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润性乳腺癌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临床预后关系 被引量:27
1
作者 谭敏华 雷伟华 +3 位作者 谭冬玲 胡志雄 陈威 邹绮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探讨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ER、PR、HER-2、E-cadherin、CK5/6抗体,对64例IBC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结果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IBC中ER... 目的探讨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ER、PR、HER-2、E-cadherin、CK5/6抗体,对64例IBC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结果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IBC中ER、PR、HER-2、E-cadherin、CK5/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3%、56.25%、37.50%、89.06%、10.94%。经统计学分析,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r=0.646,P=0.000);E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20,P=0.010;r=-0.385,P=0.002);P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92,P=0.013;r=-0.362,P=0.003)。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ER、CK5/6在组织学分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PR、HER-2和E-cadheri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K5/6在患者的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总生存率(OS):HER-2或CK5/6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低(OS:P=0.048和P=0.041)。E-cadherin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总生存率(OS)高(OS:P=0.038)。但ER、PR的表达与总生存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患者的组织学分级越高,总生存率(OS)越低(OS:P=0.048)。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总生存率(O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结论 IBC中ER、PR、E-cadherin表达丧失,HER-2或CK5/6呈阳性表达,组织学分级呈高级别,提示IBC患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IBC组织中ER、PR、HER-2、E-cadherin、CK5/6的表达,可为IBC临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肿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关系
下载PDF
纹理分析联合TIC曲线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亮 梅海清 +2 位作者 彭红芬 张东友 韩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纹理分析联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学证实的75例女性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8例,乳腺纤维腺瘤27例)的MRI图像,分别绘制TIC... 目的研究纹理分析联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学证实的75例女性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8例,乳腺纤维腺瘤27例)的MRI图像,分别绘制TIC及使用纹理分析软件中的直方图、绝对梯度、游程矩阵、共生矩阵和自回归模型共5种分析方法,对增强图像上的乳腺病灶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共获得306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Fisher相关系数(Fisher coefficient,Fisher)、最小分类误判率+平均相关系数(classification error probability and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OE+ACC)及互信系数(mutu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三种统计学方法,分别筛选出区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的10个最佳纹理特征参数。使用B11程序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鉴别分析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非线性鉴别分析法(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对这10个最佳纹理参数进行降维和分类,计算最佳纹理特征参数下病灶的最小误判率。统计TIC方法、纹理分析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下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纹理分析方法以Fisher+NDA或POE+ACC+NDA组合的最小误判率最低(4%),其筛选出用于建模的10个最佳纹理参数分别为:Fisher+NDA为GeoW1、熵S(5,-5)、相关性S(5,5)、熵S(4,-4)、熵S(5,0)、熵S(5,5)、Teta2、熵S(4,0)、Teta3、熵S(3,-3)。POE+ACC+NDA为GeoYo、Vertl_Fraction、GeoW5b、GeoW4、相关性S(5,5)、Teta1、Vertl_ShrtREmp、GeoNx、GeoAox、GeoX。TIC方法、纹理分析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下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87.5%、93.8%、97.9%;特异度为29.6%、11.1%、14.8%;准确度为66.7%、64.0%、68.0%。结论常规MRI平扫与增强的基础上,采用TIC与MRI纹理参数分析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其对乳腺纤维腺瘤与浸润性导管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肿瘤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下载PDF
MK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来瑞娜 王庆苓 柳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7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53份(乳腺癌组)及乳腺癌旁2 cm组织53份(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两组MK蛋白表达情况,同时以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53份(乳腺癌组)及乳腺癌旁2 cm组织53份(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两组MK蛋白表达情况,同时以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组MK蛋白阳性率为77.36%(41/53),MVD为14.18±4.13;癌旁组MK蛋白阳性率为16.98%(9/53),MVD为10.07±3.27,两组比较P<0.05。乳腺癌组MK蛋白阳性率与MVD呈正相关(r=0.585,P<0.05)。结论 MK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MK表达可促进乳腺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乳腺 中期因子 CD34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干细胞样细胞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新全 索振河 +3 位作者 马长路 赵阿红 宋一民 李惠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干细胞样细胞(stem-like cells,SLC)在乳腺部分良恶性病变中的数量及分布。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了89例乳腺良性病变及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SLC的密度及分布部位。结果①SLC在...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干细胞样细胞(stem-like cells,SLC)在乳腺部分良恶性病变中的数量及分布。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了89例乳腺良性病变及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SLC的密度及分布部位。结果①SLC在良性病变中主要分布于乳腺腺管的腔面顶层上皮和肌上皮细胞之间;②在实质增生区SLC密度多于纤维腺瘤及实质减少区(P<0.05);③MUC-/ESA+细胞在IDC中数量差异较大。结论SLC的数量及分布随病变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上皮干细胞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肿瘤浸润性导管癌 免疫组化双染法
下载PDF
乳腺癌mTOR基因和蛋白表达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5
作者 刘清华 孙磊 +1 位作者 李小龙 刘雨清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71-174,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mTORmRNA及编码蛋白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PV-9000)法分别检测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TOR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mTORmR... 目的探讨mTORmRNA及编码蛋白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PV-9000)法分别检测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TOR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mTORmR 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69%,45/65)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1%,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OR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68%,44/65)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5%,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mTOR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呈显著关联(P<0.05)。结论 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和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且检测mTO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mRNA 乳腺浸润性导管肿瘤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侵袭转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国江 谭敏华 +3 位作者 林萍 陈维林 江泽良 姚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7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及病理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间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与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两种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特点与病理情况的差异。结...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及病理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间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与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两种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特点与病理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种乳腺癌患者的病灶大小、形状、血流信号、病灶周边毛刺与边界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及病理情况上有差异明显,有助于临床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肿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肿瘤 超声特征 病理情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