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对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银龙 翟羽 邵志敏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1,BRMS1)对人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BRMS1真核表达载体,利用Lipofectin2000转染肺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MDA-MB-231-HM,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目的... 目的: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1,BRMS1)对人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BRMS1真核表达载体,利用Lipofectin2000转染肺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MDA-MB-231-HM,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同时,设计3对针对BRMS1的特异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干扰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观察干扰后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相比,稳定转染BRMS1的MDA-MB-231-HM细胞穿过膜的数量减少51.9%。筛选出1对有效siRNA能明显下调BRMS1,用此siRNA干扰MDA-MB-231细胞后,其穿过膜的细胞数量增加17.9%。结论:BRMS1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运动,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人乳腺癌细胞运动而抑制肿瘤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冬艳 蒋虹伟 朱延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6-548,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例超过12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控制肿瘤转移是乳腺癌研究的重点之一。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l)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抑制肿瘤...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例超过12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控制肿瘤转移是乳腺癌研究的重点之一。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l)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抑制肿瘤转移和扩散的基因。本研究拟通过检测BRMSl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抑制肿瘤转移 临床病理因素 恶性肿瘤 乳腺癌组织 新发病例 BRMS 表达情况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抑制乳腺癌转移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竞 姜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综述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在抑制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目前国内、外有关BRMS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状况加以分析与综述。结果BRMS1与其他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一样,主要抑制肿瘤的转移,并不影... 目的综述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在抑制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目前国内、外有关BRMS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状况加以分析与综述。结果BRMS1与其他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一样,主要抑制肿瘤的转移,并不影响肿瘤的生长,在乳腺癌中主要通过调节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及其他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的转移。结论对BRMS1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乳腺癌转移的认识,为肿瘤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乳腺癌 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对卵巢癌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4
作者 周映群 生秀杰 +2 位作者 周冬梅 宋清源 刘启才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对人卵巢癌细胞OVCAR3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管腔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BRMS1shRNA重组质粒转染人卵巢癌细胞OVCAR3,经G418筛...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对人卵巢癌细胞OVCAR3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管腔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BRMS1shRNA重组质粒转染人卵巢癌细胞OVCAR3,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株。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RMS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OVCAR3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血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稳定转染BRMS1shRNA后,OVCAR3细胞BRMS1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提示,BRMS1表达下调后能显著促进卵巢癌细胞诱导的HUVECs形成管腔样结构的能力;Western blot法显示干扰组中ING4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下降30%,而IL-6蛋白表达上调,是空白对照组的1.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BRMS1基因的表达可促进卵巢癌细胞诱导血管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游基因ING4和IL-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RNA干扰 血管生成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和核因子相关κB结合蛋白50在宫颈癌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毛莉 杨永秀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0-37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核因子相关κB结合蛋白50(NF-κB p50)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 Sensitive TM IHC)法分别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CINⅠ组织、CINⅡ~Ⅲ组织和宫颈癌...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核因子相关κB结合蛋白50(NF-κB p50)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 Sensitive TM IHC)法分别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CINⅠ组织、CINⅡ~Ⅲ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BRMS1、NF-κB p50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宫颈癌、CINⅡ~Ⅲ及CINⅠ组组织中BRMS1蛋白的表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BRMS1蛋白在ⅡB~Ⅳ期、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者中表达降低甚至缺失(均P<0.05)。②NF-κB p50蛋白在宫颈癌组、CINⅠ和CINⅡ~Ⅲ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均P<0.05),且在瘤体直径≥4 cm、低分化癌、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者中NF-κB p50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宫颈癌中BRMS1与NF-κB p50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0.426,P<0.001)。