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6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细胞角蛋白18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水平
1
作者 陆霓虹 刘洪璐 +5 位作者 陈杨君 杨永锐 孙娅萍 杨艳 杜映荣 李红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模型小鼠组织及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8(CK18)与基质细胞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探讨CK18与MMP-7在肝损伤发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周龄SPF级雄性KM小鼠20只,体重18~24 g,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4组,每组...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模型小鼠组织及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8(CK18)与基质细胞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探讨CK18与MMP-7在肝损伤发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周龄SPF级雄性KM小鼠20只,体重18~24 g,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4组,每组5只。选择3组进行卡介苗(BCG)滴鼻使小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两组分别灌胃异烟肼(INH)45 mg/(kg·d)、利福平(RIF)90 mg/(kg·d),持续3周,记为INH 3周组及RIF3周组,剩余一组为BCG感染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PCR检测小鼠肺组织BCG含量,病理观察小鼠肝损伤证实动物模型建立成功。比较各组肝脏指数、病变范围;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CK18、MMP-7表达情况;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组织CK18、MMP-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CG感染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ALT、AST、ALP、GGT、TBil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H 3周组和RIF 3周组小鼠ALT、AST、GGT、TBil表达高于BCG感染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BCG感染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CK18、MMP-7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H 3周组、RIF 3周组小鼠肝脏组织CK18、MMP-7蛋白表达高于BCG感染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BCG感染对照组小鼠血清CK18、MMP-7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H 3周组、RIF 3周组小鼠血清CK18、MMP-7表达高于BCG感染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BCG感染对照组小鼠肝脏指数、病变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H 3周组、RIF 3周组小鼠肝脏指数、病变范围高于BCG感染对照组(P<0.05)。结论 CK18与MMP-7可能影响ATB-DILI,明确CK18与MMP-7表达水平,提前干预,可以降低ATB-DILI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7 细胞蛋白18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小鼠模型
下载PDF
血清细胞角蛋白18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2
作者 颜敏 肖丽 《肝脏》 2024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细胞角蛋白18(CK-18)是构成肝细胞中间丝的主要蛋白质,当肝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时会被释放入血。血清CK-18最初是用于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严重程度,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在其他慢性肝脏疾病中血清CK-18水平也会升高,可... 细胞角蛋白18(CK-18)是构成肝细胞中间丝的主要蛋白质,当肝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时会被释放入血。血清CK-18最初是用于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严重程度,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在其他慢性肝脏疾病中血清CK-18水平也会升高,可作为评估慢性肝脏疾病程度的新型血清学标志物。本文围绕血清CK-18在不同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蛋白18 慢性肝脏疾病 肝脏炎症 肝纤维化 细胞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人附睾蛋白4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3
作者 李海林 王义平 许文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38-741,共4页
目的动态监测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择取我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8例为研究组... 目的动态监测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择取我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8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良性肺病患者108例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良性肺病患者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对比研究组不同治疗疗程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90 d;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联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3.3%。结论血清中SCC-Ag、CYFRA21-1、HE4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升高,并在不同术后疗程中存在降低,并发现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率,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蛋白19 附塞 HE4 非小细胞
下载PDF
