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WHO组织学分级重新评估及其HOTAIR表达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徐月梅 牛丰南 +6 位作者 李志文 黎琪 后梦玥 陈丹妮 樊祥山 孟凡青 陈洁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重新评估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WHO组织学分级及探索HOTAIR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2~2021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19例MPE,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同时行RNA scope检测其... 目的重新评估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WHO组织学分级及探索HOTAIR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2~2021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19例MPE,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同时行RNA scope检测其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的表达。结果19例MPE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31岁。MRI检查均显示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稍均匀强化。镜下经典的组织学表现为形态较一致的肿瘤细胞围绕血管黏液样间质呈假乳头状排列,细胞下方缺乏基膜,可见细胞外黏液。部分病例核分裂象增多,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坏死及微血管增生。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GFAP(15/16)及S-100(14/16),部分病例核旁点状表达(2/16)或弱表达(3/16)EMA。Ki-67增殖指数低,个别病例高达20%。5例行RNA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检测,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13例获得随访,1例于术后1年因子宫颈癌去世;1例于术后4年复发;其余11例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MPE的组织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符合WHO(202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Ⅱ级的诊断标准。HOTAIR的表达对MPE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必要时可行ISH检测以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WHO分级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雪咏 王行富 +4 位作者 陈余朋 王鹏程 林生明 蔡珊珊 张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MPE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发生于脊髓的MPE中男性7例,女性4例,男女比... 目的 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MPE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发生于脊髓的MPE中男性7例,女性4例,男女比为1.75:1.年龄6-38岁,平均24.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圆锥马尾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继发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力 胡明洁 +3 位作者 李玉玉 屈洪党 钱伟东 刘晓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9-774,共6页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SCNS)是由于慢性反复性出血进入脑脊液而导致过多的铁沉积在脑干、小脑、脊髓乃至部分脑神经表面所致的神经系统损害,较为罕见,肿瘤是出血源之一。目...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SCNS)是由于慢性反复性出血进入脑脊液而导致过多的铁沉积在脑干、小脑、脊髓乃至部分脑神经表面所致的神经系统损害,较为罕见,肿瘤是出血源之一。目前国内在其诊治方面存在以下不足:认识较晚,诊断病例较少,长期随访资料匮乏,病因诊断不够重视,漏诊率较高,治疗水平较国外存在较大差距。SSCNS典型临床表现为:双侧进行性神经性耳聋、小脑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阳性,称为SSCNS三联征,但同时具备三联征的患者较少,给及时诊断带来一定困难。MRI对确诊该病有重要意义,铁沉积在小脑、脑干、脊髓等表面呈特征性线状低信号,SE-T 2WI呈细线条,GE-T 2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呈显著粗线条。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确定出血源并清除,MRI检查同样有助于寻找出血源,因此,如果考虑SSCNS,必须进行脑、脊柱MRI检查以寻找病因。本文报道1例37岁男性SSCNS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神经性耳聋和嗅觉减退,MRI表现有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表面T2加权低信号,病因追查发现脊髓下端及马尾、终丝部巨大占位病变,经手术切除并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了MPE继发SSCNS的机制,并对SSCN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尤其强调对该病病因的查找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准确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内硬膜外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进 蒋光愉 周序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颅内肿 病例报道
下载PDF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冷冬妮 王海 石群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7-539,共3页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腰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2例报道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兆丽 王辉 谢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456-457,469,共3页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是室管膜瘤的一种少见亚型[1],1932年Kernohan首次描述了该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2]。该肿瘤几乎只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和终丝,好发于年轻人,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其生长缓...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是室管膜瘤的一种少见亚型[1],1932年Kernohan首次描述了该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2]。该肿瘤几乎只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和终丝,好发于年轻人,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其生长缓慢,但可有局部复发甚至转移,WHO分级为I级[3]。本文报道2例MPE,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腰椎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电生理监测下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博 刘丕楠 +5 位作者 张忠 王昊 陶晓蓉 乔慧 王贵怀 杨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在电生理监测下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切除,术中主要应用肌电图(EMG)监测辅助肿... 目的探讨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在电生理监测下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切除,术中主要应用肌电图(EMG)监测辅助肿瘤切除。结果本组患者中7例患者做到手术全切,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时间为33.2个月,其中神经功能改善6例(46%),稳定无变化4例(13%),加重3例(23%),随访期间原位复发2例,播散1例。13例患者术中均监测到自发肌电反应。结论早期显微手术是治疗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最有效的方法,术中应用电生理监测可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程度的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术中监测 肌电图
