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4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穆玉晶 孔健达 +1 位作者 汪唐顺 史晓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41-947,共7页
乳腺癌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放化疗耐药导致癌症复发与转移,研究发现,乳腺癌复发转移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相关,肿瘤内的乳腺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且对传统放化疗具有一定抵抗性。而乳腺癌干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生物... 乳腺癌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放化疗耐药导致癌症复发与转移,研究发现,乳腺癌复发转移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相关,肿瘤内的乳腺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且对传统放化疗具有一定抵抗性。而乳腺癌干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生物标志物可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目前已知乳腺癌干细胞与Wnt/β-catenin、Notch、NRF2、PI3K/AKT/mTOR和Hedgehog/Sonic Hedgehog等信号通路相关并有CD24、CD44、CD49、钙黏蛋白3、CD133、EpCAM、Erbb2/HER-2、CXCR1等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及信号通路有望用作生物标记,作为乳腺癌诊疗、复发进展及转移倾向性等方面的标志,但在未来研究中仍存在一定挑战。因此,综述与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标志物并进行展望,以期为乳腺癌治疗药物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干细胞 信号通路 细胞标志物 靶向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药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静宇 陈雅彤 +4 位作者 武毓琦 葛军 孙玉姣 付慧 李英鹏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5-122,共8页
乳腺癌干细胞(BCSCs)被认为是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关键因素。BCSCs特性受到相关信号通路、转录因子、非编码RNA、肿瘤微环境等因素影响,会导致乳腺癌不可控的发生和转移。中药凭借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减毒增效、作用温和等特点在B... 乳腺癌干细胞(BCSCs)被认为是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关键因素。BCSCs特性受到相关信号通路、转录因子、非编码RNA、肿瘤微环境等因素影响,会导致乳腺癌不可控的发生和转移。中药凭借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减毒增效、作用温和等特点在BCSCs的抑制策略中受到关注。中药中含有的黄酮、醌类等活性成分可以针对BCSCs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特性发挥作用,通过调控表观遗传、肿瘤微环境等途径抑制BCSCs,有助于降低乳腺癌耐药和转移的发生。本文从中药活性成分、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三个方面总结了中药抑制BCSCs的经典信号通路和潜在靶点,综述了中药对BCSCs干性的药效影响,旨在为临床中BCSCs的中药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干细胞干性 中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CD44/CD24和ALDH1对人乳腺癌干细胞分离鉴定的方法学研究
3
作者 蒋琴 张曼俐 +2 位作者 陈洪清 张旭帆 李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722-2729,共8页
目的:通过分子、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三方面研究分别从四类乳腺癌组织样本寻找分离和鉴定筛选乳腺癌干细胞的方法,旨在为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寻找确定的方法,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向。方法:采用DocSense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从乳腺... 目的:通过分子、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三方面研究分别从四类乳腺癌组织样本寻找分离和鉴定筛选乳腺癌干细胞的方法,旨在为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寻找确定的方法,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向。方法:采用DocSense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从乳腺癌组织中获取原代乳腺癌单细胞用于细胞培养,通过采用CD44/CD24和乙醛脱氢酶1(ALDH1)抗体进行流式分选出CD44^(+)/CD24^(-/low)组、ALDH1+组及非干细胞表型CD44-/ALDH1-组的细胞群,分组后的细胞采用乳腺癌干细胞干性鉴定(微球克隆形成实验),MTT实验分别绘制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Basal-like型筛选出的CD44^(+)/CD24^(-/low)组、ALDH1+组和CD44-/ALDH1-组细胞生长曲线,最后采用裸鼠成瘤实验及剥离肿瘤组织病理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法染色(HE染色)验证所分选出来细胞干性及组织为乳腺癌组织。结果:本研究利用组织单细胞消融技术、干细胞微球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成功富集并筛选出4类分子亚型的8种乳腺癌肿瘤干细胞;通过肿瘤微球克隆形成实验、MTT实验鉴定出标记CD44^(+)/CD24^(-/low)、ALDH1+表型的乳腺癌干细胞侵袭性和增殖能力更强;裸鼠皮下荷瘤HE染色进一步证明CD44^(+)/CD24^(-/low)、ALDH1+表型的乳腺癌细胞成瘤能力更强、异质性更明显。结论:CD44^(+)/CD24^(-/low)组、ALDH1+组乳腺癌干细胞干性表达能力较强,可作为乳腺癌干细胞的鉴定和筛选的关键指标,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干细胞 流式分选 培养 成瘤分析 鉴定
下载PDF
藤黄酸下调蛋白C受体表达杀伤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李溯 王清华 +2 位作者 达梦婷 杨蕊 陈道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888-4898,共11页
背景:藤黄酸对乳腺癌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有效杀伤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但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藤黄酸对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藤黄酸的靶点蛋白,使用String网站构建各... 背景:藤黄酸对乳腺癌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有效杀伤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但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藤黄酸对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藤黄酸的靶点蛋白,使用String网站构建各药物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关系,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R语言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藤黄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活力的影响,筛选适宜的作用浓度。