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胶囊制备新方法——乳滴模板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红霞 王朝阳 +1 位作者 高权星 童真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44-1049,共6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颖、灵活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乳滴模板法。胶体粒子在乳滴表面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球面胶体壳,交联固定乳滴表面的胶体粒子制备新型的"胶体体(colloidosome)"微胶囊,即以胶体粒子为壳的微胶囊。乳滴模板法制备微... 本文介绍一种新颖、灵活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乳滴模板法。胶体粒子在乳滴表面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球面胶体壳,交联固定乳滴表面的胶体粒子制备新型的"胶体体(colloidosome)"微胶囊,即以胶体粒子为壳的微胶囊。乳滴模板法制备微胶囊的优点是方法简单,胶囊的尺寸、渗透性、机械强度容易调控。这种新型的微胶囊在功能食品、药物载体、生物医药,尤其是细胞移植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滴模板法 胶体粒子 微胶囊 自组装
下载PDF
乳化稠油中多重乳滴的形成及对乳状液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江 张燕 +2 位作者 龙学渊 冉国锋 王志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1-445,452,共6页
在新滩肯东451区块产出的平均含水58%的稠油(W/O乳状油)中以0.6mg/g油的加量加入复配乳化剂HATJ72,在50℃搅拌2分钟转相形成的O/W乳状液,含大量复杂的多重乳滴,观测到了以水为最外相的七重乳滴。多重乳滴稳定性差,讨论了影响多重乳滴稳... 在新滩肯东451区块产出的平均含水58%的稠油(W/O乳状油)中以0.6mg/g油的加量加入复配乳化剂HATJ72,在50℃搅拌2分钟转相形成的O/W乳状液,含大量复杂的多重乳滴,观测到了以水为最外相的七重乳滴。多重乳滴稳定性差,讨论了影响多重乳滴稳定性的因素:乳化剂及其加量;搅拌强度;温度;Ostwald熟化作用及形成原始乳滴时的油水比。由该区块净化稠油和含水7.2%的塔河稠油加水加乳化剂配制的O/W乳状液中乳滴结构比较简单,绝大多数为W/O/W型。与由肯东稠油加水加乳化剂配制的O/W乳状液相比,肯东含水(58%)稠油加乳化剂转相形成的含水相同(35%)的O/W乳状液,表观黏度较低且黏度较不稳定。简介了获得成功的肯东451站含水稠油乳化降黏集输试验。在含水58%的稠油中按0.6mg/g油的加量加入乳化剂HATJ72和自由水,转相形成O/W乳状液,输送温度50℃,乳化液滴结构复杂,乳状液稳定性较差,输送至下游5公里处时,管道垂直方向上含水、油、水滴数量、黏度已有很大差异。液滴结构复杂、乳状液稳定性差,是自由水引起的,因此应控制掺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稠油(W/O状液) 转相 降黏 化集输 多重乳滴 稳定性 新滩肯东451区块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法对油基钻井液乳状液乳滴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瑞 霍锦华 +3 位作者 彭志刚 冯茜 王吉星 毛旭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45-1450,共6页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针对油基钻井液油包水型乳状液乳滴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引入弛豫试剂Mn Cl2·4H2O对W/Q型乳状液的T2分布曲线进行定性分析,位于10-1 000 ms之间的弛豫峰对应于中度可自由移动水和白油弛豫峰的叠合峰,定义为乳...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针对油基钻井液油包水型乳状液乳滴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引入弛豫试剂Mn Cl2·4H2O对W/Q型乳状液的T2分布曲线进行定性分析,位于10-1 000 ms之间的弛豫峰对应于中度可自由移动水和白油弛豫峰的叠合峰,定义为乳状液弛豫峰;1 000-10 000 ms之间的峰为高度可自由移动水的弛豫峰。基于此,以弛豫峰峰形为定性指标,弛豫峰面积比率和弛豫峰间距为定量指标,针对弛豫试剂、油水比和老化温度等因素对乳状液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曲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深入研究了其对油基钻井液乳状液乳滴稳定性的影响。还将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技术运用于油基钻井液乳状液体系相对含油率的测量。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是一种高效、快捷、准确反映油基钻井液乳状液稳定性的分析测试技术,同时,还可用于油基钻井液乳状液或原油相对含油率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状液乳滴 低场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时间
