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和甜菜碱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1
作者 闫国骏 李福岗 +4 位作者 刘泽锋 黄实 刘强 郭刚 王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5-100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叶酸(FA)和甜菜碱(BT)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预产日期、胎次、体重和上一泌乳期平均产奶量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FA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叶酸(FA)和甜菜碱(BT)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预产日期、胎次、体重和上一泌乳期平均产奶量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FA组、BT组和FA+BT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5 mg/d的FA、100 g/d的BT和135 mg/d的FA+100 g/d的BT。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FA组和FA+BT组的实际乳、4%乳脂校正乳、乳脂肪、乳蛋白质产量以及乳脂率和饲料效率(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T组的4%乳脂校正乳、乳脂肪、乳蛋白质产量以及乳脂率和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FA组乳脂肪中葵酸(C10∶0)、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棕榈一稀酸(C16∶1)、亚麻酸(C18∶3)和总4~15碳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硬脂酸(C18∶0)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T组和FA+BT组乳脂肪中C10∶0、C12∶0、C14∶0、C16∶1、亚油酸(C18∶2)、C18∶3和总4~15碳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18∶0和总>16碳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FA组、BT组和FA+BT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FA组、BT组和FA+BT组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丁酸含量及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围产期奶牛饲粮中添加FA和BT能改善泌乳性能和养分消化,而且FA和BT共同添加对改善泌乳性能比单独添加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甜菜碱 性能 饲料效率 乳脂肪酸 围产期奶牛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乳脂肪酸性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聪 张胜利 +3 位作者 刘林 李艳华 乔绿 孙东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39-1748,共10页
旨在研究牛场、胎次、公牛家系和泌乳阶段等4个固定效应对中国荷斯坦牛乳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影响。该研究以816头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个体牛奶中不同乳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共计包括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 旨在研究牛场、胎次、公牛家系和泌乳阶段等4个固定效应对中国荷斯坦牛乳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影响。该研究以816头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个体牛奶中不同乳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共计包括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等27种性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SAS 9.1软件的GLM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乳脂肪酸组分主要以C16:0、C18:1n9c、C18:0、C14:0和C18:2为主,C16:0含量为最高达32.65%;SFA∶UFA=1.70∶1;牛场和泌乳阶段效应对牛乳脂肪酸组分含量影响极显著(P<0.001),公牛家系效应对主要脂肪酸组分影响显著(P<0.05),胎次效应对脂肪酸组分影响较小。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不同脂肪酸组分含量性状主要受到牛场、公牛和泌乳阶段3种效应影响,为进行牛乳脂肪酸含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基因定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牛乳营养品质改善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乳脂肪酸 固定效应
下载PDF
饲粮添加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崔海 王加启 +5 位作者 李发弟 卜登攀 赵小伟 徐晓燕 孙妍 周凌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6-112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36头胎次、泌乳阶段和生产性能等接近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Ⅰ组为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36头胎次、泌乳阶段和生产性能等接近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short-and medium-chain fatty acids,SMCFA)组,饲喂基础饲粮+400g/d SMCFA;Ⅲ组为长链脂肪酸(long chain fatty acids,LCFA)组,饲喂基础饲粮+400g/dLCFA。饲养试验持续63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为56d。