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腺癌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伟婧 王清 +2 位作者 陈静 马莲 徐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笔者医院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为分界线,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实施常规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 目的:观察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笔者医院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为分界线,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实施常规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9月-2022年3月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偏差、体象、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认知偏差评分(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对他人评价、感知到的认知障碍及认知能力)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体象评分(身体羞耻、疾病易感、身体关注、功能受限、患臂关注及透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未来和现实的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采取积极行动)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性健康、假体满意度、乳房满意度、手术及信息满意度、医疗团队满意度)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美学效果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多元家庭参与计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家庭参与计划 乳房重建术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复方蒲公英乳房灌注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留 方磊涵 +1 位作者 郭全海 王向国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3-5,共3页
本研究通过测定乳样体细胞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结合临床观察研究复方蒲公英乳房灌注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复方蒲公英奶牛乳房灌注剂能显著降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中体细胞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含量,治愈率和有... 本研究通过测定乳样体细胞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结合临床观察研究复方蒲公英乳房灌注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复方蒲公英奶牛乳房灌注剂能显著降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中体细胞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含量,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9.2%、23.1%,总有效率92.3%,治疗效果显著,与市售商品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相比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中草药制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奶牛乳房 灌注剂 药效学 安全性
下载PDF
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失败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竺美珍 毛洁飞 +1 位作者 王跃珍 方军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评估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IBR)失败的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即刻IBR手术的241例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69例)和验证组(72例)。训练组依据重建失败(RF)是否发生... 目的评估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IBR)失败的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即刻IBR手术的241例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69例)和验证组(72例)。训练组依据重建失败(RF)是否发生,分为RF组(10例)和非RF组(159例),比较并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F的独立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即刻IBR术后RF的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即刻IBR术后发生RF的一致性。结果高BMI、植入物体积>86.30%、辅助化疗(ACT)是即刻IBR术后RF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基于BMI、淋巴结手术方式、植入物体积、补片使用和ACT这5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预测训练组即刻IBR术后RF的AUC为0.920,预测验证组的AUC为0.930;模型的Brier评分为0.040。校准曲线显示,实际观察和模型预测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好预测即刻IBR术后RF的风险,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干预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植入物 乳房重建 重建失败 列线图
下载PDF
腔镜假体置入乳房即刻重建手术常用入径的选择与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函 陶维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25-227,共3页
腔镜假体置入乳房即刻重建手术已经凭借其切口隐蔽和有效降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优势,迅速成为乳房重建重要的手术方式选择之一^([1])。实现这两大优势的根源,在于腔镜手术完全不同于开放手术的入径。传统开放乳房重建手术,需要在乳房表... 腔镜假体置入乳房即刻重建手术已经凭借其切口隐蔽和有效降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优势,迅速成为乳房重建重要的手术方式选择之一^([1])。实现这两大优势的根源,在于腔镜手术完全不同于开放手术的入径。传统开放乳房重建手术,需要在乳房表面存留一道较长的切口,这种乳房表面皮肤的切开,不仅严重影响乳房重建的外观,而且由于会切断、破坏真皮下血管网,从而增加重建乳房乳头乳晕复合体缺血坏死的几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重建 腔镜手术
下载PDF
腋窝淋巴结手术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李玲 陈波 韩思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2-696,70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的腋窝淋巴结手术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32例采用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腋...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的腋窝淋巴结手术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32例采用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分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组(SLNB组,n=84)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组(ALND组,n=148)。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SLNB组比较,ALND组患者T分期和N分期更高,接受新辅助化疗、化疗、放疗比例更高,术后总引流量更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病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术中,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比较,腋下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手术 乳房切除术 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 并发症
