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芙瑶 吴友义 +1 位作者 原少斐 王玉斌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7期856-858,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物理因素对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发生的影响。方法对32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30Gy时)、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检测心电图和血清... 目的研究临床、物理因素对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发生的影响。方法对32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30Gy时)、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检测心电图和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应用NCI-CTCAE 3.0版对急性放射性心脏分级标准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临床、物理因素与心脏损伤的关系。结果放疗结束3月未检测出c Tn I异常。随着心脏受照射量的增加,血清c Tn I含量随之升高,放疗剂量达DT 30Gy时血清c Tn I含量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476,P<0.05);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的比较,血清c Tn I含量显著升高(t=9.834,P<0.001),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前比较,c Tn I含量仍有轻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P<0.05);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前比较,显示血清c Tn I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0.284,P>0.05)。无心脏损伤组和有心脏损组年龄、KPS评分、病理类型、ER表达情况、PR表达情况、Her-2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91、0.36、1.54、0.68、2.50、0.10,均P>0.05),无心脏损伤组心脏Dmax、心脏V30均显著低于有心脏损伤组(t值分别为2.29、3.34,均P<0.05),而两组心脏Dmin、心脏Dmean、心脏V40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89、1.68、1.56,均P>0.05)。结论乳腺癌逆向调强放疗后心脏的损伤以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其中心脏Dmax、V30是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中c Tn I的变化可早期反映放射性心脏损伤,以利于尽早预防和治疗放疗并发症和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癌根治术 逆向调强放疗 放射性心脏损伤
下载PDF
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锥形束CT匹配区域选择对靶区精度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2
作者 陈国泉 房建南 +6 位作者 杨瑾 李欢 王玺先 郭再仁 马玉家 石俊田 黄晓波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2-18,共7页
探究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匹配区域的选择对靶区精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0月乳腺癌保乳术后行放疗患者22名,比较入组病例不同匹配框对靶区匹配精度的影响,设置胸骨组(... 探究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匹配区域的选择对靶区精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0月乳腺癌保乳术后行放疗患者22名,比较入组病例不同匹配框对靶区匹配精度的影响,设置胸骨组(对照组1)、胸椎组(对照组2)与胸骨胸椎+靶区组(研究组)3种不同匹配区域进行配准,每组测量记录匹配误差、CBCT与定位CT靶区术腔边界金属夹位移数据。共获得匹配误差与靶区金属夹位移数据各528组,对所得数据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并计算3组金属夹的3D矢量距离。胸骨组与研究组匹配误差除旋转误差X轴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方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组与研究组的匹配误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组与研究组靶区金属夹在X、Y、Z三个方向位移分别为:(1.59±1.61)mm与(1.23±1.19)mm(p=0.045)、(1.65±1.44)mm与(1.89±1.52)mm(p=0.006)、(1.13±1.18)mm与(1.37±1.31)mm(p=0.999);胸椎组与研究组靶区金属夹在X、Y、Z三个方向的位移分别为:(1.51±1.83)mm与(1.23±1.19)mm(p=0.002)、(1.69±1.84)mm与(1.89±1.52)mm(p<0.001)、(0.91±1.28)mm与(1.37±1.31)mm(p=0.003)。三组靶区金属夹3D矢量距离分别为:(3.16±1.92)mm、(3.62±1.92)mm、(2.52±1.53)mm。乳腺癌调强放疗CBCT自动配准最佳匹配区域应包括胸骨、胸椎与患侧靶区,术腔放置金属夹能提高乳腺癌放疗靶区匹配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CBCT匹配区域 自动配准
下载PDF
