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乳头状病变超声引导活检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的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洁莹 唐杰 +3 位作者 罗渝昆 付帅 宋青 徐清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乳腺乳头状病变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行穿刺活检的超声可视乳腺病灶4453例,其中,经穿刺病理诊断为乳腺乳头状病变207例,随后行外科手术9...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乳腺乳头状病变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行穿刺活检的超声可视乳腺病灶4453例,其中,经穿刺病理诊断为乳腺乳头状病变207例,随后行外科手术90例,随访大于1年者110例,失访7例。依据美国放射学会(ACR)乳腺病灶超声声像学分类(BI-RADS)及不同穿刺方法分别将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与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对比,分析乳腺乳头状病变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病理组织学低估率。结果 90例术前诊断为乳头状病变、随后行手术切除的病灶中,术后病理组织学低估共29例(32.2%),恶性低估22例(24.4%)。2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增生的病灶中,11例(47.8%)被低估。137例穿刺病理为良性且病理影像学相符的病灶中,8例(5.8%)被低估。25例穿刺病理为良性但病理影像学不符的病灶中,10例被低估(40.0%)。18G、16G空芯针穿刺活检的组织学低估率分别为17.9%(P=0.017)、16.0%(P=0.023),均明显高于真空辅助穿刺活检的0。结论真空辅助穿刺活检诊断乳腺乳头状病变比16G及18G空芯针穿刺活检的准确性更高。对于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为乳头状病变伴非典型增生或病理影像学不符的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需要进一步行真空辅助粗针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切除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穿刺活检 乳头状病变 超声
下载PDF
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罗丹 李智贤 +4 位作者 曾健 刘军杰 陈圆圆 王斯达 丁雪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发病低,但恶变率高。常规超声(ultrasonography,US)对其诊断准确率不高。文章探讨US结合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8例患者63个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 目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发病低,但恶变率高。常规超声(ultrasonography,US)对其诊断准确率不高。文章探讨US结合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8例患者63个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根据二维超声图像(two-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2DUS)特征进行分型,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及UE特征进行超声综合评级后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根据2DUS图像分为4种类型。常规US结合UE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3.3%、88.9%和90.5%,而常规US分别为75.6%、66.7%和73.0%;2种方法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18 vs 0.838,P<0.05)。结论常规US结合UE可提高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病变 弹性成像
下载PDF
术中快速免疫组化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欣 刘梅 +4 位作者 杨丽 李席如 郑一琼 范军振 石怀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768-773,共6页
目的提高乳腺乳头状病变的术中诊断准确性,考察快速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在术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聚辣根过氧化物酶直接标记的抗体CK5和SMMHC,进行冷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IHC)染色,以石蜡切片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常规冷冻切片诊断... 目的提高乳腺乳头状病变的术中诊断准确性,考察快速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在术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聚辣根过氧化物酶直接标记的抗体CK5和SMMHC,进行冷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IHC)染色,以石蜡切片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常规冷冻切片诊断与快速诊断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本组90例冷冻诊断包括,6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乳头状瘤合并导管原位癌(DCIS),3例未明确具体类型癌,1例导管内实性乳头状癌,14例延迟诊断。快速IHC检测流程耗时约10 min,结合快速IHC的术中诊断准确率(98%)显著高于常规冷冻诊断(P<0.01),其假阴性率为0和延迟诊断率为2%,均显著低于常规冷冻诊断(P<0.01)。结论快速IHC可提高术中诊断准确性,符合诊断时限要求,常规应用于术中诊断的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乳头状病变 冷冻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良性乳头状病变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夏罕生 丁红 +1 位作者 袁锦芳 王文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导管内良性乳头状病变的超声表现 ,评价超声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导管内良性乳头状病变的超声表现 ,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对照。结果  2 7例导管内良性乳头状病变中 ,3例超声提示导管扩张... 目的 研究乳腺导管内良性乳头状病变的超声表现 ,评价超声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导管内良性乳头状病变的超声表现 ,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对照。结果  2 7例导管内良性乳头状病变中 ,3例超声提示导管扩张或无异常 ,其余 2 4例按照声像图特征分为 :导管内占位型、囊内占位型、囊实混和性占位 实质为主型、实质占位型。导管内良性乳头状病变典型的超声表现包括扩张导管内的实质回声、厚壁囊性肿块内的低回声实质突起以及境界清楚 ,存在壁样结构 ,周边或内部测及液性暗区的低回声占位。结论 超声可以发现大多数导管内良性乳头状病变 ,是一种敏感的诊断方法。当病变表现为实质或实质为主型时 ,超声的误诊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病变 超声
