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刘鸿燕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847-1849,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64例乳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乳腺癌)28例与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根据MR...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64例乳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乳腺癌)28例与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根据MRI检查要求进行扫描,均于经期第1~2周进行扫描采用乳腺专用8通道相控阵列线圈。扫描序列为轴位T2W1-STIR、轴位T1W1-FSE、轴位DWI、矢状位FS-T2WI、轴位三维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分别设置相应的参数。比较两组病理结果、病灶数、CI分型、Fischer评分有无差异。结果:对照组34例患者病灶数38个,观察组28例患者病灶数33个,两组良、恶性病变均可表现为肿块及非肿块型。对照组病灶表现为均匀性、离心性、分隔样不强化或弱强化;观察组病灶多呈不均匀性强化、早期边缘环形强化及向心性强化。TIC分型,对照组以Ⅰ型最为多见,而观察组以Ⅲ型多见;对照组的Fischer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ER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ER为参考,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1.5%(95%CI:51.3%~86.8%),特异性为70.6%(95%CI:52.5%~84.9%),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多参数成像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有助于对疾病快速分析,但单一影响指标诊断价值有限,需要进行综合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 核磁共振 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癌 诊断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
作者 张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46-0149,共4页
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检查,观察检查结果,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卵巢肿瘤的诊断效... 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检查,观察检查结果,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优于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P<0.05。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指标参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指标参数TTP与BF和卵巢良性肿瘤比较,P<0.05。结论 卵巢肿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的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
下载PDF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史宪全 董云云 +5 位作者 李尚 杨沛沛 王春梅 冯蔚 蔺雨萱 钱林学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3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超声造影(CEUS)及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9例(39个病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均行常规US、CEUS及DCE-MRI 3种影像学检查,以术后病理结...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超声造影(CEUS)及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9例(39个病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均行常规US、CEUS及DCE-MRI 3种影像学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3种影像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测得肿瘤最大径的差异,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方式测量病灶大小的准确率、低估率及高估率。结果:常规US测量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显著小于术后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9,P<0.019);CEUS及DCE-MRI测量病灶大小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US低估率显著高于CEUS和DCE-MRI,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3,χ^(2)=3.566;P<0.05);CEUS及DCEMRI测量病灶大小的高估率显著高于常规US,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5,χ^(2)=2.167;P<0.05);3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常规US、CEUS和DCE-MRI测量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最大径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相关性(r=0.658,r=0.761,r=0.602;P<0.05)。结论:常规US、CEUS及DCE-MR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的准确率无差异,常规US易低估病灶大小,CEUS和DCE-MRI易高估病灶大小,CEUS较DCEMRI更加安全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US) 超声造影(CEUS)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 乳腺 乳腺癌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CT动态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4
作者 周伟 陈小华 +2 位作者 彭辉 丁爱民 刘磊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与CT动态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DWI扫描和GE Revo... 目的分析比较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与CT动态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DWI扫描和GE Revolution128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扫描方法的结果、检查时间和费用。结果3种检查方法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扫描和病理检查结果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动态增强扫描误诊率高于病理检查、MRI-DWI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扫描检查时间长于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费用高于CT动态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DWI扫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临床诊断中更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 CT动态增强 结直肠癌 术前分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丁云云 张继良 武东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 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MRI,DCE-MRI)联合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fPSA)检测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01月-2023年11月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就诊的6... 目的 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MRI,DCE-MRI)联合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fPSA)检测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01月-2023年11月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就诊的6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同期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根据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将6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28例)、良性组(32例),分析前列腺癌患者DCE-MRI声像图特征,比较3组DCE-MRI定量参数、血清fPSA水平,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患者入院时DCE-MRI定量参数、血清fPSA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三组入院时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 Kep)、容积运转常数(Volume operation constant, Ktans)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 Ve)值及血清fPSA水平比较:前列腺癌组>良性组>健康组(P<0.05);低、中分化癌患者入院时Ve、Ktrans、Kep及血清fPSA水平高于高分化癌者(P<0.05);入院时Ve、Ktrans、Kep及血清fPSA水平均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Ve、Ktrans、Kep、血清fPSA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均>0.6,但各指标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AUC最高(P<0.05)。结论 DCE-MRI、血清fPSA水平联合诊断在前列腺癌中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诊断,可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航 刘宁 沈剑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诊治肝纤维化患者70例进行分组,常规组使用血清学肝纤维化情况进行测评,实验组使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情况的评定,对比其结...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诊治肝纤维化患者70例进行分组,常规组使用血清学肝纤维化情况进行测评,实验组使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情况的评定,对比其结果。结果实验组符合率大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能够增加对该病诊断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肝纤维化程度 评价
