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1
作者 李倩茹 刘振华 金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3-96,109,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3种不同预后的组织学亚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旨在提高病理医师诊断水平,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收集本院2019—2023年1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梳理诊断重点。结果3种组织学亚型为...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3种不同预后的组织学亚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旨在提高病理医师诊断水平,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收集本院2019—2023年1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梳理诊断重点。结果3种组织学亚型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导管内嗜酸细胞乳头状肿瘤(IOPN)和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TPN)。三者临床特征相似,但预后差异较大,伴浸润时IPMN预后较差,ITPN其次,IOPN最好,组织学形态是其主要鉴别要点,免疫表型对其鉴别起辅助作用。结论病理组织学形态是区分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组织学亚型的关键,免疫表型具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导管内嗜酸细胞乳头状肿瘤 导管内管乳头状肿瘤
下载PDF
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状乳头状肿瘤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2
作者 王全芝 田红艳 田慧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323-324,共2页
肺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纤毛黏液结节状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o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CMPT)是2018年提出的具有潜在恶性或良性的少见肿瘤,现就1例肺细支气管腺瘤的病例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影像学表现、细胞学形态... 肺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纤毛黏液结节状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o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CMPT)是2018年提出的具有潜在恶性或良性的少见肿瘤,现就1例肺细支气管腺瘤的病例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影像学表现、细胞学形态、组织结构、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学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细支气管腺瘤临床工作中的鉴别诊断要点,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腺瘤 鉴别诊断要点 乳头状肿瘤 分子病理学 免疫组化 黏液 纤毛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征
3
作者 闫凯峰 刘宏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较困难。本研究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式及治疗原则。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并... 目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较困难。本研究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式及治疗原则。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式。结果:42例患者中男12例,女3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术前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2例,胰腺癌1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肉瘤1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余诊断不明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中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中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升高最常见(8例),可能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有诊断价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β连环素、波形蛋白(Vimentin)、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分化簇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10)、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NSE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3%、86%、82%、78%、66%。42例患者均随访,其中6例失访,余36例随访49.83(25.00~104.53)个月(包括1例术后4年肿瘤复发转移,2个月后死亡;1例术后2年复发,目前正接受化学治疗;余34例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均存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好发于女性,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CT及MRI诊断正确率高,明确诊断需结合镜下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实性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价值观察
4
作者 王海尧 冯昭 薛长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51-0154,共4页
对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实施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方式诊断,探索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治疗的50例IPNB患者,均实施CT、MRI方式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视为... 对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实施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方式诊断,探索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治疗的50例IPNB患者,均实施CT、MRI方式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视为“金标准”,对照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MBI检查对IPNB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PNB实施CT、MRI检查,两者诊断价值均较高,影像学特点显著,但是MRI诊断价值略微优于CT检查,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应选择检查方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肝内 胆管内 乳头状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伴高级别转化1例
5
作者 高宇慧 吴建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2,共2页
患者女性,58岁,左侧腰腹部疼痛。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肿瘤,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等症状。CT示胸12-腰3椎体水平左侧前方腹腔内见一不规则低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可见钙化影,大小10.1 cm×6.6 cm,增强扫描示不规则强化,侵犯... 患者女性,58岁,左侧腰腹部疼痛。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肿瘤,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等症状。CT示胸12-腰3椎体水平左侧前方腹腔内见一不规则低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可见钙化影,大小10.1 cm×6.6 cm,增强扫描示不规则强化,侵犯左侧肾门、胰腺体尾部、左侧肾动静脉,紧邻左侧肾和腹主动脉;腹膜后淋巴结增大,邻近肠系膜上动脉受压,左侧肾上腺显示不清。双侧肾上腺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高级别转化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