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切线野治疗的三维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黄晓波 蒋国樑 +2 位作者 陈佳艺 陈兰飞 胡伟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5-86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房保留治疗已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逐渐推广应用,其中全乳根治性放疗的标准技术通常采用常规切线野技术。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技术有望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活... 背景与目的:乳房保留治疗已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逐渐推广应用,其中全乳根治性放疗的标准技术通常采用常规切线野技术。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技术有望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三维计划系统评价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与适应证。方法: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Tis~2N0M0早期乳腺癌病例,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切线野常规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00c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s,DVH)来比较各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lanningtargetvolume,PTV)、危及器官(organsatrisks,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靶区覆盖率在两种计划中相似,分别为98.3%和97.7%。与常规计划比较,IMRT计划的PTV接受<95%处方剂量与>103%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之和(inhomogeneityindex,IHI)从29.9%减少到2.9%,PTV接受至少105%处方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105%)从28.2%减少到0.6%;IMRT计划改善IHI和减少V105%的平均值在PTV较大的患者中优势更明显。左侧患者中冠状动脉的最大剂量(Dmax)以及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分别从5057.1cGy减少到4832.9cGy和从629.8cGy到450.7cGy;右侧患者肝脏的Dmean从283.9cGy减少到172.0cGy;所有患者中同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925.2cGy减少到765.9cGy,从16.0%到15.3%,Dmean与V20的平均值在IMRT计划中减少的百分比在不同射野中心肺厚度(centrallungdistance,CLD)亚组中分别是14.7%与20.9%,7.0%与12.9%;对侧乳腺和对侧肺的Dmean也分别从75.4cGy减少到20.3cGy和从30.9cGy到16.1cGy。结论: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主要在于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显著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并一定程度上降低OARs的受照剂量与容积。乳房体积和CLD较大的病例可以通过IMRT技术获得更好的剂量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剂量体积直方图 乳房保留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全乳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晓波 蒋国樑 +3 位作者 陈佳艺 陈兰飞 胡伟刚 徐志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32-838,共7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可显著改善全乳切线野照射中靶区与邻近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分布,然而各放疗单位优化设计全乳IMRT计划的方法仍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全乳IMRT的多种计划设计,以探讨最优化的设计方...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可显著改善全乳切线野照射中靶区与邻近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分布,然而各放疗单位优化设计全乳IMRT计划的方法仍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全乳IMRT的多种计划设计,以探讨最优化的设计方法。方法: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病例进行全乳放射治疗的常规、正向与逆向计划设计。用子野总数、总跳数等评价计划效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差异。结果:正向IMRT计划包括人工优化法(MO)、多点强制均匀优化法(PO)和自动逆向优化法(AO)等3种,子野总数的中位数分别是5、5.5和5个,逆向IMRT的中位数为20个。总跳数分别为225.8、228.4、226.4和345.8。在正向调强计划中,靶区覆盖率和剂量分布均匀性以AO计划较好(P≤0.01),而心脏、同侧肺、肝脏、对侧肺和对侧乳腺的平均剂量(D_(mean))在AO和PO计划中明显小于MO计划(P≤0.05)。逆向IMRT计划在改善PTV剂量分布均匀性以及减少OARs照射上较正向IMRT计划更好(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全乳IMRT计划设计的方法,以正向计划中AO优化法在效率和剂量学优势上最适合。逆向IMRT计划较正向计划体现了更好的剂量学优势,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成熟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放射治疗计划/正向 逆向 剂量体积直方图
下载PDF
影响乳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全乳临床靶区确定的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晓波 陈佳艺 蒋国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中显示了较好的剂量学优势和发展前景,其中靶区的确定是IMRT最关键的环节,决定了放射治疗计划和实施的准确性,但目前仍缺乏乳腺癌全乳临床靶体... 背景与目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中显示了较好的剂量学优势和发展前景,其中靶区的确定是IMRT最关键的环节,决定了放射治疗计划和实施的准确性,但目前仍缺乏乳腺癌全乳临床靶体积(clinicaltargetvolume,CTV)确定与勾画的规范。本研究分析不同医师勾画全乳CTV的差异,以合理地确定乳腺癌IMRT中的全乳CTV。方法:由4名放射治疗医师与1名放射诊断医师分别在6例患者中勾画全乳CTV及相应的参考CTV,分析其体积差异,计算共有体积与最大体积之比R值,测量各医师勾画CTVs在不同方向与参考CTV比较的最大边距差异,以各医师勾画CTV为基础设计切线野并测量其射野中心肺厚度(centrallungdistance,CLD)。结果:2例乳腺腺体密度较低的患者体积差异最大,其R值仅为0.660和0.651,其余4例患者的R值分别是0.735、0.752及0.799、0.769,又以有乳腺边界体表标记患者的R值较大;与参考CTV相比,6例患者中各放疗医师勾画的CTVs在前界、后界、上界、下界和内界、外界最大边距的差异分别是0、(1.2±3.4)mm、(1.5±2.1)mm、(0.7±4.1)mm、(0.6±3.3)mm、(0.8±0.8)mm,各患者中差异部位以乳腺腋尾组织边界与无银夹标记的瘤床边界最为明显;以各医师勾画CTVs设计切线野的CLD平均值在4例患者中均超过2cm。结论:不同医师勾画全乳CTV差异的主要来源是患者本身乳腺腺体密度的个体化差异以及各医师对乳腺腋尾腺体边界、瘤床范围和保护肺组织限度的认识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临床靶 体积