下载PDF
乳腺导管良性、高危、恶性乳头状病变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培胜 乔玉文 +1 位作者 黄淑华 刘新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1-812,共2页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是一类较少见的乳腺疾病,发病率低,病理类型较多。本文回顾性分析55例乳头状病变患者的超声表现,分析良性、高危(良性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导管增生)、恶性乳头状病变的超声特征,以期为术前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病变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文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57-260,共4页
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对导管内乳头状病变及特殊类型乳头状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乳腺 乳头状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联合检测P63、CK5诊断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陶怡菁 吴克瑾 +3 位作者 吴萍 张生来 朱健 全志伟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免疫组化表型鉴别乳腺乳头状病变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9年手术证实为乳腺乳头状病变病人的资料,分析肌上皮细胞相关标志物P63和CK5的表达,分别判定结果为阴性或阳性。结果:用P63阴性诊断恶性乳头状... 目的:探讨通过免疫组化表型鉴别乳腺乳头状病变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9年手术证实为乳腺乳头状病变病人的资料,分析肌上皮细胞相关标志物P63和CK5的表达,分别判定结果为阴性或阳性。结果:用P63阴性诊断恶性乳头状病变的灵敏度为90.90%,特异度为91.40%。使用CK5阴性诊断恶性乳头状病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5%和86.02%。使用P63和CK5双阴性诊断恶性乳头状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5%和100%。结论:联合检测P63和CK5可用于鉴别不确定的乳头状病变,当出现双阴性时考虑为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头状病变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降低乳腺乳头状病变术前诊断低估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泽坤(综述) 罗娅红(审校) 《肿瘤影像学》 2017年第1期75-80,共6页
乳腺乳头状病变是一组具有异质性的肿瘤性病变,往往伴随存在,从而影响乳腺病变的整体评估。其中,老年女性好发的包裹性乳头状癌及实体性乳头状癌作为乳头状病变的新分类,尚缺乏系统性的影像学研究。本文对乳腺乳头状病变的导管造影术、... 乳腺乳头状病变是一组具有异质性的肿瘤性病变,往往伴随存在,从而影响乳腺病变的整体评估。其中,老年女性好发的包裹性乳头状癌及实体性乳头状癌作为乳头状病变的新分类,尚缺乏系统性的影像学研究。本文对乳腺乳头状病变的导管造影术、X线摄影、超声及MRI进行综述性分析,以病理特征为对照,总结其影像学诊断特点,为降低其术前诊断低估率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乳腺乳头状病变伴不典型性增生或包裹性乳头状癌及实体性乳头状癌的早期发现、精准诊断、及时治疗提供理论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病变 影像学诊断 低估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新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香丹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88-190,共3页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良性乳头状病变,可分为中央型乳头状瘤(通常位于乳晕附近)及周围乳头状瘤(起源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WHO(2003年版)建议不再采用乳头状瘤病的名称,因为该名称在实际工作中既被用于描述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又被...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良性乳头状病变,可分为中央型乳头状瘤(通常位于乳晕附近)及周围乳头状瘤(起源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WHO(2003年版)建议不再采用乳头状瘤病的名称,因为该名称在实际工作中既被用于描述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又被描述于导管上皮增生,容易引起混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头状病变 免疫表型
下载PDF
1211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证型分布及中医诊断
10
作者 刘鹏熙 李圆圆 +1 位作者 张晓清 李雪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诊断情况,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住院手术的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及乳头状癌的证型分布特点及中医诊断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诊断情况,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住院手术的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及乳头状癌的证型分布特点及中医诊断进行分析。结果:乳头状癌组肝郁化火证比率少于其他组(P<0.01),冲任失调证多于其他组(P<0.01),没有出现乳泣的病例,而术前中医诊断为乳癌者明显多于其它组(P<0.01);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肝郁化火证较多见,诊断为乳衄者较多;各种类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半数分布在肝郁痰凝证,且比率相似;各种类型病变可以出现乳衄或乳泣合并乳癖的诊断。结论:不同类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证型分布有各自的特点;中医诊断常为乳衄、乳泣、乳癖和乳癌,有时存在2种合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内乳头状病变 证型分布 中医诊断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病理分析
