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腺管肿瘤26例病理观察
1
作者 丁素玲 高魁文 《中华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6期49-50,共2页
为探讨乳腺管状腺瘤和腺管癌能否成为一种独立性肿瘤,从55814例外检标本中收集到26例腺上皮细胞构成的腺管状腺肿瘤,其中管状腺瘤26例,腺管癌2例,对这26例进行了详细的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可将此类肿瘤作为一独立的腺上皮良、恶... 为探讨乳腺管状腺瘤和腺管癌能否成为一种独立性肿瘤,从55814例外检标本中收集到26例腺上皮细胞构成的腺管状腺肿瘤,其中管状腺瘤26例,腺管癌2例,对这26例进行了详细的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可将此类肿瘤作为一独立的腺上皮良、恶性肿瘤,暂将其中管状腺瘤分成4个亚型,对其诊断标准,分类依据及起源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管肿瘤 病理检验 单纯球管性 分支长管型 囊管分泌型 不典型增生型
下载PDF
耳穴贴压对产后乳腺腺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琦 李成国 +1 位作者 江春燕 陈健 《山东中医杂志》 2012年第12期881-882,共2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产后乳腺腺管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健康产妇按顺序随机法分为王不留行耳穴贴压治疗组及常规护理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耳穴取双侧内分泌、胸、乳腺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嘱患者...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产后乳腺腺管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健康产妇按顺序随机法分为王不留行耳穴贴压治疗组及常规护理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耳穴取双侧内分泌、胸、乳腺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嘱患者每日每穴按压5次,每次按压使耳郭发热为度,留置3 d。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乳腺腺管变化。结果:治疗组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乳腺腺管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王不留行耳穴贴压可充盈乳腺腺管,增加泌乳量,且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不留行 耳穴贴压 乳腺腺管 泌乳量
下载PDF
多参数MRI征象对非钙化型乳腺腺病与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李萍 丁嫦英 +2 位作者 张程彭 费芳 徐中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参数MRI征象对非钙化型乳腺腺病与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非钙化型乳腺癌50例、非钙化型乳腺腺病46例,均经临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全部病例均经乳腺MRI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乳腺X线摄影检查全部病灶均... 目的 探讨多参数MRI征象对非钙化型乳腺腺病与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非钙化型乳腺癌50例、非钙化型乳腺腺病46例,均经临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全部病例均经乳腺MRI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乳腺X线摄影检查全部病灶均无钙化特征,分析非钙化型乳腺癌和非钙化型乳腺腺病进行多参数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与非钙化型乳腺腺病相比,非钙化型乳腺癌的MRI早期强化率、最大上升斜率、峰值信号强度、最大径均明显增高,而ADC值、达峰时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钙化型乳腺腺病和非钙化型乳腺癌的MRI毛刺征、分叶征、分布、早期强化曲线、晚期强化曲线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内部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钙化型乳腺癌和非钙化型乳腺腺病的MRI表现虽有部分重叠,但可根据平均ADC值、早期强化曲线、晚期强化曲线、病灶分布、形态等影像学特征予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钙化型乳腺 非钙化型乳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频乳腺治疗仪联合中医药对乳腺腺病干预的效果及对癌变的影响
4
作者 郭志利 庞晓宇 +4 位作者 王立敏 赵海军 王士朋 丰文娟 李慧 《河北中医》 2024年第6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观察中频乳腺治疗仪联合中医药干预对乳腺腺病的治疗效果及对癌变的影响。方法将122例乳腺腺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予中医药干预,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频乳腺治疗仪治疗。2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干... 目的观察中频乳腺治疗仪联合中医药干预对乳腺腺病的治疗效果及对癌变的影响。方法将122例乳腺腺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予中医药干预,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频乳腺治疗仪治疗。2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肿块硬度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干预后依从性评分、满意度评分,统计肿块缩小一半时间和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干预后6个月、1年肿块复发率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升高率。结果2组干预后肿块硬度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块缩小一半时间和完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健康知识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1年肿块复发率和BI-RADS分级升高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干预后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频乳腺治疗仪联合中医药干预治疗乳腺腺病效果可靠,可促进肿块缩小,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降低复发率和癌变风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乳腺治疗仪 乳腺 中医药干预
下载PDF
中医药综合护理干预对高危乳腺腺病脂筏结构蛋白1升高患者癌变的影响
5
