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锌的乳液合成、结构表征与气敏性能 被引量:76
1
作者 徐甲强 潘庆谊 +1 位作者 孙雨安 李占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5-359,共5页
利用化学沉淀法、乳液法及微乳液法合成了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氧化锌气敏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陶瓷微结构,并利用科西-科西法和德拜-谢乐法计算了材料的平均晶粒度和晶格畸变;和静态配气法测试了材... 利用化学沉淀法、乳液法及微乳液法合成了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氧化锌气敏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陶瓷微结构,并利用科西-科西法和德拜-谢乐法计算了材料的平均晶粒度和晶格畸变;和静态配气法测试了材料对乙醇、汽油、氢气、丁烷、六氟化硫的气体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法合成的氧化锌具有颗粒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钠米材料 乳液合成 气体传感器 气敏材料
下载PDF
超细羟基磷灰石颗粒的反相微乳液合成 被引量:23
2
作者 任卫 李世普 +2 位作者 王友法 曹献英 陈晓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7-31,共5页
采用AOT/异辛烷 /Ca(H2 PO4 ) 2 ·H2 O水溶液体系的微乳液与AOT/异辛烷 /Ca(OH) 2 饱和溶液体系的微乳液反应 ,制备出了平均颗粒尺寸 1 0 7nm ,呈单分散的球形HAP超细颗粒。通过制备过程优化和AOT/异辛烷 /Ca(H2 PO4 ) 2 ·H2 ... 采用AOT/异辛烷 /Ca(H2 PO4 ) 2 ·H2 O水溶液体系的微乳液与AOT/异辛烷 /Ca(OH) 2 饱和溶液体系的微乳液反应 ,制备出了平均颗粒尺寸 1 0 7nm ,呈单分散的球形HAP超细颗粒。通过制备过程优化和AOT/异辛烷 /Ca(H2 PO4 ) 2 ·H2 O水溶液三元相图 ,确定了基本制备条件为AOT浓度 0 1mol/dm3,正辛醇浓度 0 1mol/dm3,增溶水量为w =9。采用该体系可改变HAP超细颗粒的生长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超细羟基磷灰石颗粒 反相微乳液合成
下载PDF
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微乳液合成 被引量:6
3
作者 聂福德 曾贵玉 +1 位作者 尹莉莎 蒋军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介绍了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的基本原理.对影响微乳液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等进行了研究,以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SPAN80复配物ST80作乳化剂,通过调整其比例控制乳化剂的HLB值,制备了乳化剂浓度为0.3mol/L... 介绍了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的基本原理.对影响微乳液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等进行了研究,以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SPAN80复配物ST80作乳化剂,通过调整其比例控制乳化剂的HLB值,制备了乳化剂浓度为0.3mol/L、水/乳化剂比为6∶1的W/O型庚烷/ST80/水微乳液体系.在此微乳液中制备了ZnS纳米粒子,采用TEM和XRD对超细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表明得到的样品为β型立方晶系ZnS粒子、粒子粒径10~3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 纳米粒子 乳液合成 结构表征
下载PDF
硫化锌纳米粒子的乳液合成 被引量:4
4
作者 曾贵玉 聂福德 +1 位作者 尹莉莎 孟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2-444,共3页
The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ZnS by emulsion technique was studied.The heating mode and drying manner were reviewed,the mechanism which affected the particles size in particles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discussed.Ultraf... The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ZnS by emulsion technique was studied.The heating mode and drying manner were reviewed,the mechanism which affected the particles size in particles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discussed.Ultrafine ZnS particles whose size was about 40nm were p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ZNS 乳液合成 硫化锌 W/O型 制备
下载PDF
羟基硅油乳液合成中“漂油”现象的探索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承银 陈红梅 +2 位作者 王松 郭林晖 王新 《广州化学》 CAS 2002年第4期20-23,共4页
研究了以DBSA为乳化剂与催化剂的阴离子乳液聚合D4过程中的乳液粒子形成及粒径的变化。分析实验现象发现,该体系中羟基硅油乳胶粒是通过胶束和单体珠滴两种方式形成的,由单体珠滴生成的体积较大的羟基硅油乳胶粒是形成羟基硅油乳液“漂... 研究了以DBSA为乳化剂与催化剂的阴离子乳液聚合D4过程中的乳液粒子形成及粒径的变化。分析实验现象发现,该体系中羟基硅油乳胶粒是通过胶束和单体珠滴两种方式形成的,由单体珠滴生成的体积较大的羟基硅油乳胶粒是形成羟基硅油乳液“漂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油 乳液合成 “漂油”现象 胶粒 阴离子聚合 十二烷基苯磺酸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新革 李群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7-70,共4页
制备了纳米环保水性涂料的基料-丙烯酸和丙烯酸正丁酯自由基聚合而生成丙烯酸酯乳液.并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对聚合条件进行了优化,确立了制备乳液的反应条件.
