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角蛋白19 mRNA,乳腺小粘蛋白mRNA和泌乳素诱导蛋白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林豪雨 孙淑明 +2 位作者 卢晓峰 吴丽娥 林小红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角蛋白(CK)19mRNA,乳腺小粘蛋白(SBEM)mRNA和泌乳素诱导蛋白(PIP)mRNA的表达,并探讨三者在微转移检测中的意义。方法:用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50例、结直肠癌20例、乳腺良性肿瘤21例、健康者20例外周血中的CK...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角蛋白(CK)19mRNA,乳腺小粘蛋白(SBEM)mRNA和泌乳素诱导蛋白(PIP)mRNA的表达,并探讨三者在微转移检测中的意义。方法:用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50例、结直肠癌20例、乳腺良性肿瘤21例、健康者20例外周血中的CK19mRNA、SBEM mRNA、PIP mRNA。结果:CK19mRNA在乳腺癌组的阳性率(36.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0.0%,P<0.05)与健康者(0.0%,P<0.05)。SBEM mRNA、PIP mRNA在乳腺癌组的阳性率(28.0%、18.0%)明显高于其它3组(0.0%,P<0.05)。联合检测3个基因,可将阳性率提高到62.0%。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SBEM mRNA、PIP mRNA均可能作为微转移标志物;而CK19mRNA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特异性尚待探讨;联合检测三者可提高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外周血 蛋白19 MRNA 乳腺小粘蛋白mRNA 泌乳素诱导蛋白mRNA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华伟 曹骥 +6 位作者 杨南武 刘剑仑 张传珉 陈建思 洪坚善 蒋奕 苏建家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42-845,共4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原因几乎均为肿瘤远处转移。目前乳腺癌诊断尚无公认的特异性标志物,本文旨在探讨特异性的乳腺癌标志物─乳腺小粘蛋白(smallbreastepithelialmucin,SBEM)在乳腺癌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原因几乎均为肿瘤远处转移。目前乳腺癌诊断尚无公认的特异性标志物,本文旨在探讨特异性的乳腺癌标志物─乳腺小粘蛋白(smallbreastepithelialmucin,SBEM)在乳腺癌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SBEM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BEMmRNA在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均为阴性;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表达率为50.7%(34/67),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期中SBEMmRNA表达率分别为25.0%(2/8)、45.8%(11/24)、43.8%(7/16)和73.7%(14/19),在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5)。SBEM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结论SBE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小粘蛋白 MRNA 外周血 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mRNA和CD44V6-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华伟 刘剑仑 +2 位作者 曹骥 杨南武 苏建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2-385,共4页
目的:寻找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转移。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乳腺小粘蛋白(sm allbreastepithelialm u... 目的:寻找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转移。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乳腺小粘蛋白(sm allbreastepithelialm ucin--SBEM)m RNA和CD44V6-m RNA。结果:SBEM-m RNA在健康志愿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 RNA表达率为50.7%(34/67),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期中SBEM-m RNA表达率分别为25%(2/8)、45.8%(11/24)、43.75%(7/16)、73.7%(14/19),在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 RNA的检出率73.7%(14/19)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SBEM-m 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及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CD44V6-m RNA的检出率为55/67(82.1%)、12/16(75%)、14/20(70%)。结论:SBEM-m 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有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指标,SBEM-m RNA阳性提示血循环中有乳腺癌细胞,预示着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SBEM-m RNA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而CD44V6-m RNA能否作为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 乳腺小粘蛋白mRNA CD44V6-mRNA
下载PDF
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隐性转移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春丽 刘珺 +1 位作者 杨敏 张根花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986-989,共4页
目的 探讨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隐性转移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43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SLN亚甲蓝示踪法活检,行SLN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常规HE染色病理诊断阴性的SLN以100μm间距行... 目的 探讨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隐性转移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43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SLN亚甲蓝示踪法活检,行SLN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常规HE染色病理诊断阴性的SLN以100μm间距行连续切片后HE(SS HE)及CK19、SBEM、EpCAM免疫标记染色(SS HE+IHC),确定检测隐性转移的最佳间距及最佳免疫标记.结果 检出SLN者39例(72枚),每例患者1~4枚,平均1.8枚;检出非SLN 694枚,每例患者10~19枚,平均17.8枚.最大剖面HE染色阳性12例(27.9%),其中2例为微转移,CK19、SBEM、EpCAM阳性17例(39.5%);最大剖面HE阴性者通过SS HE检出隐性转移5例,其中微转移3例.SLN阴性的55枚淋巴结SS HE检出隐性转移5枚(9.0%),间距为100、200、300、400、500μm时SS HE+IHC隐性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9.0%、7.3%、7.3%、3.6%、3.6%,间距200、300μm与400、500μ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连续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提高0.2~2mm的微转移检测率,从而提高临床分期准确率,对后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乳腺小粘蛋白
下载PDF
乳腺癌外周血SBEM和hMAM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田英 姜专基 +1 位作者 司晓枫 刘鸿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1921-192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乳腺小粘蛋白(SBEM)及人乳腺珠蛋白(hM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术前血清SBEM和hMAM的水平。结果乳腺癌组术前血清...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乳腺小粘蛋白(SBEM)及人乳腺珠蛋白(hM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术前血清SBEM和hMAM的水平。结果乳腺癌组术前血清SBEM和hMAM水平均高于纤维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BEM和hMAM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期患者血清SBEM和hMAM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均小于0.01)。结论 SBEM及hMA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有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小粘蛋白 乳腺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SBEM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郝辉 杨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70-73,共4页
分析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组织中的乳腺上皮小粘蛋白(SBEM)表达的情况,同时分析SBEM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就诊我院的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组织石蜡标本,时间为2019-10月至2021-12月。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组织... 分析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组织中的乳腺上皮小粘蛋白(SBEM)表达的情况,同时分析SBEM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就诊我院的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组织石蜡标本,时间为2019-10月至2021-12月。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组织中SBEM的表达,分析其在her-2过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织中有26例为SBEM阳性,46例为阴性,即SBEM的表达率为36.1%。SBEM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切缘阳性及肿瘤直径无关。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EM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上皮小粘蛋白 乳腺 SBEM HER-2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乳腺小黏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姜专基 田英 +1 位作者 刘鸿雁 司晓枫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外周血中乳腺小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水平以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水平与病理因素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外周血中乳腺小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水平以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水平与病理因素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组不同人群血清SBEM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水平与病理因素的关系。3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3ml。采集血样前乳腺癌患者及纤维腺瘤组患者均未接受放疗、化疗或生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及有创检查。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3组间血清SBEM水平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0)。乳腺癌组血清SBEM水平均高于纤维腺瘤组和健康志愿者组(P均<0.001)。纤维腺瘤组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乳腺癌患者的血清SBEM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况和TNM分期有关(P均<0.001),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ER、PR、HER-2、P53、Ki-67、基因分型无关(P均>0.050)。乳腺癌SBEM血清水平随淋巴结分期增加而升高,不同淋巴结分期间的SBEM水平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BE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情况,有望成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和判断乳腺癌病情发展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小粘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外周血 疾病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