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宏江 汪静 +3 位作者 吕青 敬静 赵扬冰 陈佩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的方法治疗 13 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伴有癌变 ) ,评价其疗效。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 91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41例 ,其中 ,癌变 4例。 119... 目的 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的方法治疗 13 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伴有癌变 ) ,评价其疗效。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 91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41例 ,其中 ,癌变 4例。 119例 (90 .1%)随访 3~ 46个月 ,术后原导管溢液治愈 ,无复发。结论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其腺体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外科学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不同清扫方式对围术期指标及喉返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娇 邹永红 王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1018-1020,102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不同清扫方式对围术期指标及喉返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清扫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悬吊清扫术,n=52)和对照组(常规清扫...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不同清扫方式对围术期指标及喉返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清扫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悬吊清扫术,n=52)和对照组(常规清扫术,n=46)。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清扫成功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淋巴结清扫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5.38%(8/52)、13.04%(6/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9,P=0.741)。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77%(3/52)、13.04%(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9,P=0.213)。【结论】相比常规清扫术,微创悬吊清扫术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清扫成功率高,且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出血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外科学 喉返神经/解剖学和组织学 淋巴结切除术
下载PDF
外科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00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钟勇 陈春 许卫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单纯鼻内镜、鼻内镜辅助下的Caldwell—Luc手术和鼻侧切开术三种外科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999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100例,单纯鼻内镜治疗36例,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单纯鼻内镜、鼻内镜辅助下的Caldwell—Luc手术和鼻侧切开术三种外科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999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100例,单纯鼻内镜治疗36例,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治疗35例,鼻侧切开术治疗29例,采用Krouse方法分级并统计术后复发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2年,总复发率为20.0%,单纯鼻内镜Ⅰ级组9.1%,Ⅱ级组9.5%.Ⅲ级组50.0%;鼻内镜+Caldwell—LUCⅡ级组为12.5%,Ⅲ级组12.5%,Ⅳ级组33.3%;鼻侧切开Ⅰ级组为0%,Ⅱ级组为50.0%,Ⅲ级组30%,Ⅳ级组40%。初次手术者72人,复发率19.4%,二次手术者28人,复发率为21.4%。【结论】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推荐采用单纯鼻内镜治疗,Ⅲ级病例采用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治疗,Ⅳ级病例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复发病例可以选择鼻内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外科学 鼻窦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宏岩 李迅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方法:1%亚甲蓝1.0~2.0mL于术前24h注射51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或周围腺体,并在术中探查其颈部淋巴结蓝染的数目及分布,同时...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方法:1%亚甲蓝1.0~2.0mL于术前24h注射51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或周围腺体,并在术中探查其颈部淋巴结蓝染的数目及分布,同时对蓝染的淋巴结及切除甲状腺结节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51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32例,蓝染淋巴结1246枚,淋巴结转移86.6%(1079/1246)。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常出现的区域为Ⅵ组、Ⅲ组与Ⅳ组,其次为Ⅱ组,Ⅰ组及Ⅴ组很少转移。32例行中央组清除术,53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1例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除术,46例颈部无蓝染淋巴结而未行颈淋巴结清除。49例随访时间超过1年者,1年内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亚甲蓝标定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的方法可行、可靠,术中根据淋巴结蓝染的分布并结合快速病理诊断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是较为合理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状/外科学 颈淋巴结清除术 淋巴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的处理(附116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蔡伟华 黄永建 曹永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处理的最佳术式。方法总结1998~2006年11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甲状腺局部病灶按2002年UICC制定的分期标准分期,分析甲状腺癌T1~T4分期相应出现的颈淋巴结转移率。结果甲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处理的最佳术式。方法总结1998~2006年11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甲状腺局部病灶按2002年UICC制定的分期标准分期,分析甲状腺癌T1~T4分期相应出现的颈淋巴结转移率。结果甲状腺癌T1期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3.33%,T2期为70.97%,T3期为81.13%,T4期为100%。结论术前经临床触诊、B超及CT检查发现颈淋巴结阳性(N+)患者应行功能性颈清扫术。对于颈淋巴结阴性(N0)患者应常规行颈前区(Ⅵ组)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行功能性颈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状/外科学 分期 颈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报告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朝晖 李志海 +1 位作者 蔡志毅 肖学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下切除,包括术前病情评估,术后随访.结果随访2~7年,2例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术前鼻内镜、CT、MRI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根据病...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下切除,包括术前病情评估,术后随访.结果随访2~7年,2例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术前鼻内镜、CT、MRI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Ⅱ、Ⅲ期病变;Ⅳ期病变仍需行传统鼻侧切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外科学 乳头/外科学 鼻内镜术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诊治:附10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练士贤 张华 +4 位作者 秦贤举 张勇 罗文杰 童汉兴 许厚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66-867,共2页
