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希 张文强 +1 位作者 邱蔚芬 支晓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53-2356,共4页
用于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聚合物和药物的性质进行选择,其中乳化-固化法是目前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在连续相中不溶或难溶的药物,缺点在于使用有机溶剂,不利于保持药物的... 用于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聚合物和药物的性质进行选择,其中乳化-固化法是目前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在连续相中不溶或难溶的药物,缺点在于使用有机溶剂,不利于保持药物的活性,复乳化时工艺也比较复杂,不适宜进行工业化生产;喷雾干燥技术是一种快速的一步微囊化过程,其条件温和,制得的微球具有粒度分布窄、包封率高等特点,其用于不稳定药物微囊化的大规模生产极具潜力。由于给药初期的突释有可能导致血药浓度接近或超过中毒水平,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质量、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纯度、主药理化性质、微球制备方法及制备参数、微球载药量等均是影响突释程度的具体因素。目前防止突释或降低突释程度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载体材料结构、适当的微球制备以及萃取、洗涤或加入附加剂等。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控释系统具有延长药物释放时间、靶向释放、降低药物毒性和刺激性等特点,存在多种给药途径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玻璃体内注射、关节腔内给药、植入给药、黏膜给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制备 药物突释 给药途径
下载PDF
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药物含量和体外释放度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翠芳 唐星 +1 位作者 邹梅娟 李积军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8年第3期72-76,共5页
目的建立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中药物含量和释放度测定的方法,为易降解药物的含量测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聚合物缓释微球中醋酸地塞米松及降解产物的含量,并建立降解产物峰面积与减少的原... 目的建立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中药物含量和释放度测定的方法,为易降解药物的含量测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聚合物缓释微球中醋酸地塞米松及降解产物的含量,并建立降解产物峰面积与减少的原形药物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准确测定和计算微球中药物的释放度。结果微球中醋酸地塞米松含量测定方法回收率为(101.8±1.2)%(n=6),日内日间精密度高,线性回归降解产物峰面积与减少的原形药物峰面积得关系式Adegradation=0.9087(A0-At)-994.76(R2=0.9974),Atotal=(Adegradation+994.76)/0.9087+At。此方法补偿了降解所引起的测定误差。结论该测定方法对于易降解药物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 醋酸地塞米松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与生物学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白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6769-6772,共4页
微球(microspheres)是一种生物物理靶向载药制剂,粒径为1~300μm。微球的载体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及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合成高分子材料中,通过采用合适的制备工艺和处方,制得的载药微球可在几周或几个... 微球(microspheres)是一种生物物理靶向载药制剂,粒径为1~300μm。微球的载体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及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合成高分子材料中,通过采用合适的制备工艺和处方,制得的载药微球可在几周或几个月时间内以一定速率释放药物,减少给药次数,增加患者顺应性。对蛋白和多肽类药物,微球是相当理想的载药系统。微球制剂是近年来缓释剂型的研究热点,根据临床需要很多药物正被研究成微球制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有着优良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可变的生物降解性,是制备微球的常用基本材料。PLGA缓释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基本上可分为3种: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相分离法。溶剂挥发法是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目前PLGA微球作为多肽、蛋白类药物的载体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基因治疗、肿瘤治疗、骨缺损修复、眼科等众多医学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缓释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BMP-7/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对兔BMSCs增殖和成软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家磊 刘明 +2 位作者 段鑫 黄富国 项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载负BMP-7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缓释微球对兔BMSCs增殖和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BMP-7/PLGA缓释微球,并将BMP-7/PLGA缓释微球与软骨分化培养基混合...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载负BMP-7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缓释微球对兔BMSCs增殖和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BMP-7/PLGA缓释微球,并将BMP-7/PLGA缓释微球与软骨分化培养基混合后,在第1、3、7、14、21天收集其上清液作为体外释放液。取3~5日龄新西兰乳兔双侧股骨及胫骨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BMSCs分为微球组和对照组,微球组在每2~3天换液过程中更换为200μL不同时间点的BMP-7/PLGA缓释微球体外释放液,对照组使用等体积软骨诱导培养液。采用MTT法测定两组培养1、3、7、14、21 d的吸光度(A)值,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培养21 d行番红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于1、3、7、14、21 d采用阿利新蓝染色法测定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检测成软骨细胞分化能力。