结论:宫颈癌中BRMS1蛋白与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BRMS1蛋白阳性表达逐渐下降、甚至缺失,而NF-κB蛋白阳性表达逐渐升高,与癌细胞的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基因 NF-κB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先达 路明亮 黄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2583-2588,共6页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是2000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他可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潜能,却不影响肿瘤本身的生长.随后发现其在黑色素瘤、膀胱癌、嗜铬细胞瘤、卵巢癌、非...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是2000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他可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潜能,却不影响肿瘤本身的生长.随后发现其在黑色素瘤、膀胱癌、嗜铬细胞瘤、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子宫内膜癌、鼻腔副鼻窦癌转移中均呈低表达或不表达.近年来又发现BRMS1在口腔鳞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等消化系肿瘤转移中也起到抑制作用.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我国以消化系肿瘤最常见;对BRMS1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必将为肿瘤转移的分子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提供潜在的理论依据及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就近年来BRMS1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消化系肿瘤 转移 机制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与宫颈癌变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毛莉 李彩虹 张建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4期1-3,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与宫颈癌变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2018年4月2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具有完整病理资料的宫颈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29例为轻度慢性宫颈炎,11例为CINⅠ级,10例为CINⅡ~Ⅲ级,5...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与宫颈癌变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2018年4月2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具有完整病理资料的宫颈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29例为轻度慢性宫颈炎,11例为CINⅠ级,10例为CINⅡ~Ⅲ级,50例为宫颈癌,对所有患者均进行BRMS1基因检测。结果从宫颈组织中的BRMS1表达角度分析,CINⅡ~Ⅲ期和CINⅠ期患者表达率无差异性(P>0.05),宫颈癌、CINⅡ~Ⅲ期、CINⅠ期患者与慢性宫颈炎患者相比,BRM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从BRMS1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角度分析,不同浸润程度、FIGO分期、有无淋巴转移患者BRMS1表达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年龄患者的BRMS1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变与BRMS1表达可呈负相关性,当BRMS1蛋白表达下降时,则意味着癌细胞处于转移、浸润、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抑制基因1 宫颈癌变 病理参数 关系
下载PDF
遗传性卵巢癌中乳腺癌抑制蛋白1/2和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基因突变的意义研究
8
作者 廖莹 宋晓霞 刘行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卵巢癌中乳腺癌抑制蛋白1/2(BRCA1/2)和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MSH2)基因突变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例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及家系中5名Ⅰ代健康亲属、20名Ⅱ/Ⅲ代健康亲属作为... 目的研究遗传性卵巢癌中乳腺癌抑制蛋白1/2(BRCA1/2)和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MSH2)基因突变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例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及家系中5名Ⅰ代健康亲属、20名Ⅱ/Ⅲ代健康亲属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提取DNA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直接测序比对,研究遗传性卵巢癌家族中有意义的错义突变基因。结果13例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以Ⅲ期、组织分级以低-中分化、有淋巴结肿转移为主。13例患者基因测序显示,BRCA1基因发现突变6处中,无意义突变3处,新发现突变3处。新发现3处突变中3780A>G、5069A>G造成氨基酸变化,3326A>T突变造成Arg突变成终止密码子,共同存在突变为3326A>T。BRCA2基因测序检测出突变6处,无意义突变5处,其中共同存在突变为1342A>C。MSH2基因测序发现无意义突变2处。健康家系中,携带BRCA1基因3326A>T突变3例(12.00%),携带BRCA2基因1342A>C突变12例(48.00%),其余女性测序结果正常。结论BRCA1基因杂合突变3326A>T和BRCA2基因杂合突变1342A>C是遗传性卵巢癌家族发病的致病基因,可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 卵巢癌 乳腺癌抑制蛋白1/2 错配修复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表达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郭祎璞 王明琴 +1 位作者 郝贺 栗彦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730-733,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表达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2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化疗结果分为敏感组和抵抗组,比较2组患者的MTA1表达水平以及相关病理参数,采用logistic回...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表达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2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化疗结果分为敏感组和抵抗组,比较2组患者的MTA1表达水平以及相关病理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因素,同时根据随访结果分析MTA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92例化疗患者中敏感组患者共53例,抵抗组共39例。敏感组患者MTA1高表达率低于抵抗组(P<0.05)。敏感组患者中年龄<55岁、KPS评分≥80分、肿瘤分期Ⅰ/Ⅱ期患者占比高于抵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80分、肿瘤分期Ⅲ期以及MTA1高表达状态均是影响化疗敏感性的高危因素(P<0.05)。MTA1高表达组中位PFS为8个月以及中位OS为13个月,低表达组的中位PFS为12个月以及中位OS为16.5个月,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MTA1表达与化疗效果有关,其高表达提示化疗不敏感和预后不良,可能成为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相关基因1 化疗敏感性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与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海燕 何雄斌 +1 位作者 胡玉林 谢志斌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62-366,376,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1,BRMSl)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149例浸润性乳腺癌术前外周血中微转移标志物hMA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1,BRMSl)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149例浸润性乳腺癌术前外周血中微转移标志物hMA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术后乳腺癌组织中BRMSl蛋白的表达情况,术后随访其复发情况,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术前外周血中有71例检测到微转移标志物hMAM—RNA的表达,微转移率为47.65%,且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率与肿瘤TMN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组织分型无关(P〉0.05);BRMS1在术后的乳腺癌组织中有56例表达阳性,阳性率约37.58%,其中BRMSl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病例中外周血出现微转移的病例分别为16例(阳性率为28.57%)和55例(阳性率为51.