作者 王立敏 郭志利 +3 位作者 庞晓宇 刘曼芳 丰文娟 李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高危乳腺腺病脂筏结构蛋白1升高患者乳腺腺病肿块再发和癌变的价值。方法选取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和石家庄市第四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诊治的高危乳腺腺病脂筏结构蛋白1升高患者12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高危乳腺腺病脂筏结构蛋白1升高患者乳腺腺病肿块再发和癌变的价值。方法选取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和石家庄市第四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诊治的高危乳腺腺病脂筏结构蛋白1升高患者12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药综合护理干预。评估2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评分,比较2组干预1个月后患者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随访2组护理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的乳腺腺病肿块再发生率、肿块BI-RADS分级升高率。结果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用药、运动、饮食依从性评分和家属对治疗方法、护理内容、服务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的乳腺腺病肿块再发生率、肿块BI-RADS分级升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92%(3/61)比16.39%(10/61),8.20%(5/61)比22.95%(140/61);3.28%(2/61)比13.11%(8/61),6.56%(4/61)比21.31%(13/61);P均<0.05]。结论中医药综合护理干预高危乳腺腺病脂筏结构蛋白1升高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依从性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乳腺腺病肿块再发生率和癌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脂筏结构蛋白1 中医药综合护理 健康知识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你所不知道的乳腺结节BI-RADS分类
6
作者 张莺 《科学之友》 2024年第7期83-84,共2页
很多女性存在乳腺结节,而乳腺结节又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虽然大部分以良性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是乳腺癌。我们常可看见超声报告如:“右侧乳腺实性占位,BI-RADS-4a级,请结合其他检查。”那么其中所提到的BI-RADS-4a级是什么?本文将对... 很多女性存在乳腺结节,而乳腺结节又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虽然大部分以良性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是乳腺癌。我们常可看见超声报告如:“右侧乳腺实性占位,BI-RADS-4a级,请结合其他检查。”那么其中所提到的BI-RADS-4a级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一内容进行重点介绍。乳腺癌与乳腺小叶的关系女性乳腺是由脂肪、乳腺腺体、纤维组织及皮肤等结构共同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乳腺小叶 乳腺 女性乳腺 实性占位 纤维组织 乳腺 良性和恶性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肿块样腺病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山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乳腺肿块样腺病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于南漳县中医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6例乳腺癌(乳腺癌组)和50例乳腺肿块样腺病(乳腺肿块样腺病组)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乳腺肿块样腺病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于南漳县中医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6例乳腺癌(乳腺癌组)和50例乳腺肿块样腺病(乳腺肿块样腺病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扫描,记录并比较两组DCE-MRI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浆空间容积分数(V_(p))、表观弥散系数(ADC)]及TIC曲线类型,并分析上述指标对乳腺肿块样腺病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组TIC分型为Ⅱ型、Ⅲ型占比为86.11%(31/36),高于乳腺肿块样腺病组的52.00%(26/50)(P<0.05);两组病灶内部强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DCE-MRI参数K^(trans)、V_(p)水平高于乳腺肿块样腺病组(P<0.05);两组K_(ep)、AD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参数K^(trans)、V_(p)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样腺病与乳腺癌的AUC(95%CI)分别为0.868(0.794,0.942)、0.857(0.778,0.935),灵敏度分别为88.5%、75.0%,特异度分别为68.0%、86.0%。结论:DCE-MRI在乳腺肿块样腺病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K^(trans)、V_(p)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腺肿块样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腺病与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殷文兵 张海青 +2 位作者 韩羽凤 黄玲玲 沈倩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腺病及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以提高对这两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患者42例,非钙化型乳腺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及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检查。... 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腺病及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以提高对这两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患者42例,非钙化型乳腺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及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WI和DCE-MRI两种技术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乳腺腺病和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腺病组和非钙化型乳腺癌组平均ADC值分别为(1.064±0.252)×10^(-3)mm^(2)/s、(0.716±0.159)×10^(-3)mm^(2)/s(t值=7.737,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以ADC值0.815×10-3mm2/s作为两组良恶性病变的截断值,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PPV、NPV及AUC分别为82.00%、90.48%、85.87%、91.11%、80.85%及0.897。