结果 MTT检测示,培养1、3、7 d两组细胞均迅速增殖;7 d后对照组增殖速度变缓,微球组仍呈持续快速增殖。培养1、3、7 d两组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1 d微球组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21 d与对照组比较,微球组番红O染色可见几乎所有细胞核被染成鲜红色,甲苯胺蓝染色可见几乎所有细胞核出现异染性紫红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多数细胞核呈黄色或棕黄色,Ⅱ型胶原表达为强阳性。阿利新蓝染色法测定示,培养各时间点两组细胞GAG含量呈持续增高趋势,7 d后对照组增高趋势减缓,微球组仍呈持续高分泌状态。培养1、3、7 d两组GA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1 d微球组GA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的BMP-7/PLGA缓释微球在体外具有促进兔BMSCs增殖和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7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缓释 BMSCS
原文传递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先英 刘毅敏 +4 位作者 肖湘 粟永萍 贺建 李明春 张肖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材料,制备缓释局麻药利多卡因(Lido-caine,LID)-PLGA长效缓释微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媒挥发法制备微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药物释放。结果... 目的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材料,制备缓释局麻药利多卡因(Lido-caine,LID)-PLGA长效缓释微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媒挥发法制备微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药物释放。结果纳米微球形态光滑圆整,球体大小均匀,微球粒径为(174.5±15.2)nm,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2.48%和54.30%,微球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半衰期t1/2=3.45d。结论LID-PLGA纳米微球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乳酸羟基乙酸 纳米 缓释
下载PDF
盐酸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透明质酸复合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乐国平 张明 +1 位作者 席立成 罗瀚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8-534,共7页
背景: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可解决全身应用抗生素时引发的全毒性反应与短期局部注射抗生素半衰期短的问题。目的:制备盐酸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透明质酸[vaneomyeinhydroehlorid@poly(lactic acid glycolic acid)-chito... 背景: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可解决全身应用抗生素时引发的全毒性反应与短期局部注射抗生素半衰期短的问题。目的:制备盐酸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透明质酸[vaneomyeinhydroehlorid@poly(lactic acid glycolic acid)-chitosanhyaluronic acid,VA@PLGA-CS-HA]复合缓释微球,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乳液法制备VA@PLGA-CS-HA复合缓释微球与未载药PLGA-CS-HA复合微球,其中载药微球中万古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 g/L,检测载药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与体外缓释性能。将3种载药微球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共培养,相应时间点内检测抑菌率。将4种微球浸提液分别与MC3T3-E1细胞和MG-63细胞共培养,培养1,3,7 d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1)含盐酸万古霉素25,50,100 g/L载药微球的包封率分别为(79.70±5.11)%,(86.41±3.91)%,(63.18±1.96)%,载药量分别为(3.98±0.26)%,(8.64±0.39)%,(12.63±0.39)%;50 g/L载药微球的包封率高于100 g/L载药微球(P<0.05),100 g/L载药微球的载药量高于其他两组(P <0.05);(2)3种载药微球在24 h内均无明显的突释,其中50 g/L载药微球不同时间点的药物释放率快于其他两组,100 g/L载药微球不同时间点的药物释放量高于其他两组,并且3组在56 d时释放的药物质量浓度均高于盐酸万古霉素最小抗菌浓度;(3)3种载药微球均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第14-28天期间3种微球的相对菌落率低于3%,说明3种载药微球能持续而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4)含盐酸万古霉素25,50 g/L载药微球对MC3T3-E1细胞和MG-63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100 g/L载药微球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5)结果表明,VA@PLGA-CS-HA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抗菌能力与生物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盐酸万古霉素 壳聚糖 透明质酸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重组降血压肽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海燕 方科伟 刘冬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12-2016,共5页
目的制备重组降血压肽(rAHP,氨基酸序列为VLPVPR)缓释微球。方法以不同单体比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缓释材料,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相对... 目的制备重组降血压肽(rAHP,氨基酸序列为VLPVPR)缓释微球。方法以不同单体比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缓释材料,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微球粒径越小(P<0.05),孔隙率越高;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比例越大,微球粒径越大(P<0.05);微球制备的最优工艺为:油相中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质量浓度ρPLGA为12 g.100 mL-1、初乳搅拌速度Vstir为1 000 r.min-1、内水相与油相体积比Rw/o为1∶7.5,外水相聚乙烯醇124(PVA)质量浓度ρPVA为4 g.100 mL-1,按此工艺制得的重组降血压肽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包封率在90%以上,载药量11%以上,微球粒径70~90μm;载药微球在PBS缓冲液中2 h内的累积释药量在40%以内,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小,释药速度越快(P<0.05),羟基乙酸含量越高释药速度也越快(P<0.05),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表明微球通过扩散机制进行缓释。