11
作者 韦拔雄 彭婧 +3 位作者 陈月禄 廖红兴 钟晓华 陈碧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7期177-178,181,共3页
目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病理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至我院诊治的8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理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了解患病类型,病理组织观察结果,以及免疫组化基因表达情况。结果83例乳腺导... 目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病理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至我院诊治的8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理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了解患病类型,病理组织观察结果,以及免疫组化基因表达情况。结果8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中,导管内乳头状瘤69例,导管内乳头状癌9例,实性乳头状癌5例;病理组织观察结果,肉眼下可见切面结节、颜色呈粉灰色、边缘推挤的案例明显较多,光镜下显示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细腻,腺上皮为多层且具有纤维轴心的乳头状结构的案例较多,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基因表达情况,CK5/6多表达为阳性,CK8阳性表达逐步下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在正常导管上皮及肿瘤上皮可见阳性(P=0.001),而P63阴性表达数量略多于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中,多数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属于良性病变,在组织观察结果上,患者组织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异常,在免疫组化表达上,其蛋白表型表达情况也有明显差异,临床上可以参考相关数据对疾病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病变 病理
下载PDF
穿刺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2
作者 王丽丽 徐曙光 黄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穿刺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乳腺乳头状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经穿刺病理确诊于4周内接受病变手术切除治疗。以切除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穿刺病理诊断结果。结果30例确诊患者的... 目的探究穿刺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乳腺乳头状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经穿刺病理确诊于4周内接受病变手术切除治疗。以切除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穿刺病理诊断结果。结果30例确诊患者的穿刺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乳头状癌1例、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3例,乳头状瘤伴普通型增生6例,乳头状瘤伴间质硬化10例,乳头状瘤10例;切除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乳头状癌2例(其中1例为乳头状瘤)、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3例,乳头状瘤伴普通型增生6例,乳头状瘤伴间质硬化10例,乳头状瘤9例。以切除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穿刺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93.33%(28/30)。其中穿刺病理诊断将1例乳头状瘤误诊为乳头状癌,误诊率为3.3%。结论切除病理诊断方式虽然能够让病情更明确,但对患者创伤性较大;穿刺病理诊断则可让患者避免损伤过大,能够提示病变性质,但可能导致病情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病理诊断 切除病理诊断 乳腺乳头状病变 运用价值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病变中肌上皮细胞和基底膜的意义
13
作者 晏梅 张岚 +2 位作者 张蕾 张云汉 田中岭 《开封医专学报》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肌上皮细胞(MC)和基底膜(BM)在乳腺乳头状病变中的分布情况。方法:用单克隆抗体HHF35(抗肌动蛋白)和抗Co11 Ⅳ(抗四型胶原)对42例乳头状病变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1.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瘤病的导管周多有较连续的M... 目的:探讨肌上皮细胞(MC)和基底膜(BM)在乳腺乳头状病变中的分布情况。方法:用单克隆抗体HHF35(抗肌动蛋白)和抗Co11 Ⅳ(抗四型胶原)对42例乳头状病变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1.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瘤病的导管周多有较连续的MC和BM分布,而在乳头状结构中前者亦有MC和BM分布,而后者却无;2.乳头状导管内癌导管周可有也可无MC和BM,若无可能预示着肿瘤浸润的开始,而乳头状癌既无MC,也无BM表达;3.良恶性病变中MC和BM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005)。结论:MC和BM标记对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膜 肌上皮细胞 乳腺疾病 乳头状病变 诊断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病变的穿刺与切除病理诊断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武莹 李忠武 薛卫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将空心针穿刺(core needle biopsy,CNB)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病变的病例与其穿刺后手术切除组织的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评估二者的一致性及穿刺诊断不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癌的准确性。