6
作者 刘统 孟庆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3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4例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影像学资料(CT检查14例,PET-CT检查...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3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4例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影像学资料(CT检查14例,PET-CT检查5例)。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和病史、影像学特征(部位、直径、血管征和SUV等)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32~73岁,中位年龄59.5岁。4例有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部不适或痰中带血。主要CT表现如下:病灶长径5~30 mm,平均(14.1±6.7)mm;病灶主要位于肺下叶(10例),位于右肺8例;实性病灶5例、部分实性病灶7例、非实性病灶2例;边缘模糊者7例、边缘清晰者7例;血管征阳性10例;细支气管充气征阳性3例;空泡征阳性3例。术前CT有2例被诊断为肺恶性病变、12例被诊断为恶性暂不除外并均建议结合穿刺活检。PET-CT检查显示3例有代谢异常,SUV_(max)值为0.6~13.9 kBq/mL;2例代谢无明显异常。1例被诊断为恶性病变暂不除外,2例被诊断为肺恶性病变,2例被诊断为肺良性病变。结论: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T及PET-CT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部分病灶SUV值升高,故临床上极易将其误诊为肺部恶性病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此病变的认识并做好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腺瘤 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分支胰管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1例报告
7
作者 谢小玲 蒋珊 李文文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4-14,18,共2页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是一种罕见的独特的胰腺导管内上皮肿瘤亚群,占所有胰腺肿瘤的比例约0.4%,占导管内肿瘤也仅3%[1-2],极低的发病率给临床诊疗带来了诸多困难。参照胰腺导管内乳头...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是一种罕见的独特的胰腺导管内上皮肿瘤亚群,占所有胰腺肿瘤的比例约0.4%,占导管内肿瘤也仅3%[1-2],极低的发病率给临床诊疗带来了诸多困难。参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分型方法,根据病变起源胰管部位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3],既往有文献报道,主胰管型约占95%,分支胰管型只占极少数[4]。现报道1例分支胰管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管乳头状肿瘤 分型 影像诊断
下载PDF
CT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作用分析
8
作者 郭巍巍 谢显孝 韩海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1-0164,共4页
探讨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实施CT磁共振鉴别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样本例数共计60例;样本选择时间为2019年2月~2022年7月;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展开MRI检查工作以及CT检... 探讨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实施CT磁共振鉴别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样本例数共计60例;样本选择时间为2019年2月~2022年7月;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展开MRI检查工作以及CT检查工作;金标准主要选择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完成诊断后,对比各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临床对患者展开病理检查后,疾病均获得明确诊断。此外,以CT诊断方式完成病情诊断后,57例最终确诊;以MRI诊断方式完成病情诊断后,58例最终确诊;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疾病准确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之间未呈现出任何差异(P>0.05)。结论 临床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在开展诊断工作期间,不论CT诊断方法或者MRI诊断方法,均获得广泛应用。其能够充分明确患者具体的病情状况。在此种情形下,医生可具有参考资料研究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最终促进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结果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磁共振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赵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03-0105,共3页
探讨并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30例疑似IPNB患者,对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探讨并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30例疑似IPNB患者,对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对比分析CT与MRI对IPNB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IPNB阳性24例,阴性106例。CT诊断IPNB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 kappa系数值分别为58.33%、96.23%、89.23%、77.78%、91.07%和0.604;MRI诊断IPNB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 kappa系数值分别为75.00%、96.23%、92.31%、81.82%、94.44%和0.736。结论 CT和MRI对IPNB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影像学特征较为明显。但相较于CT检查,MRI对IPNB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 诊断效能 特征
下载PDF
常规病理检查与术中快速诊断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翟凤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81-0184,共4页
研究常规病理检查与术中快速诊断技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自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间在本院施行的110例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中快速诊断,结合手术病理,将其与术中常规活检相... 研究常规病理检查与术中快速诊断技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自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间在本院施行的110例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中快速诊断,结合手术病理,将其与术中常规活检相结合,对比两种方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10例乳腺导管中的乳头状肿瘤,其中95例为阴性,15例为阳性。经kappa检验,该方法与手术后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测的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与手术后常规病理相比,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度和正确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块,术中快速诊断及术后常规活检符合率高,对其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为制定和改进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病理检查 术中快速诊断技术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下载PDF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马倩 苏丽萍 +3 位作者 苗娜 刘婷 黄晶 张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822,共7页