采用细胞球培养法富集MDA-MB-231细胞干细胞,经过不同浓度(0,0.5,1.0,2.0μmol/L)藤黄酸作用24 h,TUNEL荧光染色与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凋亡,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蛋白C受体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I3K、p-AKT、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将干细胞分4组培养:空白对照组(干细胞不做任何处理)、siRNA-NC组、siRNA-蛋白C受体组和siRNA-蛋白C受体+PI3K激动剂组,培养36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PI3K、p-AKT、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网络药理学发现,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蛋白C受体是藤黄酸的作用靶点之一;KEGG富集分析涉及细胞凋亡、上皮生长因子受体、RAS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2)CCK-8检测结果显示,藤黄酸可抑制MDA-MB-231细胞活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1.18±0.34)μmol/L,因此后续实验选择浓度0.5,1.0,2.0μmol/L;(3)TUNEL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藤黄酸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凋亡(P <0.05);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藤黄酸可下调蛋白C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p-PI3K和p-AKT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 <0.05);siRNA-蛋白C受体转染实验也进一步证实,敲低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可提升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 <0.05)、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P <0.05),而应用PI3K激动剂740 Y-P能够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 <0.05)、提升p-PI3K和p-AKT的磷酸化水平(P <0.05),一定程度上改善细胞凋亡情况;(4)结果表明,藤黄酸可能通过下调蛋白C受体来发挥三阴性乳腺癌及干细胞杀伤及诱导凋亡作用,进一步的分子机制可能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干细胞 网络药理学 藤黄酸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Nanog信号通路探究miR-328对乳腺癌干细胞分化及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马英桥 李建梅 孙静宜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661,共5页
目的 基于Nanog信号通路探究miR-328对乳腺癌干细胞分化及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四医院1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与10例癌旁组织标本进行研究。人乳腺癌干细胞分为乳腺癌组(乳腺癌干细胞)、NC组(乳腺癌转染miR-328-NC... 目的 基于Nanog信号通路探究miR-328对乳腺癌干细胞分化及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四医院1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与10例癌旁组织标本进行研究。人乳腺癌干细胞分为乳腺癌组(乳腺癌干细胞)、NC组(乳腺癌转染miR-328-NC)、模拟物组(转染miR-328 mimics)、抑制物组(转染miR-328 siRN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328、E-钙黏蛋白(cadheri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情况,噻唑蓝(MTT)检测增殖,Transwell检测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3、p-STAT3、肿瘤干性相关蛋白(Nanog)蛋白表达。结果 miR-328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在癌旁组织(P<0.05)。乳腺癌组与NC组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腺癌组相比,miR-328模拟物组miR-328表达、E-cadherin mRNA表达明显升高,N-cadherin及Vimentin mRNA表达、细胞增殖率、克隆形成率、STAT3、p-STAT3、Nanog、MUC-1蛋白表达、侵袭及迁移数量明显降低(P<0.05),miR-328抑制物组miR-328、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N-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细胞增殖率、克隆形成率、STAT3、p-STAT3、Nanog、MUC-1蛋白表达、侵袭及迁移数量明显升高(P<0.05),STAT3/Nanog抑制剂组与模拟物组以上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T3/Nanog激活剂组与抑制物组以上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调miR-328通过可以抑制Nanog通路,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分化并抑制其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信号通路 miR-328 乳腺癌干细胞分化 间质转化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周蕾 李雅丽 冷红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574,共8页
目的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MDA-MB-231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分析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EdU结合实验以评估细胞增殖。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 目的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MDA-MB-231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分析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EdU结合实验以评估细胞增殖。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乳腺癌干细胞(BCSC)含量。采用球体形成试验评估MDAMB-231细胞“肿瘤球”形成能力。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Hedgehog(HH)信号通路效应因子Gli1 mRNA和乳腺癌细胞干性指标Oct4、CD44、Sox2和Nanog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以及Gil1蛋白表达。结果 HHT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MDA-MB-231细胞活力(P<0.05)。HHT可抑制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HHT可下调BC细胞中CD44+/CD24-细胞比例、降低MDA-MB-231细胞形成“肿瘤球”的能力并抑制Oct4、CD44、Sox2和Nanog mRNA表达,提示HHT可抑制MDA-MB-231细胞干性。HHT可通过抑制“肿瘤球”中E-cadherin表达并增加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来可抑制BCSC的EMT。此外,HHT可抑制TNBC中HH/Gli1信号通路活化。同时,HHT能够消除Gli1过表达对TNBC干性和EMT的影响。结论 HHT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这可能是通过调控HH/Gli1信号通路以抑制TNBC的干性和EMT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三阴性乳腺癌 迁移和侵袭 HH/Gli1信号通路 乳腺癌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与自身免疫调节因子共同参与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