血清人附睾蛋白4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朱锋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 目的探究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病变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清HE4、CYFRA21-1、SCC水平。比较两组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清HE4、CYFRA21-1、SCC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E4、CYFRA21-1、SCC过表达与肺癌有关,可能是肺癌的风险因子(P<0.05)。血清HE4、CYFRA21-1、SCC单独、联合预测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50,联合检测的AUC最高。结论血清HE4、CYFRA21-1、SCC在肺癌患者中呈过表达,三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细胞蛋白19片段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肺癌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及血清应答因子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刘慧丽 陈生强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4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C患者SCC、CYFRA21-1、SRF与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SCC、CYFRA21-1和SRF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28例EC患者中,有40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1.25%;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婚姻情况、教育程度、抽烟、饮酒、病变部位、肿瘤长径、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0.302、0.236、1.283、0.145、0.348、0.348、0.984、0.046、0.029、0.332、2.086、0.398、1.112,P>0.05),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SRF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188、5.593、7.435、7.160、8.50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及SRF均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C、CYFRA21-1、SRF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r=0.645、0.667、0.658,P<0.05);SCC、CYFRA21-1、SRF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860及0.883,而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52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CYFRA21-1、SRF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淋巴结转移发生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细胞蛋白19 血清应答因子
下载PDF
情志应激激素受体调控Yes相关蛋白1影响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研究
6
作者 曾伟 孙文娜 +2 位作者 廖女珠 罗丽珊 李耀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5期13-17,共5页
目的:探究情志应激激素受体(GR)与Yes相关蛋白1(YAP1)对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的调控机制,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分析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GR和YAP1的表达;将MCF-7细胞分为:si NC组、si GR组和si YAP1组,... 目的:探究情志应激激素受体(GR)与Yes相关蛋白1(YAP1)对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的调控机制,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分析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GR和YAP1的表达;将MCF-7细胞分为:si NC组、si GR组和si YAP1组,分别通过MTT实验、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及凋亡率,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析细胞GR和YA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YAP1与GR的表达水平升高。与si NC组比较,si GR组和si YAP1组的MCF-7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与si NC组比较,si GR组的MCF-7细胞的YAP1和GR表达水平降低(P<0.05),si YAP1组的MCF-7细胞的YAP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YAP1与GR的表达水平升高。GR被激活后,通过调控细胞内的YAP1通路影响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率,进而导致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靶向调节YAP1抑制乳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发生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应激 情志应激激素受体 Yes相关蛋白1 乳腺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移 MCF-7细胞
下载PDF
β-谷甾醇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莉莉 陈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94-6003,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β-谷甾醇(BS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HC11细胞)炎症反应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HC11细胞为模型,分为5组,对照组(生长培养基处理)、乳腺炎症模型组(LPS组,1μg/mL LPS处理)以及炎症模型药物组(B... 本试验旨在探讨β-谷甾醇(BS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HC11细胞)炎症反应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HC11细胞为模型,分为5组,对照组(生长培养基处理)、乳腺炎症模型组(LPS组,1μg/mL LPS处理)以及炎症模型药物组(BSS+LPS组,分别用5、10、20μmol/L的β-谷甾醇预处理1 h后加入1μg/mL LPS),每组设置5个重复。