结果表明:1)SMCFA组乳脂率显著高于LCFA组(P<0.05),各组间产乳量和乳中其他常规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LCFA显著降低乳脂中C12∶0和C14∶0含量(P<0.05);3)饲粮添加SMCFA显著提高乳脂中C12∶0和C14∶0含量,但显著降低C18∶0、c-9-C18∶1含量(P<0.05);4)饲粮添加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对乳腺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Δ-9去饱和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泌乳奶牛饲粮添加SMCFA对奶牛乳脂合成贡献大于LCFA,其中乳脂中C12∶0和C14∶0含量的提高对乳脂率的上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 脂率 乳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成都麻羊乳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杰 王蕊 +5 位作者 杨明 傅昌秀 王永 周光明 周立新 王春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28-130,共3页
以气质联用仪,测定成都麻羊乳中脂肪酸组分。结果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99.01%。其中以棕榈酸的含量最高为27.41%,十七烷酸最低为0.44%。在所有检测出的脂肪酸中,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3.39%,明显高于不饱和脂肪酸(26.61%... 以气质联用仪,测定成都麻羊乳中脂肪酸组分。结果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99.01%。其中以棕榈酸的含量最高为27.41%,十七烷酸最低为0.44%。在所有检测出的脂肪酸中,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3.39%,明显高于不饱和脂肪酸(26.61%)。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和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00%和16.72%。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只有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麻羊 乳脂肪酸组分 气质联用仪分析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原料乳脂肪酸组成及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郁校静 常玲玲 +4 位作者 张亚琴 朱平华 李云龙 杨章平 毛永江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5期4-8,共5页
[目的]为了分析测定季节、泌乳阶段、胎次及乳房炎对脂肪酸的影响。[方法]147头中国荷斯坦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对原料乳脂肪酸进行测定,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统计分析。[结果]冬季原料乳脂肪酸处于最优质水平;随着泌乳时间的延续,... [目的]为了分析测定季节、泌乳阶段、胎次及乳房炎对脂肪酸的影响。[方法]147头中国荷斯坦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对原料乳脂肪酸进行测定,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统计分析。[结果]冬季原料乳脂肪酸处于最优质水平;随着泌乳时间的延续,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但比例逐渐优化;随着胎次的提高,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但比例逐渐优化;乳房炎降低了脂肪酸的总量,但对脂肪酸的比例影响不大。[结论]在生产实践中,应灵活调控各影响因素对原料乳脂肪酸的影响,从而提高牛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乳脂肪酸 季节 阶段 胎次 房炎
下载PDF
日粮调控可改善乳脂肪酸的组成
6
作者 史清河 《中国奶牛》 1999年第6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奶牛 日粮 乳脂肪酸 组成
下载PDF
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汲中元 吴涛 +5 位作者 朱洪龙 齐云霞 杨永新 韩荣伟 程广龙 赵小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57-3665,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3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3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0和60 g/(d·头)的地顶孢霉培养物。试验期共8周,其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4周,饲粮添加30 g/(d·头)地顶孢霉培养物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 <0.05),对其他血清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试验第8周,饲粮添加30 g/(d·头)地顶孢霉培养物显著提高了血清T-AOC(P <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对其他血清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8周,饲粮添加30和60 g/(d·头)地顶孢霉培养物显著降低了乳中C16∶0含量(P<0.05),有降低乳中C14∶1含量的趋势(P=0.09),对乳中其他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饲粮添加30 g/(d·头)地顶孢霉培养物有降低乳中≤C16脂肪酸及提高乳中>C16脂肪酸含量的趋势(P=0.08)。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奶牛的抗氧化能力,改善乳脂肪酸组成及奶牛的健康状况。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粮中地顶孢霉培养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 g/(d·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顶孢霉培养物 奶牛 性能 生化 抗氧化 乳脂肪酸
下载PDF