关键词 丙烯酸 乳液合成 反应条件
下载PDF
APG为乳化剂的乳液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广田 耿云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以世界级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简称APG)为乳化剂合成聚苯乙烯乳液。结果表明:该乳液稳定性高,抗电解质稳定性随着AP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粘度比一般乳液的低一些,其综合性能比一般乳液要好。
关键词 APG 化剂 乳液合成 表面活性剂 烷基糖苷 聚苯乙烯 稳定性 粘度比
下载PDF
AA-AM-AN-SH共聚物的反相乳液合成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闫海刚 钟长庚 +1 位作者 黄泱 吴传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2期19-21,共3页
研究了以环己烷为分散介质,油/水比例为1.4,Span80-Tween80为乳化剂,过二硫酸钾为引发剂,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腈(AN)和次亚磷酸钠(SH)为单体反相乳液合成共聚物AA-AM-AN-SH阻垢剂。通过静态阻垢实验评定该共聚物对水中CaCO... 研究了以环己烷为分散介质,油/水比例为1.4,Span80-Tween80为乳化剂,过二硫酸钾为引发剂,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腈(AN)和次亚磷酸钠(SH)为单体反相乳液合成共聚物AA-AM-AN-SH阻垢剂。通过静态阻垢实验评定该共聚物对水中CaCO3垢、Ca3(PO4)2垢的阻垢效果,探讨了共聚物浓度、温度、溶液pH值、水体硬度等因素对阻垢性能的影响及共聚物分散氧化铁的性能,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AA-AM-AN-SH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及耐高温、耐高硬度、耐宽pH值的优良阻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合成 丙烯酸 丙烯酰胺 丙烯腈 阻垢率
下载PDF
一种含磷阻垢分散剂的反相乳液合成及性能
9
作者 闫海刚 钟长庚 +1 位作者 黄泱 吴娟月 《化工时刊》 CAS 2008年第6期35-38,共4页
研究了以环己烷为分散介质,油/水比例为1.5,Span 80-Tween 80为乳化剂,过氧化氢为引发剂,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次亚磷酸钠(SH)为单体合成共聚物(AA-AM-MMA-SH)阻垢分散剂。通过静态阻垢实验评定该共聚物... 研究了以环己烷为分散介质,油/水比例为1.5,Span 80-Tween 80为乳化剂,过氧化氢为引发剂,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次亚磷酸钠(SH)为单体合成共聚物(AA-AM-MMA-SH)阻垢分散剂。通过静态阻垢实验评定该共聚物对水中CaCO3,Ca3(PO4)2,CaSO4的阻垢效果,探讨了药剂用量、恒温温度、溶液pH值、水体硬度等因素对阻垢性能的影响,及共聚物分散氧化铁的性能。并利用红外光谱(IR)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阻垢剂具有较好分散性能及耐高温,高硬度,宽pH值等优良阻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合成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 阻垢率
下载PDF
NKY改性树脂乳液合成及其在水工结构防碳化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大亮 王珊 +1 位作者 徐雪峰 曹镭 《新型建筑材料》 2013年第6期70-71,78,共3页
介绍了NKY改性树脂乳液的合成,以蛇山抽水泵站为例,针对泵站站身等水工结构碳化的特点,进行了水工钢筋混凝土防碳化保护的设计及其施工工艺的开发。蛇山抽水泵站站身及上下游翼墙等防碳化处理已施工完成,NKY砂浆性能稳定;通过第三方检测... 介绍了NKY改性树脂乳液的合成,以蛇山抽水泵站为例,针对泵站站身等水工结构碳化的特点,进行了水工钢筋混凝土防碳化保护的设计及其施工工艺的开发。蛇山抽水泵站站身及上下游翼墙等防碳化处理已施工完成,NKY砂浆性能稳定;通过第三方检测,各项指标均达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乳液合成 水工钢筋混凝土 防碳化 设计
下载PDF
二丙酮丙烯酰胺在乳液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志良 《中国涂料》 CAS 2002年第4期28-29,共2页
在乳液合成中应用二丙烯酰胺 ,可提高乳液成膜后的综合性能 ,讨论了二丙烯酰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应用 二丙酮丙烯酰胺 乳液合成 胶涂料 外墙涂料
下载PDF
P—120聚电解质的乳液合成及其性能
12
作者 蒋家乾 《高分子材料》 1989年第1期4-9,54,共7页
关键词 P-120 聚电解质 乳液合成 絮凝剂
下载PDF
我国氟材料技术取得新突破聚三氟氯乙烯及氟碳乳液合成新工艺问世
13
《化工经济技术信息》 2007年第7期11-12,共2页
我国目前惟一能够从源头开始生产三氟材料的山东青岛宏丰氟硅科技有限公司,在氟材料领域取得新的技术突破。该公司开发的聚三氟氯乙烯(PCTFE)合成新工艺以及首创的氟碳乳液合成工艺成果,5月27日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专... 我国目前惟一能够从源头开始生产三氟材料的山东青岛宏丰氟硅科技有限公司,在氟材料领域取得新的技术突破。该公司开发的聚三氟氯乙烯(PCTFE)合成新工艺以及首创的氟碳乳液合成工艺成果,5月27日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过去对中国实行技术和价格垄断的国外公司现在纷纷来到青岛宏丰,希望与其在氟材料领域开展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三氟氯乙烯 氟碳 材料技术 合成工艺 乳液合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东青岛 氟材料