目的分析3例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PTP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21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PTPR患者,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 目的分析3例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PTP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21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PTPR患者,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结合文献复习了解该病的相关分子特征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结果3例PTPR患者均以头痛及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组织学形态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单层或复层乳头状结构,且细胞呈极性分布(近血管侧胞质丰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3例广谱细胞角蛋白(AE1/AE3)、极低分子量角蛋白(CAM5.2)、角蛋白18(CK18)、配对盒蛋白8(PAX8)呈弥漫强阳性;波形蛋白(VIM)阳性,靠近血管端胞质浓染明显;2例神经胶质标志物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呈弥漫阳性,1例呈灶状阳性;3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均呈阴性。3例PTEN表达缺失,p-Akt呈阳性表达。英文文献检索PTPR报道中涉及分子检测9篇,其中7篇运用基因组杂交比对检测29例(29/62)PTPR患者的染色体改变,发现96.6%(28/29)的患者10号染色体缺失、57.1%(16/28)的患者8号染色体增加。结论PTPR呈特定的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特征有助于诊断。PTEN蛋白缺失及p-Akt、PAX8阳性表达提示PAX8、PTEN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PTPR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RI对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的评估价值
12
作者 张晓慧 穆晶 +2 位作者 袁颖 赵凡 张文静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56-561,共6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评估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00例胆管内乳头状肿...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评估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00例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根治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侵袭组56例和非侵袭组44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MRI检查结果等资料,采用ROC分析MRI诊断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的价值。结果侵袭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低于非侵袭组(P<0.05),对比噪声比(除平扫期)、病灶强化率、病灶最大径均高于非侵袭组(均P<0.05),存在肝门或腹腔淋巴结肿大患者比例高于非侵袭组(均P<0.05),黏液型患者比例低于非侵袭组(均P<0.05);取ADC值、门静脉期对比噪声比、门静脉期病灶强化率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DC值、门静脉期对比噪声比、门静脉期病灶强化率诊断胆管内乳头状瘤侵袭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0.797、0.753,敏感度为87.8%、85.9%、83.5%,特异度为85.7%、83.2%、81.4%;而三者联合诊断胆管内乳头状瘤侵袭性的AUC为0.864,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6.8%。结论MRI在诊断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 胆管肿瘤 侵袭性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胰腺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李育刚 罗艳 许晴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胰腺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lear cell variant of 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cc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ccSPN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vimentin、CD10、β-catenin... 目的 探讨胰腺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lear cell variant of 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cc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ccSPN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vimentin、CD10、β-catenin、CD56、Syn、CgA、E-cadherin、Ki-67的表达,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54岁,以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MRI示胰体尾部占位伴钙化。镜下见肿瘤界尚清,瘤细胞体积小,形态温和,呈巢状或小梁状排列,大部分胞质内含大小不等的空泡或胞质完全空泡化,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明确核分裂象。瘤组织被透明变的间质分隔,局部黏液样变。免疫表型:vimentin、CD10、β-catenin、CD56、Syn均阳性,CK、E-cadherin、Cg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结论 ccSPN是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一种罕见变异型,行影像学检查,并尽早手术切除及长期随访是疾病诊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常规病理检查与术中快速诊断技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利君 时景文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9期1235-1236,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病理检查与术中快速诊断技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应用术中快速诊断技术进行诊断,以术后... 目的探讨常规病理检查与术中快速诊断技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应用术中快速诊断技术进行诊断,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分析术中快速诊断技术与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经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确诊为阴性95例,阳性15例。κ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快速诊断技术检查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907,P<0.05)。术中快速诊断技术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率均与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快速诊断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有较高的一致性,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鉴别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改善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快速诊断技术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价值观察
15