下载PDF
鞍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利锋 王学忠 +2 位作者 林立 张同全 张蕴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8期134-135,共2页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是室管膜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于脑室系统,发生于鞍区的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较罕见。近期我院经开颅手术并经病理证实鞍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鞍区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腰骶部巨大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磊 曹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30-230,242,共2页
患者男,51岁,农民。"腰部疼痛4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夜间疼痛明显,近半年出现大便异常,偶有小便失禁,未治疗。CT增强检查:L5-S2节段椎管内可见最大截面约为8.2cm×7.7cm软组织密度增高影,CT值约为30HU,边界... 患者男,51岁,农民。"腰部疼痛4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夜间疼痛明显,近半年出现大便异常,偶有小便失禁,未治疗。CT增强检查:L5-S2节段椎管内可见最大截面约为8.2cm×7.7cm软组织密度增高影,CT值约为30HU,边界清,密度均匀,呈膨胀性改变,邻近骨质受压变薄(图1,2),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腰椎管内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例
10
作者 成继民 陈玮 安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腰椎管内 乳头型室管膜瘤 腰椎间盘突出症 粘液 双下肢疼痛 大小便困难 占位病变 18岁 MRI 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髓性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术后1例
11
作者 张征宇 赵远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髓性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中医药疗法 医案
下载PDF
伴骶骨广泛破坏的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益莉娜 邹珏 +3 位作者 肖峰 杨叶琳 陆志成 颜红柱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9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伴骶骨广泛破坏的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骶骨广泛性破坏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女性,73岁,腰骶部疼痛不适1个月,不慎摔... 目的探讨伴骶骨广泛破坏的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骶骨广泛性破坏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女性,73岁,腰骶部疼痛不适1个月,不慎摔伤腰骶部入院,骶尾椎MRI示骶2-3椎体肿瘤,考虑恶性。组织学形态示肿瘤细胞呈立方或长梭形放射状排列在血管间质轴心周围,形成乳头状结构,乳头缺乏的区域,常见黏液形成微囊,并将肿瘤细胞和玻璃样变的血管轴心隔开,肿瘤细胞无多形性,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化结果:GFAP(+),S100(+),Vimentin(+),EMA(-),CKpan(-),Ki67(<1%阳性)。结论伴骶骨广泛溶骨性破坏的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少见,具有惰性生物学行为,生长缓慢,切除不净可复发,特别需要与发生在骶骨的脊索瘤和转移性癌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骶骨 免疫组化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余丽萍 周志毅 +4 位作者 程静 鲍天辉 周航波 石群立 周晓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分析10例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患者年龄14~50岁,平均32岁,男女之比为1.5:1。病变多数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终丝区... 目的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分析10例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患者年龄14~50岁,平均32岁,男女之比为1.5:1。病变多数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终丝区。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梭形,以乳头放射状排列在血管间质轴心周围;大量黏液聚集在血管和瘤细胞间或囊腔内;核分裂象很少或缺如。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GFAP、vimentin和S-100(+),CK和EMA(-)。3例复发者均因首次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肿瘤所致;2例肿瘤完全切除者均无复发。结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几乎只发生在脊髓圆锥及马尾终丝,是室管膜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在病理学上具有特征的形态学表现及免疫组化表型。手术治疗是否彻底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MRI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涛 温莉 +4 位作者 王润萍 刘晓亮 高凤霄 李永才 贾林燚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438-3441,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MRI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同时对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病理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MRI检查符合率、MR... 目的探讨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MRI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同时对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病理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MRI检查符合率、MRI表现、术中、术后病理情况、MRI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结果43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均为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阳性率为100%,MRI检查出40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阳性率为93.0%,2组阳性率、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90.7%)为终丝单发病灶,4例(9.3%)为自圆锥单发病灶;32例(74.4%)集中在L2部位。形态较多,有长条、类圆、腊肠、分叶形;肿瘤长度平均为2.0个椎体;T1WI平扫43例(100.0%)肿瘤为等信号,有32例(74.4%)瘤内有斑片状高信号;T2WI扫描有39例(90.7%)为高信号,4例(9.3%)为等信号,36例信号不均,肿瘤内有斑片状、点条状的低信号掺杂。增强扫描肿瘤基本是不均匀强化。终丝区肿瘤没有相关亚型的特征,肿瘤两端仅存在“帽征”、囊腔;圆锥区肿瘤内部存在囊变、出血现象;有7例邻近骨质的部位存在破坏痕迹(扇贝样),两侧椎间孔有明显扩大现象;免疫组织观察:肿瘤细胞的各因子情况均为阳性(Vimentin、S-100、GFAP),但是CEA(癌胚抗原)、CK(细胞角蛋白)为阴性,Ki-67的增殖指数<1%。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状为乳头放射状,在血管黏液轴心区域广泛分布与排列,乳头被多层或单层乳头室管膜细胞覆盖,形状为梭形、立方形,乳头中心的结缔组织与血管有黏液变化情况。肉眼检查:肉眼发现术中的大多数肿瘤与马尾神经分界模糊。大体观察:肿瘤存在包膜、质地比较软,血流丰富,根据出血量不同,肿瘤颜色有蓝色、红褐色等;MRI表现及与病理结果呈正相关(r=0.456,P=0.013)。结论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诊断中,MRI的符合率较高,且MRI表现为瘤体内T1WI等信号夹杂高信号,强化不均匀,与病理存在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MRI表现 病理 相关性符合率