7
作者 文廷浩 李远迪 +5 位作者 何可可 宋雯茜 王先斌 高杰 苏敏 胡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96-2001,共6页
背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 gene,Aire)及Wn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Wnt信号与Aire是否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尚未可知。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和自身... 背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 gene,Aire)及Wn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Wnt信号与Aire是否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尚未可知。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和自身免疫调节因子与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两步分化方法定向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内胚层再分化为胸腺上皮祖细胞,然后用Aire shRNA慢病毒感染小鼠胚胎干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单克隆稳定株,再采用两步分化方法进行诱导分化,分别于定向诱导分化第0,3,10天,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Real-Time qPCR检测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定向诱导分化第0天,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SEA1、OCT4表达呈阳性;②定向诱导分化第3天,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OX17、FOXA2表达呈双阳性;③定向诱导分化第10天,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PCAM1、K5、K8表达呈阳性;④与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相比,诱导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升高,Aire蛋白表达降低;⑤与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相比,诱导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及Aire mRNA表达升高;⑥与正常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最终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相比,敲低Aire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最终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综上所述,Wnt信号通路和Aire共同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小鼠胸腺上皮祖细胞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胚胎干细胞 胸腺上皮祖细胞 内胚层细胞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血管支架相关疾病
8
作者 李清音 李林华 +1 位作者 张春乐 付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091-4101,共11页
背景: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发展,成体干细胞如内皮祖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支架植入损伤并发症中的治疗效能逐渐被发现,由于静脉输注成体干细胞治疗疾病存在靶向性差、治疗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对血管支架表面改性以实现内... 背景: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发展,成体干细胞如内皮祖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支架植入损伤并发症中的治疗效能逐渐被发现,由于静脉输注成体干细胞治疗疾病存在靶向性差、治疗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对血管支架表面改性以实现内皮祖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的局部聚集与功能调节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目的:论述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在血管支架相关疾病中的治疗进展,以及基于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的血管支架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方法:在CNKI、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建库以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内皮损伤,支架植入术,血栓,内膜增生,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修复,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支架”;英文检索词“endothelial injury,stenting,thrombosis,intimal hyperplasia,atherosclerosis,endothelial repair,endothelial regeneration,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mesenchymal stem cell,vascular stent,vascular scaffold”。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对12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分化以及旁分泌作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支架植入损伤并发症,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保护内皮细胞、调节炎症细胞与炎症因子表达、调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表型等。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应用中可能伴有血栓、血管钙化等不良反应,使用细胞外囊泡、联合使用肝素进行表面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目前基于内皮祖细胞的支架研究较多,主要从内皮祖细胞的募集、捕获、增殖、分化与活性等方面进行支架表面改性;血管领域基于间充质干细胞捕获的支架研究较少,但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洗脱支架被发现具有极高的治疗效能。此外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可能会对成体干细胞活性造成影响,导致基于干细胞设计的支架失去效能,因而未来在设计相应的支架时,应注意考虑这方面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球囊损伤 支架植入损伤 内膜增生 表面改性
下载PDF