下载PDF
用影像引导提高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精度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林 刘莉莉 +3 位作者 冯丽娜 胡松柳 徐威威 王瑞芝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 力求说明与IGRT有关的临床和技术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乳腺癌病人的标准治疗方案的相关知识.方法 使用医科达SynergyTM的锥形束CT(CBCT)对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前扫描,通过IGRT技术对32例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每次放疗前用CBCT校... 目的 力求说明与IGRT有关的临床和技术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乳腺癌病人的标准治疗方案的相关知识.方法 使用医科达SynergyTM的锥形束CT(CBCT)对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前扫描,通过IGRT技术对32例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每次放疗前用CBCT校正射野偏差,其偏差由XVI上的CBCT图像与计划螺旋CT图像匹配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得出,根据误差调整治疗床位置后治疗,并评价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结果 32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CB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0.32cm、0.23cm、-0.44cm;调整治疗床后3个方向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08cm、-0.06cm、-0.13cm.放疗后一个月急性皮肤反应为0级23例、1级9例,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心脏损伤的病例出现.结论 目前调强放疗是满足乳腺癌临床要求的最佳计划,IGRT的辅助能够提高乳腺癌放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锥形束CT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靶区及相关器官放射线受量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邓春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的靶区及相关器官放射线受量。方法将16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CRT组和IMRT组,分别设计CR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根据积分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靶区受量... 目的对比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的靶区及相关器官放射线受量。方法将16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CRT组和IMRT组,分别设计CR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根据积分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靶区受量和相关正常器官受量。结果两组均可较好的覆盖计划靶区(PTV),IMRT组V95%稍高于CRT组,但P>0.05;IMRT组V105%、V110%明显低于CRT组(P均<0.05),患侧肺V20、V30和心脏V30、V40均低于CRT组(P均<0.05)。结论 CRT和IMRT对乳腺癌保乳术后的计划靶区均有较好覆盖,但IMRT较CRT适形度好,剂量分布均匀,并可降低心、肺等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 保乳手术 常规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疗法 剂量体积直方图
下载PDF
锥形束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吴志勤 余建义 +6 位作者 阎华伟 杨桂强 林立 黄包记 王志玮 潘涵慧 金献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903-1905,1910,共4页
目的探讨机载锥形束CT(CB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不同乳腺厚度时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的差异。方法 2016年3—10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化疗科接受IMR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85例,在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上的机载... 目的探讨机载锥形束CT(CB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不同乳腺厚度时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的差异。方法 2016年3—10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化疗科接受IMR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85例,在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上的机载CBCT引导下,对IMRT治疗前摆位进行验证。把CBCT重建图像和计划图像进行匹配。计算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在线自动校准上述误差。