结论该微球制备工艺成熟,包封率高,具有缓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降血压肽 乳酸-羟基乙酸 缓释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盐酸环丙沙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GustiloⅡ型开放性骨折一期内固定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奎敬 夏天 杨述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降解性及缓释效果的负载盐酸环丙沙星(CIP)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CIP—PLGA—MS),观察其在GustiloⅡ型开放性骨折一期内固定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检测微球表面形态...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降解性及缓释效果的负载盐酸环丙沙星(CIP)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CIP—PLGA—MS),观察其在GustiloⅡ型开放性骨折一期内固定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检测微球表面形态、产率、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曲线等。建立SD大鼠股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感染性GustiloⅡ型开放性骨折动物模型,共36只并随机分成对照组A和实验组B,每组18只。感染2h后行清创缝合克氏针髓内固定术,分别植入空白微球和载药微球于大鼠骨折断端。28d后通过X线、病原微生物学评估患肢是否感染。结果成功制备具有良好缓释性能的CIP—PLGA—MS。微球粒径集中分布于30~100μm范围。产率、载药量、包封率分别达71.37%、4.82%、13.75%。微球24h内突释效应明显,28d累积释放率达71.8%。实验组大鼠感染治愈率为94.44%,对照组为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P—PLGA—MS能够有效辅助降低GustiloⅡ型开放性骨折一期内固定治疗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盐酸环丙沙星 开放性骨折
原文传递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英杰 许向阳 周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载体的微粒缓释给药系统是近30年药剂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制备工艺、应用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显示PLGA微球给药系统在药物缓释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工艺 应用 突释
下载PDF
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药效学和药动学的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让辉 陈仲清 +2 位作者 陈辉 傅卫军 徐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2-505,共4页
目的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小鼠坐骨神经旁包埋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方法165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组分别于坐骨神经旁包埋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DXM-PLGA-MS)、罗哌卡... 目的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小鼠坐骨神经旁包埋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方法165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组分别于坐骨神经旁包埋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DXM-PLGA-MS)、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空白乳酸-羟基乙酸微球(PLGA-MS)400mg·kg-1。每组植入微球后按0.5、1、2、4、8、12、24、36、48、72、96h时间点,以小鼠热踏板法检测小鼠埋药侧小鼠舔后足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值的变化评价微球镇痛效果,每个时间点测定5只小鼠;小鼠热踏板测定结束后摘眼球取血,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药效学实验表明ROP-DXM-PLGA-MS组麻醉镇痛时间达72h以上较RoP-PLGA-MS组36h明显延长(P<0.01),空白微球未显示麻醉镇痛作用;药动学实验显示A、B两组罗哌卡因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MRT、t1/2分别为117.8和119.8ng·ml-1,24和12h,8793.2和6861.15ng·h·ml-1,43.7491和38.7743h,65.799和46.166h,A、B、C三组均未测到地塞米松血药浓度数据,C组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血药浓度均未测到。结论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中包入地塞米松可明显延长罗哌卡因的麻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醋酸地塞米松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效学 药动学
下载PDF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多肽蛋白类药物微球控释系统的突释与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先英 高继宁 +2 位作者 粟永萍 刘毅敏 肖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8期7177-7180,共4页
背景:突释问题是限制多肽蛋白类微球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已经成为PLGA微球控释系统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多肽蛋白类药物微球的突释与控制的研究,对突释的原因、影响突释的因... 背景:突释问题是限制多肽蛋白类微球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已经成为PLGA微球控释系统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多肽蛋白类药物微球的突释与控制的研究,对突释的原因、影响突释的因素以及减少突释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0-12关于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多肽蛋白类药物微球控释系统研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多肽;蛋白;微球;突释;控制"或"PLGA;peptide;protein;microspheres;burst release;control"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选,排出较陈旧和重复研究文献,保留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4篇。