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干奶牛乳房灌注剂的试验观察
1
作者 宋维龙 李莲 +4 位作者 狄和双 杨媛媛 钟辉 阎玉琴 王根林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39,共2页
采用液体试管法研究“干奶牛乳房灌注剂”对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对上述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采用TTC法测定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发现停药48h以后奶样均无抗生素残留。76例干奶牛使用药剂处理后... 采用液体试管法研究“干奶牛乳房灌注剂”对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对上述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采用TTC法测定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发现停药48h以后奶样均无抗生素残留。76例干奶牛使用药剂处理后,牛奶中体细胞数下降27%,临床乳房炎发生率降低70%。试验证明该制剂对细菌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可靠,可以用于预防干奶期奶牛乳房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奶期 奶牛乳房 乳房灌注剂
下载PDF
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干奶牛乳房灌注剂的试验观察
2
作者 宋维龙 李莲 +4 位作者 狄和双 杨媛媛 钟辉 阎玉琴 王根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6年第1期52-52,共1页
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占70%。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下降10%~15%)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从而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 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占70%。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下降10%~15%)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从而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乳房炎的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由微生物侵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最主要的途径。对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预防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奶牛 奶牛乳房 乳房灌注剂
下载PDF
芩红乳房灌注剂的镇痛抗炎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冶冬阳 秦鹏 +8 位作者 李林育 孙静 左儒楠 李日飞 彭君茹 杨海明 郭蔚冰 李引乾 杨鸣琦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132,共5页
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研究了"芩红乳房灌注剂"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研究了该药的抗炎作用,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测出了该药的最大给药量与最大耐受倍数。镇痛试验... 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研究了"芩红乳房灌注剂"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研究了该药的抗炎作用,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测出了该药的最大给药量与最大耐受倍数。镇痛试验结果表明,"芩红乳房灌注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安痛定组的扭体反应次数分别为28.8±2.3,29.6±3.1,38.8±2.3和13.9±2.6,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热板法"试验在60 min和90 min时高剂量、中剂量与低剂量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在给药120 min低剂量的芩红乳房灌注剂和生理盐水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中剂量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显著(0.01<P<0.05),说明低剂量组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较高剂量、中剂量短。抗炎试验结果显示3个药物组均有一定的肿胀抑制作用,高、中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的肿胀度分别为(0.070±0.014)mm,(0.084±0.010)mm和(0.062±0.012)mm,均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低剂量组的肿胀度与生理盐水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仍表现出11.11%的肿胀抑制率。急性毒性试验未测出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_(50)),最大给药量为80 g/kg,最大耐受倍数为临床奶牛拟用剂量的2 000倍。结果显示,芩红乳房灌注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芩红乳房灌注剂 奶牛乳房 镇痛 抗炎 急性毒性试验
原文传递
自拟中药方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疗效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冬华 周静 +1 位作者 王爱华 徐占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2-134,共3页
为研究自拟中药方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苛性钠法和CMT法筛选出68头隐性乳房炎阳性牛,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中药拌料治疗组,第2组为中药乳房灌注治疗组,第3组为不用药对照组,于用药后3d、1周、2周采集乳样检测并测定产奶... 为研究自拟中药方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苛性钠法和CMT法筛选出68头隐性乳房炎阳性牛,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中药拌料治疗组,第2组为中药乳房灌注治疗组,第3组为不用药对照组,于用药后3d、1周、2周采集乳样检测并测定产奶量。结果显示,拌料口服治疗组治愈15例,治愈率为50.00%,有效24例,有效率为80.00%;乳房灌注治疗组治愈19例,治愈率为63.33%,有效28例,有效率为93.33%;产奶量显著提高,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乳房灌注治疗组疗效优于拌料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中药乳房灌注剂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中药方 乳房灌注剂 隐性乳房 疗效试验 奶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