线下分别测量每例患者乳腺厚度(乳腺组织最大径,即乳腺组织最凸点至最近胸壁肌外缘的距离)并分组,对比分析自动骨性配准下和自动灰度配准下X轴(左右)、Y轴(上下)、Z轴(前后)及矢轴位(GX)、冠状位(GY)、横状位(GZ)的摆位误差。结果自动骨性配准下和自动灰度配准下,85例患者X轴和GY的摆位误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骨性配准下A组(乳腺厚度≤30 mm)、B组(乳腺厚度>30~45 mm)、C组(乳腺厚度>45 mm)患者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配准下3组患者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不同乳腺厚度患者摆位误差间无明显差异,两种配准方式建议首先使用灰度配准。放疗前进行CBCT引导下摆位误差校准,可以提高乳腺癌放疗的精度,从而实现精确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锥形束CT 配准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胜业 戴安伟 +1 位作者 费明来 冯炎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5期524-526,共3页
早期乳腺癌协作组报道肿瘤扩大切除联合放疗可降低乳腺癌相关死亡率0.8%~4.1%,但心脏病的相关死亡率却增高了0.8%~5.6%,降低了总生存率。随着放疗技术地进步,许多临床报道证实,保乳术后应用三维适型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 早期乳腺癌协作组报道肿瘤扩大切除联合放疗可降低乳腺癌相关死亡率0.8%~4.1%,但心脏病的相关死亡率却增高了0.8%~5.6%,降低了总生存率。随着放疗技术地进步,许多临床报道证实,保乳术后应用三维适型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能改善乳腺内的剂量均匀度,减少了乳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降低了正常组织晚期并发症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疗 调强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调强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书文 和新盈 +3 位作者 李明众 石景森 何海涛 隋燕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1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应用NOMOUS公司的PEACOCK系统进行了调强放射治疗,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无1例局部复发,无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发生。患侧乳房的大小、...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1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应用NOMOUS公司的PEACOCK系统进行了调强放射治疗,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无1例局部复发,无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发生。患侧乳房的大小、形状、弹性、乳头和皮肤的感觉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射野区皮肤均出现2度放射性皮肤反应,1例出现皮肤溃疡。结论:早期乳腺癌接受保乳术加根治性调强放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早期乳腺 保乳术后 调强放疗 临床应用 放射性皮肤反应 手术后 调强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下载PDF
快速旋转调强计划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春钰 木克代斯.拜克提亚尔 木妮热.木沙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旋转调强(Rapid Arc)计划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左侧女性乳腺癌患者定位CT图像(10例保乳术后和10例改良根治术后),统一勾画靶区,分别设计Rapid Arc计划和5野逆向调强放疗(5F-IMRT)计划,根据剂量-直方... 目的探讨快速旋转调强(Rapid Arc)计划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左侧女性乳腺癌患者定位CT图像(10例保乳术后和10例改良根治术后),统一勾画靶区,分别设计Rapid Arc计划和5野逆向调强放疗(5F-IMRT)计划,根据剂量-直方图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体积-剂量关系、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结果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下,Rapid Arc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数值均低于5F-IMRT计划,且机器跳数、治疗时间明显减少(P均<0.05);在改良根治术后,Rapid Arc计划中的CI、患侧肺的平均剂量、V_5、V_(10)、心脏V_5均高于5F-IMRT计划(P均<0.05);保乳术后,Rapid Arc计划中的患侧肺的V_5、心脏V_5均高于5F-IMRT计划(P均<0.05)。结论乳腺癌术后Rapid Arc计划能改善靶区均匀性,减少机器跳数,但可增加危及器官低剂量体积,且计划制定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快速旋转调强 逆向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全乳腺放射治疗3种照射技术对比
12
