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乳液电纺丝法制备Eu^3+掺杂锆酸镧多孔纤维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红燕 季文玲 +1 位作者 魏恒勇 崔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1-285,共5页
以LaCl3、ZrClO2·8H2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微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得烧绿石型的锆酸镧纤维,并引入分相剂石蜡在纤维中构筑多孔结构。采用XRD、SEM和BET研究了纤维的结构和形貌,采用PL光谱测试了Eu^3+掺杂的锆酸镧纤维的发光性... 以LaCl3、ZrClO2·8H2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微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得烧绿石型的锆酸镧纤维,并引入分相剂石蜡在纤维中构筑多孔结构。采用XRD、SEM和BET研究了纤维的结构和形貌,采用PL光谱测试了Eu^3+掺杂的锆酸镧纤维的发光性能。研究表明,引入分相剂石蜡可以改善纤维中的孔结构,当石蜡用量为4 mL时所制备的锆酸镧纤维物相纯度高,其比表面积为20.77 m^2·g^-1,平均孔径19.3 nm,有较为丰富的孔结构且分布均匀。因此,在该纤维中掺杂Eu^3+后,由于氧离子与稀土离子间的电荷跃迁,以及多孔结构光散射的作用,多孔纤维的发光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酸镧 多孔纤维 纺丝 分相剂 发光性能
下载PDF
微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锆酸镧纤维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帅 季文玲 +5 位作者 崔燚 魏恒勇 陈越军 魏颖娜 吕东风 卜景龙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1-203,共3页
为了获得具有优异保温隔热性能的锆酸镧纤维,以氯化镧和八水氧氯化锆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助纺剂,引入液体石蜡为分相剂,采用微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前驱体纤维,再经1000℃煅烧获得多孔锆酸镧纤维,并表征了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 为了获得具有优异保温隔热性能的锆酸镧纤维,以氯化镧和八水氧氯化锆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助纺剂,引入液体石蜡为分相剂,采用微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前驱体纤维,再经1000℃煅烧获得多孔锆酸镧纤维,并表征了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多孔纤维的物相为烧绿石型锆酸镧,纤维连续性较好,其平均直径在150nm左右;锆酸镧纤维的比表面积为20.77m2·g^-1,平均孔径19.3nm,总孔容为0.09cm3·g^-1,这些纳米尺度的气孔有望赋予多孔锆酸镧纤维良好的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锆酸镧纤维 静电纺丝 体石蜡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纤维中杂质分离技术研究
3
作者 任忠海 李天宝 +1 位作者 钟月香 李丽华 《有机氟工业》 CAS 2014年第2期12-14,共3页
以HNO3+H2O2为消解液对载体纺丝法制得的聚四氟乙烯纤维进行微波消解,结果样品回收率约为97.91%,说明烧结残留的载体杂质含量约为2.09%,样品由棕色变为通体白色半透明,结合电镜图片证明杂质基本去除完全。处理后的纤维强度无明显变化,... 以HNO3+H2O2为消解液对载体纺丝法制得的聚四氟乙烯纤维进行微波消解,结果样品回收率约为97.91%,说明烧结残留的载体杂质含量约为2.09%,样品由棕色变为通体白色半透明,结合电镜图片证明杂质基本去除完全。处理后的纤维强度无明显变化,平均伸长率则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纤维 微波消解 杂质去除 载体纺丝 乳液纺丝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