回顾性分析近 2 0年中收治的 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IP)癌变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未能确诊 ,8例术中冷冻切片考虑IP癌变。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根治术 7例 ,乳房单纯切除 2例 ,区段切除 1例。 7例行根治术者行腋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均... 回顾性分析近 2 0年中收治的 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IP)癌变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未能确诊 ,8例术中冷冻切片考虑IP癌变。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根治术 7例 ,乳房单纯切除 2例 ,区段切除 1例。 7例行根治术者行腋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均无转移 ;1例区段切除术后 2年复发。提示 :IP癌变术前诊断困难 ,彩超及乳管镜有助于定位活检 ,术中冷冻切片有助于确诊。治疗以选择乳房单纯切除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外科学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乳头状瘤摘除术 被引量:3
8
作者 缪东生 苏开明 +1 位作者 张岚 何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减少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的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肿瘤范围分别在鼻内镜下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并将随访资料完整的经传统手术治疗者23例作为对照。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以上,鼻侧切开或经鼻内进路切除肿瘤组23例中5例复发;鼻内... 目的 探讨减少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的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肿瘤范围分别在鼻内镜下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并将随访资料完整的经传统手术治疗者23例作为对照。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以上,鼻侧切开或经鼻内进路切除肿瘤组23例中5例复发;鼻内镜下手术组11例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组较传统手术组(鼻侧切开或经鼻内进路切除肿瘤)复发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外科学 乳头/外科学 鼻内镜术
下载PDF
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应用的研究
9
作者 章宏欣 吕银祥 烘堂灿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1918-1919,共2页
关键词 乳头腺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患儿的气道管理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娟 易寒 +2 位作者 杨陶波 陈菲 王寿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2期3486-3489,共4页
喉乳头状瘤是小儿最常见呼吸道良性肿瘤,多由人类6、11型乳头瘤病毒引起,以声嘶、喘鸣和呼吸困难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导致完全性喉梗阻。儿童乳头状瘤的特点是多发性,生长较快,易复发,最常累及声门,也常蔓延至喉室及声门下腔[1... 喉乳头状瘤是小儿最常见呼吸道良性肿瘤,多由人类6、11型乳头瘤病毒引起,以声嘶、喘鸣和呼吸困难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导致完全性喉梗阻。儿童乳头状瘤的特点是多发性,生长较快,易复发,最常累及声门,也常蔓延至喉室及声门下腔[1-2]。目前,针对儿童喉乳头状瘤没有特别的根治方案,主要通过反复施行瘤体摘除、维持气道通畅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外科学 乳头/外科学 麻醉 全身 插管法 气管内 儿童 综述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疗效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姜俊芝 郭淑侠 +1 位作者 王静 刘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关键词 鼻肿瘤/外科学 乳头/外科学 鼻内镜术
下载PDF
儿童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合并膀胱结石1例
12
作者 刘丽丽 王晓佳 +3 位作者 陈子英 许海华 刘晓博 徐国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898-900,共3页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bladder,IPB)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儿童IPB更为罕见。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1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合并膀胱结石患儿,经尿道膀胱镜检查后,考虑膀胱肿瘤位于左侧输尿管开口处,遂行膀胱肿物切除...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bladder,IPB)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儿童IPB更为罕见。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1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合并膀胱结石患儿,经尿道膀胱镜检查后,考虑膀胱肿瘤位于左侧输尿管开口处,遂行膀胱肿物切除、左侧输尿管膀胱再吻合、膀胱造瘘以及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内翻/外科学 膀胱/损伤 膀胱结石/外科学
下载PDF
鼻内窥镜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0例分析
13
作者 贾冬梅 张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1530-1531,共2页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鼻窦肿瘤/外科学 鼻肿瘤/外科学 乳头 内翻/外科学
下载PDF
中央组淋巴结清除术治疗cN_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伟 曹苏生 +1 位作者 王伟 李昌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1903-1904,共2页
为了探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除范围,回顾性分析47例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除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肿瘤侵及甲状腺包膜,29例肿瘤未浸润甲状腺包膜。47例患者均获随访,中... 为了探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除范围,回顾性分析47例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除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肿瘤侵及甲状腺包膜,29例肿瘤未浸润甲状腺包膜。47例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中央组淋巴结清除术应用于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外科学 腺切除术 腺肿瘤/外科学 淋巴结切除术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范围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小娥 周小栋 李宇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区肿大淋巴结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手术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对中央区淋巴结快速冷冻病理的检查结果,分别对甲状腺癌患者行一侧全切+峡部切除或患侧功能性颈...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区肿大淋巴结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手术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对中央区淋巴结快速冷冻病理的检查结果,分别对甲状腺癌患者行一侧全切+峡部切除或患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98例(96.1%),直径<1 cm的微小乳头状癌87例(43.9%),甲状腺滤泡状癌8例(3.9%)。术后随访5年,随访率100.0%,1例在术后3年、2例在术后5年复发而再次手术,其他患者无复发。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中,对中央区淋巴结的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可指导对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病理学 腺切除术 腺肿瘤/外科学 腺癌 乳头状/病理学 腺癌 乳头状/外科学 随访研究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治疗胰头实性假乳头瘤的可行性分析:单中心样本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应夏洋 翁原驰 +5 位作者 王伟绅 秦凯 许志伟 沈柏用 彭承宏 邓侠兴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88-293,共6页