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明显负相关(r=-0.296,P〈0.01);伴随着BRMS1蛋白染色阳性强度的逐渐增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在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的患者中BRMS1阳性的患者的复发率(12.5%)显著低于BRMS1阴性的复发率(43.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MS1的失表达与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密切相关,BRMS1也可作为判定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一个重要的分子指标,常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BRMS1的表达有助于临床了解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及术后复发的情况,从而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和对预后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乳腺珠蛋白 外周血微转移 乳腺癌
原文传递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对胶质瘤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中林 梅鹏金 +4 位作者 白津 时梅林 李连涛 范月超 郑骏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06-2608,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在胶质瘤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质粒pEGFP-BRMS1和对照质粒pEGFP-N2转入人胶质瘤U251和U87细胞中,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RMS1蛋白的表达.黏附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 目的 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在胶质瘤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质粒pEGFP-BRMS1和对照质粒pEGFP-N2转入人胶质瘤U251和U87细胞中,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RMS1蛋白的表达.黏附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黏着斑激酶(FAK) (p-FAK)和磷酸化酪氨酸激酶(Src)(p-Src)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转染pEGFP-BRMS1质粒24 h后U251和U87细胞中BRMS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细胞黏附能力分别下降60%和65%;细胞穿越Transwell小室能力分别下降64%和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BRMS1后两种细胞p-FAK和p-Src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 BRMS1通过减少p-FAK/p-Src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胶质瘤 黏附 迁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映群 生秀杰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38-441,共4页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可明显减少转移灶的发生,但不影响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复杂,与细胞间通讯、磷酸肌醇信号转导以及与转录核因子-kB(NF—kB)的相互作用等有关。故探讨BRMS1抑制肿瘤转移...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可明显减少转移灶的发生,但不影响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复杂,与细胞间通讯、磷酸肌醇信号转导以及与转录核因子-kB(NF—kB)的相互作用等有关。故探讨BRMS1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希望用于肿瘤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原文传递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与肿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雄斌 崔明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4期2118-2121,共4页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是2000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研究发现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可明显减少转移灶的发生,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对BRMS1基因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对肿瘤转移的...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是2000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研究发现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可明显减少转移灶的发生,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对BRMS1基因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对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本文就BRMS1的基因结构、蛋白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用机制等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肿瘤 机制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中亚 龙行华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03-608,共6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预测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提供依据。方法 从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BRMS1与... 目的 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预测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提供依据。方法 从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BRMS1与肿瘤发生的临床研究文献,用比值比(OR)评价肿瘤发生与BRMS1阳性表达率的关系。原始数据汇总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7篇,其中肿瘤病例组2 282例,非肿瘤对照组1 236例,合并OR值为0.10,95%CI为0.08-0.14,BRMS1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37,P<0.000 01)。在有关肿瘤类型亚组中,乳腺癌合并OR值为0.10,95%CI为0.05-0.20,BRMS1在乳腺癌和非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8,P<0.000 01)。结论 BRMS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呈负相关,同时BRMS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也呈负相关。BRMS1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或者缺失,其有望作为预测肿瘤发生和转移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META分析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原文传递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通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基质金属蛋白酶-2途径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中林 梅鹏金 +4 位作者 白津 时梅林 李连涛 范月超 郑骏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7-2329,共3页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影响胶质瘤细胞侵袭的机制.方法 将真核表达质粒pEGFP-BRMS1和对照质粒pEGFP-N2分别转入人胶质瘤U251和U87细胞中,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RMS1蛋白表达,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影响胶质瘤细胞侵袭的机制.