结果与结论:对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多肽蛋白类药物微球突释机制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微球突释的控制,以扩大多肽蛋白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PLGA的性质、微球的制备方法、微球的制备参数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微球的突释,并且可能是多因素协同作用。通过对上述各种因素加以适当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球的突释率。通过该方面的机制研究对指导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 多肽蛋白类药物 突释 控制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具有促进兔静脉皮瓣成活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红炬 李明 +1 位作者 邓颖 陈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0039-10044,共6页
背景: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但其成活率不稳定。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bFGF-polylactic-co-glycolicacid,bFGF-PL... 背景: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但其成活率不稳定。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bFGF-polylactic-co-glycolicacid,bFGF-PLGA)缓释微球对兔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10在南华大学完成。材料: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bFGF-PLGA缓释微球组、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8只/组。方法:应用正交设计试验进一步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优化处方制备bFGF-PLGA微球。3组兔均制作侧腹壁静脉皮瓣,术前5d,bFGF-PLGA缓释微球组向皮瓣皮内注射28.85g/L优化处方后的bFGF-PLGA微球3mL(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空微球组同法注射同等质量空微球+等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混合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考察bFGF-PLGA微球外观形态和粒径分布,检测其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质。术后7d检测皮瓣成活率,取兔皮肤标本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的表达及皮瓣内微血管密度。结果:所制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无粘连现象;微球粒径98%分布在12.50~43.49μm,平均粒径26.93μm,径距0.611±6.60;载药量为[(23.11±0.44)×10-3]%,包封率为(86.51±0.83)%;突释期内微球的体外释放度为27.78%,30d后体外累积释放度高达81.56%,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r=0.997)。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的静脉皮瓣成活率及皮瓣内微血管密度基本相似(P=0.597,P=0.336),但均明显低于bFGF-PLGA缓释微球组(P=0.0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FGF-PLGA能够促进皮瓣与周围建立血供关系,改善皮瓣的成活,并表达较为丰富的CD34+。结论:应用W/O/W复乳-干燥法可成功制备表征良好、载药量和包封率高的bFGF-PLGA微球,该微球通过较长时间地持续释放活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兔静脉皮瓣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缓释 静脉皮瓣
下载PDF
表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炜 王晓彤 刘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845-4847,共3页
目的:制备表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表柔比星PLGA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结构,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检测其粒径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 目的:制备表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表柔比星PLGA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结构,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检测其粒径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药含量,计算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考察10 d内的累积释放度;采用MTT法检测所制微球和表柔比星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所制表柔比星PLGA微球的粒径为(175.2±16.8)μm,载药量为(8.6±1.3)%,包封率为(46.7±8.6)%(n=7);4 h、24 h、10 d累积释放度分别为27.8%、41.7%、92.3%。与表柔比星比较,表柔比星PLGA微球能延长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至96 h(表柔比星48 h的抑制率为96.7%,表柔比星PLGA微球96 h的抑制率为99.3%)。结论:成功制得表柔比星PLGA微球,其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和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柔比星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罗哌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家兔皮下给药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照飞 陈仲清 +2 位作者 田洪居 徐建设 徐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在家兔皮下给药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皮下注射罗哌卡因(RoP)4mg/kg、RoP-PLGA-MS200mg/kg(相当于RoP12mg/kg)和PLGA-MS200mg/kg。以针刺...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在家兔皮下给药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皮下注射罗哌卡因(RoP)4mg/kg、RoP-PLGA-MS200mg/kg(相当于RoP12mg/kg)和PLGA-MS200mg/kg。以针刺皮肤无反应圈直径(PND)和逃跑运动电刺激阈值(EMT)评价镇痛效果。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血浆RoP浓度。结果:A、B组PNDmax为5.28和2.76cm,EMTmax为13.02和11.66s,给药1h后峰值浓度为2.238μg/mL和1.306μg/mL,消除半衰期为2.848h和17.606h,平均滞留时间为4.175h和24.823h。B组镇痛持续时间(34h)较A组(5h)长,C组无镇痛作用。结论:RoP-PLGA-MS局部镇痛持续时间长,扩散范围小,血药浓度稳定且水平低,表明其在体内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罗哌卡因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效学 药动学