方法对342例穿刺诊断为乳头状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 目的将空心针穿刺(core needle biopsy,CNB)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病变的病例与其穿刺后手术切除组织的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评估二者的一致性及穿刺诊断不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癌的准确性。方法对342例穿刺诊断为乳头状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非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癌)后接受肿物切除的病例,分析比较前后2次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CNB诊断乳头状癌与手术切除诊断一致率100%,CNB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者,手术切除病变升级比例48.8%(65/133),其中非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36.8%(49/133),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癌共计12.0%(16/133);CNB诊断非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切除后诊断升级为癌比例为31.8%(34/107)。部分病例(11.7%)切除组织病理诊断病变级别下降。结论 CNB诊断乳头状癌与手术切除诊断一致性较好,而在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不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中均存在一定的病变低估比例。对CNB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病例应完整切除病变,避免恶性病变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病变 空心针穿刺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免疫组化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咏梅 王静 沈长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398-1399,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56例乳腺乳头状病变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标记,观察其肌上皮细胞相关标志物P63和CK5表达,对其阳性与阴性进行分析。结果 P63阴性诊断恶性乳头状病变灵敏...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56例乳腺乳头状病变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标记,观察其肌上皮细胞相关标志物P63和CK5表达,对其阳性与阴性进行分析。结果 P63阴性诊断恶性乳头状病变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1.1%、92.9%;CK5阴性诊断恶性乳头状病变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9.3%、91.1%,P63和CK5检测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和CK5双阴性诊断恶性乳头状病变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4.6%、100%。结论联合检测P63和CK5鉴别诊断不确定性乳头状病变能够提高准确性,一旦出现双阴性则考虑为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 诊断
下载PDF
HBME-1、CK19、Gal-3、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楠 杜金荣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了解HBME-1、CK19、Gal-3、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状态,并探讨这几种抗体联合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自制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病变组织(甲状腺乳头状癌55例,良性病变81例)HBME-1、CK19、Gal-3、Ki-67的表达... 目的了解HBME-1、CK19、Gal-3、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状态,并探讨这几种抗体联合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自制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病变组织(甲状腺乳头状癌55例,良性病变81例)HBME-1、CK19、Gal-3、Ki-67的表达。结果 HBME-1、CK19、Gal-3、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5%、98.2%、94.6%、100%;在甲状腺良性病变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3%、12.5%、9.9%、33%;3种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病变的阳性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BME-1联合CK19、Gal-3检测在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时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11%、90.91%、93.85%、88.14%、98.59%。结论 HBME-1联合CK19、Gal-3、Ki-67所构成的免疫组化组合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的诊断的有用标志物,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病变 HBME-1 CK19 GAL-3 KI-67 组织芯片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黎鑫乐 谭令 柴维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乳头状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表现,并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病变病灶146个(良性106个,恶性40个),参照MRI BI-RADS 2013版分析病灶形态,... 目的:分析乳腺乳头状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表现,并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病变病灶146个(良性106个,恶性40个),参照MRI BI-RADS 2013版分析病灶形态,使用Simenseaera 1.5 T后处理工作站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 TIC)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探讨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根据MRI强化情况,分为肿块型强化病灶90个和非肿块型强化病灶56个。