作者 伍方财 陈志坚 +2 位作者 李东升 张武哲 李德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全乳腺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优缺点。方法选取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均为女性,年龄25~58岁,中位年龄42岁。用常规切线野、野中野调强、多野调强3种技术设计全乳腺放射治疗计划并进行剂量学对比。结果与常规切线野计划比... 目的评价不同全乳腺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优缺点。方法选取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均为女性,年龄25~58岁,中位年龄42岁。用常规切线野、野中野调强、多野调强3种技术设计全乳腺放射治疗计划并进行剂量学对比。结果与常规切线野计划比较,野中野调强计划99%靶区体积含盖剂量从(4640±72)cGy增加到(4753±25)cGy;剂量不均匀指数从1.104±0.017下降到1.060±0.008。常规切线野计划与野中野调强计划在危及器官受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野中野调强计划与多野调强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野中野调强计划比较,多野调强计划中心脏接受高于10Gy剂量的体积(V10)从(13.0±8.5)%增加到(53.3±22.7)%;同侧肺的V10从(25.2±3.4)%增加到(42.7±3.7)%;对侧乳腺、对侧肺、非特异正常组织的V5分别从(1.9±3.1)%增加到(32.6±2.3)%、从0到(18.5±8.3)%、从(9.9±1.0)%到(32.1±3.6)%。结论野中野调强技术较常规切线野技术明显改善靶区剂量分布;在此基础上多野调强技术未能明显进一步改善靶区剂量,但增加正常组织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 照射技术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联合调强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娇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4期318-318,共1页
观察216例I、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联合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副作用,发现该措施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达到了局部控制率的目的。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 预后
下载PDF
鼻咽癌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勇 徐玲玲 +1 位作者 陈卫军 胡炜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评价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在鼻咽癌放疗中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限值能否满足RTOG0615的要求。方法对24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Pinnacl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根据剂量分布,调整照射野的方向和处方剂量数,各... 目的:评价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在鼻咽癌放疗中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限值能否满足RTOG0615的要求。方法对24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Pinnacl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根据剂量分布,调整照射野的方向和处方剂量数,各计划融合后得到优化的正向调强计划。其中前期的6例鼻咽癌患者的正向调强计划分别与各自在CORVUS6.3计划上优化得到的逆向治疗计划比较,后期18例直接根据等剂量曲线和DVH图确定。统计计划肿瘤区(PGTV)和计划临床靶区(PCTV1)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和PCTV1的适形度。结果根据RTOG0615要求,(1)前期的6例鼻咽癌患者,PGTV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处方剂量要求,95%PGTV体积的剂量为69.8~70.8Gy,95%PCTV1体积的剂量为54~55.6Gy。正向调强与逆向调强计划适形度(CI)两者差别不大,中位值分别为0.51和0.5。(2)后期的18例鼻咽癌患者,PGTV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处方剂量要求,95%PGTV体积的剂量为69.5~70.8Gy,95%PCTV1体积的剂量为59.42~61.06Gy。完成一个正向计划的时间约为2.5h。结论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要求,适用与鼻咽癌的治疗,计划优化和治疗实施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剂量学 正向调强计划 逆向调强计划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三种计划剂量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宝山 张黎 +1 位作者 乔丽 陈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比较左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常规(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三种不同照射方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左侧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Eclipse7.3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常规、3DCRT和5野逆向IMRT... 目的比较左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常规(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三种不同照射方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左侧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Eclipse7.3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常规、3DCRT和5野逆向IMRT三套放疗计划,均给予50Gy/25次,比较靶区、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差异。结果 IMRT计划的剂量分布以及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均显著优于常规和3DCRT计划。RT、3DCRT、IMRT计划中患侧肺的V20分别为(29.4±4.6)%、(26.7±4.6)%、(22.6±1.8)%;患侧肺的V30分别为(26.4±5.2)%、(23.4±4.5)%、(16.2±1.6)%;心脏V30分别为(21.9±6.0)%、(14.6±3.5)%、(8.0±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RT)、3DCRT切线野计划相比,5野IMRT计划可以显著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降低危及器官OARs(肺及心脏)高剂量受照体积,更好地保护心、肺组织,但同时增大了正常组织低剂量区受照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正向与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涛 卢洁 +6 位作者 尹勇 刘同海 陈进琥 林秀桐 朱健 白瞳 刘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调强放疗计划的正向和逆向2种设计模式的区别。