下载PDF
动态核磁共振成像及螺旋CT增强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价值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春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2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螺旋CT增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病理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72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使用螺旋CT增强进... 目的观察动态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螺旋CT增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病理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72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使用螺旋CT增强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MRI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计算两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以病理为金标准,以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6.97%(32/33),略高于对照组的93.75%(30/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0、VAS评分(0.56±0.17)分低于对照组的11.11%、(1.10±0.3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93.75%和0,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100.00%和6.25%;观察组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96.97%和0,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100.00%和3.03%。对照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100.00%,观察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7%、100.00%。结论螺旋CT增强和动态MRI检测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将两种方法与病理诊断相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但采用动态MRI检测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检测准确度更高,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检测方案,必要时可采用联合诊断的方式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核磁共振成像 螺旋CT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3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肝纤维化治疗的患者40例,按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纤维化组、中重度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比较各组患者肝实质部位的TIC...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肝纤维化治疗的患者40例,按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纤维化组、中重度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比较各组患者肝实质部位的TIC、TTP、评价峰高、信号上升的最大斜率(MSI)和信号下降的最大斜率(MSD)。结果:MSI、MSD、TIC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可反映患者肝纤维化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是一种优秀的无创肝纤维化程度评价的新型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 肝纤维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逢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6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18例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对观察组进行DCE-MRI扫描,对对照组进行常规DWI扫描,对患者的中央腺体...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18例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对观察组进行DCE-MRI扫描,对对照组进行常规DWI扫描,对患者的中央腺体非癌区、外周带非癌区、前列腺癌区的容积转运常数值、速率常数值、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DCE-MRI技术扫描的各项数值都较为精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E-MRI技术在老年前列腺癌中应用价值较大,为病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数据,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老年前列腺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基于Demon算法的乳房核磁共振图像配准
10
作者 王阳萍 党建武 +2 位作者 杜晓刚 李莎 田仲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1-263,268,共4页
为了提高乳房动态核磁共振成像中不同时间点序列图像的配准速度,提出了将快速的Demon非刚性配准算法与图像强度校正相结合的乳房图像配准模型。Demon算法本身基于图像强度变化计算变形参数,因此不适于强度动态增强的图像配准。首先根据... 为了提高乳房动态核磁共振成像中不同时间点序列图像的配准速度,提出了将快速的Demon非刚性配准算法与图像强度校正相结合的乳房图像配准模型。Demon算法本身基于图像强度变化计算变形参数,因此不适于强度动态增强的图像配准。首先根据乳房组织的信号增强模型应用多项式理论校正待配准图像的强度,再应用Demon算法进行几何变形配准。实验表明该算法在精度上远优于直接使用Demon算法,在与自由形变配准算法具有几乎相同配准精度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配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动态核磁共振成像 图像配准 Demon算法 强度校正
下载PDF
全程人文护理干预在核磁共振成像腹部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莉 占媛 +2 位作者 罗馨 宋黎 梁渊 《全科护理》 2017年第27期3372-3375,共4页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干预在腹部3.0T核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检查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220例行核磁共振成像腹部动态增强的病人进行全程人文护理干预,对检查结果进行探讨。[结果]220例腹部动态增强扫描病人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清...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干预在腹部3.0T核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检查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220例行核磁共振成像腹部动态增强的病人进行全程人文护理干预,对检查结果进行探讨。[结果]220例腹部动态增强扫描病人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清晰。[结论]对核磁共振成像腹部动态增强检查病人实施全程人文护理干预,使病人了解整个检查流程,消除紧张恐惧情绪,以良好状态接受检查,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护理 核磁共振成像 腹部动态增强检查 射频
下载PDF
分析3.0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庆 王秀玲 汪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0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3.0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所... 目的探讨3.0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常规MRI与3.0 T DCE-MRI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检查结果;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的最早强化率、最大信号强度及峰值时间,以及速率常数(K_(ep))、容积运转常数(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结果1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经DCE-MRI检查出前列腺癌70例,前列腺增生30例,前列腺癌检出率为70.00%(70/100);DCE-MRI检查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8%、96.55%、98.57%、93.33%;前列腺癌组患者的最早强化率、最大信号强度、K_(ep)、K^(trans)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峰值时间、V_(e)均短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结论3.0 T DCE-MRI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且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参数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晋 刘慧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5期192-193,共2页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实施治疗的肝纤维化治疗患者100例,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血清学肝纤维化程度评价;观察组50例患者则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实施治疗的肝纤维化治疗患者100例,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血清学肝纤维化程度评价;观察组50例患者则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评价符合率为80.0%,对照组患者则仅为60.0%,两组之间符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价中,明确诊断出MSI、MSD、TIC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应用,更有助于对提高其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进一步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肝纤维化程度 评价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瑞达 李洪义 +1 位作者 邢健 包权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6-47,120,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68例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绘制病变区的时间-信号曲线,再对患者行弥散加权成像,在b值为800时计算出...