下载PDF
色素性乳房Paget’s病
6
作者 刘玉洁 顾安康 +1 位作者 李冬梅 聂振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报告1例色素性乳房Paget’s病。患者女,63岁,左侧乳头变黑2个月。皮肤科检查:左侧乳头弥漫变黑,表面相对光滑,基底颜色略呈褐色,色素欠均匀,乳头中央稍凹陷,表面少许鳞屑,乳头外侧乳晕部分变黑。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棘层增厚,基底层及棘... 报告1例色素性乳房Paget’s病。患者女,63岁,左侧乳头变黑2个月。皮肤科检查:左侧乳头弥漫变黑,表面相对光滑,基底颜色略呈褐色,色素欠均匀,乳头中央稍凹陷,表面少许鳞屑,乳头外侧乳晕部分变黑。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棘层增厚,基底层及棘层中上部较多Paget细胞,其间较多黑素颗粒,真皮浅层较多淋巴细胞及噬色素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7(+),CK20(-),MelanA少量(+),上皮细胞膜抗原(EMA)(+),S-100蛋白(-),高迁移组转录因子(SOX-10)(-)。诊断:色素性乳房Paget’s病,治疗:行左侧全乳房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t’s病 乳房 色素性
下载PDF
乳房整形美容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特征研究
7
作者 屠轶华 杨琳 +2 位作者 陆吟文 陆亭宇 胡佳骅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调查三类乳房整形美容手术后早期患者疼痛的临床特征,为优化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2例行隆乳术、乳房缩小成形术、乳房悬吊术的患者资料,于术后1 d、2 d、3 d分别记录疼痛水平(数字疼痛评分... 目的调查三类乳房整形美容手术后早期患者疼痛的临床特征,为优化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2例行隆乳术、乳房缩小成形术、乳房悬吊术的患者资料,于术后1 d、2 d、3 d分别记录疼痛水平(数字疼痛评分、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评估法)、疼痛部位、伴随症状、用药情况,分析疼痛的临床特征。结果术后1~3 d的疼痛水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隆乳术后的患者疼痛水平最高,持续处于中等疼痛水平,疼痛部位以腋下(68.60%)、乳房上方(49%)居多;乳房缩小成形术、乳房悬吊术后患者的疼痛部位以乳房下缘(33.30%)、乳晕(33.30%)和乳房外侧(26.70%)为主,部分位置的双侧乳房疼痛发生率不一致。多数患者不伴有其他症状。58.33%的患者在术后1 d使用1种药物镇痛,37.5%的患者在术后2 d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镇痛,76.39%的患者在术后3 d无需使用药物。结论隆乳术后患者的早期疼痛值得重点关注,疼痛发生位置主要与切口、引流留置、假体植入、血肿发生有关。在评估疼痛时应关注双侧乳房疼痛的区域特征,识别疼痛原因,尽早发现并预防血肿。镇痛药物的选择应避免同机制药物的叠加使用,实施多模式镇痛,联合非药物干预措施,共同管理疼痛及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整形美容术 隆乳术 乳房缩小成形术 乳房悬吊术 疼痛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3个SNP位点与乳房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8
作者 吕小青 麻柱 +6 位作者 刘林 焦洋 邹杨 李艳华 刘灿风 高清 赵凤 《中国奶牛》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试验旨在开展奶牛群体高乳房炎抗性功能基因的筛选与验证,通过分析SNP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数和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乳房炎的抗病情况。本研究对北京地区568头中国荷斯坦牛DCK、HIST1H2BK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3个多态位... 试验旨在开展奶牛群体高乳房炎抗性功能基因的筛选与验证,通过分析SNP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数和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乳房炎的抗病情况。本研究对北京地区568头中国荷斯坦牛DCK、HIST1H2BK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3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体细胞数、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DCK基因的SNP位点6:g.86337334 A>G与体细胞数极显著相关(P<0.01),SNP位点6:g.86322040 C>T [rs43472176]与体细胞数也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HIST1H2BK基因的SNP位点23:g.31354269 T>G[rs41654340],与体细胞数呈显著关联(P<0.05),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关联(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DCK、HIST1H2BK基因位点与体细胞数性状显著相关,其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奶牛的乳脂率或乳蛋白率性状。本研究为荷斯坦牛后续的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乳房 SNP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分叶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乳房再造的血管吻合方式选择
9
作者 宋达疆 张天怡 +3 位作者 王志远 刘旭 李赞 章一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目的总结分叶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适应证和血管吻合方式选择。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1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完成分叶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乳房再造,包括10例即刻乳房再造和7例延期乳房再造。全部采用分叶游离下腹部皮瓣... 目的总结分叶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适应证和血管吻合方式选择。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1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完成分叶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乳房再造,包括10例即刻乳房再造和7例延期乳房再造。全部采用分叶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完成,包括M1型游离腹直肌皮瓣20侧,M2型6侧,M3型8侧。血管吻合方式具体包括:外增压方式9例,内增压方式8例。受区血管包括胸廓内血管近心端14侧,胸背血管主干10侧,前锯肌支3侧,胸外侧动静脉2例,胸廓内血管远心端5侧。结果每侧皮瓣长(14.2±0.4)cm、宽(11.5±1.0)cm、厚(4.9±0.3)cm。所有皮瓣血运良好,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20.7个月,乳腺癌未见复发,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与健侧乳房外形基本对称;皮瓣供区及乳房受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分叶游离下腹部皮瓣适用于底盘及垂度凸度都较大的乳房再造,选择合理的血管吻合方式可以确保皮瓣的自由摆放和满意的乳房塑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叶皮瓣 游离腹直肌皮瓣 乳房再造 乳腺癌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体外抑菌活性及治疗效果评价