方法 将真核表达质粒pEGFP-BRMS1和对照质粒pEGFP-N2分别转入人胶质瘤U251和U87细胞中,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RMS1蛋白表达,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明胶酶谱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及MMP-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转染pEGFP-BRMS1质粒24 h后U251和U87细胞侵袭力分别下降了43%和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BRMS1可以明显抑制2种胶质瘤细胞分泌MMP-2活性;pEGFP-BRMS1可以通过上调TIMP-2的表达从而抑制MMP-2蛋白表达.结论 BRMS1可以通过增加TIMP-2表达进而抑制MMP-2的表达,打破TIMP-2/MMP-2平衡,最终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胶质瘤 侵袭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文传递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第8内含子剪接区域多态与乳腺癌发病及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剑秋 张晓梅 +4 位作者 刘德林 李苏平 马国建 李金田 张元颖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第8内含子IVS(8)6C11A/6T11G多态与乳腺癌发病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提取135例健康人、109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DNA,收集其相应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PCR-DHPLC和DNA序列分析和病例对照分组研究统计分...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第8内含子IVS(8)6C11A/6T11G多态与乳腺癌发病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提取135例健康人、109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DNA,收集其相应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PCR-DHPLC和DNA序列分析和病例对照分组研究统计分析KAI1基因第8内含子剪接区域多态与乳腺癌发病及转移的相关关性。结果 KAI1/CD82基因IVS(8)6T11G基因型检出率在健康人群中为30.9%,乳腺癌患者中为3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低龄(<50岁)和高龄(≥50岁)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见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中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第8内含子剪接区域多态与乳腺癌的发病、病理分化无关,但可能影响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提示KAI1/CD82基因IVS(8)6C11A/6T11G多态筛查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预后风险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CD82基因 多态性 乳腺癌 转移
下载PDF
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抑制乳腺癌增殖和转移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袁建达 邵志敏 +1 位作者 韩企 夏沈镇 《实用癌症杂志》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了解其临床意义。采用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38例乳腺新鲜标本和105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的表达... 为了探讨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了解其临床意义。采用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38例乳腺新鲜标本和105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Southern杂交良性乳腺疾病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的缺失率明显低于乳腺癌组;Northern杂交中良性病例的α5β1mRNA表达的量明显高于乳腺癌组;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亦显示病理分化较好的Ⅰ级乳腺癌组α5β1基因的表达率(54.3%)高于分化差的Ⅲ级组(11.1%,P<0.05)。因此可认为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疾病的良恶性质有关(P<0.05),Northern杂交结果,腋淋巴结阴性组α5β1mRNA表达的量明显高于腋淋巴结阳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腋淋巴结(-)、(+)组和(++)组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48.8%,47.5%,38.1%(P<0.01)。无远处转移组与有远处转移组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53.2%与25.0%(P<0.05)。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与乳腺癌的腋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 抑癌基因 分化 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鲁兵 高海东 +4 位作者 田春艳 孙靖中 刘焕涛 马榕 王甜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构建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BRMS1,为研究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含有HindⅢ和XhoⅠ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扩增到BRMS1... 目的构建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BRMS1,为研究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含有HindⅢ和XhoⅠ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扩增到BRMS1的cDNA基因片断,经回收、纯化、酶切后,连接到质粒pcDNA3.1/myc-His(+)A上,鉴定正确后并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其是否表达。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的pcDNA3.1/myc-BRMS1cDNA的碱基组成与GenBank中的人BRMS1cDNA的基因片断组成相同。结论成功构建了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并测序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BRMS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作友 陈斌 孔琦 《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947-950,共4页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可减少转移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复杂多样而又非典型,它可与mSin3-HDAC复合体相互作用,恢复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连接通讯,抑制磷酸肌醇信号转导等。全文综述BRMS1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 mSin3-HDAC复合体
原文传递
乳腺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陈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9期2814-2816,282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于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TA1蛋白、TGF-β1蛋...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于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TA1蛋白、TGF-β1蛋白检测。分析MTA1蛋白、TGF-β1蛋白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MTA1蛋白、TGF-β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乳腺癌组织中MTA1蛋白、TGF-β1蛋白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TA1蛋白、TGF-β1蛋白阳性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的MTA1蛋白、TGF-β1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情况的患者TGF-β1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TA1蛋白、TGF-β1蛋白在乳腺癌表达中呈负相关(r=-0.367,P=0.003)。结论乳腺癌中MTA1蛋白、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为治疗方案制订提供有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