下载PDF
微孔膜乳化过程中乳滴大小的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昌敬 褚良银 +3 位作者 陈文梅 胡林 周明宇 王海东 《过滤与分离》 CAS 2005年第2期4-6,12,共4页
微孔膜乳化法作为一种新型获得高质量单分散稳定乳液的简单有效方法,近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综述了微孔膜乳化过程中控制乳滴大小的工艺方法和各种影响因素。
关键词 微孔膜 单分散 乳滴大小
下载PDF
超声乳化煤油乳滴尺寸对泡沫性质及隐晶质石墨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周绍奇 伏少鹏 +3 位作者 卜祥宁 倪超 王学霞 彭耀丽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本文提出采用乳化煤油的方法强化泡沫排液,改变泡沫性质,从而降低在隐晶质石墨浮选中脉石颗粒夹带的思路。将乳化剂、煤油和氯化钠溶液以2.5%、2.5%和95%的比例通过不同的复配方法混合,采用超声波处理制备出不同乳滴尺寸的乳化煤油,并... 本文提出采用乳化煤油的方法强化泡沫排液,改变泡沫性质,从而降低在隐晶质石墨浮选中脉石颗粒夹带的思路。将乳化剂、煤油和氯化钠溶液以2.5%、2.5%和95%的比例通过不同的复配方法混合,采用超声波处理制备出不同乳滴尺寸的乳化煤油,并探究了不同方法获得的乳化煤油对泡沫性质(如气泡尺寸、泡沫层高度和水回收率)和隐晶质石墨浮选过程中脉石矿物夹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化煤油乳滴尺寸的减小,泡沫层高度和水回收率降低,隐晶质石墨浮选过程中脉石矿物的夹带量减少,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煤油 乳滴尺寸 泡沫性质 隐晶质石墨 浮选
下载PDF
乳滴粒径和皂皮皂苷浓度对高内相乳液凝胶及其模板油凝胶构建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宁雪莹 陈小威 马传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33,40,共8页
以天然皂皮皂苷为乳化剂,采用激光散射技术、动态流变学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探究了乳滴粒径皂皮皂苷质量分数对高内相乳液凝胶(HIPE-gels)及其模板制备的油凝胶流变特性和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IPE-gels和油凝胶均表现出剪切稀化... 以天然皂皮皂苷为乳化剂,采用激光散射技术、动态流变学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探究了乳滴粒径皂皮皂苷质量分数对高内相乳液凝胶(HIPE-gels)及其模板制备的油凝胶流变特性和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IPE-gels和油凝胶均表现出剪切稀化特性,油滴间形成非共价物理交联的弹性凝胶结构;随粒径减小,乳滴堆积紧密,赋予HIPE-gels和油凝胶更强的凝胶网络结构和黏弹性;皂皮皂苷质量分数较低(≤1.5%)时,乳滴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对HIPE-gels的黏弹性和强度起主导作用,当皂皮皂苷质量分数较高(>1.5%)时,游离皂皮皂苷分子提高了HIPE-gels的凝胶强度,而油凝胶强度随乳滴粒径减小和皂皮皂苷质量分数的增加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皮皂苷 乳滴粒径 高内相液凝胶 液模板 油凝胶
下载PDF
基于微球和微柱阵列芯片的乳滴数字PCR定量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程祖乐 王琨 +3 位作者 毛红菊 夏文薇 金庆辉 赵建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5期16-18,共3页
BEAMing是一种基于磁珠表面核酸扩增的乳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然而后续检测目标磁珠比较困难。通过修饰链霉亲和素的聚苯乙烯微球捕获BEAMing实验中生物素修饰的目标磁珠并利用微柱阵列芯片拦截微球,可以达到... BEAMing是一种基于磁珠表面核酸扩增的乳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然而后续检测目标磁珠比较困难。通过修饰链霉亲和素的聚苯乙烯微球捕获BEAMing实验中生物素修饰的目标磁珠并利用微柱阵列芯片拦截微球,可以达到统计磁珠的目的。微柱阵列芯片采用基于尺寸差异的拦截原理。该芯片组装简单成本低,降低了BEAMing技术的磁珠统计难度。利用该方法对不同浓度的特定DNA序列做了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阵列芯片 乳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微球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美肤宝VC日夜美白精华乳滴套盒
8
《美容院》 2004年第1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美肤宝VC日夜美白精华乳滴套盒 护肤用品 产品介绍 功效
下载PDF
无机盐对O/W型稠油乳状液乳滴形态和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孟江 张其敏 +1 位作者 肖和平 陈钥利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8,6,共6页