10
作者 刘伯承 周望平 +3 位作者 杨俊 陈一峰 高帅 刘海林 《中国奶牛》 2024年第8期23-28,共6页
为探究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活性、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开展了本试验。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丝瓜络等15味中草药自拟4个复方,以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样品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 为探究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活性、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开展了本试验。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丝瓜络等15味中草药自拟4个复方,以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样品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为受试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将30头患病奶牛分成3个组,选用抑菌作用较强的复方IV进行临床治疗试验,分别为高剂量组(40mL)、中剂量组(30mL)和低剂量组(20mL),并设健康组作为阴性对照。检测乳体细胞数和乳清ALT、AST、LDH、SA及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结果表明,中药复方IV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值为31.25mg/mL,抑菌活性优于复方Ⅰ、Ⅱ和Ⅲ;临床治疗试验显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效率分别为93.3%、85.7%、78.6%,治愈率分别为80%、78.6%、71.4%;治疗组给药7d后体细胞数、乳酶及白蛋白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各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均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而高剂量组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显著高于中剂量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综合表明,中药复方IV对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修复乳腺上皮细胞,降低体细胞数,提高患病奶牛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奶牛乳房 体细胞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湖南某规模奶牛场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11
作者 刘伯承 史芳 +1 位作者 杨俊 周望平 《中国奶牛》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为明确湖南某规模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对32份临床型乳房炎患牛乳样进行传统细菌培养、生化试验、16S rDNA核苷酸序列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大肠杆菌23株,乳房链球菌1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5株,样品检出率分别... 为明确湖南某规模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对32份临床型乳房炎患牛乳样进行传统细菌培养、生化试验、16S rDNA核苷酸序列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大肠杆菌23株,乳房链球菌1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5株,样品检出率分别为71.9%(23/32)、37.5%(12/32)、15.6%(5/32);药敏试验显示,大部分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林可霉素耐药严重,耐药率达50%~86.9%,对亚胺培南、四环素及红霉素较敏感,敏感率达75%~82.6%;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程度较低,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四环素、红霉素敏感率为100%。建议该养殖场抓好环境卫生、提高生物安全,建立科学、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 细菌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环乳晕切口入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乳房重建对乳腺癌病人乳腺美观性、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刘亦晴 邹华伟 丁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48-351,共4页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入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对乳腺癌病人乳腺美观性、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乳腺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入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对乳腺癌病人乳腺美观性、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乳腺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环乳晕切口入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乳腺美观性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皮质醇(Cor)]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32.48±15.69)min,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为(7.41±0.83)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皮瓣积液、乳头凹陷、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7 d切口瘢痕、乳房外形、双乳对称性、整体美学效果评分分别为(3.26±0.33)分、(3.94±0.41)分、(3.33±0.34)分、(4.05±0.41)分,术后1个月评分分别为(3.85±0.34)分、(4.19±0.27)分、(3.86±0.25)分、(4.28±0.1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SOD水平为(73.40±7.35)U/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OPP、Cor水平分别为(11.03±1.05)μmol/L、(192.78±19.34)nmol/L,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入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病人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乳腺美观性,缓解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环乳晕切 NSM 即刻乳房重建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抗性早熟汤剂治疗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的效果
13