方法针对6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应用Pinnacle3 7.4f计划系统,分别设计正向和逆向调强放疗计划,在射野方向相同、保证处方剂量线包绕95%靶区体积的前提下,比较2种... 目的比较乳腺癌调强放疗计划的正向和逆向2种设计模式的区别。方法针对6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应用Pinnacle3 7.4f计划系统,分别设计正向和逆向调强放疗计划,在射野方向相同、保证处方剂量线包绕95%靶区体积的前提下,比较2种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和加速器总跳数。结果2种调强计划相比,正向及逆向调强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适形度指数值分别为0.67±0.06和0.66±0.06(t=2.423,P〉0.05),均匀性指数值分别为(Z8.2±6.0)%和(26.1±6.8)%(t=2.164,P〉0.05);左肺V20分别为(18.7±3.3)%和(17.0±2.8)%(t=5.087,P〈0.05),V30分别为(15.5±3.0)%和(14.0±2.6)%(t:7.272,P〈0.05);心脏‰分别为(4.1±3.1)%和(3.5±2.5)%(z=1.916,P〉0.05);机器跳数分别为(262±5)MU和(308±14)MU(t=7.515,P〈0.05)。结论与正向调强放疗计划相比,乳腺癌逆向调强计划中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无差别,左肺受量降低,心脏受量无差别;但机器跳数显著增加,增加了机器的磨损和治疗实施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保留术 正向调强放射治疗 逆向调强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影像引导对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岩 刘莉莉 +3 位作者 梁莉丽 敬素伟 方芳 陈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5期6913-6917,共5页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过程中,图像引导对于放射治疗的精确度的影响;同时观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毒性反应及放射治疗近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疗科收...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过程中,图像引导对于放射治疗的精确度的影响;同时观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毒性反应及放射治疗近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疗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例。使用医科达SynergyTM锥形束CT(CBCT)进行治疗前扫描,通过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对25例患者进行误差纠正,调整后行调强放疗。患者在进行放疗前,用锥形柬CT对射野的偏差进行校正,其偏差利用锥形束CT图像与计划螺旋CT图像进行手动匹配,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调整。根据误差调整治疗床位置后治疗。对急性放射性反应采用RTOG5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结果:25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经锥形束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X、Y、Z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0.429±1.683mm、0.431±1.728mm、0.583±2.041mm:摆位误差纠正后,误差值分别为:0.068±0.429、0.019±0.438、0.158±0.697,调整后摆位误差控制在1mm之内进行治疗。放疗后2周急性皮肤反应为0级23例、1级2例;4周为0级21例、1级4例。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心脏损伤的病例出现。结论:目前调强放疗是乳腺癌临床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应用能够使放疗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锥形束CT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原文传递
左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和二维切线野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雪平 林涛 +2 位作者 常晓刚 倪新初 倪昕晔 《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左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二维切线野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分别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常规二维切线野进行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50Gy,分析靶区剂量分布和心脏、肺受量。[结果]... [目的]探讨左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二维切线野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分别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常规二维切线野进行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50Gy,分析靶区剂量分布和心脏、肺受量。[结果]调强放射治疗靶区(PTV)剂量均匀,PTV的V50为95.12%,正常组织的低剂量区域体积大,正常组织的高剂量区域体积小。常规二维切线野PTV的V50为73.21%。