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和乳蛋白mRNA表达以及乳蛋白合成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HC11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5、10、20μmol/L BSS+LPS组的HC11细胞TNF-α、IL-6、IL-1β、COX-2和iNOS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HC11细胞β酪蛋白(CSN2)、κ酪蛋白(CSN3)和乳清蛋白(LALB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5、10、20μmol/L BSS+LPS组的HC11细胞CSN2、CSN3和LALB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HC11细胞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酪氨酸激酶2(JAK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真核细胞翻译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p-STAT5)、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5、10、20μmol/L BSS+LPS组的HC11细胞STAT5、JAK2、mTOR、4EBP1和S6K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p-STAT5、p-JAK2和p-mTO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β-谷甾醇能够抑制LPS诱导的HC11细胞炎症反应和促进乳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脂多糖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蛋白
下载PDF
GPR37L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邢鹏飞 王晓雪 +4 位作者 王智慧 谢雅琳 杨洋 侯晓明 林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1,共10页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GPR37L1表达和干扰载体,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通过瞬时转染技术构建载体转染乳腺上皮细胞,探究GPR37L1对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GPR37L1表达和干扰载体构建成功,GPR37L1过表达或干扰...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GPR37L1表达和干扰载体,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通过瞬时转染技术构建载体转染乳腺上皮细胞,探究GPR37L1对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GPR37L1表达和干扰载体构建成功,GPR37L1过表达或干扰可提高或降低乳脂合成相关基因及β-酪蛋白表达,揭示GPR37L1可正向调节乳成分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GPR37L1 乳脂 Β-酪蛋白 载体构建
下载PDF
黄芩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侵袭、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9
作者 陈林 梁秋果 +1 位作者 吉杨丹 王恒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黄岑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侵袭、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DA-MB-231细胞分为一组、二组、三组及对照组,一组、二组、三组分别加入2.5、5、10μmol/L的黄岑素,对... 目的观察黄岑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侵袭、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DA-MB-231细胞分为一组、二组、三组及对照组,一组、二组、三组分别加入2.5、5、10μmol/L的黄岑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培养48 h时采用划痕修复实验观察四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四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EMT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整合素αv、β3、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FA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整合素p-PI3K)。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岑素组细胞迁移率降低、侵袭细胞数少,细胞E-cadherin相对表达量高,vimentin、整合素αv、整合素β3、p-FAK、p-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黄芩素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迁移及EMT。黄岑素可能通过抑制整合素αv、整合素β3表达,进一步抑制p-FAK、p-PI3K蛋白表达,抑制MDA-MB-231的侵袭、迁移及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乳腺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波形蛋白 E-钙黏蛋白 整合素αv、整合素β3 黏着斑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下载PDF
乙酸与蛋氨酸互作效应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10
作者 赵艳丽 刘锦涛 闫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0,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乙酸与蛋氨酸(Met)互作效应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2×6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因素一为乙酸的浓度,设6个水平,分别为0、4、6、8、10和12 mmol/L;因素二为Met浓度,设2... 试验旨在研究乙酸与蛋氨酸(Met)互作效应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2×6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因素一为乙酸的浓度,设6个水平,分别为0、4、6、8、10和12 mmol/L;因素二为Met浓度,设2个水平,分别为0.13 mmol/L、0.52 mmol/L。将第三代BMECs随机分为1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按试验要求培养48 h,测定各项指标。结果显示:Met浓度为0.13 mmol/L或0.52 mmol/L时,随乙酸浓度的增加,BMECs内CSN3、JACK2、STAT5的表达均有上调,CSN1S1明显下降。Met浓度为0.52 mmol/L时,8、10、12 mmol/L乙酸组CSN3、JACK2、STAT5、CSN1S1的表达明显提高,乙酸为8 mmol/L时,CSN3和JACK2、STAT5表达明显提高,乙酸浓度为0时,CSN1S1表达明显提高,乙酸浓度为6、8、10、12 mmol/L时,mTOR和4EBP1表达明显提高。在Met浓度为0.13 mmol/L或0.52 mmol/L时,随着乙酸浓度升高JACK2/STAT5信号通路基因表达、mTOR及其下游相关因子的磷酸化水平先提高后降低。研究表明,Met与乙酸互作效应对BMECs内乳蛋白合成具有显著影响,以Met浓度为0.52 mmol/L、乙酸浓度为6 mmol/L组合促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上皮细胞 乙酸 蛋氨酸 蛋白