下载PDF
新型苯丙乳液合成工艺
14
《胶粘剂市场资讯》 2005年第4期4-4,共1页
北京思源创业新技术研究所经过对乳液合成温度与时间的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及不同单体的配比分析论证,结合多种助剂,研制出苯丙乳液合成的新工艺。该工艺生产稳定性提高,制品的机械加工性、钙离子稳定性等均得到改善,且克服了传统工... 北京思源创业新技术研究所经过对乳液合成温度与时间的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及不同单体的配比分析论证,结合多种助剂,研制出苯丙乳液合成的新工艺。该工艺生产稳定性提高,制品的机械加工性、钙离子稳定性等均得到改善,且克服了传统工艺出渣率高的问题。根据产品应用在建筑涂料、混凝土工程防水、造纸涂布、织物涂层等不同领域的理化性能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工艺 苯丙 生产稳定性 机械加工性 混凝土工程 合成温度 分析论证 反应机理 乳液合成 传统工艺 建筑涂料 产品应用 理化性能 织物涂层 研究所 钙离子 单体 助剂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核壳型含羟基氟碳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云普 高敬民 +2 位作者 李玉峰 顾生玖 张发爱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21,共5页
利用纳米SiO2胶体、(甲基)丙烯酸及其酯、有机氟单体、反应性乳化剂、含羟基单体等合成了可常温交联的氟碳乳液,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对纳米SiO2胶体分散效果的影响;纳米SiO2胶体添加量、单体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聚合... 利用纳米SiO2胶体、(甲基)丙烯酸及其酯、有机氟单体、反应性乳化剂、含羟基单体等合成了可常温交联的氟碳乳液,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对纳米SiO2胶体分散效果的影响;纳米SiO2胶体添加量、单体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聚合工艺等因素对乳液合成的影响,并对乳液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乳液合成 单体 核壳型 改性 合成 羟基 氟碳 性能 胶体
下载PDF
氟改性环氧丙烯酸核壳乳液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美玲 李健 +2 位作者 杨莉 刘桂林 高宏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70,9,共3页
乳液是环保型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涂料的重要组分。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氟改性环氧丙烯酸乳液,探讨了软硬单体质量比、氟单体含量、环氧树脂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到氟改性环氧丙烯酸乳液的最佳配方,并探讨了合成乳液制备的涂... 乳液是环保型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涂料的重要组分。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氟改性环氧丙烯酸乳液,探讨了软硬单体质量比、氟单体含量、环氧树脂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到氟改性环氧丙烯酸乳液的最佳配方,并探讨了合成乳液制备的涂料的海洋防污性能。结果表明:软硬单体质量比为1:1,丙烯酸含量为2%,单体核壳质量比为2:3,核玻璃转化温度为-10℃,氟单体含量占单体总含量的8%,环氧树脂含量占单体总含量的9%时,乳液性能最佳;用此乳液制备的涂料涂层附着力2级,接触角114.0°,抗冲击强度大于500 N·cm,吸水率为2.41%,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乳液合成 氟改性环氧丙烯酸 附着力 接触角 抗冲击强度 吸水率
下载PDF
防治煤层自燃的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立芹 杨静 +1 位作者 王振华 谭允祯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14,共4页
介绍了1种防治煤层自燃的新技术。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种子聚合法制备了聚乙酸乙烯酯(PVAC)乳液,再根据煤层自燃的特点及其对防灭火技术的特殊要求进行改性。并对正交实验进行极差分析,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如成膜时间、... 介绍了1种防治煤层自燃的新技术。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种子聚合法制备了聚乙酸乙烯酯(PVAC)乳液,再根据煤层自燃的特点及其对防灭火技术的特殊要求进行改性。并对正交实验进行极差分析,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如成膜时间、耐水性、粘度等。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选定的最优方案制备出的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成膜性能较好,成膜时间短,耐水性好,粘度适中,适于在煤矿喷洒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煤层自燃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合成 性能