若油田采出液是含水量很高的W/O型乳状液,水相中含有Na+、Ca2+、Mg2+和Cl-等离子,离子的种类和含量将对乳状液的液滴形态和流变性质有显著影响,适当加入无机盐可促进W/O型乳状液转相乳化降粘过程的实现。在只加入一种盐且加量相同的条件... 若油田采出液是含水量很高的W/O型乳状液,水相中含有Na+、Ca2+、Mg2+和Cl-等离子,离子的种类和含量将对乳状液的液滴形态和流变性质有显著影响,适当加入无机盐可促进W/O型乳状液转相乳化降粘过程的实现。在只加入一种盐且加量相同的条件下,对乳状液乳滴形态和粒径分布影响最大的是CaCl2,其次是NaCl,再次是MgCl2;在等比例加入两种盐的条件下,对乳状液乳滴形态和粒径分布影响最大的是CaCl2-MgCl2,其次是NaCl-CaCl2,最小的是NaCl-MgCl2。对于同一种无机盐,随着加量的增大,乳滴的分散性变差、乳滴平均粒径变大。受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无机盐加量和种类与乳状液流变性之间的关系规律性不强;若加入多种盐,乳状液表现出来的流变性是多种盐共同作用的结果,仍具有幂律流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稠油 O/W型状液 转相 乳滴 粒径 流变性
原文传递
Pickering乳滴模板法制备超粒子结构有机/无机杂化微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朝阳 刘浩 +4 位作者 刘红霞 高权星 陈云华 李煜 童真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Pickering乳滴模板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的核壳微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因为该方法制备出的微球具有以无机粒子为壳层的超粒子结构(supracolloidal structure),能够赋予微球独特的功能.胶体粒子在乳滴表面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球面胶体... Pickering乳滴模板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的核壳微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因为该方法制备出的微球具有以无机粒子为壳层的超粒子结构(supracolloidal structure),能够赋予微球独特的功能.胶体粒子在乳滴表面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球面胶体壳,得到稳定Pickering乳液,固定乳滴表面的胶体粒子来制备核壳结构的微球或者以胶体粒子为壳层的微胶囊(colloidosome).本文综述了我们课题组以Pickering乳滴模板法制备超粒子结构有机/无机杂化微胶囊包括实心微球方面的工作.我们选择具有不同性能、种类的胶体粒子以及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核材料,采用Pickering乳滴模板法,对吸附在乳滴表面的胶体粒子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制备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微球和微胶囊,利用基于多重Pickering乳液的聚合技术制备双纳米复合的超粒子结构多核聚合物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 乳滴模板法 超粒子结构 有机/无机杂化 微球
原文传递
茶多酚-淀粉纳米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1-87,共7页
在蜡质玉米淀粉糊化过程中添加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并采用乙醇沉淀法制备纳米颗粒用于稳定食品级Pickering乳液。通过考察添加TP后淀粉纳米颗粒(starch nanoparticles,SNP)的结构性质、颗粒性质和乳化特性,探究其对Pickering乳... 在蜡质玉米淀粉糊化过程中添加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并采用乙醇沉淀法制备纳米颗粒用于稳定食品级Pickering乳液。通过考察添加TP后淀粉纳米颗粒(starch nanoparticles,SNP)的结构性质、颗粒性质和乳化特性,探究其对Pickering乳液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P与淀粉的羟基通过氢键发生相互作用;添加TP导致SNP的粒径由187.00 nm增加至233.80 nm,接触角由53.41°增加至80.60°,Zeta电位绝对值由|-17.20|mV增加至|-22.10|mV;利用TP-SNP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形成了大量的小乳滴;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TP-SNP能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一层物理屏障,抑制油滴聚结;通过检测Pickering乳液在15 d贮藏期油脂氧化产物的生成量,发现TP-SNP具有延缓乳液油脂氧化的作用,说明TP-SNP可以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级颗粒乳化剂稳定Pickering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纳米颗粒 茶多酚 食品级Pickering 油脂氧化 乳滴粒径分布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与乳脂肪滴分泌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立强 庞坤 +2 位作者 王艳玲 王月影 查光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0,共3页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是黄素钼蛋白家族的一员,XOR在乳中含量最为丰富,作为乳中的一种主要蛋白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描述了XOR的分子结构及表达调控,XOR的组织分布及细胞定位。