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乳头状瘤病癌变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红 范宇 +1 位作者 惠锐 方志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轻、中及重度乳头状瘤病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及其诊治策略。方法:对1993~1996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收治的87例乳头状瘤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加以收集、整理,复习病理切片并重新做出病理诊断。结果:由于重度乳头... 目的:探讨乳腺轻、中及重度乳头状瘤病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及其诊治策略。方法:对1993~1996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收治的87例乳头状瘤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加以收集、整理,复习病理切片并重新做出病理诊断。结果:由于重度乳头状瘤病患者均接受全乳切除术,故术后无癌变发生。在31例轻度乳头状瘤病患者中亦未发现癌变病例。而在35例中度乳头状瘤病患者中,有5例于术后3~9年间因局部复发性肿物再次住院并被确诊为乳腺癌,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癌。首次就诊时2例表现为局部肿物,2例为乳头溢血,1例为肿物伴溢血。3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其中2例为母亲患乳腺癌。病理诊断方面,除1例细胞异型稍明显外,其余病例无特殊表现,均符合中度乳头状瘤病的病理诊断。结论:乳头状瘤病多以局部肿物或乳头溢液、溢血为首发症状,虽为良性病变,但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应积极手术治疗。由于其病变范围广泛,手术切除范围应更广泛并行标本断端以确保病变的完整切除,降低癌变的发生率,尤其对于那些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乳腺癌家族史),应密切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瘤 癌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巧刿 敖丽君 +1 位作者 黄晓群 胡金定 《全科护理》 2013年第17期1562-156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00例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入院时和术前分别采用自制乳腺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00例乳腺乳头状瘤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入院时和术前分别采用自制乳腺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心理测评,根据结果在入院时、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时对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出院时病人乳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入院时有大幅度提高,出院时焦虑、抑郁程度较术前得到明显缓解,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和降低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增强病人乳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人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乳腺乳头状瘤 焦虑 抑郁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瘤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建宏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646-1647,共2页
乳腺乳头状瘤发生于乳头及乳晕区大导管的良性乳头状瘤肿瘤由多个细小分支的乳头状新生物构成,常为孤立、单发,少数亦可累及几个大导管。本病多见于经产妇女,以40~45岁居多[1]。根据其病灶大小和发生部位分为孤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多... 乳腺乳头状瘤发生于乳头及乳晕区大导管的良性乳头状瘤肿瘤由多个细小分支的乳头状新生物构成,常为孤立、单发,少数亦可累及几个大导管。本病多见于经产妇女,以40~45岁居多[1]。根据其病灶大小和发生部位分为孤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性乳头状瘤。前者主要发生于乳头、乳晕下的输乳管以及大导管内,又称为中央型乳头状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瘤 影像检查 钼靶 乳导管造影等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在鉴别乳腺乳头状瘤和乳头状导管原位癌中的作用
4
作者 黄文斌 陈洁宇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瘤 导管原位癌 细胞角蛋白 乳头 导管内乳头 鉴别 形态学特征 乳腺上皮 实际工作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瘤冷冻切片误诊为癌2例原因分析
5
作者 王代文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420-1420,共1页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瘤 误诊 病理诊断
下载PDF
纽曼系统模式对乳腺乳头状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梅世季 曾翠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3期1936-1938,1941,共4页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模式对乳腺乳头状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乳头状瘤患者19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模式对乳腺乳头状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乳头状瘤患者19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纽曼系统模式进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心理情绪,以及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4个维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纽曼系统模式应用于乳腺乳头状瘤患者围术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瘤 纽曼系统模式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瘤病与乳腺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7
作者 禹华旭 丁国良 《衡阳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瘤 乳腺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淋巴结内乳头状上皮增生:局部连续性形态学改变谱系与乳腺乳头状瘤的密切关联(英)
8
作者 Boulos FI 魏建国 张建中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56-56,共1页
腋窝、骨盆、颈部这些主要引流部位的淋巴结,是偶然出现异位组织的潜在部位,与器官引流密切相关。淋巴结切除或者对癌症患者分期评估时发现的淋巴结内包含物,可能被误诊为转移性疾病.结内乳头状包含物由于其复杂的结构,较易模拟转移性疾... 腋窝、骨盆、颈部这些主要引流部位的淋巴结,是偶然出现异位组织的潜在部位,与器官引流密切相关。淋巴结切除或者对癌症患者分期评估时发现的淋巴结内包含物,可能被误诊为转移性疾病.结内乳头状包含物由于其复杂的结构,较易模拟转移性疾病,诊断就更具有挑战性。纳什维尔范德堡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病理科,本研究发现6例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被证实的腋窝淋巴结乳头状包含物(上皮乳头状增生)。1例示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1例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1例示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增生 导管原位癌 乳腺乳头状瘤 包含物 腋窝淋巴结 范德堡大学 形态学改变 异位组织 浸润性导管癌 器官引流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的全乳腺切片病理组织学研究