DCE-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PPV、NPV及AUC分别为94.00%、78.57%、86.96%、83.93%、91.67%及0.863。DCE-MRI联合DWI诊断中,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PPV、NPV及AUC分别为96.00%、71.43%、84.78%、80.00%、93.75%及0.837。结论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腺病及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DCE-MRI准确度最高,DWI(ADC值)的特异度及AUC最高,联合DCE-MRI及DWI诊断时,灵敏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非钙化型乳腺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乳腺腺病及乳腺癌MRI影像表现的对比
9
作者 毛旭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6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病和乳腺癌在磁共振影像学上的特点。方法纳入我院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的患者和27例乳腺癌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乳腺DWI和DCE-MRI扫描。分析两组患者MRI表现的特点并进行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乳腺腺病和乳腺癌在磁共振影像学上的特点。方法纳入我院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的患者和27例乳腺癌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乳腺DWI和DCE-MRI扫描。分析两组患者MRI表现的特点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乳腺癌MRI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共有23例,乳腺癌的特征主要是分叶或不规则形状,毛刺或不规则边界,不均匀强化,扩散受限。在乳腺腺病方面,12例表现为肿块样强化,特征与乳腺癌有所不同,乳腺腺病的特征主要是分叶或不规则形状,光滑或规则边界,均匀强化,轻度或无扩散受限。乳腺腺病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共计43例,35例腺病的TIC曲线表现为Ⅰ型,8例表现为Ⅱ型,0例表现为Ⅲ型,DWI图像轻度或无扩散受限,乳腺腺病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发病,乳腺腺病的强化特征为局灶性或弥漫性。乳腺癌4例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TIC类型为Ⅱ型,乳腺癌在DWI图像上显示为扩散受限,乳腺癌通常是单侧发病,乳腺癌的强化特征为段样或导管样。结论乳腺腺病和乳腺癌在MRI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但也存在一定的重叠。结合动态增强和DWI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乳腺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多参数MRI征象对非钙化型乳腺腺病与非钙化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雪琴 王长耿 +3 位作者 李杰 付丽媛 陈自谦 郑德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7期80-83,共4页
目的 分析探讨非钙化型乳腺癌及腺病的多参数MRI表现,以提高二者在MRI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经病理证实为105例乳腺癌及84例乳腺腺病患者,所有患者临床、病理及MRI影像资料完整,所有病灶均经乳腺钼靶及MRI检查,且病灶在... 目的 分析探讨非钙化型乳腺癌及腺病的多参数MRI表现,以提高二者在MRI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经病理证实为105例乳腺癌及84例乳腺腺病患者,所有患者临床、病理及MRI影像资料完整,所有病灶均经乳腺钼靶及MRI检查,且病灶在钼靶上表现为无钙化。结果 对于表现为肿块型病变,乳腺腺病与乳腺癌在大小、分叶、毛刺、早期强化曲线、晚期强化曲线、内部强化方式及平均ADC值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毛刺、Ⅲ型曲线、年龄、平均ADC值是两组病变鉴别的关键性因素,其OR值分别为7.122、6.151、1.167及0.996。对于对于表现为肿块型病变,两组病变在病灶分布、早期强化曲线、晚期强化曲线及平均ADC值上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在内部强化特征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钙化型乳腺癌及非钙化型乳腺腺病在MRI表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形态、病灶分布、早期强化曲线、晚期强化曲线及平均ADC值可作为主要鉴别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MRI征象 非钙化型乳腺 非钙化型乳腺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黏液腺癌和髓样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
11
作者 帅晋豪 张敏 +1 位作者 王鹏 季昳弛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8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 探究乳腺黏液腺癌(mucinous carcinoma,MC)和髓样乳腺癌(medullary breast carcinoma,M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16例,其中61例MC患者,55例MBC患者。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及随访信息,比... 目的 探究乳腺黏液腺癌(mucinous carcinoma,MC)和髓样乳腺癌(medullary breast carcinoma,M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16例,其中61例MC患者,55例MBC患者。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及随访信息,比较MC和M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的差异性。结果 MC患者年龄显著大于MBC患者(χ^(2)=3.497,P=0.013),且MC患者以绝经期为主(χ^(2)=4.587,P=0.004)。MC患者以ER阳性(χ^(2)=5.235,P=0.001)、PR阳性(χ^(2)=4.973,P=0.003)和HER-2阴性(χ^(2)=2.391,P=0.058)为主。同时,MC Luminal-A型显著多于MBC(66%vs.45%,P=0.031);相反,MC ERBB2阳性型显著少于MBC(8%vs.27%,P=0.001)。生存分析显示:MC和MBC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2.375%和78.744%(χ^(2)=1.351,P=0.245);5年DFS分别为82.476%和62.995%(χ^(2)=0.159,P=0.689)。结论 MC和MBC特征各异,但单纯型MC OS和DFS优于M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黏液 髓样乳腺 病理特征 分子分型 预后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12