下载PDF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中蜂毒包封率的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寸冬梅 崔福德 +1 位作者 关颖 陶安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建立蜂毒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二甲基亚砜 (DMSO)和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剂将微球中溶解性相差较大的基质和药物同时溶解 ,形成均匀的一相 ,再用Lowry法测定其中多肽的含量 ,... 目的 建立蜂毒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二甲基亚砜 (DMSO)和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剂将微球中溶解性相差较大的基质和药物同时溶解 ,形成均匀的一相 ,再用Lowry法测定其中多肽的含量 ,并将测定结果与已经过方法学验证的二喹啉甲酸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蜂毒在 10 0 5~ 10 0 5 μg内Lowry法测定的结果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为 0 9996 ,方法回收率平均为 10 0 7% ,RSD为 1 1% ,测定结果与二喹啉甲酸法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此方法稳定、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包封率 Lowry法
下载PDF
CuZn-SOD乳酸-羟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体内释放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玲 葛宇 袁勤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 探讨CuZn-SOD包裹入乙酸-羟乙酸共聚物制备的药物微球的缓释效果。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CuZn-SOD乙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药物微球,分别用恒温摇瓶法和ELISA法检测体外和体内的释放效果。结果 有机相/分散相体积比、内水相体积、蛋... 目的 探讨CuZn-SOD包裹入乙酸-羟乙酸共聚物制备的药物微球的缓释效果。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CuZn-SOD乙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药物微球,分别用恒温摇瓶法和ELISA法检测体外和体内的释放效果。结果 有机相/分散相体积比、内水相体积、蛋白质浓度等因素影响微球的性质,由于聚合物的吸附作用,CuZn-SOD的体外释放呈明显的两段释放,释放不完全;体内释放显示微球制剂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结论 该微球有比较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酸共聚物 缓释 释放 重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蛋白质药物
下载PDF
蛋白质/多肽药物聚乳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风华 张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缓释微粒给药系统是蛋白质/多肽药物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聚乳酸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制备缓释微球最常用的载体材料。蛋白质/多肽药物聚乳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挥发法(复乳法)、相分离法... 缓释微粒给药系统是蛋白质/多肽药物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聚乳酸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制备缓释微球最常用的载体材料。蛋白质/多肽药物聚乳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挥发法(复乳法)、相分离法和喷雾干燥法。本文总结了微球制备中面临的难点如蛋白质/多肽药物稳定性、包封率、药物突释和药物吸附等问题,并综述了保持药物结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提高包封率、改善药物释放曲线等微球制备方法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多肽 乳酸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下载PDF
纳美芬乳酸-羟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祥根 高永良 李高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美芬乳酸-羟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提高可预测性。方法微球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自变量为外相Span80浓度、内相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浓度和理论载药量,以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 目的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美芬乳酸-羟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提高可预测性。方法微球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自变量为外相Span80浓度、内相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浓度和理论载药量,以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跨距和第1天微球释药百分数(F1d)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根据因变量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于较优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5个方程均采用二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选择的较佳工艺为Span80浓度1.5%、PLGA浓度175g.L-1、理论载药量6%,按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球形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跨距和F1d分别为4.37%,72.8%,64.1μm,1.36和8.93%,微球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特性。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乳酸-乙酸共聚物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下载PDF