下载PDF
消痈散结汤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及上皮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郑丽 杨斌 +1 位作者 张晓军 文小匀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277-281,288,共6页
目的观察消痈散结汤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及上皮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痈散结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痈散结汤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消痈散结汤组大... 目的观察消痈散结汤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及上皮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痈散结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痈散结汤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消痈散结汤组大鼠乳腺组织注射临床PCM患者浆乳组织混悬液,建立浆细胞性乳腺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消痈散结汤组给予消痈散结汤0.3 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干预2周。干预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乳腺匀浆组织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乳腺组织CD138阳性浆细胞比例,HE检测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乳腺组织中上皮连接蛋白E-cadherin、ZO-1及Claudin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乳头内陷、乳房肿块,部分可见乳头溢液、皮肤破溃,血清IL-4水平减少,IL-6、IFN-γ增加,乳腺组织导管上皮E-cadherin、ZO-1及Claudin3的蛋白表达降低,浆细胞标记CD138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消痈散结汤组大鼠乳头内陷及乳头溢液程度减轻,肿块体积变小。血清IL-6、IFN-γ减少,乳腺导管上皮E-cadherin、ZO-1及Claudin3的表达增加,CD138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痈散结汤能够减轻浆细胞性乳腺炎模型大鼠病理损伤,可能与平衡Th1/Th2细胞因子,增加上皮连接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乳腺 消痈散结汤 TH1/TH2平衡 上皮连接蛋白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检测对儿童ALL药物性肝损伤预测价值
12
作者 郭佳 周彦生 +1 位作者 李培岭 赵东菊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CK18-M30)和18-M65(CK18-M65)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预测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2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ALL病儿66例,依据DILI分为观察组49例(发生)...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CK18-M30)和18-M65(CK18-M65)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预测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2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ALL病儿66例,依据DILI分为观察组49例(发生)和对照组17例(未发生),观察组依据DILI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亚组。收集病儿相关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分析发生DILI的影响因素及血清CK18-M30和CK18-M65表达对并发DILI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高于对照组(t=14.230、12.735,P<0.05)。DILI病情越严重,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越高(F=20.122、5.551,P<0.05)。ALL疾病危险程度、感染、输血、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等均为ALL病儿发生DILI的危险因素(OR=1.869~2.866,95%CI=(1.205~1.799)~(2.773~4.257),P<0.05),保肝药应用则为发生DILI的保护因素(OR=0.522,95%CI=0.395~0.670,P<0.05)。血清CK18-M30和CK18-M65预测ALL病儿发生DIL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和0.699,两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结论ALL病儿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可作为发生DILI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药物疗法 联合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蛋白18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下载PDF
β-谷甾醇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
13
作者 刘莉莉 陈敏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5-80,共6页
为探讨β-谷甾醇对泌乳动物乳腺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研究首先利用MTT法筛选出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增殖不受抑制的β-谷甾醇剂量;采用qRT-PCR技术检测β-谷甾醇处理乳腺上皮细胞后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和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mRN... 为探讨β-谷甾醇对泌乳动物乳腺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研究首先利用MTT法筛选出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增殖不受抑制的β-谷甾醇剂量;采用qRT-PCR技术检测β-谷甾醇处理乳腺上皮细胞后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和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较高剂量(40~120μmol/L)的β-谷甾醇明显抑制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活力(P<0.05),故后续试验添加5、10、20μmol/L的β-谷甾醇处理乳腺上皮细胞。