作者 刘慧 蔡婷 +1 位作者 董维露 吴意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0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3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经病理确诊乳腺黏液腺癌(MBC)的患者13例,并随机选取经病理确诊乳腺浸润导管癌(IDC)患者60例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两组常规超声特征(如形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3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经病理确诊乳腺黏液腺癌(MBC)的患者13例,并随机选取经病理确诊乳腺浸润导管癌(IDC)患者60例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两组常规超声特征(如形状、边缘、回声类型、有无钙化、后方回声增强、血流等)以及超声造影增强特征,比较两组超声特征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IDC组比较,MBC组多表现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血流增加0~Ⅰ级(χ^(2)=6.937、15.124、4.635,P<0.05);超声造影增强后多表现向心型强化、多伴灌注缺损及较少出现滋养血管征(χ^(2)=7.885、6.610、6.610,P<0.05)。结论:MBC具有一定的声像特征,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黏液 超声
下载PDF
外阴乳腺型腺癌1例
13
作者 程书亚 陈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3-1024,共2页
患者女性,75岁,1年前发现外阴皮下肿物,绿豆大小,皮肤表面未见破溃,无压痛及其他不适,未行治疗,半年前肿物逐渐增大,出现瘙痒,但无异常分泌物,无乳腺癌等病史,乳腺癌相关检查均阴性。患者半个月前于外院行外阴活检,提示浸润性腺癌。肿... 患者女性,75岁,1年前发现外阴皮下肿物,绿豆大小,皮肤表面未见破溃,无压痛及其他不适,未行治疗,半年前肿物逐渐增大,出现瘙痒,但无异常分泌物,无乳腺癌等病史,乳腺癌相关检查均阴性。患者半个月前于外院行外阴活检,提示浸润性腺癌。肿物位于左侧小阴唇,大小约3 cm×2 cm,质硬,边界清,无压痛。磁共振检查:外阴区见一类圆形结节,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呈结节样强化,大小约2.1 cm×1.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乳腺 分子分型 病例报道
下载PDF
乳腺硬化性腺病伴低级别腺鳞癌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毛昕 李红娜 +2 位作者 胡倩岚 张爽 宋旭东 《癌症进展》 2023年第3期345-347,共3页
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化生性癌,其生物学行为与其他化生性癌截然不同,具有较好的预后。乳腺低级别腺鳞癌合并乳腺硬化性腺病在临床更为罕见。本文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硬化性腺病伴低级别腺鳞癌患者的临床... 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化生性癌,其生物学行为与其他化生性癌截然不同,具有较好的预后。乳腺低级别腺鳞癌合并乳腺硬化性腺病在临床更为罕见。本文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硬化性腺病伴低级别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1病历资料患者女,43岁,主因发现右侧胸壁肿物半年余入院。查体:双乳对称,乳房皮肤未见明显异常,乳头未见内陷、偏斜、溢血及溢液。右乳腺内上象限近胸壁处可触及一大小约2.0 cm×1.2 cm的肿物,肿物较光滑,质地较硬,边界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硬化性 乳腺低级别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导管扩张症早防是关键
15
作者 孟昭群 《健康生活》 2023年第1期21-22,共2页
在医院妇科门诊,年近五旬的贺女士向医生述说:“半年前,我的左侧乳房一直胀痛,且有红肿现象,摸起来还有些硬,但因为工作较忙,我一直没有放在心上。却不料在昨天洗澡时,左侧乳房挤出了黄色的分泌物,我这才感到害怕,于是赶快来医院就诊。... 在医院妇科门诊,年近五旬的贺女士向医生述说:“半年前,我的左侧乳房一直胀痛,且有红肿现象,摸起来还有些硬,但因为工作较忙,我一直没有放在心上。却不料在昨天洗澡时,左侧乳房挤出了黄色的分泌物,我这才感到害怕,于是赶快来医院就诊。”医生问诊后,建议她做彩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贺女士左侧乳腺腺体增厚,回声增粗,导管可见扩张。医生最终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贺女士得知后十分担忧,乳腺导管扩张症到底是什么病?它会不会癌变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扩张症 妇科门诊 彩超检查 医生 乳腺体增厚 乳房 分泌物 红肿
下载PDF
黔南地区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中上皮间质转化因子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价值分析
16
作者 朱胜章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4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黔南地区的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因子的表达情况和对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8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0例女性乳腺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 目的:探究黔南地区的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因子的表达情况和对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8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0例女性乳腺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将患者的癌组织与正常人体的乳腺组织进行比较,探究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性,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Vimentin、MMP2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乳腺腺体组织,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乳腺腺体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随访患者388例,随访率为100.00%;388例患者中,死亡61例,其中60例死于乳腺癌,1例死于其他因素;39例患者在术后发生转移,18例患者术后复发,5例患者在复发的同时出现转移。肿瘤的大小与E-cadherin表达和MMP2表达存在相关性,淋巴结转移与Vimentin表达、E-cadherin表达和MMP2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组织学分级与E-cadherin表达和MMP2表达存在相关性,TNM分期与Vimentin表达、E-cadherin表达和MMP2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相关蛋白表达可实现对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上皮间质转化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女性乳腺 VIMENTIN 黔南地区 分子分型