9
作者 王锦艳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的全乳腺切片病理组织学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乳头状瘤病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乳腺乳头瘤病患者中具有42例轻度患者,36例重度患者,22例重度患者,上述患者...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的全乳腺切片病理组织学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乳头状瘤病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乳腺乳头瘤病患者中具有42例轻度患者,36例重度患者,22例重度患者,上述患者均经过了手术治疗,由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中度与轻度患者按照患者病症进行部分切除,而重度患者则进行了乳房全切。经一段时间后,轻度与重度患者均未患癌,而中度患者3例患癌。上述癌变患者中有1例局部肿胀,2例乳头溢血。进行病理治疗时,有2例患者细胞异性,剩余1例无特殊情况。结论在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的全乳腺切片病理组织学研究中,发现当出现局部肿胀以及乳头溢血时,有可能发生癌变,而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能够降低癌变发生率,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瘤 癌变 乳腺切片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郭志勇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DI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疑似DIP患者采取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疑似DIP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DI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疑似DIP患者采取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疑似DIP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阳性检出56例,超声造影阳性检出46例,乳腺钼靶X线检出43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67%、71.67%,联合检查阳性检出55例,阳性检出率91.67%。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对比,超声造影与乳腺钼靶X线比较无差异(P>0.05),联合检查敏感度和准确度则要高于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P<0.05)。结论:在DIP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均有着良好优势,但是两者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钼靶X线 乳腺导管内乳头
下载PDF
乳腺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效果
11
作者 宋方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应用乳腺超声与乳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检查的90例疑似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乳管镜检查及乳腺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应用乳腺超声与乳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检查的90例疑似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乳管镜检查及乳腺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乳管镜检查及乳腺超声检查单一及联合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效果。结果:乳管镜联合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的符合率高于单一的乳管镜、乳腺超声检查(P<0.05);5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病理结果显示恶性11例,良性41例;乳管镜检出恶性17例,良性35例;乳腺超声检出恶性16例,良性36例;联合检查检出恶性11例,良性41例;乳管镜联合乳腺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高于乳管镜、乳腺超声单一检查(P<0.05)。结论: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乳管镜联合乳腺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的乳管镜或乳腺超声检查,且联合检查方式有助于区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良恶性,对临床明确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超声 乳管镜检查 乳腺导管内乳头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候雪琴 刘怡彬 +1 位作者 李智铭 高军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 通过对比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纤维腺瘤、浸润性导管癌超声造影的不同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22例,及... 目的 通过对比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纤维腺瘤、浸润性导管癌超声造影的不同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22例,及同期病理证实为纤维腺瘤患者32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1例,回顾分析3组病例超声造影的定性及定量指标特征。结果 (1)超声造影定性分析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组超声造影后快速向心性高增强,增强后范围扩大比率高于纤维腺瘤组(P<0.05);导管内乳头状瘤组超声造影后内部充盈缺损,增强后范围扩大,周边汇聚征,向心性增强比率(9.1%、27.3%、4.5%、54.5%)均低于浸润性导管癌组(48.4%、90.3%、48.4%、87.1%),造影剂分布较浸润性导管癌组更均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的上升支斜率(K)及梯度(Grad)均小于浸润性导管癌组,峰值强度(A)高于纤维腺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较好的超声造影特征,超声造影对提高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提供了更多有价值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导管内乳头 浸润性导管癌 纤维腺
下载PDF