肿块型强化病灶中,恶性病灶呈形态不规者则较良性更多见(100.0%比62.2%)(P<0.05),肿块型良性病灶以边缘光滑为主54.1%(40/74),肿块型恶性病灶边缘毛刺为主(9/16)。良性肿块型病灶直径以1 cm以内为主59.5%(44/74),恶性肿块型病灶直径以1~5 cm为主100.0%(16/16)(P<0.05)。良性肿块型强化病灶以均匀强化为主47.3%(35/74),恶性肿块型病灶以不均匀强化为主75.0%(12/16)(P<0.001)。非肿块型强化病灶中,良恶性乳头状病变均以节段分布为主(良性56.3%比恶性62.5%),恶性病灶区域或弥漫分布较良性病灶多见(25.0%比6.3%)(P<0.05),良性病灶局灶分布较恶性病灶多见(37.5%比12.5%)(P>0.05)。良恶性乳头状病变的TIC均以平台型及流出型为主(71.7%比95.0%)(P<0.05)。恶性病灶以囊性为主者(实性占比<25%)较良性病灶更多见(10.0%比0.9%)(P<0.05)。良恶性乳头状病变均多见导管扩张(62.3%比75.0%)。良性乳头状病变的平均ADC值约1.13×10^-3mm^2/s,恶性乳头状病变的平均ADC值约0.95×10^-3mm^2/s (P<0.05);区分两者的最佳临界值为0.96×10^-3mm^2/s。结论:乳头状病变肿块型病灶的形态、边缘、直径、强化方式,非肿块型病灶的分布及ADC值,对于乳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乳头状病变
下载PDF
常规细针穿刺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丽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7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行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病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术前细针穿刺甲状腺乳头状病变62例。作常规细胞学涂片及液基薄层...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行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病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术前细针穿刺甲状腺乳头状病变62例。作常规细胞学涂片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同时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进行Galectin-3,细胞角蛋白19和HMBE-1等标记的测定和分析,与手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对照术后组织病理,32例为癌性乳头,30例为良性乳头,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83.9%(良性乳头中有6例、恶性乳头中有4例细胞形态难以确定其病变性质)。Galectin-3、CK19及HMBE等标记在癌性乳头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7.5%(28/32)、93.75%(30/32)及87.5%(28/32);而30例良性乳头的表达率则分别为30.0%(9/30)、33.3%(10/30)及20.0%(6/30),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吸取细胞学 乳头状病变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与其他恶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鑫乐 展颖 +1 位作者 柴维敏 王力伟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2期106-113,共8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与其他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590例均行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2013年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与其他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590例均行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2013年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析病灶形态,使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Aera1.5T后处理工作站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乳头状病变以非肿块型病灶为主,其他恶性病变以肿块型病灶为主。肿块型病灶中,恶性乳头状病变位于乳晕后区较其他恶性病变多见;两者均以形态不规则、直径1~5 cm、不均匀强化为主。非肿块型病灶中,恶性乳头状病变以节段分布为主,其他恶性病变以区域、弥漫分布为主。恶性乳头状病变伴导管扩张较其他恶性病变多见。恶性乳头状病变以囊性成分为主者(实性占比<25%)较其他恶性病变多见。所有恶性病变均以流出型曲线为主。恶性乳头状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94±0.23)×10-3mm2/s,其他恶性病变的ADC值为(0.86±0.21)×10-3mm2/s,其最佳区分阈值为1.04×10-3mm2/s,灵敏度为88.7%,特异度为35.0%,准确率为82.7%,曲线下面积为0.620。结论:肿块位置、非肿块分布、导管是否扩张、ADC值对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和其他恶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 乳腺恶性病变
下载PDF
免疫组化染色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淑慧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甲状腺乳头状病变是临床病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病变之一,其中以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良性乳头状增生(benign papillary hyperplasia,BPH)最为常见。这两种病变虽然有各自的形态学特点,但鉴别起来有时也非常困难,... 甲状腺乳头状病变是临床病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病变之一,其中以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良性乳头状增生(benign papillary hyperplasia,BPH)最为常见。这两种病变虽然有各自的形态学特点,但鉴别起来有时也非常困难,需要必要的免疫组化染色来辅助区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因为其操作相对简便和价格相对低廉已经成为临床病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来辅助鉴别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的文献加以综述,以期对临床病理医师的日常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病变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