作者 杨利 杨玉 +4 位作者 卢庆红 石乔 谢理玲 徐庆博 黄强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抗性早熟汤剂对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女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0例门诊就诊且病历信息相对完善的PT女童的临床资料,将予口服中药(基本组方为:淮山药、茯苓、知母、赤芍、生地黄、夏枯草等)及饮食生活指导的患儿归为治疗组(n=9... 目的探讨抗性早熟汤剂对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女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0例门诊就诊且病历信息相对完善的PT女童的临床资料,将予口服中药(基本组方为:淮山药、茯苓、知母、赤芍、生地黄、夏枯草等)及饮食生活指导的患儿归为治疗组(n=95),仅予饮食生活指导治疗的患儿归为对照组(n=95)。均在门诊随诊1年,比较2组临床结局,并对抗性早熟汤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17.89%,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23.16%(P<0.05)。治疗组患儿的乳腺最大长径、卵巢容积、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小于对照组(P<0.05);随诊期间未见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PT女童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转化率低于对照组(8.42%比14.73%,P<0.05)。结论应用抗性早熟汤剂和饮食生活指导对PT女童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改善女童的双侧乳腺长径、卵巢容积,还可以降低性激素水平及CPP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抗性早熟汤剂 饮食生活指导 疗效 女童
下载PDF
基于RNA-seq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房炎的关键应答基因
14
作者 师志海 王文佳 +1 位作者 刘洁 王亚州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8,共9页
该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发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奶牛乳房炎相关的关键应答基因,为发掘乳房炎防治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于体外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细胞模型,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 该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发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奶牛乳房炎相关的关键应答基因,为发掘乳房炎防治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于体外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细胞模型,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同时从公共数据库中收集了9份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处理的乳腺上皮细胞转录组测序样本,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技术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房炎关键应答基因的发掘。结果发现,乳腺上皮细胞中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显著关联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49个,其中上调差异基因有223个,下调差异基因有226个;另有34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大肠杆菌处理显著关联,其中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116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有231个。功能富集分析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腺上皮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IL-17信号通路。蛋白质互作分析发现,383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乳房炎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形成了21个调控网络,其中最大的调控网络包含了67个差异表达基因。另外,281个大肠杆菌乳房炎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形成了16个调控网络,其中最大的调控网络包含了33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Cytoscap插件CytoHubba进一步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房炎的关键应答基因各10个。这些关键应答基因的发掘将为进一步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腺炎的发生发展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牛乳腺上皮细胞
下载PDF
中医情志综合护理对光动力治疗乳房外Paget病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陈文君 丁佩军 +1 位作者 何翔 王东明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等综合护理方法对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乳房外Paget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乳房外Paget病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等综合护理方法对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乳房外Paget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乳房外Paget病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改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的症状感知、日常生活、娱乐活动、工作学习及个人活动等方面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DT乳房外Paget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情志综合护理措施,可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外PAGET病 中医情志综合护理 光动力
下载PDF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的临床特征及进展为中枢性性早熟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崔海静 王霞 +3 位作者 张蔷 刘新光 刘朋 杜稳重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乳房早发育(IPT)女童的临床特征及进展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首诊的85例IPT女童为研究对象,根据1年内是否进展为CPP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随访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单纯性乳房早发育(IPT)女童的临床特征及进展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首诊的85例IPT女童为研究对象,根据1年内是否进展为CPP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随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PT患儿进展为CPP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分析相关指标对患儿进展为CPP的预测价值。结果全部患儿中,1年内共有20例进展为CPP,发生率为23.5%。进展组患儿的发病年龄,身高、体质量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的标准差评分,Tanner分期为3期的比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子宫长径,血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水平均明显大/高于未进展组(P<0.05);进展组患儿的母亲初潮年龄小于未进展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anner分期、血IGF-1水平、子宫长径是IPT患儿进展为CP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IPT患儿初诊时的IGF-1水平与子宫长径对其1年内进展为CPP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9、0.729(P<0.05)。结论IPT女童进展为CPP并不少见,与Tanner分期、血IGF-1水平、子宫长径等有关,临床上应加强对高危患儿的随访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中枢性性早熟 影响因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1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意义及常用方法
