r/s)下的O/W乳化原油不容易转型,随温度升高O/W乳化原油的稳定性下降,易发生乳化转型,乳化降黏剂能够抑制O/W乳化原油的转型。提出了防止O/W乳化原油转型的对策与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 W乳化原油 转型黏度 转型时间
下载PDF
乳化原油选择性堵水室内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桂勋 高国强 +1 位作者 柴德民 张桂意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3期49-52,共4页
通过对乳化稠油堵水技术的分析 ,针对胜坨油田的油藏温度较高、原油粘度较低的实际情况 ,研究出适合胜坨油田原油的高效乳化剂SCA和稳定剂SCB ,得出了温度、矿化度对堵剂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堵剂配方为 :96 %原油、3%活性剂SCA、1%稳定剂... 通过对乳化稠油堵水技术的分析 ,针对胜坨油田的油藏温度较高、原油粘度较低的实际情况 ,研究出适合胜坨油田原油的高效乳化剂SCA和稳定剂SCB ,得出了温度、矿化度对堵剂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堵剂配方为 :96 %原油、3%活性剂SCA、1%稳定剂SCB ,并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实验证明 ,该堵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封堵性能 ,堵水率达 98%以上 ,堵油率小于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原油 选择性堵水 室内研究 选择性堵剂 油井堵水 配方 物理模拟 胜坨油田
下载PDF
涠洲WZ11—1N油田乳化原油的形成机理及破乳剂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玉凯 颜明 +1 位作者 陈霄 宋立志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第2期3-4,共2页
取涠洲11—1N油田A2井原油,根据油田实际生产情况评价各因素对乳化原油稳定性的影响。由硫酸钡配置的稳定乳化原油,在添加各浓度破乳剂搅拌后均立即出现了油水分层,且随着静置的时间增加,实现了大于90%的脱水率。根据破乳剂性能评价与... 取涠洲11—1N油田A2井原油,根据油田实际生产情况评价各因素对乳化原油稳定性的影响。由硫酸钡配置的稳定乳化原油,在添加各浓度破乳剂搅拌后均立即出现了油水分层,且随着静置的时间增加,实现了大于90%的脱水率。根据破乳剂性能评价与优选结果,推荐采用浓度为1.5%的SA—5对A2井乳化原油进行破乳处理。由于A2井原油中天然乳化剂含量较低,温度、含水率的变化都不易导致A2井原油形成稳定乳化原油;碱性条件会显著增加A2井乳化原油稳定性。油井在进行碱性条件的井下作业时,必须考虑乳化原油防破乳问题。高岭石、硫酸钡结垢等固相微粒的存在会明显增加A2井乳化原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原油 稳定性 固相微粒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破乳
下载PDF
乳化原油破乳剂综述
15
作者 王树生 《今日科苑》 2007年第16期101-101,共1页
乳化原油是指以原油作分散介质或分散相的乳状液。以原油作分散介质的乳状液叫W/O型乳化原油;以原油作分散相的乳状液叫O/W型乳化原油本文介绍了破乳剂的国内外现状,破乳剂的类型及破乳机理,综述了破乳剂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乳化原油 破乳剂 W/O型破乳剂 O/W型破乳剂 破乳机理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与原油乳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丛娟 岳湘安 +3 位作者 尤源 张立娟 王超 李宏鑫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9,共4页
采用显微观测与乳状液析水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油磺酸盐与原油乳化问题。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石油磺酸盐质量分数、油水体积比及振荡次数等因素对乳状液液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水体积比对乳状液液滴结构影响最大,随着... 采用显微观测与乳状液析水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油磺酸盐与原油乳化问题。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石油磺酸盐质量分数、油水体积比及振荡次数等因素对乳状液液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水体积比对乳状液液滴结构影响最大,随着油水体积比的增大,乳状液平均粒径和分散度先增大再减小。乳状液破乳前期,油水体积比对乳状液析水率的影响最大;乳状液破乳后期直至破乳结束,石油磺酸盐质量分数对乳状液析水率的影响最大;振荡次数对乳状液析水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原油乳化 液滴结构 稳定性 乳状液析水率 油水体积比
下载PDF
假单胞菌GD-23原油发酵液乳化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凤来 张心平 +2 位作者 刁虎欣 张秀丽 刘如林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GD-2 3菌株是降解烃类的细菌 ,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sp.) .该菌株在以原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伴随菌体的生长产生一种对原油有乳化作用的物质 ,用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 (H+ )可从原油发酵液中提取出来 ,理化分析表明 ,该乳化物... GD-2 3菌株是降解烃类的细菌 ,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sp.) .该菌株在以原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伴随菌体的生长产生一种对原油有乳化作用的物质 ,用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 (H+ )可从原油发酵液中提取出来 ,理化分析表明 ,该乳化物质为一种水溶性的糖脂 ,其主要化学组分由 C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GD-23 原油乳化 生物表面活性剂 糖脂 脂肪酸 鼠李糖 提取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多支化两亲聚合物合成及其原油乳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季岩峰 张向峰 胡雷雷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8-84,共7页
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备了N-苄基-N-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三元共聚两亲聚合物-P(AM/BHAM/NaA),并优化了合成方案。该聚合物具有临界聚集浓度(CAC),当该两亲聚合物质量浓度高于700mg/L时,P(AM/BHAM/NaA)在水溶液中形... 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备了N-苄基-N-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三元共聚两亲聚合物-P(AM/BHAM/NaA),并优化了合成方案。该聚合物具有临界聚集浓度(CAC),当该两亲聚合物质量浓度高于700mg/L时,P(AM/BHAM/NaA)在水溶液中形成聚集体,并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聚集体的流体力学半径增加,表观黏度也随之增加。P(AM/BHAM/NaA)具有良好的原油乳化能力,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两亲聚合物对原油乳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两亲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升高,在水溶液中形成聚集体的体积增大,空间网络结构增大,乳化能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化两亲聚合物 荧光探针 临界聚集浓度 流体力学半径 原油乳化
下载PDF
含聚合物原油乳化液破乳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玉鹏 朱瑞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1-272,共2页
选用10种破乳剂对大庆油田含聚原油乳化液进行破乳脱水实验,对效果好的3种破乳剂进行复配。结果表明,TA-1031/TEF-16按照1∶1(质量比)进行复配,在温度50℃、加量150 mg/L时,120 min脱水率可达到97.4%,污水含油92 mg/L。
关键词 破乳剂 聚合物 原油乳化
下载PDF
高乳化陈旧原油脱水困难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琴 姚洪英 +1 位作者 冷冬梅 周继芊 《石油石化节能》 2018年第9期36-38,66,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高乳化陈旧原油由于成分复杂,进入采出液处理系统后,易造成脱水电场运行不平稳等生产问题,在大量室内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高乳化陈旧原油难处理的关键原因,由于FeS (或Fe化合物)的存在,以及杂质含量高并与固体颗粒和沥... 针对大庆油田高乳化陈旧原油由于成分复杂,进入采出液处理系统后,易造成脱水电场运行不平稳等生产问题,在大量室内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高乳化陈旧原油难处理的关键原因,由于FeS (或Fe化合物)的存在,以及杂质含量高并与固体颗粒和沥青质吸附在一起致使原油出现了高乳化;原油在系统中停留时间长,轻组份过于挥发,形成陈旧原油。并据此提出了高乳化陈旧原油有效处理工艺,在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陈旧原油 脱水困难 影响因素 现场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