近年来发现,XOR能够通过与脂肪滴结合蛋白(ADPH)...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是黄素钼蛋白家族的一员,XOR在乳中含量最为丰富,作为乳中的一种主要蛋白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描述了XOR的分子结构及表达调控,XOR的组织分布及细胞定位。近年来发现,XOR能够通过与脂肪滴结合蛋白(ADPH)和嗜乳脂蛋白(B tn)的相互作用,在乳腺分泌乳脂肪滴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对XOR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弄清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机理以及对一些乳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脂肪 脂肪结合蛋白 脂蛋白 调节作用
下载PDF
哺乳初期采用滴注式乳旁加奶护理模式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玉兰 江卉 +1 位作者 彭小花 谢玉芬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哺乳初期采用滴注式乳旁加奶护理模式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喂养,观察组采用滴注式乳旁加奶护理模式;比较... 目的:探讨哺乳初期采用滴注式乳旁加奶护理模式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喂养,观察组采用滴注式乳旁加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后乳汁分泌情况、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母乳喂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第1、2、3天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准备、母乳喂养过程和母乳喂养结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哺乳初期采用滴注式乳旁加奶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并改善母乳喂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 注式旁加奶 喂养
下载PDF
提高乳酸菌加工与胃肠耐受性的策略与新技术
14
作者 许琼耀 王娟 +6 位作者 廖宁 刘冠闻 李颖慧 尚欣哲 盖逸萱 王聪聪 师俊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10,共10页
活性乳酸菌产品因其良好的益生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然而,受乳酸菌厌氧和热敏感性的限制,以及加工中加热和氧气胁迫的影响,产品中活性乳酸菌数量大幅度下降。进入体内的活性乳酸菌在胃液高酸性和肠道高胆汁酸... 活性乳酸菌产品因其良好的益生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然而,受乳酸菌厌氧和热敏感性的限制,以及加工中加热和氧气胁迫的影响,产品中活性乳酸菌数量大幅度下降。进入体内的活性乳酸菌在胃液高酸性和肠道高胆汁酸等复杂环境的胁迫下进一步降低,严重影响产品的益生功效。为此,人们在提高乳酸菌对热、氧气、胃肠环境耐受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开发了系列新技术,但缺乏彼此间的综合对比与分析。本文围绕如何提高乳酸菌的加工存活率,以及胃肠耐受性和肠道递送问题,对静电纺丝、静电喷雾、乳滴技术、多酚纳米盔甲、热诱导预处理等新技术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对比,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菌 热胁迫 氧胁迫 静电纺丝 乳滴技术 纳米盔甲
下载PDF
复方灭滴灵乳膏的研制与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冠祥 何维友 顾一珠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2-343,共2页
关键词 复方灭 研制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有机硅微滴乳液──新一代的纺织物柔软整理剂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金鑫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有机硅 柔软剂 综述
下载PDF
滴乳石油剂治疗乳头破碎50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金华 张喜军 《中医外治杂志》 2003年第5期18-19,共2页