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脂肪酸性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琬婷 曾鑫 +3 位作者 岳子婷 藏赛鸽 罗军 李聪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100,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解析母羊出生年度、季节、胎次、泌乳阶段4个固定效应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脂肪酸性状的影响。选择2010—2017年出生的104只泌乳奶山羊,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实验个体羊奶中37种不同乳脂肪酸含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SAS 9.4软... 本研究旨在解析母羊出生年度、季节、胎次、泌乳阶段4个固定效应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脂肪酸性状的影响。选择2010—2017年出生的104只泌乳奶山羊,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实验个体羊奶中37种不同乳脂肪酸含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SAS 9.4软件的GLM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脂肪酸以C16:0、C18:1n9c、C14:0、C18:0和C10:0为主,其中含量最高的为C16:0,达26.65%;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为2.27:1,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5.52:1;泌乳阶段效应对乳脂肪酸含量影响显著,年度、季节、胎次效应对于乳脂肪酸组分影响较小。研究结果显示,泌乳阶段是影响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脂肪酸性状的主要非遗传因素之一,泌乳早期的乳品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农萨能奶山羊 乳脂肪酸性状 固定效应 阶段
下载PDF
机械加工亚麻籽对奶牛生产性能与乳脂肪酸组成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国欣 张养东 +1 位作者 郑楠 王加启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8,共8页
亚麻籽是提高乳中ω-3 UPFA(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常用饲料资源,而饲喂不同处理的亚麻籽对奶牛生产和乳中ω-3 UPFA影响均不相同,其中机械加工亚麻籽以其低成本处理和较高的乳中的转运效率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添加不同剂量的... 亚麻籽是提高乳中ω-3 UPFA(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常用饲料资源,而饲喂不同处理的亚麻籽对奶牛生产和乳中ω-3 UPFA影响均不相同,其中机械加工亚麻籽以其低成本处理和较高的乳中的转运效率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添加不同剂量的机械加工亚麻籽对奶牛的生产性能、乳中脂肪酸组成、乳中ALA(α-亚麻酸,ω-3 UPFA的一种)含量,以及乳中ALA转运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亚麻籽 生产性能 乳脂肪酸 ALA(α-亚麻酸) ALA转运效率
下载PDF
奶牛日粮中压榨亚麻籽添加量与乳脂肪酸和黄油组分线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Hurtaud C. 姜雅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3-103,共1页
试验旨在比较奶牛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后对乳脂含量、乳脂脂肪酸成分及乳脂颗粒大小和黄油品质的影响。选择泌乳104 d的黑白花牛36头,通过乳产量及乳脂颗粒大小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TMR日粮(70%玉米青贮和30%精料),试验1组饲喂TMR1日粮(70%... 试验旨在比较奶牛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后对乳脂含量、乳脂脂肪酸成分及乳脂颗粒大小和黄油品质的影响。选择泌乳104 d的黑白花牛36头,通过乳产量及乳脂颗粒大小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TMR日粮(70%玉米青贮和30%精料),试验1组饲喂TMR1日粮(70%玉米青贮+27.9%精料+2.1%压榨亚麻籽)(LIN1),试验2组饲喂TMR2日粮(70%玉米青贮+25.7%精料+4.3%压榨亚麻籽)(LIN2)。增加亚麻籽的饲喂量会使乳脂含量和乳脂颗粒大小线性降低,而增加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尤其是α-亚麻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比例,压榨的亚麻籽不会影响黄油的色泽及感官品质,且能提高黄油的口感。LIN2处理组会导致牛奶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净增长,但会使乳油进入黄油中。动物饲喂亚麻籽后获得的黄油产品涂展性好,且口感好。LIN1处理组也能提高牛奶中脂肪酸的成分,并能提高黄油产品中功能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压榨亚麻籽 乳脂肪酸 黄油
下载PDF
月桂酸和豆蔻酸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和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1