TNF-α和VEGF协同作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衍生的血管内皮祖细胞促伤口愈合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影 陈东升 +6 位作者 赵艾艾 何才蓉 陈凤娇 何运雪 郑梅 陆莹 丁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皮肤伤口愈合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临床难题之一,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是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关键环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血管内皮修复和招募炎症细胞促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体内直接输送EP... 皮肤伤口愈合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临床难题之一,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是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关键环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血管内皮修复和招募炎症细胞促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体内直接输送EPC低效且会损害细胞存活力和功能进而影响治愈效率。因此,改善EPC的生物学功能以促进伤口愈合很有必要。本研究将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在10 ng/mL VEGF和5 ng/mL bFGF的作用下诱导获得CD133+CD34+EPC。以mESC衍生的EPC为研究对象,将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用于mESC-EPC,结果表明,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协同处理组相比于单因子处理显著促进EPC的黏附、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P<0.01)。进一步通过建立小鼠局部皮肤全层创伤模型,在创周处注射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协同EPC治疗明显加速伤口愈合(P<0.05),再生皮肤真皮层增厚(P<0.001),促进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介导CD31+内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网络成熟。随着伤口愈合程度的加深,促炎因子TNF-α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下调(术后13 d,PBS组、EPC组、VE组、TE组和VTE组的TNF-α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0.01、0.60±0.02、0.42±0.02、0.36±0.01和0.34±0.03),创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炎症微环境。综上所述,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的协同作用强化EPC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促进新血管生成和早期炎症反应加速小鼠皮肤伤口闭合和组织重塑,为细胞干预伤口愈合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血管生成因子 内皮祖细胞 伤口愈合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β对乳腺癌干细胞干性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菊芬 马荣 +4 位作者 曹佳 于传扬 陶翔 王嘉 王立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β(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beta,PGC-1β)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而PGC-1β能否通过PI3K/AKT/m... 背景: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β(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beta,PGC-1β)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而PGC-1β能否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干细胞的干性及其影响机制还不清楚。目的:探究PGC-1β对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将PGC-1β空载体、过表达载体(Lv-PGC-1β)、干扰载体(Sh-PGC-1β)分别转染乳腺肿瘤MCF-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q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慢病毒转染后PGC-1β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在干性培养基中分别培养未转染组、PGC-1β空载体组、PGC-1β过表达组及PGC-1β干扰组的MCF-7细胞使其成为乳腺癌干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干细胞球体的形成过程,Western blot验证干性标志物(ABCG2、ALDH1、OCT4)、上皮-间充质转化标记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lug和ZEB1)及PI3K/AKT/mTOR通路核心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结论:①MCF-7贴壁细胞经干性培养基培养形成了折光性好、中间密度高的致密球干细胞;②乳腺癌干细胞干性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贴壁细胞(P<0.01);③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相比,PGC-1β过表达组乳腺癌干细胞的形成时间缩短,细胞球体数目增多、球体直径增大(P<0.01),而PGC-1β干扰组细胞球体数目减少、球体直径减小(P<0.01);④PGC-1β过表达组干性相关蛋白的表达高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P<0.01),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低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P<0.01),而N-Cadherin、Vimentin、Slug和ZEB1的表达高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P<0.01);PI3K/AKT/mTOR相关蛋白及其磷酸化相关蛋白表达高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P<0.01),PGC-1β干扰组结果则与PGC-1β过表达组相反;⑤结果提示,PGC-1β能够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干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从而促进乳腺癌干细胞的形成及干性相关标志物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C-1β MCF-7细胞 乳腺癌干细胞 干性 转染 上皮-间充质转化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成球实验
下载PDF
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浩 李玉凤 胡万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702-3706,共5页
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是存在于乳腺癌组织中的数量很少、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亚群。内分泌耐药是目前内分泌治疗应用的主要限制。现有研究表明,BCSCs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发挥重要... 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是存在于乳腺癌组织中的数量很少、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亚群。内分泌耐药是目前内分泌治疗应用的主要限制。现有研究表明,BCSCs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BCSCs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耐药 乳腺癌干细胞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与癌症干细胞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婷婷 刘燕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84-689,共6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复发、转移、耐药等将显著降低患者的疗效,因此解决复发转移和耐药问题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方向。近年来,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肿... 乳腺癌是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复发、转移、耐药等将显著降低患者的疗效,因此解决复发转移和耐药问题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方向。近年来,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肿瘤微环境中调控癌症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被广泛研究。本文就MSCs和CSCs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潜在联系进行阐述,为后续开发新的治疗方案以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提供方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进展 肿瘤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癌症干细胞 干性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细胞来源、数量、修饰手段及给药途径