MRI鉴别诊断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星 肖兰 朱丽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MRI表现和特征,提高MRI对IDP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并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C的患者31例和术前MRI误诊为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P的患者18例,采用χ^(2)及秩和... 目的探讨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MRI表现和特征,提高MRI对IDP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并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C的患者31例和术前MRI误诊为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P的患者18例,采用χ^(2)及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MRI形态学参数,包括病灶边缘、强化方式、T2WI信号、TIC类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MRI功能学参数,包括ADC值、峰值信号强度、EER(%)、ERmax(%)、TIC斜率、峰值时间。结果两组患者MRI形态学参数中,病灶边缘、TIC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状、强化方式、T_(2)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RI功能学参数中,ADC值、峰值信号强度、EER(%)、ERmax(%)、TIC斜率、峰值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规则肿块型IDP与IDC的MRI表现有重叠,病灶的边缘、TIC类型、ADC值、峰值信号强度以及TIC曲线达峰时间、斜率、早期强化率、峰值强化率对二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 浸润性导管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超声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肿块型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14
作者 穆晓伟 原瑞霞 +2 位作者 滑少华 王肖辉 曾庆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7-852,共6页
目的:探讨依据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对肿块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乳腺DCIS患者185例(185个病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93例(193个病... 目的:探讨依据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对肿块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乳腺DCIS患者185例(185个病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93例(193个病灶)的病例资料,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指标的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肿块型乳腺DCIS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结果应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10折交叉检验评估该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曲线评价该模型的拟合优度和校准度,绘制临床决策曲线评价临床受益。结果:鉴别肿块型乳腺DCIS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影响因素有年龄、结节长径、距乳头距离、钙化、内部血流(P<0.05),依据以上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AUC为0.778(95%CI:0.732~0.824),敏感度80.3%,特异度61.1%,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10折交叉检验显示该模型的平均AUC为0.659,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P=0.231)。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鉴别预测概率与实际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C-index:0.759)。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基于超声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肿块型乳腺DCIS与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良好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导管内乳头 列线图
下载PDF
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璐娴 潘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中43例实施传统乳头状瘤病变区段切除... 目的:分析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中43例实施传统乳头状瘤病变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37例实施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标本质量、切除标本直径);比较两组治疗总费用及术前、术后12、24 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切除标本直径均更短,切除标本质量更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均更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治疗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乳管镜应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中,可明显缩小手术范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 乳管镜 术后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瘤病中4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昀 刘铁菊 +3 位作者 李妤 于泳 吕阿娟 傅西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769-1773,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的乳腺乳头状瘤病中 4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为临床上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有效诊治提供客观指标。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在乳腺轻度、中度、重度乳头状瘤病及导管内癌组各 4 8例患者中检测细...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的乳腺乳头状瘤病中 4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为临床上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有效诊治提供客观指标。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在乳腺轻度、中度、重度乳头状瘤病及导管内癌组各 4 8例患者中检测细胞周期素D1、p16、E2F 1、Rb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细胞周期素D1、p16、E2F 1、Rb 4种因子表达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分别在 4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χ2 分别为 16 70、2 0 74、4 0 34、4 2 32 ;19 12、2 9 4 7、4 5 0 8、4 6 92 ,均P <0 0 1;在中度和重度乳头状瘤病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5 ) ;E2F 1或Rb在重度乳头状瘤病和导管内癌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1) ,但细胞周期素D1或 p16在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均P >0 0 5 ) ;细胞周期素D1及E2F 1表达与由轻至重的乳头状瘤病乃至导管内癌呈正相关 ,相反p16及Rb与之呈负相关 ;Rb阴性或低表达时中度乳头状瘤病发展到重度乳头状瘤病的危险度最大。结论细胞周期素D1等 4种调控因子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密切的相关性。E2F 1和Rb可作为重度乳头状瘤病和导管内癌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Rb还有助于筛选重度和中度乳头状瘤病中的高危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瘤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检测 蛋白表达 导管内癌