作者 Hristov A +1 位作者 N 张养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8-228,共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和豆蔻酸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和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及脂肪酸对椰子油的甲烷抑制效应的反馈。试验采用重复3×3拉丁方试验设计,6头按照瘤胃瘘管的奶牛(95+/-26.4DIM)被随机分到3个处理组中,分别为硬脂酸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和豆蔻酸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和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及脂肪酸对椰子油的甲烷抑制效应的反馈。试验采用重复3×3拉丁方试验设计,6头按照瘤胃瘘管的奶牛(95+/-26.4DIM)被随机分到3个处理组中,分别为硬脂酸组(SA组),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硬脂酸240g;月桂酸组(LA组),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月桂酸240g;豆蔻酸组(MA组),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豆蔻酸240g。试验期28d。与SA组和MA组相比,LA组降低了瘤胃内96%原虫数,同时降低了乙酸和TVFA含量及微生物N外流量。各处理对瘤胃甲烷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SA组和MA组相比,LA组降低了35%干物质采食量,进而降低了产奶量,乳脂率也同样受到抑制,但对乳蛋白率没有影响。各处理组都相应的提高了所添加的脂肪酸含量,与SA组相比,LA组提高乳中C12∶0含量高达2倍,MA组提高乳中C14∶含量达45%。与MA相比,LA组降低乳中碳链小于C16的脂肪酸含量达16%。与SA组和MA组相比,LA组提高了乳中反式18∶1脂肪酸尤其是反式12和CLA同分异构体的含量。因此,LA降低了乳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了碳链长度大于C16的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与SA组和MA相比,LA组对瘤胃发酵、抑制微生物群落和降低DMI、乳产量及乳脂率的影响更大。但是LA组对瘤胃甲烷产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月桂酸 豆蔻酸 乳脂肪酸
下载PDF
意大利荷斯坦弗里斯兰奶牛的共轭亚油酸、选择的乳脂肪酸和乳脂肪酸不饱和度的遗传参数
12
作者 M. Mele 兰欣怡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0,共1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意大利荷斯坦弗里斯兰奶牛群的共轭亚油酸、其它选择的乳脂肪酸及其不饱和度的遗传参数。此外,还要考虑牛乳中脂肪酸、乳脂及乳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34个商业牛群中54个半同胞家族的990头奶牛...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意大利荷斯坦弗里斯兰奶牛群的共轭亚油酸、其它选择的乳脂肪酸及其不饱和度的遗传参数。此外,还要考虑牛乳中脂肪酸、乳脂及乳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34个商业牛群中54个半同胞家族的990头奶牛中随机抽取样品。对每个样品进行乳脂、乳蛋白质及单种脂肪酸的百分率分析(像计算总脂肪重量的比例一样计算单种脂肪酸重量)。不饱和脂肪酸的遗传可能性适中,从C16:1的0.14到C14:1的0.19。每种不饱和脂肪酸的遗传可能性都要小于10%。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共轭亚油酸/tran~1118:1比例的指数的遗传可能性分别为0.15、0.14和0.15。遗传可能性价值标准差的范围为0.02~0.06。C16:0与C18:0,C14:0与C18:0之间均呈很高的负遗传相关。去饱和度指数与C14;0及C16:0之间也呈很高的负遗传相关(分别为-0.70和-0.72),然而与C18:0之间的遗传相关则接近于0(0.03)。C16:0与脂肪百分率之间的遗传相关呈正值(0.74),意味着脂肪百分率的选择会导致与C16:0相关性的增加,然而,trans—11 C18:1与cis-9及trans-11C18:2含量之间的遗传相关随着脂肪百分率的增加而下降(分别为-0.69和-0.55)。脂肪百分率与14:1/14及16:1/16比例之间的遗传相关为正值,而与18:1/18及共轭亚油酸/trans-11 18:1比例之间的遗传相关为负值。这些结果说明通过基因选择有可能改变牛乳中的脂肪酸组成,这将满足消费者对牛乳及乳制品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酸 共轭亚油酸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遗传参数
下载PDF
奶牛乳脂肪酸与甲烷产量关系研究
13
作者 J.Dijkstraa 姜雅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2,共1页
本试验通过来自3个饲喂10种日粮处理的奶牛试验和50个观察值研究甲烷产量与乳脂脂肪酸的关系得出利用乳脂脂肪酸各组分量估算奶牛甲烷的产生量。处理日粮包括添加延胡索酸钙盐、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压榨... 本试验通过来自3个饲喂10种日粮处理的奶牛试验和50个观察值研究甲烷产量与乳脂脂肪酸的关系得出利用乳脂脂肪酸各组分量估算奶牛甲烷的产生量。处理日粮包括添加延胡索酸钙盐、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压榨亚麻籽、亚麻油和丝兰粉。甲烷产量通过开放循环呼吸测热室间接测定,表示为每千克DM产生的甲烷量(g),乳脂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测定,单个脂肪酸含量表示为所占总脂肪酸的比例。运用包含随机试验效应的单变量混合回归模型研究乳脂脂肪酸与甲烷产量的关系,多变量模型基于Schwarz Bayesian标准分步程序选择脂肪酸进行模拟。干物质采食量为(17.7±1.83)kg/d,乳产量为(27.0±4.64)kg/d,甲烷产量为(21.5±1.69)g/kg DM。乳中C18∶0、C10∶0、C11∶0、异C14∶0、异C15∶0、C16∶0和C17∶0含量与甲烷产量(g/kg DM)呈正相关(P<0.05),而异C17∶0、c-9C17∶1、c-9C18∶1、t-10和t-11C18∶1、c-11C18∶1、c-12C18∶1和c-14和t-16C18∶1的含量与甲烷产量呈负相关(P<0.05)。多变量模型分析甲烷产量与各脂肪酸含量的关系显示,CH4(g/kg DM)=24.6±1.28+8.74±3.581×C17∶0anteiso-1.97±0.432×trans-10+11C18∶1-9.09±1.444×cis-11C18∶1+5.07±1.937×cis-13C18∶1(各脂肪酸单位为g/100g FA;经校正后该关系式的相关系数R2=0.73)。试验证实乳脂中异C14∶0和异C15∶0与甲烷产量呈正相关,而与乳脂中许多的反式中间体尤其是t-10和t-11C18∶1脂肪酸含量呈负相关。但与预期结果相比,C15∶0和C17∶0与甲烷产量无相关性。说明乳脂脂肪酸成分能预测泌乳奶牛甲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奶牛 脂肪酸成分
下载PDF