13
作者 赵文 毕玉琳 +3 位作者 付旭阳 段红梅 杨朝阳 李晓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083-4090,共8页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疗法已经被用于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目的:综述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方法: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祖细胞,多能...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疗法已经被用于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目的:综述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方法: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祖细胞,多能诱导干细胞;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mesenchymal stem cells,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pluripotent stem cells”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1995-2024年。共检索到1700余篇文献,最终纳入58篇文献用于综述。结果与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影响脑干和脊髓的下部运动神经元以及运动皮质的上部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相关研究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不同种类干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祖细胞、多能诱导干细胞,评估了干细胞来源、细胞量、干细胞修饰手段及给药途径等临床前研究关键,为未来干细胞治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干/祖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Hippo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华超 左谦 +5 位作者 黄萍 陈柳汕 胡玉宇 罗天裕 梁裕琪 陈前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77-580,584,共5页
肿瘤干细胞(CSCs)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复发、转移和耐药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ippo通路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总结Hippo通路在调节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转移、耐药以及免疫微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希望... 肿瘤干细胞(CSCs)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复发、转移和耐药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ippo通路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总结Hippo通路在调节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转移、耐药以及免疫微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希望为Hippo通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信号通路 肿瘤干细胞 乳腺癌
下载PDF
靶向治疗下乳腺癌干细胞发生发展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宗如月 罗新鹏 +1 位作者 李雅倩 赵同军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4-30,56,共8页
为了研究靶向治疗下乳腺癌干细胞的生长情况,本文在Gompertzian生长模型基础上建立不同状态乳腺癌干细胞理论模型。考虑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死亡及特定肿瘤微环境对不同状态乳腺癌干细胞发生发展的影响,用非线性Hill函数描述乳腺癌干... 为了研究靶向治疗下乳腺癌干细胞的生长情况,本文在Gompertzian生长模型基础上建立不同状态乳腺癌干细胞理论模型。考虑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死亡及特定肿瘤微环境对不同状态乳腺癌干细胞发生发展的影响,用非线性Hill函数描述乳腺癌干细胞对其自身生长速率的反馈,采用解析和数值方法研究不同状态乳腺癌干细胞发生发展。结果表明:在ka(dad0)=1处发生音叉分岔,ka(dad0)<1时无乳腺癌干细胞,ka(dad0)>1时存在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干细胞靶向治疗期间,乳腺癌干细胞量急剧降低,并维持一段时间的休眠状态,最后随着疗效减弱,又回到稳定增殖水平;增加活跃状态乳腺癌干细胞的死亡率,可能延长乳腺癌干细胞处于休眠状态的时间。在不同状态的乳腺癌干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增殖、死亡及特定肿瘤微环境均起着关键作用。还发现靶向治疗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对抑制乳腺癌复发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干细胞 靶向治疗 休眠状态 活跃状态 数学建模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疗法在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纬巍 孙金丽(综述) 牟为(审校)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2期344-348,共5页
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全世界女性因癌症死亡首要原因[1]。目前乳腺癌发展出不同分类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虽仅占乳腺癌发病种类的10%~20%,却导致了近70%的因患乳腺癌而发生的死亡。TNBC是一种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全世界女性因癌症死亡首要原因[1]。目前乳腺癌发展出不同分类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虽仅占乳腺癌发病种类的10%~20%,却导致了近70%的因患乳腺癌而发生的死亡。TNBC是一种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为阴性,人表皮生长激素受体-2(HER-2)不存在过表达的乳腺癌亚型,由于缺乏治疗性靶向激素受体以及不存在HER2蛋白过度表达,难以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干细胞 治疗策略 转移 耐药
下载PDF
