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DCIS发病趋势及治疗模式变化的研究
1
作者 程玉峰 乔乃安 +3 位作者 姜玉华 王庆伟 胡立宽 AndrewSalner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DCIS(ductal carcinoma in situ)的发病趋势及治疗模式的变化.方法 以1982~1995年诊治的479例乳腺DCIS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乳腺DCIS占全部乳腺癌的比例由1982年的3.3%上升到1995年的17.35%,这种趋势... 目的 探讨乳腺DCIS(ductal carcinoma in situ)的发病趋势及治疗模式的变化.方法 以1982~1995年诊治的479例乳腺DCIS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乳腺DCIS占全部乳腺癌的比例由1982年的3.3%上升到1995年的17.35%,这种趋势发生在40岁以上的各年龄组中,上升最明显的年龄组是40~49岁.乳腺DCIS的治疗模式中,乳腺切除术由100%降至21.95%,局部切除术辅以放射治疗或者单纯局部切除术由0上升至78.05%.结论 近二十年来,乳腺DCIS的发病较前明显增多,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乳腺DCIS的常用治疗方法是保守手术辅以术后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原位癌 乳房肿瘤 治疗学 乳腺dcis 发病趋势 治疗模式
下载PDF
粗针穿刺活检(CNB)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富文 傅少梅 金玉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0,127,共6页
目的探讨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结果,了解SLNB对于DCIS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2年1月至2... 目的探讨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结果,了解SLNB对于DCIS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DCI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SLNB结果。结果 CNB诊断为DCIS患者共169例,全部行SLNB。其中纯导管原位癌117例(69.2%),原位癌伴微浸润28例(16.6%),浸润性导管癌24例(14.2%)。保乳29例(17.2%),乳房全切140例(82.8%)。使用14/16g穿刺活检针诊断93例(55%),8 g真空负压活检系统诊断76例(45%)。与纯导管内癌组相比,微浸润/浸润性癌组中肿瘤直径>2 cm(P<0.001),伴有广泛钙化(P<0.001),14/16 g粗针穿刺(P<0.001)、乳房切除术(P=0.03)比例均高于纯导管内癌组。7例(4.1%)患者SLNB为阳性结果,全部为14/16 g穿刺活检针诊断患者,8 g真空负压活检系统和保乳手术患者SLNB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CNB诊断DCIS的SLNB阳性率非常低,大部分患者SLNB可能是不必要的,特别是8 g真空负压活检系统患者和保乳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 前哨淋巴结 粗针穿刺活检(CNB)
下载PDF
丹参酮IIA对乳腺癌细胞MCF10DCIS.com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彩萍 陆翔 +3 位作者 郭文利 韩超 黄建棋 陆建菊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TSN)对乳腺癌细胞MCF10DCIS.com的抑制作用及其与AMPK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MCF10DCIS.com,给与不同浓度丹参酮IIA(0.0001~1.0 mmol/L)进行干预,通过MTT实验测定TS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细胞克隆实验测定...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TSN)对乳腺癌细胞MCF10DCIS.com的抑制作用及其与AMPK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MCF10DCIS.com,给与不同浓度丹参酮IIA(0.0001~1.0 mmol/L)进行干预,通过MTT实验测定TS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细胞克隆实验测定TS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AM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0.1~1.0 mmol/L的TSN培养乳腺癌细胞MCF10DCIS.com的细胞活力值分别为(61.1±9.4)%和(21.7±4.3)%,克隆实验细胞团块数的相对比值分别为(58.2±8.7)%和(16.4±5.7)%,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01mmol/L丹参酮IIA处理后,Sestrin2与p-AMPK蛋白相对表达值分别为(30.4±4.7)%和(32.5±5.7)%,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IIA对乳腺癌细胞MCF10DCIS.com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MPK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 AMPK通路 乳腺癌MCF10dcis.corn细胞 体外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