精料和饱和脂肪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卜登攀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研究高精料和饱和脂肪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产后55 d左右的泌乳高峰期奶牛30头,根据随机区组设计原则,按照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将奶牛分为对照组(C)、高精料组(HC)和饱和脂肪酸组(FA),分别饲喂以... 为研究高精料和饱和脂肪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产后55 d左右的泌乳高峰期奶牛30头,根据随机区组设计原则,按照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将奶牛分为对照组(C)、高精料组(HC)和饱和脂肪酸组(FA),分别饲喂以干物质为基础含精料40%,60%和40%添加3%饱和脂肪酸的等蛋白日粮。结果 HC组产奶量(26.53±3.72)kg/d和FA组产奶量(26.98±3.36)kg/d显著高于C组(24.43±2.63)kg/d。FA组乳脂含量显著高于HC组(P≤0.05),HC组有低于C组的趋势(P=0.15)。FA组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HC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HC组长链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FA组(P≤0.05),与C组差异不显著。HC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FA组(P≤0.05)、FA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HC组(P≤0.05)、HC组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于C组(P≤0.05)、各组间共轭亚油酸(10c12t CLA)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为饲喂高精料日粮能够提高产奶量、降低乳脂率、增加乳脂中中链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能够提高产奶量、增加乳脂率、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饱和脂肪酸 精料 生产性能 乳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加工温度及存放时间对富共轭亚油酸牛乳脂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仕军 卜登攀 王加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66-269,共4页
随着富共轭亚油酸(CLA)原料乳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为研究CLA牛乳加工温度及其贮藏期内CLA含量变化对CLA牛乳终端产品的影响,对不同处理温度及存放时间的牛乳进行脂肪酸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牛乳中c9t11CLA影响差异不显著(p&... 随着富共轭亚油酸(CLA)原料乳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为研究CLA牛乳加工温度及其贮藏期内CLA含量变化对CLA牛乳终端产品的影响,对不同处理温度及存放时间的牛乳进行脂肪酸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牛乳中c9t11CLA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75℃和135℃处理后的不同存放期内乳中c9t11CLA变化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在120℃处理后的保存期内,c9t11CLA含量有升高趋势(p=0.045)。试验未发现一定加工温度及保存时间引起富CLA牛乳中c9t11CLA含量大幅度降低现象,因此,富CLA牛乳适合终端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共轭亚油酸牛 加工温度 存放时间 乳脂肪酸
下载PDF
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对泌乳奶牛乳中主要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福全 敖长金 +5 位作者 哈斯额尔敦 刘帅旺 白晨 王晛珏 高鹏 张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9-535,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8头体重、胎次和泌乳阶段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在玉米秸秆为唯一粗饲料的TMR日粮基础上,通过阴外动脉进行氨基酸灌注。试验期为27d,其中预饲期为2... 本试验旨在研究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8头体重、胎次和泌乳阶段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在玉米秸秆为唯一粗饲料的TMR日粮基础上,通过阴外动脉进行氨基酸灌注。试验期为27d,其中预饲期为21d,载体灌注期为3d(CSc),氨基酸灌注期为3d(CSa)。分别在两期灌注的后2d连续4次采集乳样,混合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CSa组的乳脂率较CSc组提高了5.92%,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间的乳产量及其他常规乳成分差异则不显著(P>0.05);2)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后显著降低了乳脂中C4∶0、C6∶0、C8∶0、C10∶0、C12∶0、C14∶0和C16∶0的浓度(P<0.05),并有降低乳中C18∶1cis-9含量的趋势(P<0.10),但对乳中C18∶0、C18∶2n-6、C18∶3n-3的含量没有影响(P>0.1);3)CSa组较CSc组总脂肪酸含量下降了27.24%,显著低于CSc(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泌乳奶牛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能降低乳脂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但对长链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阴外动脉 氨基酸 灌注 乳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阴外动脉灌注脂多糖对泌乳奶牛乳的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养东 王加启 +5 位作者 胡涛 李珊珊 卜登攀 金迪 孙鹏 周凌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17-1323,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阴外动脉灌注脂多糖(LPS)对泌乳奶牛乳成分、乳脂合成前体物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6头处于泌乳期第(185±30)天、体重(576±36)kg的经产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组阴外动脉灌注LPS(Es... 