下载PDF
DBT与FFDM对极度致密纤维腺体型乳腺病灶良恶性质的诊断效能探讨
17
作者 王茂波 孔琪 +1 位作者 单德娟 肖连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0期14-18,共5页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FFDM)与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BT)对极度致密纤维腺体型乳腺病灶良恶性质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行FFDM和DBT检查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的86例极度...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FFDM)与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BT)对极度致密纤维腺体型乳腺病灶良恶性质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行FFDM和DBT检查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的86例极度致密纤维腺体型乳腺女性(96侧乳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FFDM和DBT图像进行良恶病灶的诊断,并将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纳入的乳腺病灶中79个良性病灶,17个恶性病灶,DBT较FFDM检出的病灶数量多。FFDM和DBT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T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果比FFDM好,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Kappa值、准确率均为DBT高于FFDM。结论:相较于FFDM,DBT对极度致密纤维腺体型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更加显著,可有效提高判断极度致密纤维腺体型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 极度致密纤维体型乳腺病变 乳腺肿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表现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乐 何琳 +3 位作者 邹海蓉 张志君 龚俊 陈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66-2469,共4页
目的通过对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普外科105例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肿块,经... 目的通过对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普外科105例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肿块,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2±10.9)岁]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的105例病例,超声诊断为乳腺腺病61例,纤维腺瘤31例,乳腺恶性病变4例,囊肿8例,乳腺叶状肿瘤1例,所有病例中绝大部分乳腺腺病超声表现为腺体层内低回声或低至无回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后方回声不同程度增强或无改变,纵横比小于1,彩色多普勒显示多为乏血供结节。结论乳腺腺病的典型超声表现为体积较小的实性结节,但对于一些因其体积较小,恶性特征不突出,常规超声表现为良性病变的小结节也应警惕其具有恶性的可能,必要时进一步检查或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GF OGFR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建功 金小萍 +2 位作者 谢朝辉 邢恩鸿 张祥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6-338,34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GF、OGFR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正常乳腺、12例乳腺腺病、8例乳腺异型上皮增生、21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OGF、OGFR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乳腺腺病组、乳腺异型上皮增生组、浸润...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GF、OGFR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正常乳腺、12例乳腺腺病、8例乳腺异型上皮增生、21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OGF、OGFR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乳腺腺病组、乳腺异型上皮增生组、浸润性导管癌组中OGF表达率分别为55.43%、43.48%、34.50%、13.2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GFR表达率分别为68.80%、44.22%、40.00%、25.5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组织中可能存在着OGF-OGFR的相互作用;OGF、OGFR的表达减少,减弱了OGF-OGFR的相互作用,可能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增加OGF、OGFR的表达,促进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免疫组化SP法 相互作用 正常乳腺 上皮增生 乳腺 乳腺组织 表达减少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岳振营 董艳光 +2 位作者 胡营营 张洪艳 徐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9-350,共2页
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周,皮肤破溃1天入院。体检:左侧乳晕区靠外上象限见一直径6cm的肿物,表面皮肤淤血、破溃,破溃范围3.5cm×2.5cm;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35×0^-9/L。B超... 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周,皮肤破溃1天入院。体检:左侧乳晕区靠外上象限见一直径6cm的肿物,表面皮肤淤血、破溃,破溃范围3.5cm×2.5cm;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35×0^-9/L。B超检查:左侧乳腺乳晕区靠外上象限探及一大小6.8cm×6.5cm×4.0cm低回声反射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无明显包膜,其内回声不均匀。甲状腺、肝脏、胆囊、胰腺、双肾及脾脏均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