β-谷甾醇明显提高酪蛋白基因CSN1S1、CSN2、CSN3及乳蛋白合成通路相关基因JAK2、STAT5、mTOR、S6K1的mRNA表达水平(P<0.05),但5、10μmol/L的β-谷甾醇对4EBP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β-谷甾醇显著上调乳脂肪合成关键调控因子SREBF1、PPARG、PPARGC1A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ACC、FAS、SCD的mRNA表达(P<0.05)。由此可见,β-谷甾醇能通过调节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细胞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乳腺上皮细胞 蛋白 乳脂肪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必需氨基酸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静 邢媛媛 +1 位作者 孙梅 李大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88-6894,共7页
乳蛋白含量的高低是衡量乳品质的重要指标,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是乳腺合成乳蛋白的基本功能单位。必需氨基酸(EAA)作为乳成分前体物质,其不仅是乳蛋白合成的底物,而且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乳蛋白的合成。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EAA对BM... 乳蛋白含量的高低是衡量乳品质的重要指标,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是乳腺合成乳蛋白的基本功能单位。必需氨基酸(EAA)作为乳成分前体物质,其不仅是乳蛋白合成的底物,而且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乳蛋白的合成。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EAA对BMECs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系统研究氨基酸对BMECs乳蛋白合成的调控及提高泌乳奶牛氨基酸转化为乳蛋白的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必需氨基酸 蛋白 调控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7在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研究
15
作者 钟玉兵 王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81-84,共4页
研究 CK17对胃癌细胞株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以及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性基因的表达情况,为寻找胃癌诊疗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胃癌细胞系AGS、MGC823、MGC803、SGC7901、MKN45、人胃癌细胞(HGC-27)、胃部正常黏膜组织上... 研究 CK17对胃癌细胞株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以及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性基因的表达情况,为寻找胃癌诊疗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胃癌细胞系AGS、MGC823、MGC803、SGC7901、MKN45、人胃癌细胞(HGC-27)、胃部正常黏膜组织上皮细胞株人胃黏膜细胞(GES-1),制定与完善靶向抑制CK-17指标水平表达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同时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以及AGS细胞。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方法检查瞬时转染96小时后SGC7901以及AGS细胞中CK17mRNA指标表达水平;并且使用MTT比色方法细胞划痕愈合发光法、TransweII小室方法检查减少CK17指标表达水平对于细胞繁殖、迁移以及侵袭等方面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 )方式对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有关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相比,六种胃癌细胞株CK17指标表达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中,靶向抑制 siRNA CK-17组SGC7901及AGS细胞中CK-17 mRNA表达下调(P<0.01),该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CK17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该作用可能与EMT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蛋白17 胃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M1巨噬细胞培养液对ER阳性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的影响及Calpain的介导作用
16
作者 詹云惠 金爱 王旭东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目的 探讨M1巨噬细胞对乳腺癌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换(EMT)的影响及钙蛋白酶(Calpain)在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 以人乳腺癌细胞系雌激素受体阳性(ER+)细胞MCF-7、T47D及雌激素受体阴性(ER-)细胞MDA-MB-231为模型细胞,实验分为MCF-7细胞... 目的 探讨M1巨噬细胞对乳腺癌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换(EMT)的影响及钙蛋白酶(Calpain)在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 以人乳腺癌细胞系雌激素受体阳性(ER+)细胞MCF-7、T47D及雌激素受体阴性(ER-)细胞MDA-MB-231为模型细胞,实验分为MCF-7细胞及T47D细胞的RPMI-1640组(RPMI-1640纯培养基培养)、M1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组(M1-CM组)、M1-CM+Calp组[M1-CM联合Calpain抑制剂Calpeptin(50μmoL/L)处理]、M1-CM+CI-Ⅲ组[M1-CM联合Calpain抑制剂Calpain inhibitorⅢ(50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的RPMI-1640组、M1-CM组;采用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各组中MCF-7细胞、T47D细胞、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及MCF-7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qRT-PCR检测M0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受体7CCR7、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白细胞介素-12(IL-12)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CF-7细胞、T47D细胞及MDA-MB-231细胞中上皮-钙黏素(E-cad)、纤连蛋白(FN)、波形蛋白(Vim)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与RPMI-1640组相比,M1-CM组ER+细胞MCF-7及T47D迁移能力增强(P<0.05),MCF-7细胞侵袭能力增强(P<0.05);ER+细胞MCF-7及T47D E-cad蛋白表达水平下调,而FN、Vim表达上调(P<0.05),而ER-细胞MDA-MB-231中只有E-cad表达上调(P<0.05);与M1-CM组相比,ER+细胞MCF-7及T47D的M1-CM+Calp组、M1-CM+CI-Ⅲ组中M1-CM诱导的ER+乳腺癌细胞EMT效应被逆转(P<0.05)。