[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在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范围内能给临床靶区最佳的剂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与固定野逆向调强放疗剂量分布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钟玉芳 钱普东 +3 位作者 翟振宇 韩晶晶 孙秀锦 朱焕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2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FIF-IMRT)与固定野逆向调强放疗(FFIO-IMRT)剂量分布的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均设计FIF-IMRT与FFIO-IMRT两组放疗计划,... 目的探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FIF-IMRT)与固定野逆向调强放疗(FFIO-IMRT)剂量分布的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均设计FIF-IMRT与FFIO-IMRT两组放疗计划,乳腺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5次/周,2 Gy/次。在计划靶区满足处方剂量前提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TV)、危及器官、治疗跳数的剂量学差异。结果PTV方面,两种计划适形指数(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F-IMRT均匀性指数(HI)高于FFIO-IMRT(0.13±0.02比0.10±0.04,P<0.05);两种计划95%处方剂量曲线包括的体积比例(V_(95%))、V_(100%)及最大放疗剂量(D_(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IF-IMRT V105%及平均放疗剂量(D_(mean))均高于FFIO-IMRT[(37.63±8.85)%比(18.64±5.27)%,(51.81±0.17)Gy比(51.37±0.26)Gy,均P<0.05]。心脏剂量方面,两种计划不小于30 Gy照射的体积比例(V30_(Gy))、V_(40Gy)、D_(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IF-IMRT V5_(Gy)、V10_(Gy)、D_(mean)均低于FFIO-IMRT(均P<0.05)。冠状动脉剂量方面,两种计划V20_(Gy)、V30_(Gy)、D_(max)、D_(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IF-IMRT V5_(Gy)、V10_(Gy)均低于FFIO-IMRT(均P<0.05)。左心室剂量方面,两种计划V20_(Gy)、V30_(Gy)、V_(40Gy)、D_(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IF-IMRT V5_(Gy)、V10_(Gy)、D_(mean)均低于FFIO-IMRT(均P<0.05)。左肺剂量方面,两种计划V20_(Gy)、V30_(Gy)、D_(max)、D_(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IF-IMRT V5_(Gy)低于FFIO-IMRT(P<0.05)。右肺、右乳及脊髓剂量方面,两种计划D_(max)、D_(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总跳数方面,FIF-IMRT低于FFIO-IMRT(255.6±5.6比525.8±86.9,P<0.01)。结论与FFIO-IMRT相比,FIF-IMRT虽然靶区均匀性略差、靶区高剂量区体积大,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可满足治疗的要求。FIF-IMRT可有效降低正常组织低剂量辐射,治疗跳数明显低于常规FFIO-IMRT,可缩短单次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过程中患者体位移动造成的不准确性,并对机器损耗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手术后期间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放射治疗剂量
原文传递
乳腺癌全乳大分割放疗同步瘤床加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周洋 刘晶晶 +3 位作者 王晓红 李娜 李彬 李玉凤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7-633,共7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同步瘤床加量对比序贯瘤床加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4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后200例患者的资料。根据瘤床加量方式分为同步加量组、序贯加量组(对... 目的探索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同步瘤床加量对比序贯瘤床加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4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后200例患者的资料。根据瘤床加量方式分为同步加量组、序贯加量组(对照),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大分割调强放疗,全乳剂量均为43.5 Gy分15次。同步加量组和序贯加量组的瘤床加量剂量分别为49.5 Gy分15次、8.7 Gy分3次。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PLC)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基线PLC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计数和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放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PLC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计数减少,但CD4^(+)/CD8^(+)无改变。放疗后同步加量组和序贯加量组患者的PLC[(1.01±0.29)×10^(9)/L∶(1.08±0.40)×10^(9)/L],以及CD3^(+)T细胞[(557.77±152.29)∶(555.17±162.31)个/μl]、CD4^(+)T细胞[(312.29±120.78)∶(295.17±106.81)个/μl]、CD8^(+)T细胞[(211.77±62.88)∶(223.94±1.69)个/μl]计数、CD4^(+)/CD8^(+)(1.54±0.46∶1.39±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同步瘤床加量与序贯瘤床加量相比,两者对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大分割调强 同步瘤床加量 序贯瘤床加量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