目的评估应用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治疗胰头部实性假乳头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胰头SPT患者的手术及随访资料,其中48例使用开放手术治疗,41例采用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 目的评估应用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治疗胰头部实性假乳头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胰头SPT患者的手术及随访资料,其中48例使用开放手术治疗,41例采用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2种方法的中长期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55例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采取保留十二指肠的胰腺切除术,10例为胰腺肿块剜除术。不论何种术式,与开放手术比较,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减少,围手术期恢复更快,且术后住院天数更短(均P<0.05)。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胰瘘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治疗胰头SP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需求,加速患者围手术期康复,且并不增加胰瘘或其他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外科学 最小侵入性科手术 机器人手术 剖腹术 乳头/外科学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治疗结果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及清扫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慧芳 于博 +1 位作者 赵文君 刘静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3-610,共8页
在我国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约占新发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74.8%,尽管PTMC预后良好,但部分PTMC患者在早期就出现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其中30.7%~49.2%的cN0 PTMC患者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我国关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建... 在我国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约占新发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74.8%,尽管PTMC预后良好,但部分PTMC患者在早期就出现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其中30.7%~49.2%的cN0 PTMC患者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我国关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建议在有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对cN0 PTMC患者行病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LND);而美国甲状腺协会最新指南指出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CLND)不能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还有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cN0 PTMC是否行pCLND尚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对PTMC行pCLND可减少局部复发,病理结果可提高患者TNM分期的准确性,有利于后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反对者认为是否行pCLND对PTMC患者预后没有影响,反而会增加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RLN)的风险。右侧中央区淋巴结分为RLN上方淋巴结(VIa)和RLN后方淋巴结(VIb),VIb区淋巴结位置较深,解剖空间狭窄,其特殊的解剖特点导致术前评估难以预测其转移情况,术中完整解剖该区域的淋巴及脂肪组织可能会导致RLN损伤、胸膜破裂、乳糜漏等多种并发症。然而,cN0 PTMC患者CLNM和VIb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达30.7%~49.2%,不容忽视。对有高危因素的cN0 PTMC患者行pCLND可避免因肿瘤复发而再次手术,再次手术不仅难度加大,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大大增加。因此,探讨VIb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意义重大,cN0 PTMC患者VIb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可能包括年龄<45岁、男性、肿瘤直径>0.5 cm、多灶性、肿瘤置于右侧腺体上级、侵出包膜、腺外浸润、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VIa区淋巴结转移等。笔者对cN0 PTMC患者VIb区淋巴结转移及清扫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乳头状/外科学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喉返神经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85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雪冬 陈勇 +1 位作者 姜涛 徐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5438-5439,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要点、手术方式及预后转归。方法对2005-2008年收治的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行患侧及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除;14例行患侧次全切除;4例行全甲状腺切除;1例行肿瘤...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要点、手术方式及预后转归。方法对2005-2008年收治的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行患侧及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除;14例行患侧次全切除;4例行全甲状腺切除;1例行肿瘤局部切除。结论 PTC的治疗应以患侧及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除为主,全甲状腺切除仅适用于双叶癌、多灶癌及有远处转移术后需行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外科学 腺肿瘤/外科学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桂臣 陈旭春 +2 位作者 吴刚 刘树荣 刘永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4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女性41例,男性1例;年龄16~63(平均31.1)岁。肿瘤位于胰头部10例,胰颈部3例,...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4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女性41例,男性1例;年龄16~63(平均31.1)岁。肿瘤位于胰头部10例,胰颈部3例,体尾部29例。瘤体最大直径2~15 cm,平均6.3 cm。就诊时无明显症状者20例,仅有上腹部胀痛不适者21例,1例由于肿物破裂出现剧烈腹痛伴发热。超声检查发现胰腺低回声或等回声或囊实混合性包块,CT检查多显示为胰腺区类圆形囊实性肿物,增强后实性部分不同程度强化。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其中2例行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0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4例行局部切除术,1例行姑息切除术。4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1年,平均49个月,均存活,无远隔转移病例。1例肿瘤局部切除术后8年局部复发经再次手术局部切除,至今41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年轻女性发生的囊实混合性胰腺肿瘤应高度怀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该肿瘤为低度恶性,在保证完整切除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保留器官功能的手术方式患者可获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诊断 实性假乳头/外科学
原文传递
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苑 顾栋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35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清除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 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35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清除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2.6%(44/135)。单侧癌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26.4%(29/110),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12.7%(14/110),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的年龄、甲状腺被膜浸润与否和B超示微钙化有关,P<0.05。术后基本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的、安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外科学 颈淋巴结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