下载PDF
骶尾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国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40-340,共1页
关键词 骶尾部黏液 乳头型室管膜瘤 病例分析 病理检查
下载PDF
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18例报道) 被引量:3
16
作者 樊畈畈 周军 +2 位作者 唐志坚 刘胜文 王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的18例脊髓MPE的临床资料。结果腰痛是最常见首诊症状,其次为大小便功能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及感觉异常;病程2... 目的探讨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的18例脊髓MPE的临床资料。结果腰痛是最常见首诊症状,其次为大小便功能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及感觉异常;病程2周~20年,平均33.3个月。18例共行28次手术,3例行3次手术,4例行2次手术;首次手术肿瘤全切除6例,非全切除12例;肿瘤全切除率为33.33%。术后随访2个月~7年,平均33.2个月,死亡1例,年总生存率达95.8%;首次术后复发8例,1、2年复发率为5.56%、33.33%,总复发率为44.44%。末次随访,Mc Cormick分级Ⅰ级4例,Ⅱ级2例,Ⅲ级11例,Ⅳ级1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6例,恶化12例。结论显微手术是脊髓MPE首选治疗方法,首次手术未全切除肿瘤,易出现肿瘤复发,早诊断、早治疗不仅有助于延长病人生存期,也有利于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 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强 魏世忠 +1 位作者 徐流杰 张丹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9例肿瘤均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终丝区,典型病理形态为立方形或梭形肿... 目的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9例肿瘤均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终丝区,典型病理形态为立方形或梭形肿瘤细胞,以乳头放射状结构排列在血管黏液样间质轴心周围,大量黏液聚集在血管和瘤细胞之间或微囊内,伴血管壁增厚、玻璃样变;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分裂像少见或无。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vimentin及S-100阳性,细胞角蛋白(CK)及上皮膜抗原(EMA)阴性。病人均手术全切,术后辅助放疗2例。6例随访17个月~5年,MRI复查仅1例复发。结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特征性发病部位、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是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肿瘤全切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 黏液乳头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 被引量:1
18
作者 乐俊 陈志 +1 位作者 官喜龙 黄思庆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42-43,68,共3页
目的探究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考察。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2010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术后病理证实为17例原发或复发椎管内M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 目的探究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考察。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2010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术后病理证实为17例原发或复发椎管内M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⑴肿瘤全切术中经磁共振成像检查可见肿瘤血供丰富,外观为紫红色,切面为灰白或淡红色,肿瘤质地较软且易碎;⑵经MRI复查显示,术后3个月13例Mc 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为I级患者呈好转趋势;⑶17例椎管内MPE患者术后仅有2例复发。结论椎管内MPE患者实施肿瘤全切除术,有助于降低复发率与播散转移率,且建议术后二次复发者行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临床特点 治疗 复发
下载PDF
椎管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7例MRI表现分析
19
作者 夏水伟 杨宏远 蒋彪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5期572-574,556,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椎管内MPE的MRI资料,包括肿瘤数目、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强度和增强特征。结果 7例共8个病灶(单发6例);病灶表现为长条形,肿瘤平均长径为2个椎体... 目的探讨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椎管内MPE的MRI资料,包括肿瘤数目、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强度和增强特征。结果 7例共8个病灶(单发6例);病灶表现为长条形,肿瘤平均长径为2个椎体数(1~3个椎体数);7例肿瘤T_1WI均呈等信号,4例5个病灶其内见斑点状高信号;T_2WI呈高信号,7例8个病灶内见斑点状低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结论椎管内MPE的MRI特征性表现为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20
作者 周律 程宏伟 +6 位作者 王先祥 张义泉 王晓洁 王斌 王卫红 张科 高鲁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spinal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脊髓MPE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脊... 目的探讨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spinal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脊髓MPE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脊髓MPE (WHOⅠ级)。随访9例,时间3~60个月;1例出现局部转移,但无临床症状,继续随访;余8例病人无复发。结论脊髓MPE是临床少见的室管膜瘤类型,手术全切肿瘤是病人获得良好预后的主要因素,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和术中超声的运用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全切率,无法全切的病人建议术后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 室管膜 黏液乳头 入路 后正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