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发射光谱法测定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中卡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风华 欧阳荔 刘雅琼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0-792,共3页
目的:建立感耦等离子体质谱和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直接测定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中卡铂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消化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分别采用感耦等离子体质... 目的:建立感耦等离子体质谱和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直接测定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中卡铂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消化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分别采用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和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考察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微波消化法能够完全消解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ICP-AES 法在0.5~1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测定标准曲线为 Y=1003.959C+4.126,r=0.9999;仪器进样精密度2.10%,方法精密度为2.1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5%±5.72%。ICP-MS 法0.2~20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测定标准曲线为 Y=0.1254C+0.0042,r=0.9999;仪器进样精密度0.64%,方法精密度为1.5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2.9%±4.29%。结论:采用微波消化样品的方法,ICP-AES 法和 ICP-MS 法均能比较准确地测定样品中铂含量,但两种方法适用的浓度范围不同,应根据样品浓度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耦等离子体质谱 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卡铂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聚乳酸-羟基醋酸共聚物微球的缓释性及其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在体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鹏飞 郝玉华 +3 位作者 杨娜 安建斌 刘丽娅 马景学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9-495,共7页
背景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多种眼底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虽然以往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但均有其缺点.研究表明,塞来昔布可以治疗实验性CNV,而寻求塞来昔布新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可为临床上研发治疗CNV疾病的缓释药物提供依据. 目的 评价... 背景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多种眼底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虽然以往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但均有其缺点.研究表明,塞来昔布可以治疗实验性CNV,而寻求塞来昔布新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可为临床上研发治疗CNV疾病的缓释药物提供依据. 目的 评价体外释放实验中塞来昔布-聚乳酸-羟基醋酸共聚物微球(CEL-PLGA-MS)的缓释性能及其玻璃体腔注射后对实验性CNV的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EL-PLGA-MS的形态,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载药量及体外释放情况.选取72只雄性棕色挪威(BN)大鼠,用氪激光光凝法建立大鼠右眼CNV模型,将模型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EL-PLGA-MS组、塞来昔布组、空白PLGA组和PBS组,每组9只大鼠.根据分组的不同,大鼠玻璃体腔分别注射8μl含塞来昔布320 μmol/L PLGA微球、80 μmol/L塞来昔布、空白PLGA微球及0.01 moL/L PBS.于玻璃体腔注射后14 d,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法观察各组大鼠CNV生成情况,OCT测量各组视网膜脉络膜纤维血管增生(FVP)厚度,制备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巩膜复合物标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FVP的形态结构.分别于玻璃体腔注射后7d、28 d,采用逆转录PCR (RT-PCR)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激光斑区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环氧合酶2(COX-2)mRNA的相对表达量(RQ).结果 CEL-PLGA-MS的平均粒径为2 467.9 nm,平均载药量为7.77%,体外释放可持续45 d,累积释放百分率为80.91%.玻璃体腔注射后CEL-PLGA-MS在玻璃体中呈团状.注射后14d,OCT测量显示空白PLGA组、PBS组、塞来昔布组和CEL-PLGA-MS组平均FVP厚度值分别为(94.67±4.64)、(98.56±4.72)、(71.00±4.77)、(50.44±.3.01) μm,其中空白PLGA组和PBS组大鼠平均FVP厚度值均明显高于CEL-PLGA-MS组和塞来昔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EL-PLGA-MS组平均FVP厚度值明显低于塞来昔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FA晚期可见空白PLGA组和PBS组视网膜光凝斑区大量荧光素渗漏,呈强荧光,而塞来昔布组和CEL-PLGA-MS组荧光素渗漏量少.光学显微镜下视网膜光凝区中空白PLGA组和PBS组纤维血管组织较塞来昔布组和CEL-PLGA-MS组厚.玻璃体腔注射后7d及28 d空白PLGA组大鼠RPE-脉络膜-巩膜标本中COX-2 mRNA和VEGF mRNA的RQ值均明显高于塞来昔布组和CEL-PLGA-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玻璃体腔注射后7d塞来昔布组大鼠RPE-脉络膜-巩膜标本中COX-2 mRNA RQ值明显低于CEL-PLGA-MS组,而注射后28 d塞来昔布组COX-2 mRNA和VEGFmRNA RQ值均明显高于CEL-PLGA-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CEL-PLGA-MS形态规则,粒径均匀,体外实验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大鼠玻璃体注射CEL-PLGA-MS后能抑制实验性CNV,其抑制作用较塞来昔布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乳酸-羟基醋酸共聚物 缓释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