下载PDF
核壳型醋丙乳液高速卷烟接嘴胶的合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旭东 王月 +4 位作者 任艳群 李标模 李磊 龚立祝 朱可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3,共5页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交联单体,聚乙烯醇1788为保护胶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_2S_2O_8)为引发剂,合成了硬核软壳型醋丙...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交联单体,聚乙烯醇1788为保护胶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_2S_2O_8)为引发剂,合成了硬核软壳型醋丙乳液胶黏剂.设计了核壳胶粒结构,研究了软硬单体、保护胶体、复配乳化剂对胶黏剂初粘性、粘度、胶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硬核软壳型醋丙乳液胶黏剂初粘性佳,粘度小,胶粒粒径分布窄,能满足打孔水松纸高速卷烟接嘴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丙 核壳胶粒 乳液合成 接嘴胶
下载PDF
核壳型纳米TiO_2改性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合成和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建华 崔艳娇 王林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37,51,共5页
为了制备表面自由能低、耐候性和紫外吸收性优异的聚丙烯酸酯乳液,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核壳型纳米TiO_2改性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采用透射电镜(TEM)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并探讨引发剂、可聚合乳化剂、含氟单体、纳米TiO_2的用... 为了制备表面自由能低、耐候性和紫外吸收性优异的聚丙烯酸酯乳液,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核壳型纳米TiO_2改性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采用透射电镜(TEM)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并探讨引发剂、可聚合乳化剂、含氟单体、纳米TiO_2的用量以及2种不含氟的单体的配比对乳液紫外吸收性能及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用量(相对于总单体的质量分数)为1.2%,可聚合乳化剂烷基乙烯基磺酸盐(AVS)用量(相对于总单体的质量分数)为3.5%,不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的质量比为2.0∶3.0,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用量(相对于MMA单体和BA单体用量之和的质量分数)为6%时,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好,单体转化率高,聚合物膜的疏水性强;纳米TiO_2粒子成功地被含氟聚丙烯酸酯聚合物包裹,形成了以纳米TiO_2/聚丙烯酸酯为核,含氟聚丙烯酸酯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纳米TiO_2用量(相对于总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3%时,乳液的紫外吸收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合成 纳米TIO2 有机氟 聚丙烯酸酯
下载PDF
聚酯型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小君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3,共4页
采用聚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为基本原料,用丙酮法合成了稳定的聚酯型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NCO/OH(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初聚NCO/OH(摩尔比)=... 采用聚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为基本原料,用丙酮法合成了稳定的聚酯型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NCO/OH(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初聚NCO/OH(摩尔比)=2.3、总体NCO/OH(摩尔比)=1.1、初聚反应温度为(65±1)℃、扩链反应温度为(82±1)℃、中和反应温度为30~40℃、初聚反应时间为2.0h、扩链反应时间为1.5h、催化剂用量为0.03%时,合成的聚酯型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且涂膜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阴离子 水性聚氨酯 乳液合成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