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68例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绘制病变区的时间-信号曲线,再对患者行弥散加权成像,在b值为800时计算出ADC值,比较单一使用增强扫描与联合应用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的差异。结果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的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使用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联合应用检查手段各项指标均优于单一检查手段,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乳腺癌 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翟亚娟 上官建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5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前列腺疾病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常规扫描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对6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36例为多发病灶,病变累积中央叶12例,中... 目的探讨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前列腺疾病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常规扫描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对6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36例为多发病灶,病变累积中央叶12例,中央腺体癌变9例,前列腺包膜受累的3例;正常前列腺组、前列腺增生组以及前列腺癌组患者在b=50s/mm^2、b=800s/mm2DWI的信号强度和ADC值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其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前列腺组在b=50s/mm^2、b=800s/mm2DWI的信号强度和ADC值等相比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其它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患者在Ktrans、Vc以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别,该差别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等三组数据进行两两相比,结果显示正常前列腺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在Ktrans、Vc以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它各组两两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分期准确率,有利于对前列腺的病变部位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前列腺疾病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探讨
16
作者 韩玉柱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纤维化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血清学纤维化程度评价,给予观察组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纤维化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血清学纤维化程度评价,给予观察组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比较两组患者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肝纤维化评价符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的肝纤维化评价符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D MSI TIC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应用于肝纤维化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动态增强成像 肝纤维化 价值
下载PDF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在乳腺癌诊断中效能分析
17
作者 田甜 《大医生》 2022年第1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联合核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开展多b值DWI、MRI动态增强... 目的研究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联合核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开展多b值DWI、MRI动态增强检查,分析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不同b值时的良恶性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b值的良性患者ADC值均高于恶性患者(均P<0.05)。良性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布情况与恶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多b值DWI、MRI动态增强检查(P<0.05)。结论多b值DWI联合MRI动态增强的诊断价值更高,可提升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 动态增强 乳腺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博 郎兆会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8期136-137,共2页
目的研究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肿物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后续予以病理性诊断显示乳腺癌患者42例,良性肿瘤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开展多模态核... 目的研究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肿物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后续予以病理性诊断显示乳腺癌患者42例,良性肿瘤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开展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乳腺磁共振扫描成像、增强磁共振动态对比成像、磁共振波普分析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同步记录检验结果,观察乳腺癌病变的主要影像学表现。结果在62例患者中共发现78个病灶,其中恶性病灶64个,良性病灶14个,肿块直径最小5 mm;良性病灶以类圆形、边界清晰及边缘光滑为主要表现,恶性病灶以不规则边缘毛刺、边界不清、分叶等为主要表现;良性病灶以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及增生结节为主,恶性病灶以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以及浸润性小叶癌为主。结论将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乳腺癌临床诊断中效果理想,在诊断乳腺癌肿瘤病灶时敏感性较高,可为保障乳腺癌诊断精准性,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乳腺癌 乳腺磁共振扫描成像 磁共振波普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增强磁共振动态对比成像
下载PDF
基于群稀疏理论的乳腺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图像联合重建
19
作者 王冠皓 徐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04-3308,共5页
乳腺在注射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后,乳腺核磁共振(MR)图像中恶性肿瘤区域比正常或者良性区域呈现出更加快速和更强的灰度变化,因此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成为了医生检测和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重要工具。但是DCE-MR图... 乳腺在注射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后,乳腺核磁共振(MR)图像中恶性肿瘤区域比正常或者良性区域呈现出更加快速和更强的灰度变化,因此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成为了医生检测和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重要工具。但是DCE-MR图像的快速获取目前仍然是一个难题,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这样的DCE-MR图像,根据群稀疏思想和压缩感知(CS)理论,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密度随机采样的共轭梯度下降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变密度随机采样的方式从图像的局部k-空间(傅立叶系数)数据中获取采样信息,再将传统的基于l1范数的共轭梯度下降算法扩展到l2,1范数以使得改进的共轭梯度下降算法可以对多幅DCE-MR图像同时进行联合重建。实验结果表明:采样率小于40%时,改进的联合重建方法比多测量向量(MMV)算法在重建时间上减少了约30%;变密度随机采样比均匀随机采样在重建准确率上提高了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共轭梯度 变密度随机采样 群稀疏
下载PDF
核磁共振新技术:歌唱时也能成像
20
作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19,共1页
在唱歌或是说话时,需要人的胸部、颈部、下颚、舌头和嘴唇等处上百种肌肉相互协作才能发出声音,要研究说话和歌唱时舌头以及头部和颈部其它肌肉的活动,动态的图像尤其有用。利用新发明的一种超高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美国贝克曼高等科学... 在唱歌或是说话时,需要人的胸部、颈部、下颚、舌头和嘴唇等处上百种肌肉相互协作才能发出声音,要研究说话和歌唱时舌头以及头部和颈部其它肌肉的活动,动态的图像尤其有用。利用新发明的一种超高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美国贝克曼高等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把动态图像和音频信号整合到一起的时候,利用降噪光纤麦克风来采集音频信号,然后把音轨添加到视频图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信号 动态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视频图像 美国贝克曼 光纤麦克风 协作才能 超高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