17
作者 关山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5期475-477,共3页
虽然保乳手术已是早期乳腺癌最主要的手术方式,但对于多中心、病变广泛、术中切缘持续阳性的患者,仍然需要接受乳房切除术治疗。此外,对于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或肿瘤与乳房体积比超过保乳整形修复极限的患者,保乳手术可能并非最佳选择。乳... 虽然保乳手术已是早期乳腺癌最主要的手术方式,但对于多中心、病变广泛、术中切缘持续阳性的患者,仍然需要接受乳房切除术治疗。此外,对于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或肿瘤与乳房体积比超过保乳整形修复极限的患者,保乳手术可能并非最佳选择。乳房切除会给女性患者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乳房重建则是弥补乳房缺失根本性的外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自体组织皮瓣
下载PDF
乳房链球菌感染对乳腺上皮细胞中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18
作者 卢劲晔 高亚兵 +2 位作者 韩心茹 刘钰臻 赵家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6-1776,共11页
代谢是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石,氨基酸代谢作为三大物质代谢之一,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与宿主免疫细胞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在疾病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探究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S.uberis)感染对乳腺上皮细胞中氨基... 代谢是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石,氨基酸代谢作为三大物质代谢之一,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与宿主免疫细胞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在疾病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探究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S.uberis)感染对乳腺上皮细胞中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S.uberis和乳腺上皮细胞系(EpH4-Ev)为研究对象,采用靶向氨基酸代谢组学技术对细胞中的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关键氨基酸——精氨酸代谢通路关键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uberis感染细胞后,细胞中甘氨酸、苏氨酸、鸟氨酸、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的含量被显著上调(P<0.05),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被显著下调(P<0.05),其中,精氨酸含量变化极显著(P<0.000 1,VIP>1.2),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两种生糖氨基酸显著上升(P<0.05),赖氨酸和亮氨酸两种生酮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进一步研究精氨酸分解代谢通路发现:S.uberis感染乳腺上皮细胞会显著上调精氨酸代谢关键酶NOS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ARG1的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S.uberis感染乳腺后,显著上调了细胞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P<0.05)。综上所述,S.uberis感染造成乳腺上皮细胞氨基酸代谢紊乱,加速细胞内精氨酸耗竭,诱发炎症反应。结果提示,精氨酸在宿主抵抗S.uberis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奶牛乳腺炎早期诊断和未来防治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链球菌 氨基酸代谢 精氨酸 乳腺炎
下载PDF
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泌乳功能和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19
作者 罗义华 张贵清 +5 位作者 袁代莉 李芳芳 邓尚莉 程新慧 王宇 赵厶维 《四川中医》 2024年第8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泌乳功能和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12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六步法乳房... 目的:探讨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泌乳功能和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12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六步法乳房按摩,观察组予以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采用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BAT)、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及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评估母乳喂养情况;记录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产后48h乳房胀痛程度及产后24、48、72h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于产后72h、42d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估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BAT评分、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后72h、42d B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泌乳量以及产后24、48、72h 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48h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72h、42d 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可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自信心,改善乳房胀痛,促进泌乳功能和产后心理健康,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后乳房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穴位电刺激 六步法乳房按摩 剖宫产产妇 母乳喂养 泌乳功能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自体皮瓣设计与术后管理
20
作者 饶南燕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乳房作为女性的重要性征之一,保持其完整性及美观对女性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自体皮瓣在提供足够组织量的同时还能保证足够的皮肤覆盖。自体组织重建的乳房形状、质地和柔软度都接近自然的乳房,远期效果和满意度高^([1]),但其缺点是技... 乳房作为女性的重要性征之一,保持其完整性及美观对女性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自体皮瓣在提供足够组织量的同时还能保证足够的皮肤覆盖。自体组织重建的乳房形状、质地和柔软度都接近自然的乳房,远期效果和满意度高^([1]),但其缺点是技术要求高、供区存在创伤。术前遵循皮瓣设计的原则和流程进行合理的手术方案设计并加强术后管理,在乳房重建效果和供区损伤之间寻求平衡,最大程度降低乳房缺失带来的影响,帮助乳腺癌病人恢复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体皮瓣 乳房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