原文传递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误诊分析
17
作者 查珣 姥义 +1 位作者 吴晓燕 杨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0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超声特点及超声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IDP 1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超声误诊,8例确诊。结果19例中以单纯乳头溢液就诊3例,以乳房肿块就诊13例,以乳头溢液...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超声特点及超声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IDP 1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超声误诊,8例确诊。结果19例中以单纯乳头溢液就诊3例,以乳房肿块就诊13例,以乳头溢液合并乳房肿块就诊3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实性乳头状突起型5例未误诊;导管扩张伴远端中断处实性结节型9例中3例未误诊,误诊6例,误诊为乳腺癌3例、单纯导管扩张2例、纤维腺瘤1例;囊实性结节型1例,误诊为乳腺癌;实质性结节型4例,误诊为纤维腺瘤3例、乳腺癌1例。19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IDP。术后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预后良好。结论IDP早期超声声像图和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临床医生熟知IDP超声表现,仔细观察肿物边缘及其包膜情况,必要时可局部扩大观察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仔细鉴别诊断,结合临床,可一定程度避免早期超声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 误诊 乳腺导管扩张 纤维腺 乳腺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病理学 分子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外科治疗现状及乳腺癌预防的新策略与新思路
18
作者 刘延泽 李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165-168,共4页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合并非典型增生,并具有复发、癌变风险,进一步发展为乳腺癌后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就IDP外科治疗及乳腺癌预防性内分泌治疗策略作一综述,为今后IDP诊治及乳腺癌预防提...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合并非典型增生,并具有复发、癌变风险,进一步发展为乳腺癌后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就IDP外科治疗及乳腺癌预防性内分泌治疗策略作一综述,为今后IDP诊治及乳腺癌预防提供思路,对存在风险的IDP及时干预,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 导管内乳头 乳腺 外科治疗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c-erbB-2、P53及bcl-2基因蛋白在乳腺乳头状瘤病及癌变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红梅 王新美 孙红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557-558,共2页
c-erbB-2、P53及bcl-2蛋白的检测多见于浸润性乳腺癌,但其在乳腺乳头状瘤病不典型增生及癌变中的表达少见报道。分析其在此类疾病中的表达,有助于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在乳腺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三者协同标记对于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 c-erbB-2、P53及bcl-2蛋白的检测多见于浸润性乳腺癌,但其在乳腺乳头状瘤病不典型增生及癌变中的表达少见报道。分析其在此类疾病中的表达,有助于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在乳腺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三者协同标记对于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恶变与否、导管内癌分化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BB-2 乳腺乳头状瘤 BCL-2基因蛋白 临床意义 P53 检测 癌变 乳腺导管内乳头
原文传递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其癌变组织CD44v6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何洁华 梁小曼 +3 位作者 候景辉 黄亦莉 吴秋良 肖永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5-618,共4页
背景与目的:CD44v6是乳腺上皮恶性转化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不同的表达,但其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检测CD44v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 背景与目的:CD44v6是乳腺上皮恶性转化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不同的表达,但其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检测CD44v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44v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15例导管内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正常组织、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癌变、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中,肌上皮细胞(basalepithelialcell)的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00%、85.72%、66.66%、66.66%、0%,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瘤癌变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上皮细胞(luminalepithelialcell)的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20.41%、83.34%、93.33%、100%,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瘤癌变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D44v6蛋白表达对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否癌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 癌变组织 CD44V6蛋白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