结论 M1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可以促进ER+细胞人乳腺细胞的EMT,但对ER-细胞EMT无明显影响,其促进ER+乳腺癌细胞EMT信号机制可能与Calpa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M1巨噬细胞 细胞侵袭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换 蛋白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维生素A对一氧化氮诱导损伤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乳蛋白合成下降的缓解作用
17
作者 李愿 闫素梅 +5 位作者 刘锦涛 杨青苗 郭晓宇 郭咏梅 郑亚光 赵艳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9-1287,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维生素A对一氧化氮(NO)诱导损伤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蛋白合成下降的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二乙烯三胺/一氧化氮聚合物(DETA/NO)作为氧化应激源,将第3代BMECs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维生素A对一氧化氮(NO)诱导损伤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蛋白合成下降的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二乙烯三胺/一氧化氮聚合物(DETA/NO)作为氧化应激源,将第3代BMECs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NO损伤组(NO组)和NO损伤+不同浓度(0.05、0.10、0.20、0.50、1.00、2.00、4.00μg/mL)维生素A预保护组(NA0.05、NA0.1、NA0.2、NA0.5、VA1、VA2和NA4组),每组4个重复。待细胞生长融合至80%~90%后,使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培养12 h后,CON组不添加维生素A和DETA/NO继续培养30 h;NO组不添加维生素A培养24 h后,再添加1000μmol/L的DETA/NO继续培养6 h;NA0.05、NA0.1、NA0.2、NA0.5、VA1、VA2和NA4组分别添加0.05、0.10、0.20、0.50、1.00、2.00、4.00μg/mL的维生素A培养24 h后,再添加1000μmol/L DETA/NO继续培养6 h。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NO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以及细胞内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含量以及αs1-酪蛋白(CSN1S1)、β-酪蛋白(CSN2)、κ-酪蛋白(CSN3)、mTOR、S6K1、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活性氧(ROS)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NO组相比,NA0.2~NA4组TrxR、CAT、GPx活性与T-AOC显著升高(P<0.05);NA0.2~NA1组CSN1S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NA1组S6K1活性和GPx1、CSN2和酪氨酸激酶2(JAK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NO和ROS含量显著下降(P<0.05);NA4组mTOR、S6K1、4EBP1和eIF4E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iNOS活性显著下降(P<0.05);NA2、NA4组mTOR含量、TrxR和STAT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可知,NO诱导损伤BMECs后导致其细胞活力、抗氧化能力和乳蛋白合成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下降;维生素A对NO诱导损伤的BMEC内乳蛋白合成下降有缓解作用,其效果以0.20~2.00μg/mL较好,尤以1.00μg/mL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维生素A 氧化损伤 蛋白
下载PDF
维生素A缓解H_(2)O_(2)诱导损伤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乳蛋白合成下降的研究
18
作者 李愿 郝颖 +4 位作者 赵艳丽 闫素梅 郭咏梅 郭晓宇 郑亚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6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维生素A(V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损伤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蛋白合成下降的缓解作用。试验以H_(2)O_(2)作为氧化应激源,将贴壁的第三代BMECs随机分成9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H_(2)O_(2)损伤组(H...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维生素A(V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损伤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蛋白合成下降的缓解作用。试验以H_(2)O_(2)作为氧化应激源,将贴壁的第三代BMECs随机分成9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H_(2)O_(2)损伤组(H_(2)O_(2)组,生长培养基处理24 h后,换含有H_(2)O_(2)的培养基继续培养6 h)以及H_(2)O_(2)损伤组+不同水平VA预保护组,分别添加0.05(0.05HA组)、0.10(0.10HA组)、0.20(0.20HA组)、0.50(0.50HA组)、1.00(1.00HA组)、2.00(2.00HA组)、4.00 mg/L(4.00HA组)的VA,各VA预保护组只添加含相应VA的培养基处理24 h后,再换含有H_(2)O_(2)、VA的培养基继续处理6 h,每组6个重复。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H_(2)O_(2)组αs1-酪蛋白(CSN1S1)、β-酪蛋白(CSN2)、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含量以及CSN1S1、m TOR、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H_(2)O_(2)组相比,1.00HA组~4.00HA组CSN1S1、CSN2的含量及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2.00HA组mTOR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VA预处理组eIF4E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0.10HA组~4.00HA组CSN1S1、k-酪蛋白(CSN3)、STAT5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0.20HA组~4.00HA组CSN2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0.20HA组及1.00HA组~4.00HA组mTOR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1.00HA组~4.00HA组S6K1、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H_(2)O_(2)诱导损伤BMECs后导致乳蛋白合成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下降;VA对H_(2)O_(2)诱导损伤的BMECs内乳蛋白合成下降具有缓解作用,效果以0.20HA组~4.00HA组较好,以1.00 mg/L VA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维生素A 氧化损伤 蛋白