雌激素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自我更新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周勤梅 王竞 喻允伶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6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乳腺癌干细胞(BCSC)增殖及自我更新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培养BCSC,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验证;用含0,1,5,10,20,100 nmol/L雌激素的完全培养基培养BCSC 0,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含0,...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乳腺癌干细胞(BCSC)增殖及自我更新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培养BCSC,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验证;用含0,1,5,10,20,100 nmol/L雌激素的完全培养基培养BCSC 0,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含0,10,20 nmol/L雌激素的完全培养基培养BCSC 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成球率;用含0,1,5,10 nmol/L雌激素的完全培养基培养BCSC 24 h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从MCF-7细胞中培养出BCSC。与0 nmol/L比较,1,5,10 nmol/L雌激素作用下,BCSC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且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与0 nmol/L比较,10 nmol/L和20 nmol/L雌激素作用下,BCSC体积均显著增大,数量均显著增多(P<0.05);与0 nmol/L比较,1,5,10 nmol/L雌激素作用下,BCSC的PI3K,AKT,mTOR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较低浓度(0~10 nmol/L)的雌激素具有促进BCSC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活化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乳腺癌干细胞 增殖 自我更新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组织的作用及影响
18
作者 林泉 孔翔玉 +4 位作者 莫明添 石身俪 梁海洁 蔡妮娜 陆红英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前病变组织的作用及影响,探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安全性。方法将72只乳腺癌前病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只,实验组大鼠第5对乳腺组织内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06,对照组相同位置注射...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前病变组织的作用及影响,探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安全性。方法将72只乳腺癌前病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只,实验组大鼠第5对乳腺组织内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06,对照组相同位置注射生理盐水0.1ml。成模第10周处死所有大鼠并切取该乳腺,使用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乳腺组织中VEGF的平均光密度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均提示,两组的病理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大鼠乳腺VEGF平均光密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安全用于乳腺癌前病变组织,不会导致乳腺癌前病变组织加速向乳腺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乳腺癌前病变组织 作用 影响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博文 李亚昭 +4 位作者 李静宇 李超逸 鲁叶 马婕群 张彦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0-885,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方法培养MDA-MB-231细胞系,分别用0、100、200、400μg/mL FOD作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其对细...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方法培养MDA-MB-231细胞系,分别用0、100、200、400μg/mL FOD作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试验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变化;Annexin V-PE/7-AAD法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凋亡比例,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等凋亡通路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检测CD44+/CD24-乳腺癌细胞干性,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干性肿瘤指标Nanog、Sox2、Oct4的表达量。结果CCK8实验显示,400μg/mL FOD作用72 h(FOD组)后细胞增殖较阴性对照组(DMSO组)受到明显抑制(P<0.05);平板克隆试验显示,药物干预组细胞增殖下降(P<0.05);经400μg/mL FOD处理的MDA-MB-231干性标志物Nanog、Oct4、Sox2表达更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FOD组细胞凋亡比例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的蛋白表达升高,FOD处理后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改变,通路蛋白Akt及GSK3β磷酸化受到抑制,β-catenin表达降低。结论FOD可明显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干性,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干细胞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乳房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
作者 孔翔玉 林泉 +4 位作者 莫明添 石身俪 梁海洁 蔡妮娜 陆红英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前病变大鼠乳房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隆乳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8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健康组(n=36)、实验组(n=36)、对照组(n=36),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建成乳腺癌前病变模型...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前病变大鼠乳房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隆乳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8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健康组(n=36)、实验组(n=36)、对照组(n=36),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建成乳腺癌前病变模型,成模第10周对实验组大鼠第5对乳腺组织内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06个,对照组相同位置注射0.9%氯化钠溶液0.1 mL。第14周对三组大鼠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低切还原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微循环灌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腺癌癌前病变模型大鼠的乳房微循环灌注量、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乳腺癌前病变 大鼠模型 血液流变学 乳房微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