本试验旨在研究阴外动脉灌注脂多糖(LPS)对泌乳奶牛乳成分、乳脂合成前体物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6头处于泌乳期第(185±30)天、体重(576±36)kg的经产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组阴外动脉灌注LPS(Escherichia coli O111∶B4,0.01μg/kg BW),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试验分2期,每期试验7 d,2期间隔14 d。结果表明: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受LPS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LPS显著提高乳中乳蛋白率(P<0.05),对乳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LPS极显著降低血浆中乳脂合成前体物非酯化脂肪酸的含量(P<0.01),β-羟丁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LPS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乳脂中饱和脂肪酸(P>0.05)和短链脂肪酸(P>0.05)的含量,提高了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P>0.05)和中长链脂肪酸(P>0.05)的含量,并影响脂肪酸的去饱和作用。结果提示,LPS是诱发乳脂合成发生变化的主要激发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外动脉 奶牛 脂多糖 成分 乳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日粮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对奶牛乳脂CLA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玉斌 王强 吴建平 《中国奶牛》 2013年第3期19-23,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奶牛日粮添加植物油籽引起原料乳脂肪酸组成情况及CLA含量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的途径。选取45头泌乳期荷斯坦牛,分为3组,以不添加油籽为对照组,以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作为两个试验... 本文主要研究了奶牛日粮添加植物油籽引起原料乳脂肪酸组成情况及CLA含量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的途径。选取45头泌乳期荷斯坦牛,分为3组,以不添加油籽为对照组,以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作为两个试验处理组,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乳脂中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实能显著提高乳脂中CLA、EPA、DHA和PUFA的含量(P<0.05),降低月桂酸(C12:0)、棕榈酸(C16:0)、硬酯酸(C18:0)等饱和脂肪酸水平,多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PUFA/SFA)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92.32%和36.37%。乳脂中CLA(c9t11t,10t12c)比例油葵籽和亚麻籽两个处理组依次比对照组提高了161.01%(P<0.05)和53.18%(P<0.05);油葵籽组的EPA、DH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0.91%和196.20%,亚麻籽组的EPA、DH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43.32%和255.84%。日粮中添加植物油料籽实,优化了乳脂肪酸的构成,油葵籽对乳脂中CLA的提高效果比亚麻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油料籽实 乳脂肪酸组成 共轭亚油酸
下载PDF
乙酸钠和丁酸钠对奶牛乳腺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孔庆洋 林叶 李庆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7,共3页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探讨了外源添加乙酸钠和丁酸钠,对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基因的影响,并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添加乙酸钠和丁酸钠后培养体系中三酰基甘油浓度的变化,确定了体外调控乳脂肪酸生物合成的最佳乙...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探讨了外源添加乙酸钠和丁酸钠,对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基因的影响,并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添加乙酸钠和丁酸钠后培养体系中三酰基甘油浓度的变化,确定了体外调控乳脂肪酸生物合成的最佳乙酸钠浓度为16 mmol/L,最佳丁酸钠浓度为0.75 mmol/L,为人工调控乳成分的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钠 丁酸钠 乳脂肪酸合成 FAS ACC
下载PDF
干苹果渣饲料对西农萨能奶山羊生产性能、乳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苹果渣这一丰富的饲料来源,试验采用4重复4×4拉丁方设计研究干苹果渣替代不同比例混合精料对奶山羊采食量、产奶量、乳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干苹果渣替代20%混合精料可以提高奶山羊的粗饲料采食量,产奶量也相应提... 为了进一步开发苹果渣这一丰富的饲料来源,试验采用4重复4×4拉丁方设计研究干苹果渣替代不同比例混合精料对奶山羊采食量、产奶量、乳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干苹果渣替代20%混合精料可以提高奶山羊的粗饲料采食量,产奶量也相应提高,乳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乳脂率提高了0.01%,乳糖提高了0.03%;饲喂不同比例干苹果渣对各组奶山羊乳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干苹果渣替代20%混合精料改善了乳品质,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干苹果渣 生产性能 乳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