下载PDF
重组克柔念珠菌14-3-3蛋白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19
作者 蔡明玉 张海龙 +3 位作者 海珍珍 乔亚蕊 杜军 周学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79-1689,共11页
旨在研究重组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14-3-3蛋白(rCK14-3-3)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为系统研究克柔念珠菌损伤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构建克柔念珠菌BMH 1基因重组质粒并转... 旨在研究重组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14-3-3蛋白(rCK14-3-3)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为系统研究克柔念珠菌损伤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构建克柔念珠菌BMH 1基因重组质粒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诱导表达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CCK-8法筛选rCK14-3-3蛋白对MAC-T的最适作用浓度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rCK14-3-3蛋白对MAC-T的Toll样受体、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主要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ELISA检测rCK14-3-3蛋白对MAC-T中相关炎性因子IL-1β、IFN-γ、IL-18、TNF-α、IL-6、IL-1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ET-21a-BMH1重组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纯化后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rCK14-3-3蛋白,纯度达90%以上,浓度为0.2 mg·mL^(-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采用50μg·mL^(-1)的rCK14-3-3作用MAC-T,TLR2、TLR4、MyD88在1、3 h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6 h时,TLR4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LR2、MyD88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JNK在1 h时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3、6 h时极显著降低(P<0.01);p-ERK在1、3、6 h时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p-p38在1 h时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3、6 h时极显著升高(P<0.01);p-IκB-α、p-p65在1、3、6 h时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L-1β、IFN-γ、IL-18、TNF-α在作用1、3、6 h后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上调趋势(P<0.05,P<0.01);IL-6在作用1、3 h后极显著上升(P<0.01),6 h后显著降低(P<0.05);IL-12在作用1 h后极显著上升(P<0.01),3、6 h后极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成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CK14-3-3蛋白,该蛋白可通过TLR2/4-MAPK/NF-κB信号通路诱导MAC-T发生炎性反应,rCK14-3-3蛋白可作为引起MAC-T炎症的重要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柔念珠菌 14-3-3蛋白 原核表达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炎性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8及其基因在牙源性角化囊肿衬里上皮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大鹏 邢汝东 +2 位作者 舒萍 汤晓飞 张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18(CK18)及其基因在牙源性角化囊肿(OKC)衬里上皮中的表达。方法选取32例OKC的衬里上皮组织,分别进行CK18、CK8和CK19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中12例使用RT-PCR法检测CK18 mRNA,观察其在衬里上皮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18(CK18)及其基因在牙源性角化囊肿(OKC)衬里上皮中的表达。方法选取32例OKC的衬里上皮组织,分别进行CK18、CK8和CK19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中12例使用RT-PCR法检测CK18 mRNA,观察其在衬里上皮中的表达;同时使用CK18基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K18 mRNA在衬里上皮细胞层的定位表达。结果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17例CK18蛋白在OKC衬里上皮的表层细胞层表达为弱阳性;27例CK18蛋白在棘细胞层上层染色为阳性;14例CK18蛋白在棘细胞层染色为阳性;所有标本基底细胞层染色呈阴性。RT-PCR法检测见4例CK18 mRNA表达为强阳性,8例表达为弱阳性。原位杂交法检测见8例CK18 mRNA在棘细胞层和棘细胞层上层呈阳性,4例在上皮基底细胞层和角化层呈阳性。CK8蛋白在所有32例OKC衬里上皮基底细胞层均有表达。CK19蛋白在23例OKC衬里上皮表层均有表达。结论CK18在OKC衬里上皮的表达由基底细胞层向棘细胞层迁移,CK18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表达与CK18 mRNA原位杂交法阳性表达不同,提示CK18可能与衬里上皮的增殖活性有关,OKC衬里上皮中可能存在CK18蛋白和CK18 mRNA表达的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蛋白18 原位杂交 牙源性化囊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