作者 周鑫 王珍 付雨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并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65例疑似IPNB患者,对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 探讨并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65例疑似IPNB患者,对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对比分析CT与MRI对IPN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IPNB阳性12例,阴性53例。CT诊断IPNB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系数值分别为58.33%、96.23%、89.23%、77.78%、91.07%和0.604;MRI诊断IPNB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系数值分别为75.00%、96.23%、92.31%、81.82%、94.44%和0.736。结论 CT和MRI对IPNB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影像学特征较为明显。但相较于CT检查,MRI对IPNB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 诊断效能 特征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价值及延迟诊断的意义分析
16
作者 罗轲 刘梦依 杨森果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8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96例乳房术后石蜡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术后石...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8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96例乳房术后石蜡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并探讨病理延迟诊断的价值。结果: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对于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确诊150例(150/196,76.53%),其中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133例(133/150,88.67%),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癌为17例(17/150,11.33%);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增生冰冻病理共71例,占乳头状瘤的(71/133,53.38%),不伴非典型增生的乳头状瘤62例(62/133,46.62%),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比较均有改变,但两者差异统计学比较无意义。另有46例术中冰冻不能确定良恶性时通过延迟诊断术后石蜡诊断证实13例确诊导管内乳头状癌,对于术中不能明确的患者选择进行延迟诊断后,其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的变化与术中冰冻诊断存在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结果对于乳腺乳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及后续手术方式影响巨大,对于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但当术中冰冻病理不能明确诊断时,选择术后石蜡延迟诊断能更好地减少术中冰冻病理的误差,保护医患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冰冻病理 石蜡病理 延迟诊断
下载PDF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策略
17
作者 赵慧 莫佳妮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影响此肿瘤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IPNB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随访,依据原始记录和随访反馈情况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各项因素进...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影响此肿瘤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IPNB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随访,依据原始记录和随访反馈情况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PNB患者大多为中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部位累及肝内或肝外胆管,复发率较高。结论IPNB是一种胆管癌前病变,恶变风险高,临床预后系多因素多变量结果,与患者年龄、病程、肿瘤大小及肿瘤病理组织学亚型及细胞分化程度,是否伴浸润性癌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裴笑月 冯璐 +1 位作者 胡波 李晓慧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CMP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CMPT,分析其临床特征、病... 目的:探讨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CMP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CMPT,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分子病理及鉴别诊断。结果: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平均年龄63.5岁,无优势性别及发病部位。首发症状均为体检发现肺占位,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影(GGO)。组织学上肿瘤由纤毛细胞、基底细胞及黏液细胞组成,可见黏液湖形成及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纤毛柱状细胞和黏液细胞细胞角蛋白(CK7)(+),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NapsinA(+或-);基底细胞P63(+)、P40(+)、CK5/6(+);肿瘤细胞多数弱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6例中有1例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1/6,17%)。黏液染色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弹力纤维染色显示肺泡弹性框架结构缺失或破坏。治疗方法均为手术切除,术后无复发转移。结论:CMP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易误诊为黏液腺癌,通过正确识别纤毛细胞和基底细胞的连续性表达,可降低该病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 纤毛细胞 黏液细胞 乳头状肿瘤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柯 丁敏 +1 位作者 胡闻 王晓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超微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对3例SPTP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电镜观察见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不明显,可见核沟,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超微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对3例SPTP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电镜观察见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不明显,可见核沟,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可见到神经分泌颗粒,酶原样颗粒及特征性的环状板层体。结论SPTP可能起源于胰腺原始多潜能干细胞,诊断上须与胰腺其它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潜在恶性表现及其临床处理 被引量:10
20
作者 肖元宏 刘洲禄 +2 位作者 郭爱桃 王政 彭少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潜在恶性袁现及其临床处理方式.方法:结合文献归纳比较4例伴有周围脏器浸润的儿童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手术处理方法,术后恢复及随访情况.结果:3例肿瘤占据胰体尾部并浸润脾静脉,术中... 目的:探讨儿童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潜在恶性袁现及其临床处理方式.方法:结合文献归纳比较4例伴有周围脏器浸润的儿童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手术处理方法,术后恢复及随访情况.结果:3例肿瘤占据胰体尾部并浸润脾静脉,术中分离困难,行肿瘤完整切除的同时一并切除脾脏.另1例肿瘤位于胰头,因肿瘤包裹并浸润肠系膜上动静脉、十二指肠等,无法分离,仅行部分肿瘤切除术.前3例患儿就诊时均未发现远隔转移,随访16-53 mo,患儿均存活,无局部复发及远隔转移.后1例行减体积手术者随访29mo,未见肿瘤局部明显增大及远隔转移.结论: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浸润周围重要组织器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该肿瘤具有潜在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在保留临近脏器的情况下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选择,同时脾切除或减体积手术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完整切除 脾切除 减体积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