目的:中药滴乳石油剂外用治疗乳头破碎的临床疗效。方法:乳头破碎患者89例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39例,予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红霉素软膏(每克含红霉素1万单位);治疗组50例,予滴乳石油剂外涂治疗,每次哺乳后外涂。5d、10 d、15 ... 目的:中药滴乳石油剂外用治疗乳头破碎的临床疗效。方法:乳头破碎患者89例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39例,予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红霉素软膏(每克含红霉素1万单位);治疗组50例,予滴乳石油剂外涂治疗,每次哺乳后外涂。5d、10 d、15 d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8例、13例、18例,治疗组治愈35例、12例、3例,均获治愈。但在疗程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中药滴乳石油剂外用治疗乳头皲裂能提高疗效,显著缩短疗程,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破碎 中药外涂 石油剂
下载PDF
基于界面黏附的微液滴/水凝胶微颗粒组装结构的构建
18
作者 黄庆 潘大伟 汪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6-92,共7页
通过界面能驱使微液滴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双分子层,构建了基于液滴界面黏附的微液滴组装结构,并以此结构为模板制得基于水凝胶微颗粒组装聚集的水凝胶功能材料。以含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与含4%T154的大豆油分别... 通过界面能驱使微液滴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双分子层,构建了基于液滴界面黏附的微液滴组装结构,并以此结构为模板制得基于水凝胶微颗粒组装聚集的水凝胶功能材料。以含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与含4%T154的大豆油分别作为分散相和连续相,采用微流控技术可控制备了尺寸均一的微液滴作为基本单元,系统研究了液滴组成和物性对界面黏附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异丙基丙烯酰胺浓度为0.1 mol/L和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7%时,液滴界面黏附比可达到49.53%,实现了液滴界面的稳定黏附。成功构建了基于不同数目微液滴的组装结构,并以其为模板经紫外光照聚合制得水凝胶微颗粒组装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 界面黏附 微流控 组装 水凝胶
下载PDF
影响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梅 陈莲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0年第5期17-20,共4页
为了更好地使用静脉注射用脂肪乳,本文从脂肪乳乳滴粒径要求的角度阐述影响脂肪乳稳定性的因素:包括配置过程、脂肪乳本身成分、包装材料、贮存条件,并且介绍静脉注射用脂肪乳新制剂的一些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脂肪 肠外营养 乳滴微粒
下载PDF
煤用起泡剂乳液稳定性研究与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浩然 朱书全 +1 位作者 陈慧昀 徐东方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116,共5页
通过对起泡剂乳液乳滴粒径变化规律的探索,研究了乳化剂种类、用量、油水质量比以及剪切速率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起泡剂乳液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山梨醇酐油酸酯(Sapn80)与油酸钠(SO)复配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 通过对起泡剂乳液乳滴粒径变化规律的探索,研究了乳化剂种类、用量、油水质量比以及剪切速率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起泡剂乳液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山梨醇酐油酸酯(Sapn80)与油酸钠(SO)复配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5的乳化剂,在乳化剂用量为3.5w%、油水质量比为3∶7、剪切强度为3000r/min时制备的起泡剂乳液粒径小且分布集中,乳液稳定性达到最佳,此时乳滴平均粒径(D_(50))为0.21μm、跨距((D_(90)-D_(10))/D_(50))为0.29。油水两相在剪切作用力下破碎成小液滴并呈分散状态,乳化剂通过降低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帮助形成小粒径液滴并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界面膜阻止液滴聚并,维持液滴的分散状态,使乳液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液稳定性 乳滴粒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